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台科公司人才招聘系统设计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26 共300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郑州台科置业员工招聘体系建设
【第2部分】台科置业招聘系统搭建绪论
【第3部分】员工招聘相关理论综述
【第4部分】台科招聘现状及分析
【第5部分】台科招聘体系的构建
【第6部分】台科招聘体系评估
【第7部分】 台科公司人才招聘系统设计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

  1、招聘体系的系统性

  招聘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加之台科产业地产的行业背景、台科战略转型升级的结点、新环境下的经济模式转变、新时代8090后员工的特殊性、人口红利时代的退去、雇主品牌的软实力地位提升等一系列因素的呈现,台科员工招聘体系构建变为一个系统工程,从宏观背景的分析到微观操作的规范、创新,再到雇主品牌建设,使得台科招聘体系的构建具有实操性、行业性、战略性、创新性、前瞻性、动态性,入职前,让每个应聘者充分认识台科,充分认识台科是对应聘者的尊重,也可以减少以后的流失成本,更是雇主品牌建设的一个环节。

  2、开放式应用多种甄选技术

  以台科特色的素质模型为基础,面对众多的甄选技术,台科在沿用传统的甄选技术之外,开始大力推行比较前沿的甄选技术,笔迹分析、血型分析、肢体语言分析、履历分析等引入招聘体系,提高招聘质量。为提高甄选技术应用的准确度,对各种甄选技术的组合赋予不同的权重,招聘体系应用的前期,传统甄选技术的权重比较高;招聘体系应用的中后期,前沿性的甄选技术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再适当提高此类甄选技术的权重;当出现各种甄选技术所测结果相冲突时,坚持以传统甄选技术的测试结果为重,同时征求专家和智囊团的意见,唯一目的是提高招聘的准确性。在实践中最终确定各种甄选技术在决策中的科学权重,提高甄选技术综合应用的时效性和开放性。

  3、招聘体系应用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完成台科在成长期对品牌建设的期许、有利于对特殊群体的管理、有利于文化建设及人才标准的统一、有利于甄选技术的创新应用、有利于招聘渠道拓展、有利于招聘团队的优化组合。

  4、对招聘体系的严格执行

  台科已经走过创业期,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人员的招聘应该更注重质量。任何体系的构建最终都要以应用来体现其价值,只有坚持强有力的执行,才能对招聘体系进行应用、修正、创新,才能最终实现台科招聘体系的价值。

  招聘体系构建是一个多元化的动态工程,信息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企业管理所涉及的每个方面都不能再套用以往的模式,产业地产作为新兴行业,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瞬息万变,招聘体系构建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个模块都息息相关,其工作量相对比较大,体系中所涉及的因素比较多,有些是企业内部可以控制的,有些是不可控的企业外部因素、求职者个体因素,这对招聘体系的构建意味着不可预测,为此,还需要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城镇化、产业化、世界人力资源动向、本土政策等,以保证台科招聘体系兼具时效性和弹性。除此之外,加强知识管理、信息化管理,是台科招聘体系走创新之路的下一个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方帅.产业地产迎接黄金十年[J].中国房地产业,2013(3):92-93.

  [2]张占仓.国外产业集群研究走势[J].经济地理,2006(5):32-35.

  [3]赵署明,刘洪,李乾文.CEO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张卫国.2011,地产人才跑赢市场[J].城市开发,2011(2):30-31.

  [5]张鸿儒?产业园区的经营管理[M]?北京市: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6J于海波.员工招聘与素质测评[M].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7]刘芹,冯彦博,刘晓玉?新媒体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危机治理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幵发’2013(7): 20-21.

  [8]宋红超,世界500强员工招聘准则[M]?北京市: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9]李婷.浅析“80后”知识型员工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及其对策[J].现代商业,2010(5): 67-68.

  [10]张爱卿.人才测评[M].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1]龙立荣.人员测评的理论与技术[M].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2]赵明.A公司招聘体系优化设计研究[D].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2013.

  [13]杨勇.能力素质模型设计五步法[M].厦门市:鹭江出版社,2009.

  [14]王淑范.人才测评理论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

  [15]许祖慰.项目反应理论及其在测评中的应用[M].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6]张爱卿.人才测评[M].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7]Benson,Judy.Envirothon evaluates natural talents [J].Day, The (New London,CT),2011,60(2):2-8.

  [18]CarolineWilliams .Body language: what our movements really reveal [J].New Scientist,2013,218(2911):34-37.

  [19]FeliceLoi;Jatia G. Vaidya;Sergio Paradiso .Recognition of emotion from body language among patien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J].Psychiatry Research,2013,209(1):40-49.

  [20]01gaMarum .Character Assesment from Handwriting [JJ.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The Journal of Mental Science,1945,91(382):22-42.

  [21]Rogers,Mary,Glendon,A.Ian .Blood type and personalit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3,34(7): 1099.

  [22]PiaHeilmann,Sami Saarenketo,Katja Liikkanen.Employer Branding in Power Industr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Sector Management,2013,7(2):2-9.

  [23]MartinR. Edwards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employer branding and OB theory [J].Personnel Review ,2013(4).2010,39(1):5-23.

  [24]Diana Hopkins.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 A Workplace Resource to Address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J].ELT Journal,2011,65(4):499-500.

  [2 5] Cynthia A. Lengnick-Hall;Mark L. Lengnick-Hall.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s on Unit-Level Human CapitahA Review and Integra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4,40(1):316-346.

  [26]LawrenceS. Kleima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 China Machine Press,2009.

  [27]LloydL. Byars,Leslie W. Ru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 Post &Telecom PressMcGAraw-Hill (Asia) Co,2005.

  [28]谢立仁.现代企业管理[M].西安市: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29]蔡小蔓.A公司招聘体系构建[D].广州市:中山大学,2009.

  [30]谢朝晖.基于企业战略的能力素质模型构建[J].上海国资,2011(7):19-20.

  [31]胡月星.评价中心与结构化面试[M].银川市: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32]德斯蒙德.莫里斯.看人肢体语言导读[M].上海市:文汇出版社,2008.

  [33]余建年.论劳动弹性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11-12.

  [34]孔碧霞,褚祯.EAP与企业幸福力探析[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34(7):226-226.

  [35]董广茂,吴贵生,杨德林.新兴产业形成阶段企业能力构建的特点及其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1): 158-162.

  [36]杨倩.员工招聘[M].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致谢

  在论文写作期间,感谢导师康虹副教授的指导,在开题报告写作前,导师在写作思路上给予建议,在论文中后期写作过程中,对论文框架、内容进行了跟踪指导,督促我尽快完成论文的写作。作为在社会上工作几年的学生,能够深深体会到研究工作的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对以后的工作、生活、研究都有一定的鞭策,这种来自内心的鞭策会让我更加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在工作中更上一层楼,同时,在论文写作中,也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静下心来进行文献阅读,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保持阅读的习惯对一个人非常有用,能够拓展自己的视野并获取权威信息,保持每天阅读文献的习惯能够促使我进行更多的课题研究。

  感谢论文评审组的各位老师,在论文幵题答辩、中后期答辩中及时给予了指导意见,为论文写作的顺利进行给予引导;感谢MBA教育中心的老师及同班同学,对参考文献的查阅提供方便;也感谢中部物联网平台项目组的领导、专家对本论文工作的支持,为本论文的研究增加实战性,并为论文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应用提供载体。

  特此表示感谢!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