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结论
6.1厦门港口现状与发展战略规划总结
厦门市是海峡西岸重要的中心城市,厦门港既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亦是海峡西岸地区最具实力的港口之一。厦门港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岛和澎湖列岛遥遥相对,南北承接珠三角和长三角,自然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天然深水良港,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的现代化港口,在码头装卸、仓储转运、船代、货代等货物运输及其相关业务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在全国集装箱港口排名中,厦门港稳居第七位,但无论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速、港口的发展品质、港口对城市经济的促进等多方面评估,厦门港已然显现增长瓶颈,大有被北方港口赶超及边缘化的趋势。通过分析厦门港的港口资源条件、腹地经济增长情况等多方面要素,结合建立回归模型模拟预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幅情况,文章认为制约厦门港发展主要有以下方面因素:
第一,由于交通等因素,制约了港口腹地的拓展,同时削弱了港口腹地经济增长对港口发展的支撑力度;
第二,港口发展与城市发展出现明显的矛盾,体现在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污染、输运条件恶化等方面,港城矛盾日益严重;第三,港口港区定位不明确,存在不必要的内耗,互补性差,港区功能定位与城市发展不符,港区硬件配套建设与港区功能不符;第四,船舶大型化趋势突显岛内港区基础设施的结构性矛盾与岛外港区建设规划的不完善。
为了促进厦门港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实现厦门市“以港立市”的经济发展规划,做大做强港口经济,使之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助推器。借鉴国内外其他港口成功的发展经验,结合厦门港自身的条件与发展,对厦门港的发展战略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文章认为厦门港应着重跟进以下几方面的战略规划措施:第一,推进港区功能定位规划,减少港区间恶性竞争,增进港区业务互补性,根据港区功能加快码头泊位、堆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二,东渡港区定位的逐步转移提升,逐步将东渡港区由“货物装卸主要港区”的功能提升为“旅游邮轮航运中心”,实现港城一体化;第三,通过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增强经济合作力度等措施,巩固、拓宽腹地范围,提升腹地对港口的支撑度,将腹地经济的增长引导至对港口发展的推动;第四,通过吸引航商投资合作,将港口发展与航商密切结合,增加港口航线数量,促进港口经济的繁荣;第五,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建立以港口为核心的公共信息平台,形成一个高度信息化、高度智能化和高度网络化的口岸综合物流信息系统;第六,拓展融资渠道,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港口发展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6.2我国港口发展的意见建议
6.2.1我国港口发展的趋势
(1)港口向大型化、深水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现代航运市场,随着货物价值与附加值比重的不断提高,货物越来越趋向于集装箱化承运,这对于港口的设施、航道、水深、硬件配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港口处理集装箱的效率、能否适应大型集装箱船的作业需要、港口辐射范围、港口输运条件与通过能力等已成为决定港口地位的重要因素。
(2)港口经营商业化与经营主体多样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全球化进程,港口不断扩大开放,港口经营更加趋向商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国内许多港口在建设过程中,都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和制度,鼓励国内外的企业、航运商参与建设经营,吸引民间资本、国外资本进入港口建设和运营领域。港口经营的商业化和多元化,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竞争、降低成本、提高港口的服务质量,为港口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3)现代港口与港口城市发展逐渐一体化。随着功能的扩展和完善,港口在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港口功能的实现又以城市的发展为依托的,港城的发展呈现出一体化趋势。港口的多功能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吸引大批产业聚集,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城市又是港口发展的腹地,港口运载的货物绝大部分都是源自或是目的是所依托的城市,港口规模的扩大和运输、装卸手段的现代化,离不开城市提供的全面服务的。
6.2.2加速我国港口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第一,优化港口布局,调整港口结构。坚持向大型化、深水化和集约化发展,提高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并根据“货流”的结构性变化调整港口的结构。按照地区经济差异、腹地经济特性和水运条件,对港口进行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尽可能的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在加强主枢纽港建设的同时也要适度的跟进区域性重要港口和中小型港口的建设。
第二,拓展港口功能,提高港口在现代物流领域的竞争力。加快港口建设发展,除了要提高港口吞吐量外,还应根据自身特点扩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链,增加附加价值。把物流业和工业、国际贸易等相关的产业联系起来,发展港口的物流配送功能、加工功能和交易功能,提高物流、信息、资金在港口的聚集效应,增强港口的整体竞争力。
第三,加强港口的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推动港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完善是提髙港口服务质量的重要技术保障。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港口、承运企业和货主之间的数据交换系统,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整个营运过程成为一个开放性的整体,从而提高港口的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四,港口的建设要处理好港口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促使“港城”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护港口水域环境,合理使用和维护港口岸线资源,加快港口的环保建设。做好港口的安全工作,保障人员的安全、船只航运的安全、货物装卸运输和存储的安全。保证港口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