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企业管理论文

信贷风险管理相关文献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17 共4279字

  第 2 章 信贷风险管理相关文献综述

  2.1 信贷风险概述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信贷活动中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在广义上,它指银行因客户违约而引发的风险;在狭义上指银行不能如期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不确定性,也即银行在信贷活动中与其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作为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主要业务集中在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即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再以较高的利率发放贷款,存贷款之间的利差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相比,商业银行为负债经营,其自有资金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远低于其他行业,这就决定了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很大的风险。而信贷业务是银行的主要业务,因此,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就是信贷风险,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扩散性。它是指个别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损失,不仅会影响其自身的经营和发展,还会涉及与之相关联的银行和经营主体,信贷风险的扩散性是商业银行风险有别于其他风险的显着特征。

  (2)潜藏性。它是指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往往并不只是在金融危机爆发时才存在,而是很可能在银行繁荣的表面下就已经隐藏着信贷业务的不确定性。原因是信贷业务此借彼还,因此很多损失因素会被信贷业务的循环所暂时掩盖,并且由于金融具有信用货币发行和创造信用的功能,使得本属于即期银行风险的后果,可能由于通货膨胀、还旧借新、贷款还息等形式来掩盖事实上的损失。

  (3)集中性。它是指由于银行经营的特殊性,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风险都集于一身,成为风险的集散地,也就是说,银行接受广大存款者的信用授权,在信贷业务中根据自己的判断将信用重新授予资信合格者,即发放贷款。货币资金是连接社会经济各主体的纽带,社会经济各主体的对货币的需求和供给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都会引起货币资金自身价值的变化,从而引起银行资产价值的变动,给银行带来损失。

  (4)加速性。它是指银行信贷风险一旦爆发,不同于其他风险爆发只在既定范围内匀速变动,而是因风险而失去信用,因信用基础失去而加速变动。因为一旦在某种情况下出现某笔或某几笔存款不能兑付时,存款越是兑付不了,就越是没有客户存款,客户反而越是挤兑,越是挤兑,存款越是减少,兑付就越困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一旦银行信用风险爆发,往往都伴有突发性、加速性,直接引发金融危机。

  2.2 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2.1 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

  信贷风险管理是指银行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对导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各种因素的可能的发生频率以及损害程度进行分析、度量和控制。其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管理来降低、分散和规避风险,是银行的现代风险安全化,以保证银行能够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

  2.2.2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

  信贷风险管理是在银行信用制度建立后产生的。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早期的银行由于没有发行货币的职能,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为其吸收的存款及自有资金,因此贷款规模十分有限。在这个阶段,信贷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由于贷款利息过高,超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致使其无法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从而产生信贷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当时贷款的借款人主要是小生产者及贵族,贷款用途为其自身消费及偿还债务,贷款资金并未用于社会再生产从而产生利润,造成贷款没有还款来源从而产生信贷风险。但由于早期的银行信贷规模有限,虽然信贷风险问题的不断突现已引起了管理者的关注,却并未形成信贷风险管理思想及理论。

  第二阶段为十七世纪末期至十九世纪末期,在这一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和完善,信贷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到了十九世纪末期,各商业银行通过兼并、收购扩大规模,占领信贷业务的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的信贷风险与经济周期产生的危机息息相关,当经济周期处于衰退及萧条期时,银行贷款的发放持谨慎态度,不愿新增贷款,造成企业生产规模萎缩,一旦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不能按时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给银行造成损失,从而产生信贷风险。

  在这一阶段,信贷风险的骤增使信贷风险管理受到更多的重视,各商业银行纷纷总结出具体、详细的信贷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建立起以信贷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产生了一批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研究成果。这其中以真实票据理论最具有代表性,它来源于亚当·斯密在 1776 年发表的论文《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真实票据理论认为,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为吸收存款,而其经营的宗旨是满足客户兑现的要求,所以,商业银行必须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才能确保不会因为流动性不足给银行带来经营风险。真实票据理论为早期商业银行进行合理的资金配置与稳健经营提供了理论基础。它提出银行资金的运用受制于其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构,并强调银行应保持其资金来源的高度流动性,以确保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第三阶段为进入二十世纪后,银行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各银行都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实行金融创新,推出新的信贷业务品种。加之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频繁发生,使得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不良率上升,一部分中小型银行遇到了较大的危机。在此背景下相继形成了许多新的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有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1.资产转换理论

  资产转换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它是由美国学者莫尔顿首次提出的。他指出,商业银行所持有的资产,如果能够通过转让及出售的方式变成现金,就能保证其流动性,就能避免商业银行因出现流动性危机而产生风险。这一理论着重于分析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期望能够使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相匹配,以维护存款人对商业银行的信心,避免挤兑行为的发生。尽管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日常运行的基础,但过于重视流动性而忽视银行的资产质量,仍然无法保证银行的安全性。

  2.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鲁克诺于 1949 年在《定期存款及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它是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转折点,弥补了资产转换理论过分重视流动性而忽视资产质量的缺陷。该理论认为保证信贷资产安全的关键不是合理的授信用途和期限,而是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因为贷款的还款来源为借款人信贷资金投入使用后产生的收入,只要借款人的收入超过其投资总额,就能保证银行的流动性。预期收入理论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今后监督机制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此时期,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电脑在银行系统内的实现使用,运筹学、控制理论等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都为防控信贷风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 国内外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2.3.1 国外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西方的商业银行成立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西方经济学家对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

  Pyle 和 Lelend(1977)从风险偏好的角度入手,研究了其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他们认为,虽然在市场上存在众多的融资方式,但由于企业的风险偏好其更倾向于从外部获得融资以降低自身风险,因此企业选择向银行贷款。但是由于商业银行与企业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银行无法完全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无法对贷款风险作出准确的评估,从而产生信贷风险。

  Stiglitz 和 Weiss(1981)研究了“信贷配给”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影响。他们指出,风险高的企业为了能够获得银行贷款愿意付出相对较高的成本,但由于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商业银行不能准确的对企业进行评估而采取一些非利率的贷款条件,例如贷款期限长短、担保条件等,企业因无法满足贷款条件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因此,利率不能发挥其调节银行贷款供需平衡的作用,造成信贷市场供不应求。

  Bester(1985)通过研究指出,如果商业银行将贷款利率水平和运用抵押担保的方式作为激励方式,其结果有可能使商业银行剔除不利于风险管理的借款合同。

  Holomstrom 和 Tirole(1993)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企业资产在其融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们指出,只有具有雄厚资产的企业才会通过直接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而企业资产的大小也对企业能否在商业银行获得贷款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企业资产越大越能够较容易的获得银行贷款。

  1997 年,J.P.摩根银行建立了信用度量组合模型,这种模型是一组用来测定信用资产组合价值和风险的分析法和数据库,它通过估算由于信用资产质量变化(包括违约)而导致的组合价值的波动以及价值的分布状况,从而计算出信用资产组合的在险价值的方法。该模型引起了当地监管部门和各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是当今风险管理领域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2004 年,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新资本协议以各国商业银行的实践为基础,细致的阐述了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思想,同时,通过规范商业银行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和操作风险加权资产的方法,来约束商业银行建立自身完整、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该协议将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的风险监控范围由单一的信用风险扩大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利率风险,并提出“三个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发布,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银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2.3.2 国内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我国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要晚于国外,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进入九十年代,各商业银行及经济学者开始注重对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大量有关信贷风险管理的着作及学术论文开始涌现。

  邹新月(2002)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与博弈》一书中通过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企业的信用等级,以期权定价模型、风险中性定价法、信贷配额等手段分析潜在信贷风险的大小,利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分析了负债企业信贷风险问题。

  孔艳杰(2006)在《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研究》一书中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出发,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导向,以确定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量化标准,建立全流程控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理论体系和可操作方案。

  邹海波(2009)指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最难控制的是贷款的违约概率,其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他选用 CPV 模型,通过运用国内外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以及产业政策发展指标,对贷款违约率进行了测算。

  马时雍(2013)研究了商业银行信贷模式、市场营销、信贷流程设计、风险控制、专业队伍建设及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并就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多元化进行探讨,并根据国内信贷风险案例,系统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