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财务管理论文

国内外应收账款管理研究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1-16 共441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案研究
【第2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对策论文前言
【第3部分】 国内外应收账款管理研究现状
【第4部分】甘肃国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5部分】甘肃国通应收账款管理改进措施
【第6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措施论文结论与参考文献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国内外应收账款管理研究现状

  应收账款的管理与社会的信用基础和信用体系的完备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应收账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一种重要的管理职能,同时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企业的信用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已经拥有100多年的历史,关于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中的流程管理和具体管理政策和方法的理论也已经比较成熟。由于国外企业重视对商业信用的建设,衍生出专门的信用控制管理部门,应收账款与信用管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系统性的应收账款信用管理方法。其工作内容包括:客户资料档案的建立和完善、信用级别的确定、信用风险的评估、授信评估、定期应收账款会议制度、坏账处理流程、制定超斯应收账款回收计划等工作内容。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对应收账款管理系统的研究,在注重商业信用和信息系统集成科技的引领下,已经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状态。

  目前,国内的社会信用基础的发展依旧比较薄弱,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还不完善,因此,对于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发展来说,不能直接照搬西方国家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式,只能借鉴西方的成功管理经验,根据企业自身经营发展实际情况,并结合应收账款系统化管理知识来制定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

  应收账款是考核和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活动、筹资活动重要的影响因素。从目前我们国家的应收账款管理现状来看,研究的体系主要划分为对应收账款单一方法管理的研究和应收账款整体管理的研究。国内学者从多方面提出了关于建立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体系的意见和建议,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幵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降低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和财务风险。从我国应收账款的管理实际操作角度出发,部分研究者也提出了改进应收账款管理的实施措施,以达到实现全方位应收账款管理的目的。然而,由于国内企业呈现出不同的运营特性,并对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我国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在面对复杂的国内经济环境时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虽然国内应收账款的研究不能构成完整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但是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差距,国外应收账款管理体系目前处于比较完善的阶段,国内对于应收账款管理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明确、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规范,以及国内企业吸取和借鉴国外企业成功应收账款和信用管理的经验,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建设再被逐步的加强,国内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存在更广阔的提升空间,发展前景更为灵活多变。

  (二)应收账款风险

  1、应收账款的概念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应收账款是由于企业釆取信用销售的方式所形成的一项资金垫支,企业为了达到销售和盈利的目的而发生的应收账款的代价主要体现在:应收账款的前期投资成本、中期管理成本、后期短缺成本等。应收账款被确定的时间即为企业业务收入确认的时间。按照中国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该对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的确定按照以下原则时,才能确认业务收入,如果没有现金流入,即应确认为企业的应收账款。第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的报酬转移给购货方;第二、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商品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第三、与交易相关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第四、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以上四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确认收入,任何一个条件没有满足,既使收到款项也不能确认收入。这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过程中的谨慎性原则。

  应收账款代表企业的一项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债权,体现着未来对于企业的现金流入,因此,应收账款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风险性较高

  由于拥有应收账款的企业虽然对于客户来说是拥有一项债权,但这项债权作为企业的资产并没有被企业实质性的掌握,所能代表企业拥有债权的只是与应收账款有关的相关业务单据。所以,拥有这项债权的企业实际上处在一种比较被动的位置,应收账款的回收关键还是在于客户良好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因素等,因此,拥有应收账款的企业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

  (2)时间成本较高

  企业的应收账款从产生到最终回款的过程,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债权企业的流动资金被客户长时间的无偿占用,无形中损失了这部分被占用资金所形成的时间价值。然而,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得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按时缴纳各种税费,因为业务收入实现后虽然资金未能回笼,但是税负的缴纳是以业务收入的实现为基本前提;其次,企业应收账款余额的不断增加,迫使企业不得不举债经营,如向银行贷款筹集资金,并为之付出高额利息,大量举债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因此,在此期间企业需要承担由应收账款所带来的时间成本会比较突出。

  (3)回收成本较高

  企业为了回收长时间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往往需要付出较高的相关成本。在加大追讨应收账款欠款力度的同时,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成本以及回收支出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企业管理成本的上升,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成本。

  2、应收账款的风险

  企业应收账款所引起的坏账损失、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造成了企业存在潜在的应收账款风险。企业利用信用销售实现的业务收入越大,拥有的应收账款对企业产生的消极作用就越大,直接会导致企业所承受的应收账款风险也会越来越高。由于市场存在不稳定性因素,应收账款在未来的回收状况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1)资产被高估、经营业绩不实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不同,对应收账款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目前盈利水平不高的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额普遍偏低,由此导致企业财务报表中所反映出的资产被高估。

  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进行收入确认和费用核算时必须贯彻执行权责发生制原则,并且最终经营成果的确定是通过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

  企业利用信用销售方式在确认业务收入、增加应收账款的同时会产生利润,企业的获利能力此时被体现。但追求这种利润仅仅只是财务账面数据的一种表现而已,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实际上却不一定能真正的增加,因此,造成企业积累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的成果,导致企业经营业绩失真,直接会影响财务信息质量,企业管理层经营决策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

  (2)资金链断裂

  在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的重要性好比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血液”,但是应收账款收回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由于企业业务收入的实现与应收账款资金的收回在时间上是不同步的,结果造成企业的账面上体现出高额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收回的时间和金额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无形中使应收账款的变现时间被延长,极大的分散了企业的营运资金,从而在结算环节上企业沉淀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企业营业周期被延长,资金循环的过程也被加长,长期下去必将导致企业出现资金短缺、周转困难以及资金链条断裂的风险,由于没有充沛的资金用于经营活动中的支付业务,支付危机所产生的信用风险也会随之出现,企业财务状况逐渐恶化的现象被暂时的表面经营业绩所掩盖,企业正常稳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由于应收账款带来的资金链断裂风险的直接影响。

  (3)增加企业现金流出

  企业的现金流状况直接受到拥有的应收账款比例的影响,因此,应收账款的质量和周转速度直接关系到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现金流状况。业务收入的确认虽然可以使企业产生经营利润,但企业的现金流却并没有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增加,相反,同时会使企业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支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项费用,如支付税赋和盈利等,企业的现金流出速度所带来的资金压力和经营压力反而会被加大。

  (三)信用管理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信用是货币运动的结果,与货币经营联系在一起,是从属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一种经济关系:当商品通过购销而让渡,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随之产生。”信用不是简单或抽象的信任,也不是文化或伦理的概念,是以一个人或者企业实际拥有的和公众认为其拥有的货币本身作为基础的上层建筑。“信用制度按其本性是永远不能脱离货币这个基础的”,企业信用是债权人给客户推迟支付的债务,以承担债务和推迟其支付,或以购买的商品或接受的劳务和推迟付款的特权。

  西方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制度是在以征信企业及其服务出现为标志的,即征信国家的形成,促进了国家信用系统的完善,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信用交易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建立在国家干预背景下的现代信用管理体系,是一个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常见的应用包括信用销售制度,征信产品的商业化,信用管理机构的设立以进行有效的信用惩窃与监管制度。在完善的信用体系下,信用管理被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当企业缺乏完善、有效的信用管理体制和信用政策,其必定也缺少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丧失风险防范的能力,最终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无情的淘汰。

  信用管理是指在信用交易过程当中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的风险管理过程。企业通过制定信用管理的政策,指导和协调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活动,以确保安全和及时的收回应收账款,有效的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和利用经济合理的方法综合处理应收账款的风险,使企业最大限度的降低经营风险。企业的信用管理注重对客户信息的收集和评估、信用额度的授予、债权的保障、应收账款的收回等各个交易环节的全面监督。信用管理的目的是通过釆用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由此所付出的代价之间进行权衡。因此,信用政策的制定对于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应收账款是建立在商业信用销售基础之上的,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折扣条件、信用期限、信用额度四个方面的内容。评估信用政策的有效性在于其增加的盈利是否超过本身所增加的信用成本。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始终面临着两方面的矛盾困境:一方面,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需要继续扩张信用销售的比例;但在另一方面,企业又要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风险,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解决这个难题的重点是借鉴国内外企业管理的成熟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企业中建立起有效的信用管理系统,解决好客户选择、信用政策和信用额度以及应收账款管理等各方面问题,从而实现扩大销售和降低成本的预期目标。只有立足于健全的信用管理,企业才能真正发挥对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充分的保证应收账款的顺利收回;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大额的应收账款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和引发的相关成本投入是高于坏账损失所带来的成本,因此,建立信用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而应收账款管理则是企业信用管理的关键点所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外企业不断增加国内投资的利好趋势发展,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和残酷,为了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在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信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就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