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辽宁省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25 共4565字

  第 4 章 辽宁省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4.1 辽宁省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的优势(S)和劣势(W)分析

  4.1.1 辽宁省风力发电行业得优势

  4.1.1.1 风能资源优势

  辽宁省地处中纬度的南半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东西部分别为长白山区南麓地区辽西山地和中部为辽河平原, 辽东半岛在黄、渤海中间是明显的季风气候区, 常年多风, 集中在春冬两季风能资源丰富,据估计辽宁省陆地风能资源约总量达到 540 万千瓦,其中可利用资源约也高达 1100 万千瓦,在环辽东湾和环黄海北岸的沿海地带北纬 42°线附近是优质的风能资源蕴藏区,其余的包括辽北丘陵、辽东、辽西等一些海拔较高的丘陵山地。风能储量相当可观。经过分析与细分可将辽宁省分能资源分布区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一级地区为辽北地区具体包括昌图、法库、康平及阜新、朝阳等接受从内蒙过来的西北风和整个沿海地区,此类地区离地面 10 米高处年平均风速一般在 4.5m/s以上,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一般大于 150W/㎡,年有效风力小时数在六千以上,可供大规模的开发与利用。该类地区为风能资源丰富区。二类地区为较丰富区,具体分布在丰富区的外围和中部平原地区,年平均风速多为 3.5~4.5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 100~150W/㎡年有效风力时数一般在 5000 小时左右,如果因地制宜的开发与利用可以达到与风能资源相同的效果。总之虽然辽宁地区也存在风力资源一般或者欠发达的地区,但是总体资源储存量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具有风能资源储量的先天优势。

  4.1.1.2 人才与技术优势

  辽宁省的风电研究起步较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有气象局牵头对全省的风电资源情况尽行了普查,沈阳工业大学风电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也相继出现并对风力发电运用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研究,并积极引进技术与人才。辽宁省是我国着名的老工业基地,尤其是在电力装备制业中享有盛名的沈阳市、大连市等,具有风力发电设备备制造业的基础,并拥有大量的相对成熟的产业工人。面对着国际竞争者和国内数百家的友商,辽宁省的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已经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并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奋起直追。目前辽宁省共有 46 家涉及风力发电设备生产的企业,并有大量的大小零部件供应商。

  在长期的技术积累的前提下,辽宁省的风电建设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截止2014 年 6 月 30 日,辽宁省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4164.47 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 272.19 万千瓦,占总容量的 6.54%;火电装机为 3084.23 万千瓦,占总容量的 74.06%;风电装机 603.24 万千瓦,占总容量的 14.29%;太阳能 4.826 万千瓦,占总容量的 0.12%;核电 200 万千瓦,占总容量的 4.80%.其中风电装机规模居全国第四位。

  据统计,2014 年上半年辽宁省发电量累计完成 780.61 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完成 658.24 亿千瓦时,风电完成 50.18 亿千瓦时,水电完成 26.20 亿千瓦时,核电完成 45.71 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完成 0.29 亿千瓦时。

  根据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3 年辽宁电网面临负荷增长缓慢,核电机组陆续投产,火电机组供热面积持续增大,风电装机容量高速增长,局部地区送出受限等多重不利因素,为确保 2013 年辽宁电网风电消纳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电网公司采取开展风电送华北电量交易,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精细化调度控制等系列措施,较好的完成风电消纳工作。据统计,2013 年辽宁电网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 563 万千瓦,同比增长 18.28%,占全网总发电装机容量的 14.2%.2013 年辽宁电网风电年发电量突破 100 亿,达到 100.3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7.37%,占全省总发电量的 6.38%,同比提高 1.08 个百分点,累计发电小时数 1923 小时,同比增加 162 小时。

  4.1.1.3 政府支持的优势

  由于受风电成本限制,使其很难与其他发电方式相竞争,整个风电行业的发展主要由政府驱动,再加上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综合推动风电行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立足于全国的能源发展形势,在 2007 年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规定:到 2020 年,大型发电企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要求其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权益装机总容量应达到其装机总容量的 8%.正是由于政策的驱动促进了对风电行业的投资。

  就国家政策上来说,为了降低因成本原因造成的竞争劣势,在 2006 年,国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对风力发电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门采用一定方式决定。以避免在竞争中风电行业,因为其价格较高而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对于生产风电设备的企业国家也进行了相应的补助,在 2008 年国家财政部颁布了《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了对风力发电设备生产的相应补助,首次提出对单机容量在 1500 千瓦(含)以上风电设备制造商给予现金补贴。其中明确规定,对满足条件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的首 50 台风电机组,按每千瓦六百元的标准予以财政补贴,其中风力发电机组制造企业和风电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将获得更多的财政补贴,为了促进技术的突破和核心部件的零突破,在补贴上重点向整机的核心部件变流器、轴承等制造企业倾斜。各种财政补贴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大大促进了风力发电行业的产业升级和发展。这也表明了国家对大力发展风力发电行业的态度,扶持风电行业发展,做强做实产业基础。在规范风力发电价格,通过价格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层面上,国家不断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国家发改委为进一步规范风力发电价格管理,促进风力发电产业可持续发展,于 2009 年 7 月颁布了《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对风力发电实行标杆上网电价以资源区划分上网电价政策,为了解决风电成本较高的问题,该规定指出继续实行风电费用分摊制度,风电上网电价高出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通过全国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分摊解决,避免出现因为价格原因而导致的价格劣势。对于海上风电项目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形成新的确定机制。

  就地方政策上来说,辽宁省为促进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指出各相关部门,即发改委、财政厅、科技厅等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意见》要求,做好相互之间的配合工作,切实推动新能源科技攻关,真正实现新能源的产业化发展。鼓励企业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方面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重点积极实现实现自主研发和创新。

  最终做到鼓励支持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实现新能源技术的推广。除此之外,辽宁省政府积极制定相关财政补贴政策,为风电设备和风电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便利,促进全省风电行业的发展。总之,辽宁省的风电建设面临着良好的政策环境。

  4.1.1.4 价格逐渐降低的优势。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风电成本的较高,在与其他发电方式相比没有相应的优势。相对于太阳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的电能质量稳定性较差,而事实上风力发电技术相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技术方面更为成熟、建设成本更低、相对收益更好。风力发电行业在过去三十多年里,风力发电技术经过不断突破,成本随之大幅度降低,逐渐实现对风电的高效经济利用。据估计,从八十年代初期至本世纪初期,在不到三十年里,风力发电的成本下降超过百分之九十,其技术改进程度和成本下降程度,大大超过其它可再生清洁能源。伴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显着提升,风力发电成本将越来越接近化石能源发电成本,气发电效率也将越来越高效。随着各种技术的进步,将有效的降低风电设备和风场的生产成本,逐渐形成了在新能源领域中风电的竞争优势。而且随着风力发电行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再加上风力发电开发企业管理经验逐渐丰富和完善,使得风电场的建设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另外,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制造水平提高,机组的可靠性随之提高,这也降低了风电企业的运营成本。总体上,风力发电成本将得到大幅降低。

  伴随着辽宁省科研能力的进步,以及风力发电技术装备生产技术和能力的提高,省内便可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风电发电设备,从而减少了高昂的进口成本,这有利于降低风力发电设备的生产成本。

  总之,伴随着风力发电机组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一方面可为风电场建设提供更多可选择的要求,一方面可以促使国际企业降低价格以接受竞争。现阶段,我国已建立起国内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为主导、外资和合资企业共同参与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体系,通过以市场为导向,政策扶持,国内企业积极引进与消化吸收风力发电新技术,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对价格低廉风力发电设备。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风电价格逐渐出现降低的趋势,有利于风电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1.2 辽宁省风力发电行业的劣势

  4.1.2.1 装备制造的劣势

  目前,辽宁省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已经接近 40 家,但其中大多数企业仅仅生产风电机组零部件的职能,对于一些核心部件特别是发电机、齿轮箱、轴承、叶片等关键部件只有极少数制造企业可以完成。目前,省内虽然有一些企业具备生产风电机组的能力,但产品的稳定还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出现成批次风力发电机组质量不合格,导致重新召回产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浪费。由于政策规定我国风电场要求 70%设备国产化率,省内制造企业生产的风电机组产量逐渐提高,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风电机组的产量得到提升,但是核心技术的竞争力没有得到显着提升。目前,省内虽然能够生产出 1.5 兆瓦及以上风电机组以及相应关键的零部件,但没有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省内风电机组制造企业采用以下生产模式:一是直接引进对方技术或者与国外设计公司联合,我方仅负责生产。

  二是通过直接购买引进国外成熟风力发电机组生产技术,在国内生产;三是国外公司风电设备制造商在我省投资建厂,直接使用国外成熟技术;四是自行科技攻关实现技术突破。显然,采用前三种生产模式,我方均无法掌握核心技术,但目前辽宁省大部分风电设备企业难以实现自主设计,不利于辽宁省风电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1.2.2 专业人才的缺失

  风力发电对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辽宁省虽然产业工人较多,但是很少有专门的风力发电技术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缺失对风电企业影响较大,如新疆达坂城曾进口 Ned wind 公司的 50 多台机组,因缺少专业的维修人员,导致目前仍然无法发电。辽宁省的风电发电行业同样面临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尤其是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和研发人员,设备生产线的高级技术工人,生产工艺的监造人员,具备和掌握风电机组设备检修维护知识的运维人员,以及风电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等,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是辽宁省风电行业发展上面临的劣势之一。

  4.1.2.3 风电的价格问题

  目前,由于风力发电的生产成本以及建设成本等原因,风力发电成本高于化石能源发电成本,因此风电在价格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在辽宁风电价格平均上网电价为 0.61 元/千瓦时,远高于火电 0.412 元/千瓦时,存在较大的价差需要通过国家专项可再生能源补助予以解决。再加上国家对风电上网电价存在随时调整的政策风险,因此风电的价格问题将会给辽宁省风电行业的发展规划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电网消纳能力与电能供给不协调,事实上辽宁省的电网配套建设滞后于风电场建设。因为电网建设速度的影响造成了大量风电,接入难、送出难,因此而成为制约辽宁省风力发电的一大瓶颈。以前风电装机规模比较小,所以电网的制约作用不明显,伴随着风力发电装机不断提高,受电网的制约因素也愈发明显。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