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理论综述
2.1企业战略理论
“战略” 一词的希腊语是strategos,意思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原是一个军事术语⑷。20世纪60年代,战略思想开始运用于商业领域,并与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思想共同成为战略管理学科的两大思想源流[3〕。至今战略相关理论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⑴财务控制为主的战略思想阶段;⑵预测企业外部约束为主的战略思想阶段;(3)权变战略思想阶段;⑷核心竞争力战略阶段?.战略管理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了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战略管理定义为: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一般来说,企业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要素:战略主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策略。战略指导思想是指导战略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思路与观念,是整个战略管理的灵魂[7];战略目标是企业在对外战略内外部环境进行充分分析与认识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一定时期内所预期获得的成果或所追求的期望值;战略重点就是那些对于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作用又有发展优势,或自身发展薄弱需要着重加强的项目或内容;而战略策略是保证战略指导思想贯彻,保证战略目标实现而采取的一系列重要措施、手段和技巧,根据战略环境的不同的情况,采取新颖独特、别具一格和卓有成效的战略策略,它对战略目标的达成和战略行动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以企业战略相关的研究很多,国外的研究主要以企业战略理论研究为主,从上世纪50、60年代就开始有了专门对企业战略的相关研究,到70年代中期,以环境评估、市场预测为基础的制定长期战略计划大行其道,出现了如BGG模型及麦肯锡的“业务屏分析”方法,集中体现了寻求资源优化配置的思想,安素夫的《公司战略》问世,标志着公司战略管理研究趋向成熟。发展到80年代后,随着跨国公司不断增大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使市场竞争的规模、强度的变化增大,如何应付市场不断发生的变化和强大的市场压力,创造并维持独特的竞争优势成为了这一时期的战略管理基本特征。进入到90年代后,对竞争优势的灵活性、创造性要求增大,战略分析的视角从企业外部转向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竞争理论反映了这样的趋势,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说,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知识”.
Grant 1991年提出要保持竞争优势,以占有性(AppropriabiUty)、耐久性(Durability)、转移性(Transferability)、复制性(Replicability)四个依据来评价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
英国的Faulkner&Bowman于1995年发表的《竞争战略》,运用顾客矩阵和生产者矩阵的分析结构从一种新角度揭示了竞争战略的基础,探讨了如何构造资源与核心能力的途径。国内的研究更具体些,其中如2004年12月23日发表于51paper.net网站上王文刚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中小企业在目前经济背景下的发展战略定位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小企业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存在的作用和意义等,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以及WTO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从总体上把握中小企业目前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机遇。其次文章重点研究了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发展战略的模式选择、影响中小企业战略的主要因素等,特别分析了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的四种模式:产业选择战略、市场选择战略、赶超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介绍了中小企业如何选择相应的适合自身特点的战略模式。最后探讨了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的保障因素,主要从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资金融通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成为中小企业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此外《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李亚,中国方正2004) -书中对企业发展战略作了详细的介绍,研究了民营这一个特定企业性质下企业的发展战略思路,对其他性质的企业发展战略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中南大学曹辉2006年11月发表的论文《民营企业资本运营问题及对策研究》更是具体的对民营企业战略规划中的资本运作问题做出了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