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贺麟回归自然的美学思想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26 共557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儒家学者贺麟的美学观研究
【引言 第一章】贺麟其人与其学术背景
【第二章】贺麟美学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第三章】贺麟美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贺麟美学思想的具体方法
【第五章】贺麟美学对理想人格的展开
【第六章】对贺麟美学思想的评价
【结语/参考文献】 贺麟回归自然的美学思想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束语

  经历了传统社会的崩溃和西学东渐,传统儒家思想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话语地位、政治地位,在中西文化交汇的过程中,僵化的儒学思想一时成为批判的目标。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包括贺麟在内的一批新儒家的角色为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所做的功夫,其目的旨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传承儒学。这也与诗教的新开展的历史进程一致,新儒家的几番努力都为儒家的新开展也好,为诗教的新开展也好,推动了历史的车轮向前走。

  现代新儒家诗学,在理想人格的塑造方面,既要能够应对民族文化危机,又要激发当时国人救国的勇气。这是随着时代变迁,获得新发展的理想人格。

  对于致力于儒家思想新开展的贺麟来说,其学术与着作皆体现了一个受过西方哲学良好学术训练,同时又不失儒家精神的哲学家的独具匠心,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他的这一开创性工作对于我们今天仍有现实的启示和借鉴作用。贺麟站在弘扬儒家的立场,对儒家思想新开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对于西方哲学,更是以开放的胸襟和平等的眼光,将中西文化视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谋求中西哲学的贯通与融会。

  本文分析和梳理了贺麟的美学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讨论了其对美与艺术概念的阐述,并进一步探索了贺麟对自然美与艺术美等问题的看法,并试图立足于其美学观点,发掘其美学思想的方法,即在"直观"中把握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沟通诗教与礼教、合道德价值与美学价值。贺麟的"理想主义"、人生艺术化的追求贯穿于其美学思想的始终,体现了其对传统诗教的新构建及对塑造理想人生的追求。贺麟的思想学说没有东西的隔阂,没有中外的轩轾,一切以真善美为归旨。他的思想浸透着中西文化的深厚学养所赋予的理性精神、民族气息和历史感。

  由于学生才疏学浅,对贺麟美学思想的分析仍有粗糙之处,观点的论证仍有不充分之处,框架的搭建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恳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着作部分:
  
  1. 贺麟:《文化与人生》,《贺麟全集》(第四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 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贺麟全集》(第三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贺麟全集》(第七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 贺麟:《黑格尔哲学讲演集》,《贺麟全集》(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 贺麟:《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贺麟全集》(第六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6. 黑格尔着,贺麟译:《小逻辑》,《贺麟全集》(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 斯宾诺莎着,贺麟译:《伦理学》,《知性改进论》,《贺麟全集》(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8. 黑格尔着,贺麟译:《黑格尔早期神学着作》,《贺麟全集》(第八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9. 马克思着,贺麟译:《马克思博士论文: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贺麟全集》(第九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0. 开尔德,鲁一士着,贺麟译:《黑格尔》,《黑格尔学述》,《贺麟全集》(第十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1. 黑格尔着,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四卷)》,《贺麟全集》(第十一~十四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12. 黑格尔着,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下卷),《贺麟全集》(第十五~十六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13. 贺麟:《德国三大哲人歌德、黑格尔、费希特的爱国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4. 贺麟:《西方六大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 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6. 黑格尔着,贺麟译:《康德哲学论述》,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17. 克罗齐着,朱光潜译:《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8. 黑格尔着,朱光潜译:《美学》,(第一~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9. 康德着,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0. 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
  21.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2. 李泽厚:《华夏美学》,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
  23. 李泽厚:《美学四讲》,北京:三联书店,1989
  24. 朱光潜:《无言之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5.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一~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26.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27. 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28.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9. 蔡仪编:《论美是和谐》,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0. 王德胜编:《美学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1.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北京:三联书店,2001
  32. 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3. 李孝弟编:《儒家美学思想研究》,傅永聚、韩钟文编:《20 世纪儒学研究大系》(第十七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
  34. 赵利民编:《儒家文艺思想研究》,傅永聚、韩钟文编:《20 世纪儒学研究大系》(第十六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
  35. 刘雪飞编:《现代新儒学研究》,傅永聚、韩钟文编:《20 世纪儒学研究大系》(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
  36. 侯敏:《现代新儒家美学论衡》,济南:齐鲁书社,2010
  37.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8. 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39. 方克立、李锦全编:《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0. 黄克武:《近代中国的思潮与人物》,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4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编:《贺麟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2. 李振霞,管培月编,《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选辑》,北京:红旗出版社,1986
  43. 张学智:《心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4. 张学智:《贺麟》,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
  45. 张学智:《贺麟选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6. 宋祖良、范进编:《会通集--贺麟生平与学术》,北京:三联书店,1993
  47. 王思隽、李肃东:《贺麟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48. 宋志明:《贺麟新儒学思想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49. 张茂泽:《贺麟学术思想述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50.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资料室编:《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参考资料》(第九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51. 吴光主编:《当代儒学的发展方向--当代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
  52. 谢幼伟:《现代哲学名着述评》,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53. 钟离蒙、杨凤麟编:《新心学批判》,《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三辑,第五册),1982
  54.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编:《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 1 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55. 杨俊杰:《艺术的危机与神话--谢林艺术哲学探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6. 王德峰:《艺术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7. 门罗:《西方美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8. 李醒尘:《西方美学简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59. 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0. 桑塔耶纳:《美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6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编:《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一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1988
  62.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09
  63. 吴建国:《价值论角度元美学论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
  
  期刊部分:
  
  64. 贺麟:《黑格尔的艺术哲学》,《学习与思考》,1982 年,第 5 期
  65. 宛小平:《论贺麟新心学的美学维度》,《哲学研究》,2011 年,第 9 期
  66. 侯敏:《返本开新的诗学建构--现代新儒家文化诗学的启示》,《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3 期
  67. 彭锋:《冯友兰"人生境界"理论的美学维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 1 期
  68. 郭晓东:《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试评贺麟关于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南京社会科学》,1999 年,第 8 期
  69. 高瑞泉:《秩序的重建:现代新儒学的历史方位》,《武汉大学学报》,2014 年,第 5 期
  70. 韩振华:《现代新儒家美学、诗学思想概说》,《人文从刊》,2009 年
  71. 崔海峰:《从王夫之看"温柔敦厚"的诗教观》,船山学刊,2008 年,第 3 期
  72. 张国庆:《论儒家诗教的思想性质》,《思想战线》,1992 年,第 5 期
  73. 刘辉:《儒家理想人格略论》,《社会科学战线》,2005 年,第 4 期
  74. 张世英:《"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哲学研究》,1991 年,第 1 期
  75. 李承贵:《中国传统哲学开出科学知识之尝试--以贺麟"时空即理"为例》,《学术研究》,2011 年,第 5 期
  76. 张祥龙:《贺麟传略》,《晋阳学刊》,1985 年,第 6 期
  77. 彭华:《贺麟年谱新编》,《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 期
  78. 胡军:《贺麟"新心学"的基督情怀》,《人文杂志》,2003 年,第 4 期
  79. 张学智:《论贺麟的"西哲东哲,心同理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1 年,第 3期
  80. 张学智:《略论贺麟的知行合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 年,第 1期
  81. 张学智:《论贺麟的文化哲学》,《深圳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 年,第 4 期
  82. 张学智:《贺麟的新心学与黑格尔、康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 1 期
  83. 张学智:《贺麟的新心学》,《中国社会科学》,1992 年,第 5 期
  84. 胡军:《贺麟:另一位西化论者》,《中国哲学史》,2004 年,第 2 期
  85. 王志捷:《传统与现代:梁漱溟、贺麟的理欲观比较》,《新视野》,2007 年,第 3 期
  86. 柴文华、姜华:《贺麟的道德观片论》,《贵州社会科学》,1994 年,第 3 期
  87. 柴文华、郑莉:《真文化和真道德--贺麟的见解及其启示》,《理论与探讨》,1994 年,第 5 期
  88. 杨飞:《贺麟的道德思想浅述》,《美与时代》,2005 年,第 5 期
  89. 杨君游:《贺麟与中西文化的会通》,《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4 期
  90. 张茂泽:《贺麟"宗教精神"论》,《中华文化论坛》,2001 年,第 3 期
  91. 董元庆:《贺麟与五伦观念》,《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6 期
  92. 刘颖:《"宗教为道德之体,道德为宗教之用"--论贺麟的宗教思想》,《北方论丛》,2008年,第 5 期
  93. 李龙海:《从"自然的知行合一论"看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理论探讨》,2000 年,第 6期
  94. 顾红亮:《技术人与道德人--论贺麟的儒者型个人观》,《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3 期
  95. 顾红亮:《贺麟的儒家思想现代性话语》,《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 年第 3期
  96. 顾红亮,周屹:《作为方法的进化论--胡适与贺麟对杜威进化论的理解》,《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 1 期
  97. 祝薇:《现代新儒学思潮评析》,《思想理论研究》,2011 年,第 1 期
  98. 魏义霞:《贺麟的体用观--中国现代哲学重建之路》,《齐鲁学刊》,2000 年,第 1 期
  99. 王志捷:《论贺麟的宗教观》,《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 年,第 1 期
  100. 董元庆、曾爽:《贺麟与五伦观念》,《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5期
  101. 宋志明:《论现代新儒家对西方哲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 3 期
  102. 宋志明:《贺麟对新儒者的定位》,《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1期
  103. 田园:《论贺麟的儒家思想新开展与当代中国文化建构》,《重庆行政》,2009 年第 12 期
  104. 张西平:《儒家思想开展的新途径--贺麟新儒学思想简评》,《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 9 期
  105. 张西平:《取精用弘,含英咀华--贺麟中西文化观简述》,《开放时代》,1995 年,第 4期
  106. 南星:《西化、化西与儒学的现代化--贺麟与中国现代化问题》,《哲学研究》,2008年,第 8 期
  107. 陈赟:《儒学的现代开展与东西文化调和之检讨--论贺麟的文化观》,《山东社会科学》,1997 年,第 5 期
  108. 韩柱、邵宪梅:《贺麟的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 以《文化与人生》为例》,《新疆社会科学》,2008 年,第 5 期
  109. 余洁平:《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论贺麟的道德观》,《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 2 期
  
  硕博论文:
  
  110. 蔡志栋:《金刚何为怒目--冯契美学思想初论》,华东师范大学,2004
  111. 王广州:《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与伦理问题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3
  112. 叶玉霞:《梁漱溟哲学--美学思想论略》,西南大学,2007
  113. 董龙昌:《冯友兰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0
  114. 付爽:《叔本华"天才论"美学思想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0
  115. 陈松:《"时空"与"超时空"视域下的贺麟人生哲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3
  116. 徐福林:《贺麟的儒者人格观研究》,西南大学,2010
  117. 王志捷:《贺麟文化观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5
  118. 刘楠:《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10
  119. 何可可:《论贺麟的文化哲学思想》,中南大学,2010
  120. 丁永华:《贺麟新心学思想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06
  121. 田景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贵州师范大学,2002
  122. 赵笑阳:《贺麟价值哲学思想研究》,中国计量学院,2012
  123. 祝薇:《论早期现代新儒家的宗教观》,华东师范大学,2006
  124. 柴文华:《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黑龙江大学,2003
  125. 陈永杰:《早期现代新儒家直觉观考察》,华东师范大学,2009
  126. 张玺:《理想人格境界的生成及意义》,陕西师范大学,2010
  127. 韩伟:《新心学的文化体用之辩》,华东师范大学,201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