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财务管理论文

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改进方案的实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0-28 共3964字

  第6章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改进方案的实施

  6.1増设缺位层级和岗位

  组织架构的完整是实施方案的第一步。在现有的架构基础上,首先新增审计总监,在职能管理上完善组织架构。接下来在集团本部各业务部门和集团各子公司层面,实行内部审计联络员机制。调整后审计条线管理职能架构分为五个层次: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计总监、审计部、子公司(业务部门)审计联络员。

  6.2补充制定内部审计制度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有利于保障审计质量。制定内部审计制度,可以促使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通过明确审计团队(审计项目的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审计部门及负责人的职责、固化审计业务执行流程,完善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体系。在现有的制度体系上,充实完善制度内容,明晰制度层级,指导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开展。方案实施的第二步是规范机制。集团公司审计部在分阶段、分步骤的制定完成三层审计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建立完整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形成审计制度清册。第一阶段,修订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在组织架构调整变化后,管理制度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增加审计总监和内部审计联络员的职责以及工作范围。第二阶段,完善现有的运作机制,制定需要补充下发的运作办法。审计工作多走的几步,应修订在工作规范等制度中;同时新制定下发内部审计质量检查制度、内部审计联络员管理制度等。第三阶段,在业务层面,制定新兴审计业务的工作指南。例如投融资业务指南、产品研发审计业务指南等。该制度体系框架及路径及实施时间情况,如图6-1所示。图中带“*”的制度,是下一步制度建设工作中,需要补充建立的。同时,根据S公司经营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业务指南会不断补充和调整。这些制度是S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宪法”,确立其内部审计管理和发展的基调和方向,同时也是实现公司内部审计闭环管理、持续发展、落脚于服务的基础。

  6.3以审计报告为起点执行审计整改跟踪

  在审计报告编制完成后,进入传阅环节。审计人员跟踪报告的传阅情况,在收回J艮告后,根据审计报告建议和传阅中收集到的意见,对被审单位下达审计整改指令单,并持续跟进整改事项完成情况,关注整改效果,进行审计评价。审计工作向前多走一步,将让审计意见的落实更到位,审计的效果更显着,公司管理提升更有效。

  6.3.1审计部下达审计指令单

  审计部根据审计报告载明的意见和建议,向业务部门下达经过董事会批准的整改指令单。审计整改指令单中载明需要整改事项的具体内容、整改要求(通过整改应达到的效果)、完成整改时间。审计整改指令单由审计部(审计项目组长)编制,经董事长(或授权领导)批准后签发后,将审计整改内容下发到整改单位。审计整改的直接责任人是整改单位的负责人(总经理)。

  6.3.2业务部门反馈整改措施计划

  整改单位在收到审计整改指令单后,一周内内向审计部反馈整改计划。整改计划经整改单位的负责人(总经理)签字确认后,报审计部备案。

  6.3.3审计部按期审计整改跟踪?

  每月月尾的时候,审计部对审计整改要予以检查,督促相关单位有效的开展整改工作。如果整改事项没能如期完成,应通过警告、责令限期整改、考核等措施,督促整改。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a)整改责任人是否按时完成整改;b)整改责任人是否按要求整改;C)整改事项的整改效果;d)相同问题是否重复出现。审计部定期将整改进展和结果在公司办公会上通报。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审计部的检查、评价与考核,并不完全替代公司职能部门、主管领导按相关制度对责任人进行的检查、评价与考核。必要时审计部现场检査整改事项的完成情况,评价整改效果。

  6.3.4审计部年度审计评价

  每年度结束时,审计部需要对上一年的审计情况进行总结,对审计整改事项的整改情况、整改效果总结进行独立评价,对检查情况进行说明,在次年第一季度内向董事长报送专项报告。

  6.4建立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6.4.1践行企业文化,培养良好的内部审计文化

  审计文化氛围的建设,不仅包括内部审计制度文化和内部审计精4申文化的“软件工程”,还包括内部审计物质文化的“硬件工程”.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内审工作人员加强学习、积极参加专业考试,通过培训和后续教育对内审人员的业务力予以提升;做好职业道德的建设,帮助内审人员树立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适时塑造内审工作的模范人物,宣传内审工作者、参与者的优秀事迹,让内审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一起共同践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适时开展专题活动,如开辟审计活动月,组织知识竞答、发布专刊,定期举办主题展览等等。借助建立和完善内审文化宣传网络和通道,让良好的审计文化得到有效传播。

  6.4.2健全激励与考核机制,确保审计人员和审计业务高效发挥作用

  通过“业绩”和“个人”两个层面,设计评定因素指标以及不同评定级别。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审计知识、审计才能、分析问题、决策、计划、遵循政策、沟通能力为维度,建立业绩层面的评价指标维度;以创造力、主动性、坚初性、协作能力、判断能力、适应能力、说服能力、领导才能、自信、态度等为维度,建立个人特征层面的评价指标维度。再通过“一个维度+-个等级=一个评分”的评价设计,形成对某个审计人员的量化评价,并记录于其“业绩评估表”.不同的分值区间代表不同的评价结果。将评估结果充分作用于审计人员发展的规划,并作为部门内部加薪、升职、资源分配的主要参考依据。

  6.4.3持续优化内部审计团队,促进内部审计良性发展

  (1)对内审人员加强在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职业道德是开展所有审计业务的基础。内部审计人员应遵循诚信、独立、客观公正、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保持应有的关注、保密和良好职业行为等基本原则。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实施的最新内部审计准则中,针对内审人员专门发布了职业道德规范,以期对其职业行为予以更好的约束,对其职业声誉予以更好的维护。对内审人员之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要予以充分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向内部审计人员充分传达其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中应当具有的职业品德、应当遵守的职业纪律和应当承担的职业责任。对于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严加处理;若出现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严重情况,应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交由国家处理。

  (2)建立结构合理的业务队伍,对人员配置予以持续的优化,对工作效率予以持续的提升任何体系的有效推进和实施,都必须持续的优化人员配置。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也离不开对工作人员的培养。内审工作者在角色上也从单纯的“审查员”,延伸到公司运营的“咨询顾问”.不论是外界环境的变化促使内部审计团队的被动优化,还是内部审计团队发现自我不足进而主动的调整,保持内部审计队伍的先进性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公司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对增加企业价值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重视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配置,认真挑选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另一方面,公司应不断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内部结构,弓丨进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具备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让更多具有管理学、经济学、IT领域等背景的人员加入内部审计团队,改变内部审计人员多为财会背景的现状,以满足内部审计从传统审计职能目标向战略审计等职能目标转变的需求。

  (3)建立审计人才的培养机制,促使审计队伍的专业胜任能力。2011年,IIA发布全球内审调查报告,该报告告诉我们:内审的范围多数集中在风险管控领域,比如运营、财务、合规性、舞弊等众多的风险;在技能上对内审工作人员的要求是从行业知识到数据分析以及风险评估和管理等多个领域都要求具备相关知识。2012年,IIA在自己发布的内审调查报告中再次强调,聘请审计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的时候,必须要对员工的分析和思维能力、沟通能力、数据挖掘能力、信息科技知识的运用能力、商业的敏锐性等予以充分的关注和全面的综合衡量。这些能力都将成为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基石。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专业职业判断时的准确性和恰当性;全面的能力和技能,也将帮助内部审计人员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内部审计工作。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中我们也看到,内部审计团队正逐渐成为企业选拔内部经理人的重要候选范围。企业应当建立积极的人才培养机制,吸纳和输出优秀的内部审计人才,培养优秀的内部审计领袖人员,在机制和体制上鼓励内部审计团队的专业化,同时为内审人员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晋升通道,也有助于内审团队更快速的成长和发展。

  6.4.4树立审计人员的营销意识,让内部审计与其他组织有效沟通?

  当其他组织对审计有误解,当审计工作受到抵触,当审计结论不被接受,当审计建议不被采纳,审计营销工作就需要被广泛开展。充分宣传内部审计的核心理念,让更多参与者理解审计、支持审计;让审计人员从“要我审计”转向“我要审计”;让被审计单位从“我被监督”转向“自我监督”.审计部建立审计信息发布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通过公司内部消息平台(如OA办公系统、公司内部报刊、公司内部电视广播),主动发布审计计划、审计法规、审计案例,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在公司内部进行审计发声,让更多的人了解审计、融入审计。

  6.4.5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作方式的逐步优化、信息载体的不断变化,如今,信息化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广泛应用给企业管理带来的高效率和高效能,以及,传统的人工审计的低效率并且难以发现隐藏在管理深处的舞弊和漏洞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内部审计的不同需求,对信息化层级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基础的财务收支审计,用一般的办公软件就可以实现。但对于风险审计,则需要专业的软件与决策支持系统共同完成。换句话说,内部审计如果要提供更高价值的决策支持信息,就需要更高层级的信息化平台体系。通过图中展现出来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化技术和内部审计高度是相互推进、互为前提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是保证内部审计提供高质服务的重要技术支撑,同时业务为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标准化(体系标准化、程序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