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结论
当今的市场充满了竞争,对润滑油销售企业而言,挑战和机遇共存。用现代营销理念来指导经营、用科学方法来分析预测市场环境、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是 z浙江润滑油销售公司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浙江润滑油市场是一个相对成熟的高技术附加值市场,且浙江润滑油销售公司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浙江润滑油公司系统暂时处于领袖者地位。随着 2005 年成品油零售市场放开的临近,浙江润滑油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浙江润滑油公司在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基础上,坚持长城品牌战略,开展服务营销、知识营销、绿色营销、关系营销和网络营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的特性,以市场为导向,采用以需求和竞争为导向的定价策略;营销渠道策略应以加油站终端市场为中心,积极发展特约经营,优化油库布局,实行零库存管理,建立和完善配送服务体系;灵活运用以广告和推销为主的促销组合策略。2l世纪,以产品为中心的产品导向营销理念将逐步让位于以客户为中心、以全方位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为内容的客户导向营销理念。提出了优化组织架构,提高组织营运效率的设想;而且提出了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和打造诚信文化的基本思路。浙江润滑油公司只有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策略中融合市场领先的全部要素,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使客户、竞争、品牌三要素协调运作,实现整体优化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由“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的转变,才能为公司带来长久的竞争优势,才能真正成为浙江润滑油市场的主导力量。
参考文献
[1] 冯明星。中国润滑油的生产与需求-中国润滑油市场综述[J]. 石油商计,1998(2):5-8.
[2]李亮耀。 中国润滑油市场竞争格局[J]. 当代石油石化,2005(13):13-15.
[3]张华。 中国润滑油企业发展战略新探[J].中国工程科学,2002(5):34-36.
[4] 宋云昌。 新形势下中国润滑油企业发展战略探讨[J].双月策划,2007:(1)12-13.
[5] 胡性禄。 国际石油公司在中国润滑油市场的竞争优势[J].石油商计,2001(4)14-18.
[6] 陈文灿。国内外润滑油公司的实力较量[J].国际石油经济,2001:43-47.
[7] 孙仁金,朱江。 国有品牌润滑油如何取胜市场[J].商场现代化,2008,7(544)34-37.
[8] 汪巍。外商在华润滑油市场拓展业务的机遇和前景[J].天然气与石油,1999(3),55-58.
[9] 王汝津。 终端营销是中国润滑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地位的关键一环[J].润滑油,2005,6(3):32-36.
[10] 朱巧娜。 中国中小润滑油企业渠道策略研究[J]. 时代金融,2012(11):41-46.
[11] 李嘉。 中国急需自己的润滑油标准[J]. 世界标准信息,2009(5):77-78.
[12] 汪孟言 国内外润滑油市场概况及特点[J]. 石油商计,2004(2):45-47.
[13] 张庆兵等。 我国国营润滑油企业取胜高端市场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09(1):3-4.
[14] 陈大英。 浅论跨国公司对中国润滑油工业发展的影响[J]. 润滑油,2000,4(2):34-37.
[15] 梁嘉聚。 润滑油营销渠道的规范、优化与创新[J]. 国际石油经济,2005,4(10):11-14.
[16]臧宇笛。 长城润滑油实施品牌战略的探讨[J]. 齐鲁石油化工,2012,40(1):59-63.
[17] 王育宝。 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 资源科学,2005,11(6):22-25
[18] 李海毅。 东风 GS 润滑油跻身中国高端市场[J]. 财富世界,2011(7):33-34.
[19] 王平。 中国润滑油从这里腾飞-析长城润滑油科技创新之路[J]. 服务区,2006(2):34-36.
[20] 刘佳。 中国润滑油企业:整合后才可往“尖角”爬[J]. 中国经济信息,2006(12):34-35.
[21] 吴志华。 中国润滑油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 石油商计,2004(2):23-28.
[22] 袁雄云。 “A-B 中国”营销战略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23] 潘存海。 中石油润滑油公司上下游企业合作机制与模式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24] 徐琳。 EM 公司润滑油供应链管理研究[D]. 上海: 上海复旦大学,2009.
[25] 黄新明。 基于终端网络建设提升昆仑品牌竞争力的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05.
[26] 郭红伟, 陶毅。 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实现技术[J] .工业技术经济,2012(06)。
[27 ] 潘元青, 李雪梅。 国内外车用润滑油市场现状及需求预测[J] .润滑油,2003.(18):25-3l.
[28 ] 胡性禄。 车用油品与汽车必须同步发展。国际石油经济,2003(8):21-25.
[29] 李新民, 张文娟。 我成为世界第二大润滑油消费国。 经济参考报, 2004.
[30] 胡性禄。 中国润滑油市场现状与趋势。 石油商技,2002(2):32-36.
[31] 张淑华。 国内外发动机油质量规格标准的发展。 润滑油, 2003(8):32-38.
[32] 张国生, 孔劲媛。 我国润滑油市场发展及特点。 润滑油, 2003(18):17-20.
[33] 胡性禄, 中国润滑油市场现状分析与展望(下) . 国际石油经济, 2001(8):3841.
[34] 方健保。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公司--润滑油业务全球化战略评析:[硕士学位论文].广州:暨南大学, 2003.
[35] 梁佳聚。 以销售代表为特征的润滑油专业化营销模式探讨。 国际石油经济, 2002(10):55.72.
[36] 张兴旺。 “统一”润滑油的大众化品牌战略。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4(5):20 一 22.
[37] 李嘉。 “统一”润滑油如何做品牌。经济日报, 2004.6.20.
[38] 晓罗。 工业专用润滑油的性能。 中国石油报, 2003.5.7.
[39] 裴亮, 董黎明,尹强。成品油流通现代化探讨。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l:133.
[40] 夏良康, 叶永良成品油市场营销。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162-163.
致 谢
时光飞逝,转眼间 MBA 的学习生活已即将结束,我的 MBA 论文也在导师、同学的帮助和支持下,经过将近一年的准备、撰写、修改,顺利完成。
首先,在这里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李雪灵老师,李雪灵老师在我 MBA 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使我获益匪浅,其在学术领域的精湛造诣,平易近人的性情,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治学精神也使我由衷钦佩,印象深刻。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李雪灵老师悉心指导,从论文准备阶段的选题、谋篇布局、数据、文献搜集,到论文的撰写成型、最后的修改定稿,李雪灵老师都不厌其烦的一一为我释惑答疑,不厌其烦的指导,在此,再次向李雪灵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要感谢陪伴我学习过程的众多同窗,时间虽逝,但一起交流、畅谈商事的 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从你们身上我也裨益颇深,这不仅为我论文的协作拓宽了思路,也为我今后的发展助益良多,在这里向你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家人及母校,他们为我的学习、论文协作过程中提供了优越的环境、良好的平台和细心的支持,同时也感谢为我们授课的各位老师,谢谢你们的授业解惑。
在论文的写作期间,我查阅了大量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做了大量相关的调研分析,力图实现论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囿于水平所限,论文中还存在一些不当和偏颇之处,希望能得到各位评审专家的指正,在此向你们表示真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