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中冶海水淡化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分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17 共7011字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1 世纪,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目前全世界约有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 占地球陆地面积的 60%,有 15 亿人缺少饮用水, 20 亿人得不到安全的用水[1].众所周知,地球上 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其中 97.5%的水为海水,不能直接利用,而在其余 2.5%的淡水中,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 0.26%.我国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目前,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加剧、用水效率不高和水环境污染加重等的形势;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生产、生活和生态对水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2].

  水利行业是经济萧条时期我国重点投入建设的领域之一,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是关于水利行业发展改革的政策[3].国家的政策导向和行业广阔的前景使水利行业未来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海水淡化行业作为水利行业中新兴的产业,具有能改善国内诸多城市缺水问题的作用。海水淡化行业作为国家新确立的战略新兴产业,有着许多政策和辅助资金的支持,因此备受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

  目前,多家部委和各地方政府均在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海水淡化,从产业政策、示范工程、基地建设、产业技术研发、水资源利用及保护等方面进行指导,这将有力促进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

  在这个大环境下,2009 年开始,中冶集团开始把集团的发展点转移向冶金以外新的领域,特别是新型环保领域。并于 2011 年初成立了中冶海水淡化有限公司,作为中冶集团在海水淡化行业的专业公司,正式涉足海水淡化行业。但是以中冶海水淡化公司为代表的国内海水淡化公司普遍面临着技术不完善,经验欠缺,设备配套能力落后等问题。并且由于是新型行业,在发展战略方面也都存在没有针对性的系2统的企业发展战略,导致企业发展方向不明确的问题。

  针对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问题,海水淡化发展战略研究已经成为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很多政府官员、企业界代表以及高校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海水淡化发展战略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下一阶段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框架和思路[4].但是,由于我国海水淡化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等原因,关于海水淡化发展战略执行这一难题研究,目前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将在了解学术前沿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以中冶海水淡化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海水淡化业务发展战略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大量的调研对中冶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发展战略进行综合分析,分析了中冶海水淡化有限公司的宏观环境,总结归纳出中冶海水淡化有限公司面临的机遇与威胁、优势与劣势等各方面因素,制定了中冶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以及战略实施保障措施,进而为中冶海水淡化业务提供理论指导,促进中冶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海水淡化业务快速发展。

  1.1.2 研究目的

  在当前海水淡化行业大步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深入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探索如何整合企业资源,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是中冶海水淡化公司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一步完善中冶海水淡化公司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方向和思路,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帮助中冶海水淡化公司在飞速发展的海水淡化领域取得先机,也可以使公司在行业内的发展更加稳步、科学。

  2、明确如何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主业突出、辅业鲜明的业务结构,是中冶海水淡化公司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中冶海水淡化公司是中冶集团的专业的海水淡化公司,依托集团的设计、施工、人力等资源,借助国企的政策优势。但是如何整合这种优势是中冶海水淡化公司目前面临的问题。此外在明确以海水淡化为企业核心外如何发展与之配套的设备供货、项目运营等辅业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3、如何深化内部改革,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调整结构、规范职能、优化配置,是中冶海水淡化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中冶海水淡化公司作为新成立的专业型公司,如何有效的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明确各个部门、岗位的职责是企业能否在与其他企业特别是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

  1.1.3 研究意义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分布时空不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5].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是缓解水资源约束矛盾、发展海洋经济、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本文的研究中针对中冶海水淡化公司的实际问题利用先进的理论分析工具,提出对企业切实有效地发展战略规划,对于完善中冶海水淡化公司的发展战略理论有积极意义,并且本文对于新型环保企业、国有企业、新兴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理论有参考、借鉴意义。

  国内针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较多,但是针对海水淡化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对较少,加之目前国内水资源日趋紧张、海水淡化市场空前发展的大环境下,完成针对海水淡化企业的详细的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规划其发展的辅助战略,并建立确保其战略得以实施的保障体系,籍以帮助该企业应对当前的困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战略一词在20世纪30年代被应用于企业的研究当中,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20世纪60年代企业战略的先驱代表安东尼、安索夫和安德鲁斯首先提出企业战略。他们认为在战略管理的思想被称为“三安范式”. 三安范式认为分配资源不仅仅是一种社会使命,也是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任务。经济组织的战略任务是配置资源,也就是资源和机会的匹配过程。战略规划的步骤包括:研究外部环境的状况,发展趋势,组织内部独特的能力来识别外部机遇和风险,识别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资源匹配[6].根据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重要作用和贡献的组织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理论得到外国学者的关注。

  Gavetti认为组织结构和环境是决定工业企业战略的重要性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成分,他的相关研究揭开了现代战略管理的序幕。在着作中,他首次分析了环境-战略-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要,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因战略变化而变化,即“结构追随战略”[7].

  Combs和Rivkin提出一个产品/市场矩阵的战略架构,这个矩阵采用产品与市场两变量划分出战略替代方案: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与多元化战略。随后,安索夫1965年《企业战略》中提出了战略的4个构成要素: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果、竞争优势[8].Eggers 和 Kaplan 在其《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公司的战略思想,并将战略定义为公司能够做的与可能做的之间的匹配,认为在分析竞争优势源泉时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同样重要,提出了 SWOT 分析框架,但是,它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方法与手段相对来说显得比较滞后,特别是在对企业内部条件的分析上。这些研究成果,标志着战略管理思想的产生与基本研究框架的形成,为战略管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安东尼、安索夫和安德鲁斯以环境为基础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的代表[9].

  David和Mark从战略视角构建了企业战略选择行为和企业绩效的决定性因素,竞争优势的提升是主动企业进行战略选择的根本动力源,产业结构这个外源性变量是决定产业内部企业和企业之间竞争强度的重要因素,产业内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又是决定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外源性因素,而企业绩效的提升是最终的目的和企业战略选择效果的直接表征[10].

  Ghatak运用蓝海战略对企业战略选择进行了研究,企业战略选择将超越竞争对手转移到市场需求,突击现有竞争边界,将买方的需求价值元素重新组合,从给定竞争条件下将现有的战略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调整[11].Bateman和Tan认为企业获取、拥有、重构、转变、整合和运用自身拥有的智力资本和智力资源是制定企业战略的重要内源性变量,这种内源性变量与外源性变量均对企业战略的制定有正向促进作用[12].

  Kaplan和Norton指出战略制定者自身拥有的个人观念、个人性格特征、个人风格、认知模式、联想思维、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战略逻辑、个人期望、个人的动机和态度、信仰、认知信念架构、领导框架、心智模式是制定战略的重要因素,往往战略制定者个人拥有的重要因素和组织需求、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战略愿景、组织的主导逻辑、主动认知、组织记忆、组织遗忘、对环境变化的态度、组织理性行为、控制机制交互地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13].

  Hensher认为企业战略的执行即为企业扫描和侦测外部环境、并对外部环境作出积极反应的过程。它是一种合乎理性化的行为,产生多样化的结果,一般包括:带来有形和无形的经济价值,促进企业经济利润的增加;企业战略的执行可以增加和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衍生出新颖的商业模式,形成全新的产业组织局面,引导合理的市场竞争,减少甚至规避,垄断产生的负面影响[1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