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穹顶之下》的生产模式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22 共6432字

  二、 《穹顶之下》的生产模式

  (一) 《穹顶之下》的选题:环保之雾霾。

  在中国知网以雾霾为主题检索报纸的新闻报道,可以发现:关于雾霾的报道在 2006 年就已经初现端倪,2011 年相关报道大幅增加,从 2010 年的 5 篇增加到15 篇。2013 年,雾霾报道出现爆炸式增长,篇幅从 2012 年的 15 篇增加到近 1000篇。2014 年相关报道出现缓慢递减的趋势。可以看出,我国媒体关于雾霾主题的报道在 2013 年达到了高峰期。2013 年空气污染严重,出现连续的雾霾天,公众普遍感受到了污染的严峻性,雾霾问题开始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2013 年两会期间,雾霾也成了重要议题之一,由此雾霾开始成为公众和国家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一时间,雾霾的相关报道成了各个媒体的"宠儿".由此可见,雾霾问题虽然不是突发新闻事件,但绝对是近两年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

  李良荣在新闻学概论中提出了"新闻价值"的概念: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成为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并给出了一般的评判标准,包括:"时新性"、"重要性"和"接近性".

  在《穹顶之下》的雾霾选题中均有体现。首先,在新闻报道层面,雾霾并非新鲜议题。但《穹顶之下》

  毫无疑问是雾霾报道内容和形式的全面创新,所以依然具有"时新性"的特点。

  其次,雾霾问题属于环境污染的问题,而环境问题与每一个公民的生存健康息息相关,社会学上的阶层概念包括:底端人群、中产、顶端人群。而雾霾问题是每一个阶层共同的关注。改善雾霾现状,重现蓝天和白云,是每一个身处雾霾之中的公民共同的呼声,雾霾问题背后复杂的原因是大家需要共同"揭发"的问题,柴静在博客里曾经这样写到,"受众的未知就是做新闻的起点"因此,作为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显着问题,雾霾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在《穹顶之下》的二次传播中,以谢娜和韩寒为代表的微博大 v 的转发和点赞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而《穹顶之下》之所以受到娱乐明星的关注,源于雾霾问题的"重要性"和"接近性". 无论是普通人的你我他,还是达官显贵、专家学者、娱乐明星,同一片蓝天下,雾霾是每一个人不得不面临的环境问题。

  张志安在谈到《穹顶之下》时,认为它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在于"把握了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议题",这使报道本身具有了极高的新闻价值。在他看来,在媒体人需要具备的各种素养中,最关键的是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在笔者看来,《穹顶之下》的雾霾选题,首先体现了柴静在多年调查记者的职业经历中所培养的新闻敏感,其次体现了独立调查者、母亲以及公民柴静的社会责任感。在讲述雾霾调查的动机时,柴静坦言,主要源于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关怀,此外,她也提到,作为"曾经的记者",她有责任呈现给公众一个更加真实、完整、深入的雾霾报道。柴静在演讲中提到,得知 2004 年雾霾问题已经存在,而那个时候,媒体一直误以为"雾霾"是"雾",她坦言"作为一个曾经的记者,我的内心是有自责的。"《穹顶之下》是柴静自费的调查作品,播出也属于完全公益性质。从调查记者到独立调查者,柴静的身份发生了改变,新闻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有增无减。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人的生存、发展、健康、生命的关怀,柴静的雾霾调查展现了一个独立调查者、一个普通公民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正如她在演讲的结尾所讲的"成千上万的孩子正在孕育、正在出生,我们有责任向他们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时可以是洁净和美好的。"(二) 信源。

  新媒体环境下,以往以深度报道立足的部分传统媒体在"深度"与"速度"的抗衡中逐渐倾向于"速度",热衷于"轰动性"、"眼球效应"和"独家首发", 因此,很多深度报道成了"快新闻",由此也催生了大量的"伪深度报道".针对"纸媒困境下的深度报道"这一主题,2014 年 5 月 25 日、26 日,中国青年报社与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举办了第五届全国深度报道研讨会。《博客天下》、《财经天下周刊》、《人物》杂志出版人郭光东在发言中指出,目前中国深度报道面临的问题是:优秀作品从未间断,但整体状况不佳。在他看来,现在很多媒体的采编人员并不具有完成一篇优秀深度报道的能力和热情。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个小时的采访就能支撑几千字甚至上万字的报道,自认为写的长写的深的报道就是一篇深度报道。

  采访不够详实导致信息源不足,也引起了媒体之间信息的互相"搬运",很多深度报道面临"同质化"和"肤浅化"的严重问题。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在《媒介意义的内爆》(The Implosion of Meaning in the Media)中提出"内爆"的观点,在媒介信息社会中,信息和意义"内爆",瓦解为无意义的"噪音",不再传达有意义的信息。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辰瑶教授借用此观点分析了中国媒体对马航新闻事件的报道,提出了关于当下新闻生产现象的新观点:"内生产",即对已有新闻的二次加工;"衍生生产",即远离核心新闻事件,着眼于外围事实,可能是情感类的,比如祈福。也可能是媒体人成了新闻当事人;"转引式生产",即基于同样的新闻源,不同媒体之间互相转引报道内容。

  深度报道,尤其是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倘若没有多方求证,大量信息源,几乎不可能挖掘出事情的真相。新闻学上有种说法,"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详实的采访对一篇优秀深度报道作品至关重要。

  当下看来,《穹顶之下》这类名副其实的优秀深度报道作品变成了稀缺品。在《穹顶之下》103 分钟的片子中,为了弄明白"雾霾是什么?""雾霾从哪来?""面对雾霾,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这三个问题,柴静团队找到的受访者和相关背景资料提供者多达 60 多个,并且采用了多种采访方式,包括:面对面采访、电话采访、邮件采访、信件采访、暗访等。此外,为了获得更准确的信息源,柴静个人参与相关实验和研讨会。为了学习他国治理污染的经验,柴静团队走访了英国伦敦和美国洛杉矶。

  1. 采访。

  《穹顶之下》片尾列出了对本次调查作品提供学术支持的所有个人和机构,共有 61 个学术支持平台,包括:19 位学术专家,21 位相关部门负责人,17 位香港及英美相关专家和机构负责人,以及 4 家环保组织。笔者在此列出了柴静在演讲辅助 PPT 中直接呈现的 32 处采访源,包括 8 位国内外相关专家、18 位国内相关机构负责人、6 位国外相关学术专家和机构负责人。

  2. 实地调查。

  在回答雾霾调查的第二大问题,"雾霾从哪里?"时,通过专业数据得知中国的雾霾主要来自燃煤和燃油。而 2013 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资料显示,中国的燃煤量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燃煤量总和,在中国之前,1860 年的英国曾经达到过同样的消费量,数据显示,曾经的"雾都"伦敦其实在治理污染的前十年已经将污染降低了 80%,为了学习敦伦改善污染的经验,柴静团队专程去当地调查,结果发现,英国用石油和天然气取代了煤炭,换来了蓝天和白云。

  从专业数据得知 2013 年中国的煤有大量的烧在了河北,2014 年 10 月份,柴静团队和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带着无人机准备去唐山巡航。雾霾严重无人机巡查无果,后来通过暗访,发现了违法排污。此外,柴静还去了河北钢材市场,结果发现,钢材市场生意惨淡,只能靠走量和降低价格吸引采购者。

  数据显示,中国的燃油量增加主要源于机动车数量急剧上升。数据同时显示,北京的夜里污染依然严重,并且污染在每天零点达到高峰,为了调查北京夜里的污染源是什么,柴静去了延庆,结果夜查柴油车发现多量环保设施造假或者未安装环保设施。

  "在机动车数量日渐增加成为无法抗拒的时代趋势时,污染该如何减少?"柴静团队再次试图通过调查得出结论。美国洛杉矶曾经和当下的北京一样面临机动车大量增加带来环境问题,但 1970 年后,洛杉矶的车辆持续增加了三倍,排放量却降低了 75%,为了学习洛杉矶的经验,柴静团队前去调查。得到的发现,严格执法是关键。

  3. 参与式观察。

  为了清楚看到雾霾是什么以及雾霾的危害,柴静以身试验,24 小时背着 PM2.5采样仪,让仪器模拟自己的呼吸。24 小时后,测试一天之内所呼吸的 PM2.5 值。

  后经过专家测试,得知其中有 15 种致癌物。

  为了进一步了解 PM2.5 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体的具体危害,柴静参与了北京大学的相关实验,在科学家的协助下,将实验结果制作成了 PM2.5 的自述动画,清晰且生动的展示了 PM2.5 如何进入人体以及对人体带来的疾病隐患。

  为了回答"面对雾霾,民众能做什么?"这个问题,柴静 2014 年参加了一个为期半年的地方首部公众参与环境立法的研讨会。

  (三) 叙事模式。

  陈力丹的在《深度报道"深"在哪儿?》一文对我国深度报道经典之作"三色"(即 1987 年中国青年报记者关于大兴安岭火灾的三篇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的报道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大"和"长"并非深度报道的本质特征,逻辑结构和引人入胜才是关键。《穹顶之下》对于雾霾问题的调查,在逻辑结构上整体延续了《新闻调查》的"剥笋式"逻辑结构,结构紧凑,将问题层层剖析,自始至终牵引观众的注意力。

  1. 个人代入感。

  柴静在讲述中提到,《穹顶之下》是她和雾霾的一场"私人恩怨".演讲一开始柴静便坦诚交代自己做雾霾调查的动机。2014 年的北京,污染天数 175 天,而雾霾天里,柴静坦言不得不把女儿关在家里。用一年的时间做雾霾调查也是为了回答将来女儿可能会抛给她的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来?我们怎么办?"从女儿生病的故事切入雾霾主题,由此也引发了争议。香港资深媒体人闾丘露薇等人认为这样的做法不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认为,为了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和公正,记者的角色应该是旁观者,而不应该夹杂个人情感。

  而在《穹顶之下》中,柴静的身份首先是母亲,其次才是调查者。在深度调查作品中加入个人化倾向,无疑是对传统新闻操作理念的一大挑战。也有部分媒体人支持柴静的做法。中山大学张志安教授认为:传统新闻报道并不绝对排斥个体视角的叙事方式,专业主义也并非铁板式的规范。"社会责任感"和"记者的职业担当"听起来未免过于宏观和抽象,相比之下,"母亲对女儿的爱"是最为朴素的情感,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在解释一些专业性极强的科学背景时,柴静时不时表露出自己的"不专业".而在传统新闻学中,深度报道的记者应该把自己变成其所报道的某一领域的专家,柴静作为一个普通的母亲,坦诚自己的"不专业",不但没有降低受众对于其调查能力的怀疑,反而拉近了和受众的距离,引起更多普通母亲观众的共鸣。

  柴静雾霾调查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是必要的解释。"雾霾从哪来?"是探究背后的复杂原因。"我们能做什么?"是对普通人环保意识的启蒙以及环保行动的动员。而深度报道的意义在于带来积极的改变,雾霾问题的改善归根结底在于政府和千千万万普通人共同的努力。正如柴静在片尾所言"人类与污染之间的战争,历史就是这样创造的,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起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在需要"全民力量"的雾霾问题上,柴静个人角色的带入正是马歇尔冈茨(Marshall GANZ)提出的"公共叙事"概念的实践。马歇尔冈茨(Marshall GANZ)在 2008 年曾担任奥巴马竞选团队总顾问,目前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开设公共叙事课和社区组织课程。

  他认为,公共叙事是一门用"脑(理性)"和"心(情感)"来讲故事的方式,是对"我的故事"、"我们的故事"以及"现在的故事"的有机融合串接。

  柴静通过讲自己和雾霾的"私人恩怨",即"我的故事",从雾霾影响自我人生的小故事开始,引出雾霾对"同呼吸,共命运"的所有人的共同影响,即"我们的故事",强调雾霾的危害以及雾霾背后的社会问题和时代背景。在雾霾问题上,所有人的经历都大同小异,对雾霾问题的关心是一致的,对改善雾霾的期待是相同的。最后再到"现在的故事",描述雾霾问题的紧迫,激发全民危机感和行动力。

  2. 感性与理性相呼应。

  《穹顶之下》叙事模式的一大特点便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讲述模式。情感冲击力引起观众共鸣,基于大量数据和专业机构提供的背景资料的理性讲述在环保的专业解读上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可谓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感性的讲述体现在内容、语言和细节等方面。

  首先从内容上来看:柴静跟大家分享了初为人母的喜悦以及对孩子唯一的期待。讲述时,柴静面带幸福的微笑,在后边提到不得不把女儿关在屋里的无奈时柴静面露忧愁,一位母亲的幸福和无奈展现了最朴素的人类情感,最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片尾呼应片头,再次回归到母亲的视角。

  语言上来看:《穹顶之下》主要探讨雾霾,探讨当下已经受到雾霾严重影响的空气和环境,这是现实。在讲述这样的现实时,柴静加入了理想中的四季面貌:"春天来的时候门开着,风进来、花香进来。有雨、有雾的时候,人忍不住想要往肺里面深深地呼吸一口气,那种带着碎雨的那种凛冽的、清新的感觉。秋天的时候你会想跟你喜欢的人一起,就一个下午什么都不干,懒洋洋的晒一会儿太阳,到了冬天你跟孩子一块出门,雪花飘下来,她伸着舌头去接的时候,你会交给他什么是自然和生命的美妙。"柴静用极其富有诗意的语言描述着理想中的美好画面,并配上精美图片和柔缓的轻音乐,整理的搭配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碰撞力,理想的美好更能让观众强烈感受到现实的残酷。

  柴静提到,APEC 期间她和先生一起去先生小时候常去的地方,"我们俩看着这个景色,心情特别像小孩看着最后一颗糖,不吃你还怕它化了,吃了你就知道它没有了。"细腻的文字中透漏着普通人对蓝天白云的满心向往。

  细节的选择:柴静在开始和结尾处两次提到了一只小熊,女儿生病期间,护士用一只小熊安慰她。小熊形象容易构建强烈的细节印象。此外,2004 年,柴静在《新闻调查》任职期间,去山西孝义做当地污染的报道,曾采访过的一个小女孩,《穹顶之下》视频中两次提到了这个小女孩。第一次是一段对话:

  柴静:你见过真正的星星吗?

  小女孩:没有。

  柴静:你见过蓝颜色的天吗?

  小女孩:见过蓝一点的。

  柴静:你见过白云吗?

  小女孩:没有。

  柴静提到,十年后她这个小女孩写信给她寻求帮助,因为她家附近的焦化厂扩建要拆掉她家的房子,她爸爸不同意被打伤了。

  柴静:你现在身体怎么样了?

  小女孩:我顾不上身体,我现在只想让我们全家能有个住的地方。

  从小孩子的视角看雾霾带来的影响以及雾霾产生的根源,故事小而生动,在雾霾调查这类较复杂的专业性环保题材中,加入独特的细节,容易让观众产生记忆点以及共鸣感。早在 2003 年柴静在《新闻调查》做的一期节目《双城的创伤》中,被采访的小女孩哭的时候,柴静慢慢蹲下来,握住孩子的手,安慰他。女性的细腻和感性就曾引起了电视机前观众的共鸣,同时也有人质疑柴静的采访风格,视柴静的做法是"表演"或"作秀".在笔者看来,柴静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内心柔和的女性,其次才是一个记者,在不影响新闻客观性的前提下,像诸如此类的情感反应也是常态,并且是记者人文关怀的体现,会给观众传递有温度的新闻,而不是缺乏人情味的"纯客观".

  《穹顶之下》理性的叙事模式主要体现在大量数据的采用。是对近两年新闻传播学界热议的"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理念的实践。其内涵就是"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

  "数据可视化"是数据新闻的一种表现形式,以更直观的方式观察数据,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以及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深层信息。《穹顶之下》即从多方搜集所需数据材料,然后用可视化的图表展示所得数据,让数据变得有意义,透过数据解答雾霾问题背后的层层谜团。

  笔者整理了柴静在演讲辅助 PPT 中直接引用到的 26 个图表数据,以线形图、柱状图和饼状图为主,包括多种图表形式。其中,单线图有助于清晰表达出上升、下降以及波动的趋势,比如机动车十年发展曲线图,直观呈现了逐渐增长的趋势。

  多线图展示两者的数据关联,比如中国钢铁产量与中国 GDP,二条曲线图几乎一致的发展趋势展示二者的正相关。柱状图的优势在于展示对比,而饼状图的优势在于展示比例。

  柴静索引数据中的绝大多数标有具体来源,数据基本出自国内外专业的研究机构和学术机构,其中,多次引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相关统计数据,所引用数据可谓是专业性和权威性兼具。除了柴静在演讲PPT 中直接展示提及的近 30 个图表数据(具体如表 2-3 所示)之外,演讲中口头提及的数据信息更是举不胜举,笔者列出了其中一部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