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耕地保护生态补偿体制建设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4-24 共4119字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耕地资源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为人类社会提供三方面重大功能:生产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功能。一方面,耕地是生产活动的根本源泉,它为人类提供了粮食、瓜果、蔬菜等物质生活资料,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同时也为依附耕地谋生的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因而具有生产与社会保障功能。其次,是耕地的生态功能。耕地生态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耕地和地上作物为中心的生物圈,具有提供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交换的功能,它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休戚相关(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2009)。同时,耕地在局部范围内具备蓄碳制氧、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温与气候、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提供文化景观服务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耕地资源的三大功能,分别衍生出耕地资源的经济、社会与生态价值。据蔡运龙(2006)等人对耕地三部分价值的估价,耕地经济、社会、生态服务价值所占 的比例范围分别为 1.6%-30.3%、60.3%-67.8%、9.4%-30.6%.这表明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在耕地总价值构成中占据很大比重,耕地的生态价值远超过经济价值。然而在现实中,耕地的经济价值可以在市场上通过农作物的价值交换得到体现,社会保障价值由于我国坚持“耕地红线”政策,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所以也可以得到实现。唯独生态价值没有到充分重视和体现。谢高地等学者(2005)通过测算,认为我国的统计系统每年在测算种植业生产的总价值时只涵盖了其生产活动过程中带来的直接经济价值和小部分由耕地自然系统产生的生态价值,其中得到准确计量和反映的生态价值仅为64.7%,而未计量的生态价值高达35.3%,约为6881.06亿元。耕地资源生态系统产生的生态价值长期被忽视是我国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重大缺陷。
  
  问题的根源在于耕地系统提供的生态功能往往被置于公共领域,能够被周边群众无偿享有,具有显著的公共物品属性,因而并未被纳入到耕地利用总收益之中。在忽视耕地生态效用的土地利用机制作用下,耕地资源的外部性问题随之产生。生态补偿是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有效解决耕地生态系统外部性溢出问题,并激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使得耕地资源生态效益不减少和不降低,最终达到改善耕地生态环境的目的。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优化国土资源格局,加强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完善耕地资源保护制度,建立起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补偿制度”.
  
  1.1.2 研究意义
  
  耕地资源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不仅是解决耕地保护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维护耕地生态系统、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坚守耕地红线制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牛海鹏等,2009)。我国耕地生态安全问题突出,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国仅有极少数试点地区开展耕地生态补偿实践,相关的学术研究少且缺乏系统性,因而对当前的生态补偿实践缺乏指导性。本文以生态补偿制度相关理论为依据,通过探究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现状,对现存制度存在问题以及原因进行细致的分析,试图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耕地生态补偿制度框架,系统说明耕地生态补偿中的“谁来补,有谁补”、“补多少”和“怎么补”问题,这不仅可以丰富耕地资源生态补偿领域的理论研究,而且对于指导当前的耕地生态补偿实践,发挥耕地保护的经济激励作用与提升公众的耕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有着现实意义。
  
  (1)有利于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耕地资源生态补偿制度通过使用经济激励性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扭转由公共物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带来的资源利用的扭曲:通过增加耕地资源不合理利用者的私人成本,同时增加耕地资源生态保护者的私人收益,达到耕地资源保护得到的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相一致,耕地资源破坏的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最终使得耕地资源的外部性内部化。耕地生态补偿制度使之前除农户外其他无偿享用耕地资源生态功能的公众群体,对此付出相应的回报,从而激励农民自愿投入到耕地保护中,鼓励农民提供更多的耕地正外部性,促进耕地系统的良性循环。此外,耕地生态补偿将耕地系统的生态价值纳入到耕地总价值得测算中,使耕地资源总价值提高,能够将稀缺耕地资源的真实价值反映出来,有利于提高公众对耕地资源的认识,使其在生活中有意识的保护耕地生态环境,最终促进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2)有助于减少耕地非农化带来的过度性损失
  
  我国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非农化建设的过度性损失问题。耕地资源减少的数量很大部分是用于耕地非农化建设用地,并且建设用地数量的增加超过城镇化建设合理用地需求的增加,这不仅表现在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速度远超人口增长的速度方面,而且表现在农村耕地减少的速度超过农业人口流转的速度方面。耕地非农化带来的过度性损失产生的主要经济诱因在于单纯考虑生产价值的耕地资源价格低,非农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存在巨大的价格剪刀差,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下,耕地利用必然倾向于边际收益更高的非农土地用途。在此影响之下将会出现两种严重后果:一是非农土地用途的无序扩张,这将导致土地资源闲置浪费;二是农业用地减少速度过快,将影响我国粮食安全,而且削弱了耕地资源生态效益的发挥。而耕地生态补偿制度可以提高耕地资源的价值,缩小耕地与建设用地的利益差距,提高非农建设用地占地的成本,从而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缓解城乡用地矛盾,遏制耕地非农化过度性损失。
  
  (3)有助于推广完善我国现有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制度
  
  耕地资源现存问题的根源在于耕地保护中的外部性问题。而现存制度不能有效消除这部分外部性,因此耕地保护问题成为长久的难题。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制度作为有效的制度安排能将耕地保护中产生的外部性问题,通过使受益者和破坏者付费的方式内部化,最终化解耕地保护的难题,因而十分有必要在更大范围内对其进行推广。而我国的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现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只有在理论中不断的论证其合理性及可行性,在实施中予以充分的调研,发现问题,然后对其逐步的补充和完善,才能大范围的推广应用,进而从根本上帮助解决我国耕地等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耕地生态系统具有生产物质生活资料、保障粮食安全以及提供生态环境服务的功能,但是结合我国现实可以发现,耕地的生态功能仍难以实现,而耕地生态补偿制度能够有效解决此问题。论文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内容为耕地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通过文献梳理总结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内涵,并着重介绍了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的相关基础理论、耕地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以此作为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支撑;第三章通过定性分析法对我国耕地资源生态保护政策和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入深入研究;第四章试图构建一个可供参考的相对完善的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框架,重点解决给谁补、谁来补、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此部分界定补偿的利益相关方,明确了补偿方式,并将补偿制度的重点放在补偿标准的量化上,提出从耕地系统的自然与社会属性出发,以耕地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价值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为综合测算依据,综合考虑地区经济实力和一定经济水平下居民的补偿支付意愿,建立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科学补偿标准;第五章将构建的耕地生态补偿制度框架运用到对嘉兴市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证研究中,并重点对嘉兴市耕地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测算;第六章将文章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提出完善我国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制度的政策建议。
  
  1.2.2 研究方法
  
  (1)文献梳理法
  
  首先,文章的写作是建立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生态补偿方面文献的基础上,来找出耕地生态补偿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才得以把握补偿制度的研究热点。其次,通过梳理我国耕地资源生态保护方面的政策与试点地区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案例,明确现存耕地资源保护制度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完善的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框架,才能更好的指导嘉兴市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活动。
  
  (2)实证分析法
  
  本文以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相关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为理论指引,然后通过对现存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经验的分析,构建起相对完善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制度框架。在已建立的耕地生态补偿制度框架指导下,选取特定的城市嘉兴进行实证研究,从补偿利益相关者、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资金来源四个方面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深入分析,然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这属于实证分析。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论文的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我国耕地资源利用情况与现存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起完善的耕地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体现出来的。嘉兴市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证研究中,需要科学合理的测算耕地的生态补偿金额,文章运用当量因子测算法和生态承载力模型具体测算嘉兴市 2013 年的耕地生态补偿金额,然后运用补偿系数对其修正,这属于定量分析。
  
  1.2.3 技术路线
  
  1.3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章研究领域新颖,国内对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集中在流域、林业、矿场资源方面,在耕地方面研究很少。而由于耕地生态补偿实践尚在初期探索,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或集中于对补偿制度做理论分析,或是指出补偿标准的测算应该包括的指标,鲜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具体地区耕地补偿制度的实施进行全面指导的研究。
  
  第二,本文在构建耕地生态补偿制度框架时,根据耕地资源外部性的性质不同,将补偿制度分为两类:耕地正外部性的补偿和耕地负外部性的补偿,解决了不同制度下的补偿利益相关方问题,并建立了收入-流量模型,解释了补偿资金的来源、去向以及其他耕地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具体运行问题。
  
  第三,在测算耕地生态补偿标准时,由于耕地是自然与经济社会复合型的特殊系统,所以从耕地自身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角度和人类活动对耕地系统的影响角度出发,采用当量因子法和生态承载力模型共同测算补偿标准。此外,考虑到地区经发展水平和公众的支付意愿对补偿标准的测算有很大影响。因此,又使用拟合的皮尔曲线与恩格尔系数反映一定经济水平下居民的的支付意愿,使用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两者共同对补偿金额进行了修正,使补偿标准即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