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书法篆刻论文

对书法发展历程、规律的认识

时间:2014-11-12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2409字
  书法欣赏论文  对书法发展历程、规律的理解
  
  (一)对书法发展历程的理解   书法发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再到后来草书、楷书、行书,书法这个艺术殿堂发出越来越瑰丽的色彩。  
  
  首先来谈谈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甲骨文的形体,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甲骨文笔画较细,方笔居多。结构上,长短大小不定,或是疏疏落落;或是密密层层。但它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金文书法是以金文笔意创作的书法。金文一般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墨书的笔意。商代金文书法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字体瘦长,笔道遒劲雄美,行气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情势凝重,各有风韵。有人曾归纳为两种风格,一种是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起止多露锋芒,间有肥笔,另一种则是运笔有力,形体瘦筋,笔划多挺直,不露或少露锋芒 。  
  
  接下来是大篆、小篆以及隶书,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最后是楷书、行书和草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它不急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草率。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称为“行草”。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写,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地乱写,它的艺术欣赏价值超过实用价值。
  
  (二)对书法发展规律的理解    
  
  书法作为一项文化事物,其发展规律既具有文化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又具备自身独有的特点和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要求书写便利。为满足社会交流迅捷,文化发展繁荣的要求,成字的工具和方法则不断革新,效率日益提高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书法艺术演进的每一步都打下了适应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烙印。
  
  首先,它具有字体演变贵速从易的发展规律。中国数千年书法的发展变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字体的变化,另一方面是书体的变化。我们所谓的“字体”,是指文字形体大的体制类型, 而所谓“书体”,则是指文字书写中因人而异的风格类型。前者涉及的是书法中整个符号体制的改变,是书法发展进程中的质变;后者则是在保持一定字体基本形体的前提下所显示出的时代的和个人的书写习惯特征,是量的变化。字体的演变是书法发展中大的变化和质的飞跃。历史发展表明,社会的实际需要是汉字书法字体演变的根本动因,社会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和节奏的加快决定了书法字体演变的总体趋势是避难从易,去繁就简。关于这一书法字体演变的基本规律。伟大的文学家苏轼不仅把由古篆向隶、草书字体的演进概括为“贵于速成,而从其易”历史进程,并且认为汉字书法字体的演变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需要,说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也是不断前进的。在这段话中,苏轼指出文字的产生源自社会的需要,书法字体也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变化。    
  
  其次,书法具有字体种类累积增多的发展规律。整个书法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不断积累、持续渐变的过程,书法也不例外。新的字体通行之后,旧的字体依然保留,越到后期,字体的品类越多。每个时代都有所谓的正式字体和流行的俗体字。苏轼对新的字体通行之后旧的字体依然保留、多种字体并行的规律也有所认识。  
  
  楷书由隶书发展而来,并且在晋唐之间已取代了隶书成为正式字体,而便捷的行书和草书与之并行是人们日常书写通俗字体,这在宋代自是不言而喻的事。关于三种字体历史联系和形体特点,苏轼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这既说明了三种字体之间的发展联系,也说明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字体风格和书写速度。这三种字体长期并行、互为弥补,首先源自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书写便捷的行草书看起来不甚庄重,看上去庄重的楷书写起来却不便捷,因而各有所长,人们可以视使用所需有所选择。  对使用字体的自觉选择,反映了苏轼认识到多种字体并行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必然要求。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艺术青春常在。流览历代书法,"晋 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淅地看到他与 中国社会的法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书法艺术最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特徵。 书法艺术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睐。 中国书法史的分期,从总的划分,可将唐代的颜真卿作为一个分界点,以前称作"书体沿革时期",以后称作"风格流变时期"。书体沿革时期,书法的发展主要倾向为书体的沿革,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展现往往与书体相联。风格流变时期的书体已经具备,无须再创一种新的字体。於是书法家就提出"尚意"的主张,"书体"已经固定,而"意"是活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作者的主体作用。   
  
  纵观中国历史,书法可谓是跟随着朝代的变迁而发展。虽然其发展历程曲曲折折,但总的来说,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不断壮大。如今,人们依旧对其保持浓厚的兴趣,对它进行不断的保护,力争将其继续发扬光大。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希冀着能够找到它的发展规律。中国书法是全人类的宝藏,它必将代代传承。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