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至2013年,我们自拟祛敏方治疗过敏性皮肤病28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88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男84例,女66例;年龄15~61岁,平均35.2岁;病程1小时~1周,平均2天;荨麻疹45例,湿疹51例,皮肤瘙痒症15例,其他过敏类皮肤病(包括接触性皮炎、药疹、虫咬性皮炎等)39例。对照组138例,男63例,女75例;年龄18~70岁,平均36.7岁;病程8小时~10天,平均4天;荨麻疹类30例,湿疹类48例,皮肤瘙痒症24例,其他过敏类皮肤病(包括急性接触性皮炎、药疹、虫咬性皮炎等)3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①瘾疹(急性荨麻疹):急性发病,阵发性红色风团、能自行消退、渐发渐消,皮肤划痕试验阳性,瘙痒。②湿疮(急性湿疹):急性发病,皮损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等多形性改变,边缘不清,常对称分布,瘙痒。③皮肤瘙痒症:无任何原发性皮疹,仅有局部的皮肤瘙痒,皮肤表面可见抓痕、血痂、色素改变等继发生损害,情绪、气温变化或睡前阵发性瘙痒更甚,皮肤划痕试验阴性。④其他过敏类皮肤病:包括急性接触性皮炎、药疹、虫咬性皮炎等,急性发病,皮损有红斑、丘疹为主,有过敏原因,瘙痒。
中医证候标准:风热证。①皮肤瘙痒;②皮疹色红,干性;③舌边尖红;④苔薄黄;⑤脉浮数;⑥口干口苦;⑦发热;⑧小便黄。具有①②两项及③~⑧任两项可辨为风热证。湿热证。①皮肤瘙痒;②水疱或糜烂,渗液或红斑;③舌红;④苔黄腻;⑤脉滑数/濡数;⑥心烦、口渴;⑦脘满纳呆;⑧大便溏而不爽。具有①②两项及③~⑧任两项可辨为湿热证。血热证。①皮肤瘙痒;②皮损为潮红、灼热、肿胀、红斑;③舌红降;④苔黄;⑤脉弦数;⑥心烦、口渴;⑦尿血;⑧大便结燥。具有①②两项及③~⑧任两项可辨为湿热证。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未经其他治疗;③属于风热证、湿热证、血热证。
排除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但不符合症候分型;②继发性皮肤瘙痒症;③妊娠期妇女;④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慢性皮肤瘙痒症、慢性过敏类皮肤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祛敏方。药用荆芥10g,防风10g,乌梢蛇20g,蝉蜕15g,生地30g,丹皮20g,地肤子20g,白鲜皮15g,赤芍10g,苦参20g,黄柏20g,黄芩15g,紫草10g,茯苓10g,甘草6g。每日1剂,1日3次,每次100mL。忌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对照组用防风通圣丸(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川芎、当归、黄芩、连翘、甘草,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生产,批号Z50020152)6g,口服,每天2次。两组均用药2周后行疗效评定。
3 观察方法
瘙痒:0分为无任何程度瘙痒,1分为轻度(轻微痒,可以不抓,抚摸轻拍即可缓解,无搔抓的继发皮损),2分为中度(明显瘙痒,忍不住要抓,可见搔抓引起的轻度继发皮损),3分为重度(剧痒,情绪不安,影响睡眠及工作,局部可见搔抓引起的明显继发皮损)。
皮损:皮损包括丘疹、红斑、风团、水疱、糜烂、渗液、结痂、粗糙、肥厚、脱屑等。①皮肤瘙痒症(局限性):0分为无任何皮损,1分为轻度(抓痕少,无粗糙,脱屑等),2分为中度(抓痕较多,可见轻微粗糙,脱屑等),3分为重度(抓痕很多,有明显粗糙,脱屑和苔藓样变)。②急性湿疹(局限性):0分为无任何程度皮损,1分为轻度(皮损主要以红斑为主,面积局限在躯干或肢体某部,占该部30%面积内,无糜烂、水肿),2分为中度(有轻度糜烂和渗液,皮损面积大于该部50%,并伴有全身症状),3分为重度(有明显水肿,糜烂和渗液,皮损面积大于该部50%,并伴有全身症状)。③急性荨麻疹:0分为无任何程度皮损,1分为轻度(皮损分布稀疏散在,数量很少,仅局限在躯干、肢体,占该部30%面积内,很快能自行消退)。2分为中度(皮损分布散在,数量较多,但局限在躯干、肢体,大于该部30%而小于50%面积内,自行消退时间较慢),3分为重度(皮损范围在肢体或躯干,面积占该部50%以上,数量很多,分布密集,自行消退时间很慢)。
4 疗效标准
参照“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相关文献制定。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疗效指数为100%。显效:疗效指数60%~99%。有效:疗效指数30%~59%。
无效:疗效指数小于30%或加重。
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1。【表1】
两组主要临床症状疗效比较见表2。【表2】
6 讨 论
过敏性皮肤病主要为风、湿、热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利所致;或由于血虚风燥,阻于皮肤间,皮肤失濡养而成。如风痒好发于上部或泛发全身、遍体作痒,皮疹为风团、丘疹、鳞屑,多为干性。湿痒好发于下部,缠绵不愈,皮损为丘疱疹、水泡、糜烂流水,越腐越痒。热痒发于暴露部位和全身,皮损为红色丘疹、红斑,灼热瘙痒,甚至糜烂流水。热邪致痒。心之为物,在天为热,在地为火。
《素问·至真要太论》日:“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吴注·卷二十二》曰:“热甚则痛,热微则痒,疮则热灼之所致也。故火燔肌肉,近则痛,远则痒,灼于火则烂而疮也。心为火,故属焉。”实热多从外感而来,五气过极均能化火生热。主要表现为血热,血热扑肤而痒。
风邪致痒。《医宗金鉴·痈疽辨痒歌》中明确提出“痒属风。”《外科大成》提出“风盛则痒”。实证瘙痒多为外风,《素问》记载“风邪客于肌中,则肌虚,真气发散,又夹寒搏皮肤,外发腠理,开毫毛,淫气妄行,则为痒也。”风性开泄为阳邪,易搏于肌表,故瘙痒多发生在头面部,甚至延及全身。风性又善行,一旦在于体表,或往来穿行于脉络之间,或蠢蠢欲动于皮肤腠理,皆能袭扰肌肤,令气血不和而发生皮疹瘙痒。风为百病之长,各种病邪易随风而入,侵袭人体。《外科大成·卷之四·诸痒》认为:“风甚则痒……作痒起粟者,治宜疏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所以活血止痒亦属常用,临床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诸因相合,则诸药相伍,常能取效。
湿邪合并热邪致痒。《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汗出见湿,乃生痤癖。”瘙痒之疾可由湿邪导致,湿有外湿与内湿之分。《诸病源候论》说:“肤腠虚,风湿搏于血气生病疮;若风气少,湿气多,其疮痛痒,搔之汁出……”湿性黏腻,留着难去,易趋下,病位常在下部。
祛敏方方中乌梢蛇搜风走络,除湿止痒。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荆芥祛风、解表,防风,辛散走表,祛风止痒。白鲜皮、苦参、地肤子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本草正》谓:“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生地、丹皮、赤芍、紫草清热凉血,行血。黄芩、黄柏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凉血、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之功,故治疗瘙痒性皮肤病证属风热、湿热、血热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0-88.
[2]欧阳恒、杨志波.新编中医皮肤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2-28.
[3]高晓芬、唐定书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思路与经验[J],四川中医,2005,2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