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23 共8346字

  第3章我国自由贸易(港)区的发展现状分析

  3. 1我国自由贸易港区的雏形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其产品在研制、生产、销售等环节需要高度的国际化,迫切需要一个具备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中转等功能,且货物能自由、高效流通的区域。

  基于上述情况,我国的保税港区应运而生,成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带动区域发展的试验基地。从2005年6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幵始,到2010年5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福州保税港区,我国共计设立了 14个保税港区。14个保税港区的功能定位如表3. 1所示: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诸多保税港区都把各自发展的功能定位放在了自由贸易(港)区上,随着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作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组成部分获得国务院批准,我国其它保税港区发展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工作又进入了薪新的阶段。

  结合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下面对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具体介绍: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位于天津港东北部,距天津市区56公里,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0ft邻天津开发区、保税区、中新生态城、东临劝海,是欧亚大陆桥的最东端,环劝海经济圈的中心。交通便利,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52公里,通过京津塘高速、京津高速与首都北京相连接,驱车两个半小时可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周边海滨大道、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津高速、津滨高速公路、津塘公路、京港高速、津晋高速公路、唐津高速公路及外围的高速公路与港区接驳,以及正在建设的天津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使东疆保税港区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东疆保税港区的开发分为了一期、二期两个建设阶段,一期包括北港池集装箱码头三期和物流加工区起步区两部分,二期包括物流加工区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2007年12月,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海丰物流园和海天物流园、联检商贸服务中心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完成了东疆保税港区四平方公里的首期封关运作。2012年,10平方公里东疆保税港区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东疆保税港区各方面运行良好,码头集装箱作业量逐年增长,吞吐量从2008年的83万多TEU增长到2013年的285万多TEU (如图3. 1),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也带动了保税物流园区业务量的持续增多,东疆重点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已吸引企业1200余家,行业涉及航运、物流、国际贸易、总部结算、融资租赁、交易市场等。

论文摘要

  一方面,东疆保税港区己经聚集了以全球最大的干散货运输企业——中远散运集团为代表的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并已成为飞机、船舶、大型设备融资租赁全国最大的聚集地,截至2014年3月底,东疆保税港区累计注册各类租赁公司600家,注册资本金155.6亿元人民币,共完成300架飞机、9台飞机发动机、53艘船舶、3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及其他大型设备、基础设施等租赁业务,实现各类租赁资产约249.8亿美元;另一方面,在全国保税港区中面积最大的东疆国际商品展销中心正式开业、建成了 58万平方米的标准仓库和冷冻冷藏能力达2. 5万吨的冷库、注册了四大类共19家包括航运、船舶、金属矿产品、农产品、乳品、医疗设备、工程机械、汽车、游艇、通用飞机、房车和葡萄酒等商品的国际商品交易市场。2012年,东疆保税港区进口汽车12万辆,同比增长3倍;进口乳品达到了 6万吨,占全国进口量的22%。

  2011年5月,国务院将东疆保税港区确定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推进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离岸金融业务和租赁业务4项试点,除了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核心功能区,还希望港区成为综合功能完善的国际航运融资中心。随后在2013年5月,《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试点方案》正式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复同意,在该方案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吸引符合条件的中资“方便旗”船或者拟在境外登记的中资船舶在我国登记,壮大五星旗国际运输商船队;把“天津东疆”打造成中国第一个实施国际船舶登记的船籍港,加快各种航运要素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聚集;坚持先行先试,重点突破,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为契机,进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

  目前东疆己成为租赁类企业和涉及汽车、橡胶、快速消费品等商品进出口贸易企业落户的首选之地,产业聚集效应不断扩大,特别是航运、物流、租赁、贸易四大主导产业项目聚集明显。据统计,2013年全区实现增加值52. 5亿元,同比增长102%;税收收入20. 2亿元,同比增长119%;外贸进出口完成119. 5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2. 1亿元,同比增长42. 3%;进出区保税货值达203. 9亿美元,同比增长62%;社会零售额10. 7亿元,同比增长29% ;商品销售额696. 5亿元,同比增长208%。2013年注册的航运类企业17家;物流类企业107家;租赁类总部57家;贸易及市场类企业169家。截至2013年年底丨东疆保税港区累计注册企业数已达1706家。航运、物流、租赁、贸易及市场类企业占东疆已注册企业的76.9%,市场主体的迅猛增加为经济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发展建设东疆自由贸易港区做好了铺垫。

  3. 2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现状

  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正式启用以来,作为全国第一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承担了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使命。依托洋山集装箱深水枢纽港区的独特区位,洋山保税港区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积极开拓国际采购、配送、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功能。2009年11月18日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挂牌,“三区”联动发展拉开序幕,按照探索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要求,洋山保税港区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探索功能突破,加快实现产业集聚,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核心载体的责任。依托综合保税区的创新探索,洋山保税港区正形成一系列功能突破:融资租赁业务的启动,在洋山实现了航运金融服务新突破;水水中转集拼的探索,进一步提升洋山口岸枢纽功能。

  期货保税交割试点的推进,推动了洋山航运物流高端化发展。保税展示销售中心的建立,为洋山保税港区注入贸易功能。现在的洋山保税港区,正初步形成跨国公司分拨配送中心、重点航运类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有色金属集散等集聚趋势。

  一流的深水港口设施、完善的配套条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税港区制度、 优惠的投资政策为洋山保税港区的发展做了充分的铺塾,随着三区联动的深入发展、综合保税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洋山保税港区正大踏步迈向口岸物流设施体系完备,集装箱增值服务和航运服务产业发达,国际中转、采购配送和转口贸易功能突出,福射服务和经济贡献能级强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海航运中心核心载体。

  随着通信、网络、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与货物相关的服务生产呈现全球化的趋势。一方面,服务平台型企业大量涌现,服务范围经济越发重要。在这种背景下,原来的跨国公司业务模式不断发生变化,新型跨国公司和商业模式不断出现,这需要更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而我国目前的服务监管体制尚不适应这一趋势。另一方面,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使得基于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变得越来越缓慢。加之世界经济总体形势的疲软,使得中国当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低技能出口受到严重威胁,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我国经济版本要升级,需要进一步对外幵放,而适时建立自由贸易港区这种国际通用的推进开发开放的惯例就显得尤为必要。洋山保税港区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加快其进一步的发展对于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域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在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建立自由贸易(港)区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上述背景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正式挂牌开张。该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位于上海市东北端,紧邻长江口,是长江水运航道和中国沿海海岸线的交汇点。成立并幵始运作于1990年,规划面积为10平方千米,紧靠外高桥港区,是全国第一个保税区,也是截止2013年中国大陆15个保税区中经济总量最大的保税区。主要产业有: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和高端制造等。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位于保税区旁,紧靠外高桥港区码头,封关运作面积1.03平方千米。园区于2006年底基本建成,总投资33亿元人民币。园区具备14万平方米集装堆场和7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物流仓库,集装箱年综合处理能力突破 100 万 TEU。

  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是中国大陆首个批复的保税港区,启动运营于2005年12月10日,规划面积8. 14平方千米,由保税区陆域部分、东海大桥和小洋山岛港口区域三部分组成,其中陆域部分面积6平方千米,主要功能有:口岸检查、商务洽谈、加工制造、保税物流、港口增值以及配送、中转、采购等,岛域部分面积2. 14平方千米,是集装箱深水港码头作业区域,包括洋山深水港一期、二期码头,是集装箱装卸、中转的功能区域。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位于浦东国际机场西侧,总面积3. 59平方千米,由国务院于2009年7月同意设立。其主要功能有:仓储、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快件中转、研发、加工制造、检测维修、展览、分拨理货、国际贸易、信息服务等,并将逐步拓展相关功能。

  国务院对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要求是:试验区肩负着我国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战略需要。

  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前后立均起了各方高度关注,挂牌后首个业务受理曰就有577人次申请入驻。2013年十一长假期间上海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在长假期间日平均接待700人次,自贸区官网日平均点击量也高达100万次。截止2013年10月7日,上海工商部门收到企业落户自贸区申请的已超过600家。包括东方明珠、太平洋财产保险、盛大国际等多家知名企业都抢先入驻。在上海自贸区试点获得批准前后,中国大陆其他地区如:广州、天津、厦门、青岛、大连、舟山、重庆等地区均纷纷跟进,推出本地区的自贸区规划项目以求获得政策利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目前我国自由贸易(港)区的发展和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薪新的阶段。

  3. 3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功能定位

  针对其组成功能区域的各自特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应重点发展以下功能:

  1.依托外高桥保税区现有的丰富业态,上海自贸区将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和离岸贸易。而国际上,贸易功能转型最显着的特征就是服务贸易和离岸贸易的加快发展,并且呈现总部高度集聚的特征。这应该也会是上海自贸区产业发展今后的一个方向。

  此次在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中,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就是重点内容之一。

  根据方案,自贸区选择了包括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社会服务等6个领域,探索进一步开放步伐。细分到各个行业,则包括国际航运服务、贸易信息资讯服务、展示服务、采购配送服务、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研发设计和打样服务、代理服务、国际贸易结算、保险(放心保)服务、国际电子商务服务、局端维修服务等等。

  需要提出的是,航运产业将会是自贸区非常重视的产业。自贸区围绕航运金融、航运经纪等方面将有一系列大动作。而离岸贸易方面,上海自贸区将积极推动外汇、税收、监管等方面的政策创新,深化离岸贸易运作模式,集聚跨国公司资金结算中心,进一步丰富贸易运作模式,提升贸易能级。

  2.依据洋山保税港区的特点,在自贸区发展规划中,洋山承载了发展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期货保税交割等新型贸易业务的重任。此外,洋山还将继续大力发展国际中转、现代物流、商品展示、保税仓储等多层次业务,发展船舶登记、启运港退税、水水中转集拼、融资租赁、云海数据等这些深受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欢迎的新功能、新产业。

  比如在中转集拼方面,洋山将加快洋山岛域中转集拼中心建设,打造“陆岛联动”的国际中转集拼基地,完善业务操作流程和通关监管模式,逐步推动洋山保税港区国际中转集拼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洋山国际中转枢纽港地位。

  在自贸区未来便捷高效的管理体制下,洋山保税港区还将积极推动与外高桥保税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的“区区联动”,探索“一地注册、三地经营”,拓展洋山与外高桥间保税货物转运功能,实现企业在三区间物流配送的无缝链接,同时加强与区外航运产业集聚区的协同发展。

  3.在上海自贸区所包括的三大保税区中,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成立时间最晚,于2010年9月正式运营,规划面积最小,已封关面积3. 59平方公里;但不可小觑的是,它在建设临空服务先导区方面已展现出了惊人的活力,正在形成空运亚太分拨中心、融资租赁、快件转运中心、高端消费品保税展销等临空功能服务产业链。

  在自贸区发展规划中,融资租赁是重点支持的新型业态之一。除了对该产业发展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自贸区还将取消融资租赁公司在区内设立单机单船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

  在高端维修方面,将推动企业启动试点全球维修检测业务,进一步拓展机场综保区波音维修模式,扩大飞机保税维修业务,逐步促进全球维修检测在综保区的高端化、规模化发展。

  此外,机场综合保税区还将探索“前店后库”联动模式。在机场综保区创新海关、检验检疫保税货物监管模式,实现日上免税行区外实体店与区内保税仓库的联动运作,打造上海首个具备保税展示、免税和完税销售功能的综合试验店。

  3. 4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运行机制

  结合中央对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战略要求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战略任务,按照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分步推进、逐步完善的方式,把扩大开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把培育功能与政策创新相结合,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结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后的发展现状,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运行机制:

  3.4.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按照国际化、法治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一方面,建立单口受理、综合审批和高效运作的服务模式,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不同部门的协同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建立行业信息跟踪、监管和归集的综合性评估机制,加强对试验区内企业在区外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和监督。此夕卜,还需要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在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知识产权、工商、税务等管理领域,实现高效监管,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工商总局已于2013年9月26日批复同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新的营业执照方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也于2013年12月24日印发了《关于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自由贸易试验区质量技监工作改革措施的通知》,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改革要求。自由贸易试验区还应该完善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实现各类投资主体的公平竞争,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自由转移其投资收益。

  3. 4. 2创新监管服务模式

  推进实施“一线放开”。允许企业凭进口舱单将货物直接入区,再凭进境货物备案清单向主管海关办理申报手续,探索简化进出境备案清单,简化国际中转、集拼和分拨等业务进出境手续;实行“进境检疫,适当放宽进出口检验”模式,创新监管技术和方法。2014年4月经海关总署批复同意,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对自境外直接进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一线进境保税货物,海关不再验核检验检疫部门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这是海关进一步简化一线进境手续,提高贸易便利化而推出的一个具体措施。目前取消验核通关单的货物范围是从上海口岸直接进入自贸试验区的一线进境保税货物。也就是说,从上海以外各口岸进境并转关至自贸试验区的进境保税货物,其他法定检验检疫货物,还保留原先的做法。

  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优化卡口管理,加强电子信息联网,加强电子账册管理,推动试验区内货物在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间和跨关区便捷流转。

  试验区内企业原则上不受地域限制,可到区外再投资或开展业务,如有专项规定要求办理相关手续,仍应按照专项规定办理。推进企业运营信息与监管系统对接。

  通过风险监控、第三方管理、保证金要求等方式实行有效监管,充分发挥上海市诚信体系建设的作用,加快形成企业商务诚信管理和经营活动专属管辖制度。

  进一步强化监管协作。以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市场公平竞争为原则,加强各有关部门与上海市政府的协同,提高维护经济社会安全的服务保障能力。试验区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严格实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加强海关、质检、工商、税务、外汇等管理部门的协作。加快完善一体化监管方式,推进组建统一高效的口岸监管机构。探索试验区统一电子围网管理,建立风险可控的海关监管机制。

  3. 4. 3扩大投资领域开放

    扩大服务业开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应该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领域扩大开放,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银行业机构、信息通信服务除外),例如2014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试点管理办法》,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

  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结合上海市人民政府2013年9月29日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模式。

  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国务院规定对国内投资项目保留核准的除外),由上海市负责办理;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改为由上海市负责备案管理,备案后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工商登记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相衔接,逐步优化登记流程;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在试验区内试点开展涉及外资的国家安全审查,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

  3. 4. 4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

  鼓励跨国公司建立亚太地区总部,建立整合贸易、物流、结算等功能的营运中心。

  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拓展专用账户的服务贸易跨境收付和融资功能。支持试验区内企业发展离岸业务。鼓励企业统筹开展国际国内贸易,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探索在试验区内设立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幵展能源产品、基本工业原料和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扩大完善期货保税交割试点,拓展仓单质押融资等功能。允许和支持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项目子公司并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

  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力。积极发挥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国际枢纽港的联动作用,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加快发展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业务。推动中转集拼业务发展,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支持浦东机场增加国际中转货运航班。充分发挥上海的区域优势,利用中资“方便旗”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船舶在上海落户登记,借鉴实行已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试点的国际船舶登记政策,简化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许可流程,形成高效率的船籍登记制度,结合交通运输部2014年1月份颁布的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扩大国际船舶运输和国际船舶管理业务外商投资比例实施办法,大力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航运咨询、船舶技术等各类航运服务机构,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延伸发展现代物流等关联产业,不断完善航运服务功能,积极加快推进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步伐。

  3. 4. 5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其中,2014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己经印发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在试验区内实现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深化外债管理方式改革,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促进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性或全球性资金管理中心。建立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在试验区内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允许金融市场在试验区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支持股权托管交易机构在试验区内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