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标准失灵--权威形式化的表现及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的爆发存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原因,零散的分布在存在问题的领域,只有通过线索将它们相串联,才能从一个整体的布局来探究食品安全问题爆发的原因。我们这里以制度要素为线索,用权威穿针引线来编织整个食品安全问题产生原因的网络。制度的第一个要素是社会价值观,即社会理念是指"人们对事物好坏、美丑、善恶、值与不值等一系列的主观判断",每个具体的社会制度都会通过自己的价值取向来引导社会成员做出符合这一价值去想的行动。就食品安全制度而言,它通过《食品安全法》规范食品安全领域的社会行为,通过监管部门的机构设施体系来维护食品安全,这些都树立在法治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之上。社会价值观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权威性来引导整个社会的发展,但是与社会价值观相比,制度要素的另外三个方面缺失呈现出权威形式化。
3.1 制度理解中的标准失灵。
制度的规范主要包括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其中正式规范包含规则、法律,而非正式规范包括习俗、道德与宗教等。正是规范的权威主要是一种合法性权威是通过一种法律和规章的强制性来展现的,而非正式规范的权威主要体现在道德与习俗的约束上,是对约定俗成的原则或规范的遵守,我们这里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传统权威。在食品问题中,二者都存在着权威形式化的现象。
3.1.1 政府与民众--正式规范的权威削弱。
法制规范能够顺利执行的前提是它能被民众很好的理解,即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这种法治规范的权威是建立在政府制定规章,向民众传达,民众在理解的基础上予以一种良性的反馈,从而更加巩固了政府的权威对此人们已经形成了共识,换言之这种权威是建立在共识的基础之上的。
"对于食品安全制度的具体内容没去仔细看过,但大体上就是保证食品质量吧。我觉得政府可以有些宣传科普,弄成漫画的形式更容易理解,既能帮助消费者维权,也能更好的了解我们的规范。""隔行如隔山,它那制度总整一堆文绉绉的词,谁没事花闲心看那玩意儿啊,就算我理解那里面的条条框框,也不能食品就更安全了,重点还得看政府是不是真心管啊,.""不了解,那玩意儿颁布这么多年了,也没看解决啥问题,吃的东西就没能放心的,那也不能天天饿着啊,就闭着眼睛吃吧,谁也信不着啊。"民众对食品规范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而制度的顺利推行和作用的发挥需要民众的反馈,需要政府的向下传达,也同样需要民众对政府制度的理解,二者沟通交往的桥梁能否搭建起来,最基本需要有着共同的基本理念,能够在同一种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对话。制度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属于公共领域中所涉及的公共事务,公共领域的活动形式是对话和交往,通过话语的沟通来发挥舆论的作用。
而一种可理解的话语在交往者之间是需要理解与共识的,这种言语有效性的基础有四点要求:"1、表达的可领会性;2、陈述的真实性;3、表达的真诚性;4、言语的正当性。"
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制度的颁布是起到在大环境中的保障作用,它的表达具有着言语的正当性,其中专业的术语让民众在表达的可领会性上大打折扣,而陈述的真实性和真诚性真正体现在的地方并不是一纸公告,而是日常切实生活中的规范管理和问题发生时的解决效率、善后情况等。
"在福喜这件事情上,我觉的政府有两点做的非常不到位,一个当然是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等到媒体介入才得以曝光,另外一点就是政府在这件事过后没有主动承担责任,后续处理不到位。"
3.1.2 商与民--非正式规范的权威下降。
道德和习俗是非正式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没有良好道德的约束便不能良性运行,虽然道德的约束力量不具有强制性,但是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精华与糟粕都会同时进入我们的世界。倘若这种非正式规范的权威约束性下降,利益至上的思想会使食品厂商走上一条唯利是图的岔路,影响整个行业的食品安全。
中国历来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而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逐渐式微,人们的价值观也开始发生变化,在食品生产领域,某个食品生产的商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购买其他食品,他们也会作为食品这一必须生活品的消费者而存在。但是当他们站在商家的角度,作为市场主体,成为了"非理性的理性人".经济学中关于理性人的假设是: 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有事先认识,并能对后果中的利益与代价(成本) 有理性的比较,只要有可能,人们都倾向于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福喜事件之所以会发生,究其根源还在于利益的驱使,为了将成本降到最低,使用过期肉作为原料向外供应,从而获取更多利润。
"我平时卖菜那都是自己家种的,农药肯定打啊要不肯定生虫子,但是自己家也吃那些菜,不能乱放东西啊,害人害己的事可不能干。你看我们附近这些家种菜的都给菜乱打药,一年到头也能挣不少,够吃够穿了,可不挣那昧良心的钱,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老实人,干那些事儿会被祖宗骂的。""你别看我这摊小,但手续全,我自己的身体健康证明都有,我每天上午从家装好货,把菜先拌好,看那个调料没了加满,差不多十一点之前就到学校门口,学生一放学这卷饼卖的可快了,校门口像我这样卖饼的好几家,就我这每天都围得的人可多了,差不多卖到一点左右吧,就卖的差不多了。那学生们都不傻知道谁家好吃谁家干净啊,万一吃坏了,都是孩子,图啥啊,这种丧良心事我可不干。"像上面的两位受访者这样觉得自己作为出售者应本着不愧对良心或者如上面Z先生所言不愧对祖宗的行为,正是一种道德权威的约束,在这种传统权威的规范下,实现了从他们渠道售出的食品的安全。
但某些生产企业以低成本的生产经营获得市场利润,甚至不惜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肯德基的厕所水做的冰块添加到饮料中,出售速生鸡制成的汉堡,这在行为过程中根本谈不上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所以这些企业的理性化是"非理性的理性化",是在违背道德和法律的情况下对于单纯经济利益的追求的结果。企业的市场利益目标与社会责任感相脱离,企业的价值信仰与普遍的社会信仰和社会道德相背离,这是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同时买卖过程中的角色转换也变的更加矛盾。
"现在整个社会风气把食品行业带坏了,别说食品啊,就说各行各业都很浮躁。现在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我觉得像我这样的老年人都很浮躁,浮躁接下来就是追寻一些不切实际的,或者想走捷径。做食品既想投入的少还想挣大钱,就得想歪路,往里面填点什么看着好看,或是拿不好的充当好的,要是每家都这样那肯定不能好了。整个社会风气太拜金,应该都沉静下来,别忘了咱老祖宗的教导。""出来混的迟早都要还的,他今天生产这个有问题,明天也会买到别人生产的劣质产品,希望别形成了恶性循环。"
新制度主义理论强调"合法性机制",将文化期待的观念引入,更注重非正式规范对制度带来的影响。影响这种合法性的制度环境形成一个重要内容是文化的存在。道格拉斯认为制度必须建立在人们接受的观念和理念之上,制度环境构成了控制人们的观念,规范着什么人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控制人们的行为。良好的道德信念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社会规范对制度发挥正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将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相结合才是标本兼治。不法食品生产企业就是在最大化地追逐利益的目标下,使用非制度化手段,以求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政府的监察机关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和默许了这一事实,这样就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得以产生。
3.2 制度落实中的标准失灵。
作为制度要素之一的权威,既是社会制度的基石同时也是社会制度的化身。
同时权威只有依赖一定的社会机构才能体现。对于食品安全制度来更好维护食品安全和消除隐患,就需要政府的执法监管与检查、食品行业协会从第三方进行维护与监督与食品厂家的良心生产等多方力量协调配合,因此政府的、行业协会和厂家的权威的加强与树立,对于维护整个食品安全体系的正常运转以及防止食品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1 政府的权威形式化。
2014 年 7 月上海福喜事件一经爆发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上海福喜公司作为麦当劳和百盛集团旗下各类快餐的最大肉类提供商,将过期肉品继续供应流向百姓餐桌。这起事件的爆发是某卫视记者通过两个多月的卧底才掌握材料进行了曝光,而上海市食药监局 3 年内的 7 次检测中均未发现问题,并在 2014 年初授予上海福喜公司"食品安全先进单位"等资格认证,因此食药监局的权威性也受到了质疑。当问到当地居民"针对上海福喜事件的揭发你觉得监管部门起到作用了吗"时,居民们的回答证实了这一点,"我平时不太吃这些快餐感觉不健康,但电视曝光后还是觉得非常恶心。现在很多食品都被曝光有问题,好像都是媒体揭发的吧(是不是)监管部门一般都是事后进行查处啊之类的,要是他们提前发现问题,也就不会闹这么大、让这么多人都吃到这些坏掉的东西了。""这次事件是新闻记者卧底才曝光出来的,要不然现在那些店里还得继续卖过期的牛肉。作为监管部门既然挂着那块牌子,就应该知道自己的身份,总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老百姓也不知道该相信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以前总觉得最起码洋快餐能干净些现在也都差不多,政府还是得多做些实在事情来搞预防。""起到作用还能出事这些吃的东西还能有这么大问题我不是不相信政府监管,可他总得做点成绩出来啊,就这肉啊肯德基啊都曝光多少次了,也没看有什么作用。我觉得就是监管不到位,现在靠他们政府发现问题还不如我自己拿眼睛瞅瞅仔细点辨别呢。"在访谈中,大部分居民对监管部门在该事件发生时未起到积极作用而感到失望,监管部门的权威在百姓之中遭到质疑。"食这吃的东西你要有一天不吃那真是饿得慌啊,你说现在又不是以前古代说吃不上饭,连草皮树根啥都吃,现在是吃的东西多种类全了,可我看啊说不定质量还赶不上古代人呢。这福喜不是给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品牌产品提供嘛,都出问题。被评为优秀的食品厂商的都出问题,那那些被评上的得有多大问题啊。政府给这些食品厂商评奖,一是为了鼓励厂商再接再励,以后做出更好的成绩,生产出更好的产品,二就是告诉老百姓,让百姓放心使用这些厂子的食品啊。你这被评优的厂子都被查处倒闭了,老百姓还能相信政府嘛。"食品安全制度要素中权威通过监管部门的执行来实现,这种合法性权威首先体现在对食品生产厂商的规范约束,使其按照正规制度条例生产出放心食品。但在福喜事件中上海市质监和食药监部门在过去 3 年仅对福喜公司进行过 7 次检查,而每次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就在 2014 年,福喜公司还被评为"嘉定新城食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并且根据厂区数据的显示,这已经是公司无安全事故第 328 天。
而现阶段某些政府职能部门在具体的监管过程中,为了维护本地经济的发展,使高效益的企业更大的为本地市场创收,很容易出现"权力市场化"的情况、即权力寻租,一些食品厂家为了谋取自身经济利益,通过寻求政府的特权庇护或其他强制性保护。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这种权力寻租现象既会导致政府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使监管弱化,在该行业的权威下降,又会使违法企业钻空子的投机心理得到滋生,为更多劣质产品流入市场提供了契机。
在福喜事件发生之前,上海市也爆发了多起食品安全问题,较为严重的例如2012 年 12 月 21 日,21 世纪经济报记者陈承报道百胜集团隐瞒鸡肉样本自检抗生素残留不合格一事之后。百胜集团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尽管六和合速生鸡被曝光滥用了抗生素及激素等违禁药物,但是百胜根据当年来自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检测报告认为,2012 年以来六和集团以及其他供货商的产品质量都没有问题。他表示,百胜集团从 2005 年开始,每年投入数百万经费,委托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所有进货原材料进行了把关检测。但是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表示相关检测结果当时就已经在第一时间送达百胜,食安办在 20 日向该报出示了其所有掌握的 11 页检测单据。据该办调查,2010 年及 2011 年间,百胜送检的 19 批次六和集团鸡肉原料样本中,有 8 批产品抗生素残留不合格。
但实际情况是无论是百胜还是肯德基,对于上述不合格检测结果,至今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进行公布。
在问题发生之前,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在问题发生后,监管部门对问题食品进行了封查,控制了福喜公司,并将涉嫌人员进行了逮捕,对食品流向的销售餐厅进行了下架通知等系列减少损失的行为。但是在处理完这些问题后,并没有向民众对于自身监管疏忽进行致歉,也没有向自身检查不力的官员机构进行问责,只是在面对媒体时表示监管责任方面,还在反思,还在认真进行调查。至该?事件 2014 年 7 月发生到现在,仍迟迟未有公开致歉的表示。回溯到 2011 年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发生后,上海食安办负责人在第一时间道歉,并表示对各相关职能部门将"坚决不护短",此后,当地组成联合调查组介入,多名政府责任人受到记过、撤职处分。如今的福喜事件,比起当时的染色馒头,危害要严重得多,波及面也更大,却未见有关部门及时问责,这一行为也导致了政府权威的下降,当问到"福喜事件已经过去半年多了,你觉得它对你现在还有影响吗你觉得它已经完结了吗"时,被访者们认为,"没影响,我现在还是会经常去吃,即使当时新闻爆出来的时候我也会照常去吃,因为既然肯德基麦当劳还没关门,就说明没什么事情吧。我觉得这事应该没完结,类似这种洋快餐总出问题啊,我都习惯了可也没看到解决了,政府管不管是他们的事情,我吃不吃是自己的事情,现在问题食品这么多,也不差这一种了。""一开始的时候听到说过期食品继续出售还觉得少吃一些吧,可后来想想这边爆出问题了已经说明它这厂子挺正规的了,还有多少问题食品没被曝光呢,那些小摊之类的不也照常吃嘛。尤其最近刚整顿完应该没什么问题吧,还有优惠套餐既合适又安全我还是会选择的。我现在不相信什么政府监管,对这些食品问题曝光也习以为常了。"
另一方面,专业执法人员素质较低,日常检查活动常造成误解和困扰也导致了政府组织权威的下降。设施体系是制度赖以实施和运行的基础,而组织的的权威的树立则是制度能更好更平稳运行的最根本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一个好的制度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支持便会扩大该制度相关执法组织的权威,反过来权威的加大使组织更具有可信性更得民心向民意,从而也就愈发能推进制度的运行发展与完善。
"那些监察人员一天都不干实事,有不少都是合同工也没什么文化,怎么检查别人啊,就是充个人数。""我觉得现在检查机构设施都还是比较齐全的,但是负责的机构人员素质还是有待提高,可以组织一些学习,或是重视起来招聘一些专业对口的人员,不要因为这些检察人员自身问题和百姓发生争执误解,既影响政府形象让百姓产生误解,还不能及时发现食品的问题。"
"我们现在单位里基本上坐办公室的都是本科学历以上,但是下面直属的一些机构里有一部分是复员兵转预备役的,都是不在编。下去检查一类的活他们也会参与。日常监管其实挺不好执行的,正常情况下是需要上边来个文件就需要查一下,比如说之前下来的文件关于幼制品的专项检查文件,就要所有销售幼制品的单位都得查一圈,哪里查的完呢,就走马观花来一圈就算可以了。因为每次文件下来去查,查完都是很麻烦的事情,查完还得写检查笔录、专项整改、监督检验书都有,尤其年底下来检查你需要专项整改,监督检验书留的底子以及总结等很麻烦。所以我们一般不是所有文件都执行,走马观花来一圈就差不多。"在问题发生后无论是食品生产厂家、销售门户还是监管部门首先做的不是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而是相互推诿责任,最后才想起去处理问题食品,使企业与政府权威下降,加深百姓对政府处理能力的不信任。
3.2.2 外资企业本土化过程中的权威异化。
一位曾经就职于多家食品厂的老工人说"在平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总会出现剩余很多原料或是加工余料,这些剩料都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再次掺回到下一批次生产的食品中去".
"国内不管大小食品企业,质量不合格或者超过保质期的产品多多少少都有些剩余,这些余料可以当做饲料进行处理,可是太多了根本处理不完,厂商还觉得可惜",这位师傅直言,"总会有不少企业将这些剩余原料又重新掺回去的。"
同时这位师傅也说道"改日期也是一种,食品加工生产企业不一定是更改那些已经过期了的食品的日期,有时候也会将快过期的食品日期提前一些,这样才更新鲜,更好出售。"
上海福喜事件也正和上面两个例子极为相似。事发后,调查人员对福喜工厂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公司相关部门经理承认,公司高层授意允许他们使用过期原料,并且这一政策已经进行了很多年。
食品保质期是指正常条件下的食品质量保证期限,而现在保质期的解释对某些不良商家意味着,在保质期内食品出现问题,厂家会进行负责,而过了保质期再出现问题,厂家便不承担责任。由于不同食品超过保质期使用有可能出现问题,也有可能短期内并看不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这种观念也让不良厂家钻了空子。
几千年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传统道德理念应该等到更好的宣扬与实践,传统的惯习,文化与认知作为制度要素的一部分,我们也应该加以重视。俗话说"一传十,十传百"不单单是信息的传递,对于整个行业规范,乃至道德理念的传递流淌皆是如此。现在食品流通领域比较通行的"行规",是商家对包装食品剩余 1/3 保质期的拒收,剩余 2/3 保质期的食品,被纳入促销对象。而最终过期的商品,商家往往会退还厂家,损失都由厂家承担。对于这种情况厂家希望化损失为利益,便会把变质食物,重新涂改标签,再次摆上货架。在没有制度的约束下,这种行为已经默认成为"行规".在这种所谓的行规下,外资企业来华也会为了自身利益步入这条灰色河流之中,总部的约束力与权威的下降也加剧了问题的发生。
对于福喜事件,OSI 集团总部致歉后并未有后续解决,同时在它的官网上也没有加强类似问题出现而作出的改进,对于这些洋品牌食品的态度,民众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我同事前连天在肯德基买了个"牛肉卷",就是那个可辣的,具体叫什么我记不太清了,吃完回家就开始吐,我立刻把他送去医院了,一查是食物中毒,可他又没要小票 又没发票,也没法回去找人家啊,以后真是再也不去吃了。相信那些有名的品牌也没用,只有自己在家做的能安全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步伐加快,风险也正在全球化,并发生着循环。OSI 集团今天在中国发生这样的问题不重视,下一次历史可能又会重演在其他国家地区。
风险在它的扩散中展示了一种社会性的"飞去来器效应",即使是富裕和有权势的人也不会逃脱它们,贝克曾说在现代风险的屋檐之下,罪魁祸首与受害者迟早会同一起来。
OSI 在致歉的同时回避了为何长久以来母公司不知情,还是故意隐瞒等尖锐问题,并没有做出相关赔偿解释,同时提出 OSI 集团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出资 1000万元来资助一个食品安全教育的行动,主要目的是能够帮助整个社会来提升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认知程度,对问题的根源进行转移。"以前一直都觉得国外的比国内的东西好,吃的也是,像超市的进口食品看起来都高上大,但这几年肯德基麦当劳总出问题,这个解决了那个又出现了,不能总在中国这样啊。""同样是国际食品厂在我们国内一个标准在他们国家有一个标准,也不知道是企业的原因还是政府的原因,导致现在吃的这么有问题。"在风险社会的今天,企业权威的随着问题的没有根治而下降,这带来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市场的流失,更是为隐患的再次爆发埋下伏笔。
3.2.3 食品行业协会的权威形式化。
食品行业协会是指由单一行业的竞争者所构成的非盈利性组织。据此,我们可以给食品行业协会下个定义:食品行业协会就是指由本食品行业企业所构成的非盈利性组织。联结着政府与食品企业,是联系政府与食品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作为社会中间层主体,食品行业协会介于政府与食品企业之间,既独立于政府,又独立于食品企业,从而在政府与食品企业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沟通和协调功能。
上海市食品协会成立于 1982 年,协会秘书处设办公室、联络部、咨询部、培训部等办事机构。上海肉类行业协会成立与 1996 年 11 月是为上海市肉类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跨部门、跨所有制的非营利的行业性社会团体法人。作为第三方非营利组织食品行业协会应该对政府的市场监管起着协助的作用,并监督维护本行业的食品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上海食品协会官网上最近更新的消息是第三届 "浦东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网络票选的新闻,同时对于福喜事件该网站并未进行相关消息的刊登。"不知道,应该是有这些组织吧,但没听说他们做了什么。""食品行业协会要是能更为百姓利益着想,好好发挥作用,以后食品应该会比现在安全的,现在这种状况还是挺令人担心的。"在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前和发生过程中行业协会都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民众对它们没有尽到职能也感到失望,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它对问题企业并不能进行法律处罚,并不能彰显自己的理性化权威,但却可以实现一种感召型的权威。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感召型权威并不完全等同于韦伯的"用于指称个人的某种品质……被认为出自神圣来源或被当做楷模,在此基础上,有关的个人则被视为'领袖'",我们这里的感召权威是指,食品行业协会通过自身在为人民的食品安全事业做贡献,以及对问题企业进行行业内部处罚时,不断树立起的威信和感召力,这种感召力是一种让百姓信任的权威,更是一种以第三方的力量让问题食品厂商畏的权威。
"中国现在这些协会都是给政府办事的,占着国家的资源不做事。真出了问题,政府都管不好,他们也没什么作用,不止食品的协会很多都是,我觉得可以从国外借鉴一些经验,毕竟他们比我们起步早,肯定也有很多经验。"
我国的行业协会热衷于搞质量评比和品牌评比一类的形式化行动,并没有发挥自治组织的优势而是类似于政府的分支,起不到第三方监督或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以美国行业协会为例,它的大豆行业协会是属于一种半官方组织,它的资金来源于豆农支付给大豆基金会的资金,协会和基金会的负责人都是种植大豆的农民能更好的代表豆农的利益,该协会的主要作用不在于制定标准去规范,也不在于管理而是去服务豆农,为豆农解决实际问题。我国的行业协会可以借鉴美国的这种模式,在食品厂商和普通百姓中都提升自己的威信。
3.3 制度监督中的标准失灵。
制度要素中的权威施展离不开组织主体,同时也离不开手段工具、条件与媒介。政府在监管过程中使用监管设施对食品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的频率与结果的准确性不仅仅对个别食品厂商,更是对整个食品行业都有着重要影响。由于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也会对政府的权威性带来很大质疑。
在上海福喜事件爆发之前,百盛集团 8 批产品抗生素超标,问题一经爆出百盛集团表示自己每年都会投入高额资金交给上海食品药品检测所进行检测,均未发现问题。该检测所作为药监局下属机构,在测出百胜集团 8 批产品抗生素残留不合格后,并没有向相关部门进行汇报,食药监局领导表示对于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未将不合格报告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告,导致监管失察,将进一步追查,并实施最严厉的问责,之后也是不了了之。作为采购商的百胜集团在 2012 年就曾出现问题,政府对其进所采购的原料进行过检测,并发布新闻没收多余款项,可2014 福喜事件爆发,百盛依旧未吸取之前经验教训,并不承认之情,可见政府?的罚处力度不强,同时更应该从侧面看到这种变相渎职的行为。
"我知道检测有专门的机构,不过现在食品种类这么多,从哪来的都有,肯定不能每种食品都被检测到,咱这就一个检疫站吧,我有个朋友在那工作,一天没看他们有多忙,而且厂子(食品厂)送去检测的东西那肯定是合格的啊,但真正卖出去的合不合格就不知道了。"我国检测费用高昂也是很多厂商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百盛集团每年都要花费数百万元由上海食药监来进行检测。在 2012 年百盛集团爆发速生鸡问题,所提出的高额检测费用,食药监局也表示"检测所今年本应向百胜集团收取 125.9万余元的检测费用,至今百胜实际只支付了 93.7 万余元". 在检测出的食品问题的检测机构上, 一方面是使用国外技术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另一个极端就是某些检测设备简陋,无法及时发现问题。现行的以抽样、检测为主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不能解决问题,并没有与国际接轨采取国际通行的以过程监管为主的监管模式。而现行的监管模式不能发现和预防问题,如果发现问题,往往为时已晚,只有过程监管才能发现隐患,预防问题的发生。"我们总依赖国外技术肯定费用高,中国人才这么多就应该踏实钻研,在食品领域也做出些成绩。""我有个同学现在那个饼干厂工作哦,啊哟每次要检测食品,那些价格都要贵的吓死咯,小厂子本来利润就小,检测还要花掉一大笔的。"类似于福喜公司这样出售过期食品在食品行业屡禁不止。它并不是个例,我们只是以管窥豹而已。2015 年 3 月 14 日扬州市集中销毁了上千万过期保健药品。
北京三里屯麦当劳店,却将已经过期的食品再次重复计时保存,保存时间本为30 分钟的盐焗鸡翅竟超时近 3 倍。员工竟还将掉在地上的食品未经任何处理继续加工。2010 年,辽宁电视台生活导报栏目曝光:桃李面包过期回收重新贴日期,报道称,大连和丹东的桃李食品厂生产的产品存在大量问题,如:出厂的产品没有出厂日期,在送货车上现用打码器打上日期。还有把过期的食品回收,重新贴上生产日期的现象等。
"超市卖的面包有的保质期都是重影的不知道是不是更改过的,这种时候一般都不敢买。""有一次我冬天买面包,明明离保质期还有很多天,可是打开后发现里面的鸡肉都已经馊掉了,一股刺鼻的味道,冬天诶还是。""看到很多新闻说,好多面包、奶制品都会过保质期后再重新回收处理然后再出售,可是我买的时候是实在是没法分辨,只能希望买到的是好的。"过期食品改头换面再上市,危害很大,原本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的细菌群,通过繁殖可能加倍放大。
而原本不应存在的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色葡萄球菌等"健康杀手",也会乘虚而入。之前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查看生产日期是否"模糊不清",印刷日期周围是否"留有墨迹且色泽发乌发暗"等方法来维权。但现在一些行业内的人员承认,伴随着修改日期手段的"突飞猛进",这些辨识技巧已基本失去作用。监管机构的设施又很难发现这些漏洞,更加剧了问题的发生,一旦爆发出恶劣影响的大事件类似于此次的福喜事件,对于政府的权威也是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