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企业管理论文

J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17 共5104字

  第 4 章 J 银行吉林分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4.1 信贷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4.1.1 缺乏专业的行业分析

  J 银行吉林分行公司信贷业务相关授信政策主要依赖于总行授信评审部每年年初制定并下发的《授信指引》,但其内容缺乏对各行业的专业分析,例如行业宏观整体情况、经营环境、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趋势等,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行业政策也各有不同,总行制定的政策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吉林分行。吉林分行并未因地制宜,根据吉林市地区的区域优势、经济现状,对总行下发的授信指引进行修改及补充,采取区别化的信贷政策。《授信指引》也只是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各业务部门,吉林分行并未对其内容及政策在全行内进行统一讲解与深入分析,这就造成各条线信贷从业人员对其内容的理解及把控各有偏重,使得政策的落实效果不佳。而吉林分行公司信贷业务贷款投向相对集中,投向制造业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的 20.96%,而授信指引下发的频率为每年一次,这期间,若发生行业政策变动,吉林分行也并未对其变动所带来的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揭示,一旦贷款投向集中的行业发生危机未及时预警采取相关措施,将造成信贷风险。

  4.1.2 信用缓释工具作用不强、质量不高

  信用风险缓释是商业银行运用合格的抵质押品、净额结算、保证、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转移或降低信用风险。具体来讲,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担保方式为信用、保证、抵押、质押。使用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加在商业银行贷款在发生违约事件时收回的信贷资金,以降低违约事件所带来的损失,从而降低信用风险。

  在对不良贷款回收率的调查和研究中,利用 250 余个处置案例得到如下结论:从不同担保方式来分析,在全部样本企业中,信用贷款回收率最低,平均为 12%;而抵押贷款回收率最高,平均达 21%.作为第二还款来源,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其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保护作用依然存在。

  在 J 银行吉林分行公司信贷业务中,四种担保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抵押贷款 34.83%、保证贷款 27.63%、质押贷款 16.57%、信用贷款 10.05%.尽管抵押贷款占比较高,但无效担保或担保能力较差的现象时有发生。吉林分行对吉林市内各学校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时,担保方式均采用收费权质押。但学校的收费权是一种期待收益权,是未来的收益,其价值在出质时无法确定。而且,学校向学生收费是政府赋予的权利,由物价局审批学校的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它是以公益为目的的,这种权利既不能委托,也不能转让。学校的收费权质押给银行时,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进行登记,表面上质押手续齐全,但这种质押权并没有移交给质押权人所占有,质押权人既不能到学校去收学生的钱,也不能控制和处置收费权,无法行使质押权人的权利。一旦该笔贷款无法按时收回,发生信贷风险,该风险缓释工具名存实亡。由此可见,虽然在放款时,每笔贷款都有相应的担保方式,但由于信贷风险缓释工具质量不高,形同“鸡肋”,其对信贷资金的保障作用不强。

  4.2 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J 银行吉林分行成立时间较短,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相比,在信贷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方面较为落后,具体表现为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及内部评级系统不完善。

  4.2.1 贷前调查企业资信不充分

  在公司信贷业务流程中,贷前调查至关重要,它是能否有效控制风险的先决条件。

  J 银行吉林分行公司信贷业务贷前调查工作由一级支行 2 名客户经理负责,主要通过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部分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贷款,在银行客户经理来实地考察时,对本企业经营、财务情况的描述往往避重就轻、扬长避短,过分优化企业经营情况、夸大行业地位等。还有企业由于规模小、管理不规范,自身资质达不到银行贷款条件,在向银行提供资料时,会对企业情况进行“粉饰”以达到银行贷款条件的要求。而在贷前调查时,客户经理仅凭几次实地考察难以发现企业实际情况与其描述不符,且目前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完善,通过一般的渠道很难获得企业的真实信息,使得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例如银行对企业财务情况的考察主要基于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为了防范企业通过财务数据“修饰工程”以及通过不合规的会计处理方法,掩藏自己的真实财务状况,J 银行吉林分行要求拟贷款企业提供近三年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具有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关于企业会计的基础工作即计量,记账,核算,会计档案等会计工作是否符合会计制度,企业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等事项的报告,是对财务收支、经营成果和经济活动全面审查后作出的客观评价。相比于企业自行编制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可以做为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依据。但在实际考察工作中,吉林分行的客户经理过分依赖企业提供的审计报告,并根据其中的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忽略了对财务报表中的勾稽关系进行核查。同时审计报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存在造假的可能性,不能保证报告中的信息完全真实。因此即使要求客户出具审计报告也不能避免财务数据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4.2.2 内部评级系统不完善

  商业银行对授信申请人的信用等级评定是一种专门针对企业素质、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的测评,是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审核的依据。根据 J 银行吉林分行的授信要求,申请信贷业务的企业的信用评级须在 BBB 级以上。因此在贷款材料上报授信评审部审批前,要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原信用等级评定工作采用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相结合的方式,即客户经理通过公司信贷管理系统对授信申请人进行内部评级,同时要求授信申请人出具 J 银行吉林分行认可的外部评级公司出具的评级报告。若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结果不一致,企业信用评级最终结果取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结果较低者。但由于要求授信申请人出具外部评级报告会增加其融资成本及授信审批时长,外部评级报告现已不作为授信审批的要件,因此目前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主要依靠内部评级报告。

  内部评级的流程为信贷管理系统根据授信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企业规模自动选择适合企业的评级模型,然后对授信申请人违约判定、财务情况、非财务情况、所处地区、行业状况、影响因素、外部影响七个方面对企业进行评分,最后根据各指标所占权重将得分汇总得出企业最终评级。在对七个方面进行评分时,除财务情况评分由系统自动得出,其余六个方面需由客户经理选出适合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选项进行评分。

  这一过程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且部分选项内容相近,造成评分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例如在非财务评分模块中考核企业核心竞争力部分,系统自动给出五个选项,分别为:A 企业刚成立或处于转型期,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B 竞争力强;C竞争力很强;D 竞争力一般;E 不知道/信息不全。这其中 B 与 C 选项“竞争力强”与“竞争力很强”很相近,不易区分其程度,同时不同素质不同阅历的客户经理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标准不同,可能就 B、C 选项给出不同的答案。因此授信申请人的评级结果受评级人员素质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不同的评级人员对同一企业得出不同的评级等级。从而影响授信审批人员对授信项目的审批结果,给公司信贷业务造成潜在风险。

  4.3 贷后管理流于形式

  贷后管理检查的是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此时,信贷资金已经转移到借款人手中并投入项目建设或生产经营中去。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放款时还经营正常的企业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受宏观政策的影响而导致经营恶化,极易产生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只有通过不间断的贷后管理去防范和化解风险,才能保证信贷资金不受损失。因此,贷后检查与贷前调查、贷时审批同样是信贷资金从发放到回收过程中,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工作中一个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J 银行吉林分行贷后管理工由客户经理主要负责,因此客户经理是否尽职对贷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较深的影响。而 J 银行的客户经理在贷款操作中属于全流程管理,平均每个客户经理负责 7-10 户企业,这就造成客户经理工作量繁重。此外,客户经理还面临着巨大的业绩压力。吉林分行会从存款、贷款、中间业务收入等方面的指标完成情况对客户经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而这些指标往往需要发放贷款来完成,这就导致客户经理为了完成指标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营销贷款方面而忽略了贷后管理工作,对企业的贷后检查流于表面、不够深入。例如对贷款用途的检查只关注贷款是否采用受托支付方式,并未通过要求企业提供交易合同及发票以验证交易真实性、监管信贷资金流向;对抵质押物的检查局限于其存续状况是否良好,而忽视了对其价值变化的分析;对借款人经营情况的考察也只一味的相信企业工作人员的片面之词,未对销售收入进行验证等。使得贷后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起到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

  此外,由于分行公司银行部、风险管理部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人员配比失衡,难以发挥对各级经营单位贷后管理工作的监管职能,对客户经理贷后管理工作是否尽职的考核主要通过客户经理是否按时撰写贷后报告、是否对客户进行回访并填写《授信项目客户回访单》等纸质材料来完成。而两个部门十余名从业人员面对吉林分行三百余户贷款企业,贷后工作的现场检查及非现场检查只能做到抽查,无法对贷款进行全面检查、逐户排查。同时由于从业人员相对年轻,从业经验尚浅,不能准确掌握行业、政策变化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缺乏风险识别能力,无法及时发现信贷风险。分行风险管理部与公司银行部独立工作,各司其职,部分检查存在重复现象,部门间的联动机制不够、沟通不畅,对贷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管理,内耗现象时有发生。

  4.4 信贷风险管理文化缺失

  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在信贷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信贷从业人员普遍认可并共同遵守的信贷风险管理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的总和。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能够为商业银行建立健全的信贷管理制度提供支持,同时也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但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普遍缺乏系统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其也成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一大主要因素。J 银行吉林银行成立时间较短,相关信贷管理制度尚未完善,也未形成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造成信贷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4.1 信贷人员缺乏责任意识

  在 J 银行吉林分行,部分信贷营销人员为了完成经营指标,对受行业政策支持的资质良好的客户过度发放贷款,“垒大户”现象依然存在,忽视了信贷风险,未对信贷风险产生足够的重视。大多认为贷款放出去了,任务就完成了,明显存在重视贷款营销而轻视贷后管理的错误观念。而由于 J 银行偏重对信贷人员在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对于按照信贷流程发放、形成不良的贷款的责任追究力度不够,这种管理模式也导致 J 银行吉林分行的中后台管理人员对自身责任认识不足,对贷款的贷后管理监管力度不严,缺乏信贷风险管理的责任意识。

  4.4.2 风险意识薄弱

  信贷风险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从萌芽、积累直至发生的渐进过程。因此,信贷风险存在于授信的全过程中。虽然 J 银行吉林分行已把防控信贷风险作为信贷管理的首位,并制定了相关制度及管理办法,但对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风险管理理念也并未深入人心,相关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工作过于表面化,未对当前经济形势下受信企业所处行业可能面临的巨大风险产生足够的认识,信贷从业人员往往只注重当期显现出来的风险,忽视了客户和贷款的潜在风险。

  4.4.3 信贷人员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作为一名优秀的信贷从业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扎实的业务素质是提高 J 银行吉林分行公司信贷业务市场竞争力、加快业务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发现和防范信贷风险的必要条件。

  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防范信贷人员在办理信贷业务中发生违规行为的基石。信贷从业人员因利益违背职业道德而产生操作风险而使商业银行发生信贷风险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国内外多家银行的经营实践表明,导致商业银行出现信贷风险另一主要原因是员工的道德风险及由道德风险引发的操作风险,例如信贷人员与借款人勾结,提供虚假资料骗取银行贷款等。

  J 银行吉林分行的信贷从业人员稳定性较差,一些业务成熟的客户经理选择跳槽至其他银行,导致 J 银行吉林分行客户经理人才流失。而目前 J 银行吉林分行信贷人员队伍具有年轻化、“本土化”的特点。部分信贷从业人员从业经验尚浅、知识面狭窄,部分信贷人员由于并非经济、金融专业出身,因此金融、财务、经济方面的知识薄弱,加之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做业务时生搬硬套,灵活性不够,就会造成在贷前调查时对客户基本信息收集不全、分析不够透彻的现象,无法有效识别信贷风险,也给业务的可持续、良性发展造成一定阻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