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锤炼思维,关键是思路决定出路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04 共811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领导管理者领导能力提升探究
【第一章 第二章】领导管理者的主要标准
【第三章】我国领导管理者现状及分析
【第四章】领导管理者提升领导力的理论分析
【5.1 - 5.3】 锤炼思维,关键是思路决定出路
【5.4 5.5】锤炼能力,关键是能担当干成事有绩效
【结论/参考文献】领导管理者如何增强自身领导素养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五章 成功领导管理者的实践路径
  
  5.1 锤炼定力,关键要突出忠诚和坚定
  
  当好领导管理者,第一位的要求是必须对党、对组织忠诚。品质可靠是做人的第一要求,能力可靠是做事的第一保证,当领导者第一要求是政治可靠,当企业管理者的第一要求是值得依靠。否则组织就无法信任你,无法放心使用你,员工不会信赖你,老百姓也不可能真心拥护你。只有在思想上、政治上、方向上不走偏,才能在行动上自觉,在实践中一致,做出好的业绩。同样,一个负责任、有作为、有成就的企业家,始终遵循忠诚党和国家,忠诚组织、忠诚事业的基本准则,懂得经营管理离不开党和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大政策、大环境。我们党和国家也历来重视企业家的成长进步,让其到人大、政协等各级组织中来,参与国是,参政议政。比如党的十八大,就有十几位央企、国企及民营企业老总进入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行列。最近,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为了更好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李克强总理把民营企业家马云、李书福请到中南海,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可以看出企业家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作为一名领导管理者,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对组织忠诚、对事业忠诚坚定作为立身之本、为政之基、为企之要。
  
  5.1.1 坚定信仰
  
  信仰问题就是精神支柱的问题,信仰信念不是空的,是实实在在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信仰缺失的人,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就是一座没有钢筋骨架的大厦。
  
  苏联解体已经 20 多年了。然而,静下心来,一个曾经被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称为“苏联”老大哥的超级大国,为什么会轰然倒下了呢?原因可能很多很复杂,拨开迷雾看本质,原因就是在政治上放弃了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理论上变了调、思想上拐了弯,严重脱离了老百姓,西方敌对势力帮了忙。对领导干部来讲,坚定对科学发展观的信仰,并不断追求,坚持实践,切实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努力做到自身正,身如劲松,不失一足;自身净,人如荷莲,不染一泥;自身硬,心如石坚,不妄一念[10].对管理者来讲,也是如此,企业有企业的追求和责任,如果管理者缺乏这方面的修养和品质,业绩做得再大,迟早也要出问题。
  
  5.1.2 维护团结
  
  团结上要突出规矩和自觉。懂团结是能力,会团结是水平。许多任务是大家一起来完成的。我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再有能力,也离不开大家的帮助,不懂得搞好团结,事情就根本做不成。反过来呢,就算自己的本事不大,如果够团结人,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下级的积极性、创造性都调动起来了,工作肯定能做得更好,肯定能成就一流的事业。俗话说,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垮台,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领导者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把上上下下的人员团结起来,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如能这样,集体攻坚克难的能力就一定非常强。
  
  讲团结,就是要做到协调各方,通过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做到“将相和”,开好“群英会”,来提升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讲团结,也需要用制度规范所有人的行动,对组织行为的管理,按程序、规章议定,不能把“老板”当成“拍板”,不能把“一把手”变成“一霸手”,既不能事事一个人说了算,又不能无人献策、鸦雀无声,只等令行的境地。当然,在充分发挥集体团队智慧的同时,该决策时也必须要果断行事,说了算、定了干,决不能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
  
  5.1.3 懂得包容
  
  古人有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意思是说,因为不拒绝任何土壤的堆积,所以能够成就巍峨的泰山;因为不挑拣细小流水的汇入,所以能够成就浩瀚的海洋。由此看来,包容的确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同时更是领导艺术。要做到既能用人之长,又能容人之短,能够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把劣势转化成优势,把潜力发挥到最大,把合力凝聚为最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曾说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而能取得千里之外的胜利,这方面的本领我不如张良;在后方安定国家,安抚百姓,源源不断做好前方军队给养保障,这方面的本领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攻城陷地,取得战斗的胜利,这方面我不如韩信。他们都是杰出的人才,却都能为我尽心效力,这是我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刘邦所讲的就是用人之道。同时还要看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突出优点的人,往往也会有明显缺点。想要当一名优秀的领导管理者,首先就要做到尊重下级个性,激发下级潜能,为下级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相反,千万不能只盯着下属的缺点,纠缠于细枝末节。领导如果心胸开阔,下属也一定能够感受得到,也容易生发出“干不出成绩,就无以为报”的想法,形成下属长久的精神动力,激发起奋起干事的力量。总之,作为一名领导者要做到总揽而不独揽、领唱而不独唱、果断而不武断,有从善如流的气度和闻过则喜的胸襟。既能做到善于听取意见尤其是反面意见,又能做到把每个人的献言当成良言。要能做到战则一马当先,退则最后一人,有天塌下来自己为下级顶着的气魄,真正能使和你共事的人感到虽然受累但却舒舒服服,只有这样,大家才会心无杂念、打消顾虑,踏踏实实跟着你干事创业。
  
  5.2 锤炼境界,关键是要有精气神
  
  所谓境界,就是心境、心界、心态、心灵,也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什么。
  
  精神既是职业化的基础,也是职业化的灵魂和统帅。缺乏境界和精神,职业化就无从谈起。而要炼境界,就必须做到:讲责任、当先锋、有胸怀和经考验。
  
  5.2.1 讲责任
  
  锤炼境界,首先要过好责任关。责任应有硬性约束,但更应自觉要求,以一流的权力观,养一流的责任心。负责不够,尽责才行。“要么不抓,要抓就有结果”,“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恰恰是尽责的真正体现。只有当问题圆满解决了,任务圆满完成了,达到要求和标准,责任才算尽完。只要心中有责任,脑中自会有办法。
  
  对自己负责,尽好工作本分。好的领导管理者的生命,应该在干实事、干好事中发光,人生价值从做事中体现,肯干活、能出活、出好活。该承担风险不要踢给别人,要有敢于担责的精神,培养成熟稳重的个性,有主见、有担当,不随风、不赶浪,为人民负责,为事业负责,为后果负责,对历史负责,不当无为者。
  
  为人承担责任,体现领导价值。当大众利益的创造者,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放弃城市生活和组织安排,一头扎进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辛苦奋斗 20 年,使 80 个大山头、180 小山头郁郁葱葱。临终前,他无私将这片用心血换来的森林分文不取交给了国家。这体现了一个优秀领导干部超凡的思想境界[11].
  
  当团队失误的承担者。欧洲着名管理学者弗雷德蒙德·马利指出,你下级所犯的错误就是你的错误,一旦下级出现错误,你就必须进行支持帮助,而不是指责他;自己的错误就是自己的错误,如果经常把自己的错误推到下级身上,就极有可能伤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信任基础。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说,只有两种情况下你是 CEO,一是做决定的时候,一是犯错误的时候[12].
 
  当下级成长的促进者。当下级安于现状时要有“狠心”,敢于给下级适当压力,逼迫其成长;当下级缺乏自信时,要有“爱心”,帮他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勇于迎接各种挑战;当下级想提升却难以突破时,要有“耐心”、有恒心,多给予一些指导,多给几次尝试的机会。
  
  5.2.2 当先锋
  
  就是率先垂范,一马当先。从“给我上”到“跟我冲”.要想取得胜利,干部必须身先士卒,事事领先。一个优秀的领导管理者,总是在方方面面都能带头做到,甚至是能做到最好的人。做到行动在先。“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做出样子”.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带头做一件。在组织和团队中,领导管理者自己应该是“带头人”,不仅要想在前,说在前,更要吃苦在前,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吃别人不能吃的亏。领导的带头,不是体现在享受和争权夺利上,而是体现在吃别人不能吃的苦、不能吃的亏上。领导如果去争着享受和争权夺利,就会瓦解组织和团队的生命力。反过来,如果领导带头吃苦和吃亏,就会为组织和团队铸造最好的魂。领导好当,也不好当,领导就是吃苦的人,凡事要带头去做,身先士卒,才能领导他人。领导要下级做到的,自己就得加倍做到,在干部面前始终是样板,在下属面前永远是一面旗帜。
  
  做到奉献在先。面对困难争着上,面对待遇抢着让。优秀的领导管理者,无一不是能在困难时冲在最前面的人,宁为大家牺牲小我的人,把“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人”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思想艰苦,工作刻苦,生活清苦,待己不怕“刻薄”,为公“斤斤计较”.
  
  做到吃亏在先。不论当领导干部,还是做管理者,要在人生境界修炼中注意强化“吃苦、吃亏、感恩、求阙”的理念。只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员工们才愿意跟着你做事。知道感恩,才能凝聚感情合力和气场,才能打造团队力量。
  
  注意“求阙”, 过度讲究完美往往一事无成,不必总追求完美,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不会出现什么也想要、什么也得不到的结局,最后犯了战略错误,给单位、企业、个人带来大的损失。乐意吃亏是一种风度,也正是这种风度,做生意的人才有人乐于与你合作,生意也就会越做越大。乐意吃亏,在一个单位你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路才会越走越宽。吃亏是福,乃智者的智慧。
  
  做到律己在先。想要求他人,先约束自己。“紧箍咒”先对自己念。没有他人监督,自己更要监督。只有时时处处检点自身作表率,才不会因为违法乱纪栽跟头,也更能服众,更能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
  
  5.2.3 有胸怀
  
  中国人很熟悉这么一句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当领导管理者,需要有宽广的胸怀。而且,地位越高,胸怀应该越广。有一家企业文化中,用“卡、斌、引、尖”四个字教育、引导、砺炼管理者和每一个员工的人生态度、胸怀境界。“卡”即做到能上能下;“斌”即做到能文能武;“引”即做到能屈能伸;“尖”即做到能小能大。
    
  当主要领导,更要大度一点,多担当、多尊重、多主动,不要总想着别人怎样来适应自己,应考虑自己怎么去适应别人,引导大家尊重和欣赏别人多姿多彩的个性和长处,谅解和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当主要领导就得受得了委屈,受得了窝囊气。
  
  一个人度量胸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当领导要大度,还包括不要把权力都抓在自己手上,也不要怕别人威信比自己高,别人威信比自己高,把事情干得好、干得多,也是你的功劳。
  
  成功=胆量+力量+肚量。当领导管理者需要有胆量,也需要有力量,但更需要肚量。当领导最容易发脾气,但最需要控制脾气,很多时候发脾气是无能的表现,“当官以忍为先”,发脾气无助于问题解决,反而会把事情推向更糟糕境地。历史上有不少人物都把管理脾气作为领导管理者的重要修养,如近代着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人生格言是“制怒”.这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发怒时人的大脑智商就降到“零点”.
    
  能常容人之短。改“总是盯短处”为“首先看长处”,如果总盯着别人的短处看,世界上没有可共事的人;如果总盯着别人的长处看,人人都可能成为共事的人。改“只会指责”为“总能领导”,不敢干时引导他人干,不想干时促使他干,不会干时教会他干。
  
  看到下属有缺点和不足,学会运用“三明治”的批评艺术[16],先表扬,再指出不足和具体改进意见及方法,然后勉励。
  
  不怕被人“冒犯”.当他人对自己无礼时,要理解他;当他人不敢“冒犯”时,要鼓励和引导他,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提出不同声音、不同意见,如果作决策时只有一个人的声音,那就危险了。比如韩国三星集团主席李健熙决定投资 130 亿美元,进军汽车业。当时,很多高管认为汽车行业产能过剩,不宜投资。但在一向强势的李健熙面前没人反对,结果刚投产一年,该项目就彻底失败。这就是领导者独断专行带来的后果。
    
  5.2.4 经考验
  
  不经“折磨”,难成栋梁。所有的磨练,都从“经得住”中体现出来。无论是敲打、挫折、诱惑……只要“经得住”,就能不断成长和突破。
  
  经得住“敲打”,才能常有长进。弱者把批评当“毒药”,强者把批评当“补药”,要想更优秀,就得经得起折腾。重视领导的批评,就要真往心里去,以立改立行的决心,同样的错不犯第二次,不用领导第二次提醒。反思自己的错误,总是从情绪上的不抵触批评开始,用批评来帮助自己成长和提升,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曾任联想副总裁的陈绍鹏,开始做销售业绩突出,公司决定派他开拓新市场,尽管全力以赴去做了,但业绩远不及以前,被公司狠狠批了一通,他痛哭了一场,关门反省了两天,然后进一步研究市场,调整思路,一年销售业绩同比增长近 6 倍,创造了销售奇迹。
    
  正如联想集团柳传志说得那样:“折腾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要想更优秀,就得经得起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的折腾,经得起客户各种挑剔的折腾,经得起市场的折腾,经得住来自各方面的挫折、失败、诱惑、压力。”
  
  经得住挫折,才能不断成熟。面对挫折,不抱怨,只努力,看成让自己重新成长和学习的机会。对一时的不如意,要有“熬”的功夫,不计较,多付出,总会赢得机会。
  
  古人云“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实践长才干,历练出人才,就是这个道理。有一段话,看后深受启发。“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话,就深刻说明一个道理,不经风雨,难见彩虹,只有能吃苦受累,经受住磨难,才能有所作为。
  
  经得住诱惑,才能避免陷阱。决不利令智昏,不拿原则做交易,第一时间防微杜渐,切实做到自觉自律。经得住压力,才能挺直腰杆。压力往往是机会,挺过去了,跨越了那道坎,就能进一步海阔天空。
  
  5.3 锤炼思维,关键是思路决定出路
  
  思维就是思想,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生路。领导者作为组织和团队的带头人,他的思维方式决定了组织和团队的思维方式。因为管理者的思想高度决定了整个组织和团队的高度。思维从哪里来?我认为,首先是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其次应该具备“战略思维、全球视野、历史眼光、忧患意识”.
  
  5.3.1 有战略思维
  
  一位管理大师曾比喻:没有战略的单位就像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只有当领导定好了战略,下面的人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什么是战略?就是运用一套规划和方法,确定组织在可预见的一个长远时间内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方式的过程[19].
  
  抓战略,就是抓全局。跳出“事务主义”,从全局来做决定。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说,胸怀全局者,才能担当重任。只有胸怀大局者,定出战略来,才有真正的高度。
  
  着名的《隆中对》,诸葛亮与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方针。跳出“本位主义”,以全局眼光开展工作。邓小平曾经指出,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结底要顾全大局。
  
  抓战略,就是抓发展。培养预见性,学会把握趋势,对决定趋势之处要舍得格外投入。中国 IT 界的风云人物杨旭,以超凡的预见性向总部推动了“奔腾”代替 486 在中国的销售,英特尔的中国业务快速增长。因业绩突出,他被任命为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
    
  摒弃急功近利、告别安逸心态,多做调查研究,才能把握大势。华为初创之时,研究所设在一个招待所里,开发的通信产品亏损,却敢花近 2 亿元购买办公楼和豪华装修,提升了公司形象,吸引了大量人才,从最初几十名员工,发展到现在全球范围内员工达 8 万多名。领导者要懂得算投入产出账,只要是与未来趋势挂钩的项目,就应该有足够的投入。
    
  抓战略,就是抓重点。一名领导管理者,如果不懂得抓主要矛盾、抓大放小,凡事都“平推”,都要“一肩挑”,不仅自己会很累,也会造成一批“无能”的下属。
  
  5.3.2 有全球视野
  
  越能认识世界,越能成就自己。去掉闭关自守的做法,勇敢发现差距;去掉“埋头傻干”的做法,避免总走弯路;通过开拓国际视野,掌握超凡机遇。放眼世界,就会发现自己的差距,并借助他人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世界上最大的拉链公司--日本吉田工业公司创始人、被誉为“拉链大王”的吉田忠雄,创业之初制作的拉链非常畅销,他也为此非常得意。一位美国进口商到他的工厂参观,却向他展示了一条拉链便宜 20 美分的优质产品,他震动很大,决心去美国考察,采购国外先进设备,终于制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的拉链,产品占到了全球市场的 35%.
    
  吃他人的堑,长自己的智。做到不自恋,勇于学习他人的长处;不盲目,充分吸收别人教训;不自卑,勇于超越他人。在宝钢建设初期,国产设备仅占 12%.为改变局面,集团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技术创新委员会,在体制、人才上进行突破,原来宝钢设备的引进方--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竟然花 100 多万人民币买了宝钢的技术,逐渐由在先进国家“跟跑”变成了“领跑”.
    
  学好“交流学”,掌握不同人之间文化差别,礼仪上不要失分,用对方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沟通。要成为一位杰出的领导管理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的人。
  
  管理学家西蒙曾经说过:管理的全过程就是决策。而决策要科学、民主、正确,就非有一个充分的沟通交流过程不可。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里的“调查”,就是放下身份,去与下属、群众作深入恳切的沟通。
  
  中医中有一句名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2012 年 4 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刊登迈克·米亚特的《杰出领导的十大沟通秘诀》对我们工作实践很有指导意义[24].其十大技巧是:
  
  ①不要口是心非。
  
  ②感同身受。
  
  ③具体明了。
  
  ④甘于奉献而不是索取。
  
  ⑤思想开明。
  
  ⑥闭嘴倾听。
  
  ⑦用同情代替自负。
  
  ⑧体会言外之意。
  
  ⑨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⑩像对待个人一样与团
  
  这里所讨论的领导技巧是你有信息要沟通交流的时候,要确保上述信息是真实的、准确的、合理的,有具体连贯清晰明确的逻辑支撑。然而,最关键的是要记住沟通的重点不是你自己的观点、立场或者处境。沟通是可以增进互相理解,减少行事障碍,达到最佳效果。
  
  5.3.3 有历史眼光
  
  历史眼光,是一种以温故而知新的办法,去指导工作实践。“往后看”,看的是历史过程、历史教训、历史发展规律。
  
  学习优秀传统,不忘自己的根。要有“自己穷,为的是天下富”的无私精神。务实不务虚,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抓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上,这是高绩效的保证。领导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产生最大合力。
  
  学习历史规律,提高管理才干。要明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历史中借鉴经验教训,减少盲目,少走弯路,自觉以历史及其规律来指导当下的工作。在《旧唐书。魏征传》里,记载了唐太宗对谏臣魏征的一段评价:“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中,以史为镜,也就是通过借鉴历史,就可以知道兴衰交替,知道未来发展。
  
  5.3.4 有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简单说就是忧虑和防范意识。忧虑,就是不要盲目乐观,而要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问题。防范,就是防患于未然。缺乏忧患意识,必然会带来灾难。如果对潜在的危机缺乏敏感甚至视而不见,那么等危机真的来临时就会措手不及,甚至酿成严重的后果。
  
  居安必思危。苏轼的《晁错论》说:“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这就要求我们作为一名领导管理者,要注意居安思危,吾日三省吾身,常思己过而改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管理事情做好,把事业发展做好。所有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小事不小,积累起来,很可能动摇根基。要想事业悠久,就得做到“忧久”,最重要做到四点:一是要有长远眼光,二要有高度的警觉性,三要格外倾听方方面面意见,五要有对重要性的评判标准。
    
  学好“敬畏”这门课。“敬畏是智慧的开端”,做到“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
  
  “畏法度者最快活”,自觉遵纪守法,才能真正走得长久。日本当代“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曾应邀到中央党校做讲座,谈到他的经营之道就是“敬天爱人”.这的确给我们很大启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曾经我们也一度怀着“人定胜天”的想法,觉得可以凭借人类的力量,靠现代的科技改造自然,但近年来频发的地震、海啸、干旱、泥石流、极端天气等等告诉我们,如果不懂得敬畏自然,不遵循自然规律,一味地过度开发,只会进一步恶化我们的生存环境。懂得敬畏,就是懂得自己的不足,懂得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客观规律之上,强加于党纪国法和民心民意之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问群臣:“天下什么人最快乐?”大臣众说纷纭,朱元璋都不置可否,只有一位大臣回答:
  
  “畏法度者最快乐!”朱元璋大为赞赏[26].《西游记》唐僧有句名言:“戒律不只是约束自己的,更是保护自己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