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兰州市休闲农业推进对策和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2-22 共3422字
  第六章 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一、科学考察规划,因地制宜开发
  
  对于兰州市休闲农业产业而言,若要发展的好,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是关键。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和考察,然后做出合理的规划与布局,政府要加强对各个在建项目的规划与引导,避免盲目发展,混乱发展,造成休闲农业规划设计、活动内容、产品形式上的雷同。要坚持与区域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做到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同时,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兰州市农业资源特色,发展当地特色项目,找准定位,突出主题,将创意与理念完美的展现出来,形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产业格局。
  
  就目前各县区发展水平而言,皋兰县可以依托万亩梨园提供相关配套的专业餐饮住宿服务,投资建设一定规模的星级酒店和农产品加工厂,也可重新定位开发新市场,发展生态古镇文化旅游或者皋兰特色农业博览会等活动;榆中县则可以围绕兴隆山、官滩沟等景区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创意农业、体验创意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等;永登县可以利用玫瑰产业和厚重的文化发展采摘、观光旅游、摄影、书画等多项活动;红古区可立足丰富的农业资源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瓜果蔬菜采摘基地,也可把工业资源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相结合,打造农业观光、工业体验的旅游精品路线;西固区则可以利用工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安宁区则可利用区位条件优势发展都市休闲和城市郊区农业,如投资建设专业的都市生态园、标准化农家乐和旅游专业村等;七里河区则可以围绕百合产业发展加工产业、餐饮业、百合文化旅游节等,还可发展绿色养殖、生态文化创意园等产业。
  
  二、坚持以“农”为本,彰显三农特质
  
  “农业”、“农村”、“农民”是休闲农业发展最基本的元素,失去了“农”这个元素,休闲农业也失去了原来的意义。首先,发展休闲农业要以“农业”为本。休闲农业并不是象征性的种植上一些农作物,或者将城市建筑风景装扮成农村景观的样子,而是要以实实在在的农业景观为基础,在不损害农业主体地位的情况,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农民的增收。因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增长始终是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的有力保障,只有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才能实现其他产业的发展;其次,发展休闲农业要体现“农村”特质。休闲农业游客需要的不只是简单地吃吃农家饭,而是需要回归乡村、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农民质朴情怀的那种感受,因此,没有农村特质的休闲农业不能称之为“休闲农业”;最后,以“农民”为主体,增收为目的。休闲农业应该坚持农民为主体的经营地位,只有这样农民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收入,但是看到的更多的是其他利益主体在管理经营,农民只是产业链末端的一个节点,收入微薄不堪,因此要强化农民在休闲农业中的主体地位,致富于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休闲农业以“农”为本的意义。
  
  三、挖掘农业文化,提升品质内涵
  
  休闲农业的发展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兰州市休闲农业也不能长期局限在简单的吃饭、喝酒、打牌阶段,得不到更深层次的开发,休闲农业活动产品差异性较弱,因此导致产品功能单一,层次品位低,没有丝毫的竞争力。要想实现休闲农业档次进一步提升,必须充分挖掘休闲农业文化,提升休闲农业品质内涵。兰州市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陇原文化、丝路文化、戏曲文化、建筑文化、历史文化,将这些文化元素作为经济元素融入到相关活动、产品、建筑之中去,形成别有韵味的休闲农业,游客通过参与体验各种娱乐活动,从中获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进而增强了游客的忠诚度。
  
  例如皋兰县开发的皋兰戏曲票友大赛、多彩皋兰民俗文化展、梨园书画摄影大赛等活动丰富了皋兰休闲农业旅游形式;城关区、红古区、七里河区、安宁区、皋兰县、红古区都可挖掘“丝绸之路文化”和“黄河文化”宣传休闲农业旅游,也可借助多民族文化研讨会和早期农耕文明提升区域休闲农业旅游内涵,通过对相关文化的挖掘,推出内涵丰富、功能齐全的休闲农业产品,极大地增强了区域间产品的差异性,使休闲农业产品更加富有地方和文化特色,同时也提高休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最终提高顾客的重游率。
  
  四、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加强核心品牌建设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东西如果得不到消费者的认知,也无济于事。兰州市休闲农业在营销宣传方面投资力度较小,当然没有响亮的声誉和知名的品牌也就理所应当了。要想得到消费者认同,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皋兰县“什川万亩梨花”可以算得上兰州休闲农业的一张名片,但是其他的休闲农业呢?很少有人问津。因此,加强核心品牌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品牌建设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只有核心产品的质55量得到认同,才能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例如:皋兰的梨花、永登的玫瑰、兰州的百合等,因此,要立足地区核心产业发展,合理定位。如安宁区可以以都市休闲为主题大力发展标准化农家乐,榆中县可以发展农业生态科技旅游,红古区可以发展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休闲旅游,七里河区和城关区可以发展百合和绿色生态养殖以及生态旅游服务等。
  
  同时,要加大营销宣传力度,才能提升品牌形象,才能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兰州休闲农业可以借助“一路一带”经济战略发展机遇和“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等方式推广宣传,各县区可以依靠当地民俗节庆活动进行体验营销宣传,如红古区乡村旅游采摘节、苦水镇玫瑰游园采摘节、七里河区百合生态文化休闲系列活动等,经营者通过组合营销的方式将自己的品牌推广出去,可以依托口碑效应通过民众宣传,可以借助各种网络媒体进行线上线下宣传,还可以采取各县区联合营销宣传,实现区域间的密切合作,逐步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营销机制,共同开发和拓展旅游市场。
  
  五、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合理制定法律规范
  
  休闲农业发展是关系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生计的重要问题,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首先要加大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力度,政府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引导者,应该加大资金扶持的范围和力度,加大有关休闲农业发展项目政策的倾斜力度,引导休闲农业的开发建设,同时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其中,通过减免税收、提供贷款等途径给予投资者以帮助,促进休闲农业投资建设;例如:安宁区旅游局为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2015 年对依法注册办理农家乐的经营户每户发放 5000 元的创业补贴;皋兰县为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政府对每户农家乐补贴 6000 元,而且通过贴息贷款、小额贷款扶持扩大经营;其次,制定行业法律规范标准,保证休闲农业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一个发展较好的行业必有良好的法律制度规范为其保驾护航,兰州休闲农业较其他地方发展滞后,缺乏管理和制度规范,导致市场混乱。截止 2013 年 9 月,甘肃省才出台了《甘肃省休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各地区有关休闲农业旅游专门的法律制度严重缺失,因此政府有必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条例或管理办法,如在园区规划、市场准入、投资规模、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规范行业市场,保证休闲农业健康发展。
  
  六、提升队伍素质,改善服务质量
  

  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对其旅游市场竞争力、经济产出能力、持续发展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调整专业结构和培训重点,加强岗前培训,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同时创造良好公平环境,完善职业资格和评审制度。例如 2015 年安宁区不仅推出首届“农家乐”经营者与从业者培训服务,而且还启动了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榆中县首次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与指导,有效地提升专业综合服务质量,因此各区县有必要借鉴和学习相关先进理念与实践,积极开展餐饮服务业、景区服务点和导游的知识技能、法律法规的相关教育和培训活动,另外大力引进高层次紧缺型发展人才,加速人才结构调整与队伍建设素质提升,为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
  
  另一方面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强化行业监管,规范企业及个人服务行为,多部门、多渠道全面了解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客观科学地评价旅游整体质量状况,因地制宜地提升改进措施。据悉,2012 年到 2015 年兰州市只有城关区旅游局对兰州市做了《兰州市旅游市场调查问卷》市场调查,其他县区并未做相关市场调研分析,因此各县区旅游局有必要对不同业态的休闲农业旅游市场进行专业的市场调研,以便及时掌握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提升顾客满意度。同时组织开展行业诚信建设、景区景点服务质量评议,推广标准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兰州市休闲农业旅游服务质量能够稳步较快提升。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