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内涵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4-12 共6569字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内涵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基本理解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基本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主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中,马克思从人的本质,社会关系,以及政治批判等不同角度谈到宗教。要直接而有效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就必须理解马克思对异化的分析。
  
  一、从人的异化角度来理解宗教的本质
  
  异化,是一个哲学概念,指主体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如果对象作为一种独立于主体的力量与主体相对抗,主体并没有获得反而失去自己的本质,这就是主体的异化。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手稿--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从劳动实践的角度解释历史,同时也实现了对宗教的历史唯物主义解释。马克思认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对立,”①工人被剥削剩余价值,剥夺了本应该占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 19 世纪的德国,工人生产的越多,他们能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马克思指出,这种状况下,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就表现为异化。
  
  与劳动异化类似的,异化在宗教方面的表现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形成的重要基础。马克思在其早期思想中,就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这种观点是从对黑格尔的宗教观点的批判中得出的结论,并且受到费尔巴哈的自然宗教观和人本宗教观的影响。费尔巴哈提出“信仰者对于上帝的关系其实就是对他自己本质的关系”①,人的“自我意识”贯穿其宗教哲学思想始终,对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产生影响。这一时期马克思对于宗教异化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哲学层面。
  
  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②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自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学者逐渐从神学中走出来,确立了人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主体地位,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批判继承,形成了他的人本主主义宗教观。这种宗教观不再把宗教看作是彼岸权威在此岸世界的代言人,而将宗教视作由人创造的,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二、从科学唯物主义认知逻辑理解宗教产生的根源
  
  随着马克思思想理论建构的深入,异化的深层的社会根源逐渐浮出水面,《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开篇即指出,“对于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③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人能够支配自己的劳动,进而支配自己的物质资料时,人就占有了自己的本质,就能够将这种异化状态扭转过来。异化力量在实践中逐渐转化为人可控制和可支配的力量。④宗教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就能够受到人的支配。
  
  恩格斯给宗教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⑤这一思想即从科学唯物主义认知逻辑的角度来理解宗教,从科学理性认知的角度来否定宗教,认为它是原始思维的愚昧时代的产物。恩格斯强调宗教的产生是由认知上和理性方法上的缺陷所致。因此宗教有意无意的遮蔽和欺骗作用,掩盖了社会的不平等,把尘世的苦难,通过一种鸦片式的虚幻期盼而使人缓解苦难,维护了不平等的经济,政治,法律制度。在 19 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与世俗政治权力结合,成为统治人民的手段。在这种条件下,宗教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也就是失去了对自己的决定作用。
  
  通过对异化和科学唯物主义认知逻辑的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道出了宗教与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宗教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①,指出如何实现人类解放“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一切异化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宗教的异化只是发生在人内心深处的意识领域中。”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特征
  
  一、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对于人性的总观点是:人可以掌握自己的本质。随着人类的理性和科学的进步,人越来越能掌握自己的命运。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来源于费尔巴哈:“人的绝对本质、上帝,其实就是他自己的本质”.③人的本质就是自己的本质,而不需要超越的彼岸权威,由此人可以自己满足自己,自己规定自己的本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中得到发展。也可以说,马克思认为人世的秩序不需要至高无上的唯一的神来建立,欧洲中世纪以来的宗教意识形态发生了转折。
  
  马克思指出,“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④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中的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而人作为此岸的存在则是有缺陷的存在,在现世的生活中应该服从彼岸的权威。但是,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回归到物质的、自然的层面,人就是人的本身,人在现实的展开他自身力量的过程中,一定能够全部的占有自己的本质,人必定能通过自己的力量解放自己。
  
  当人可以掌握自己的本质时,上帝绝对的权威就被打破,马克思说:“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虽然马克思认为人性可以自己实现完满,但是现实的情况是,现阶段从物质、社会关系上,人性都远未实现完满。那么宗教就被马克思认为是一种人性尚且未完满之前出现的,起到替代完满人性来规约现实秩序的社会存在。“宗教就是人性的不成熟或病态在人心灵中的反应”②。这是马克思对人性与宗教的关系的认知。由于人性替代了神性成为现实社会的主宰,而人性却未实现基督的“全知、全能、全善”,所以宗教成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尚未解决之前的一种替代。
  
  二、宗教的产生发展消亡是一个历史过程
  
  马克思对于宗教的基本认知来自于其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论述了宗教的产生与消亡,以及宗教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德意志意识形态》认为,宗教是物质关系的产物,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马克思力图以物质为历史的基础去理解包括宗教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
  
  第一,宗教产生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历史上不同时期宗教类型的划分,宗教经历了原始的自然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三个时期。在原始社会,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水平及其低下,因此就将人无法解释的现象归因于神,如将风雨雷电自然现象视为天神的行为,将农业生产的丰收与否归结为农业神的作用。当人类无法利用自然规律,只能将生存寄托在天神的保佑上时,自然宗教就产生了。
  
  第二,宗教在一定条件下会走向消亡。马克思认为宗教的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走向消亡,而消亡的基本途径就是人类改变自己处境所付出的实践。当人类实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宗教在这种条件下失去存在的意义,走向消亡。所以马克思说:“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随着以宗教为理论的被歪曲了的现实的消灭,宗教也将自行消灭”.
  
  从马克思的论述中不难发现,宗教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其产生、发展和消亡都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社会的物质条件的制约,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转变。“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才会消失。”所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认为,宗教的存在只是现实物质存在的反映,需要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应该顺应宗教产生到消亡的历史规律。通过人为的干预加速宗教消亡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本意。
  
  三、宗教的社会功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既然宗教在国家宗教时期成为了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它就形成了两方面作用,以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来看,两方面功能实际上是社会关系的一体两面。
  
  第一,宗教是一种虚假的意识,是相互竞争的社会阶级中有权势者的工具。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宗教从不同的角度承担着论证政治统治合法性的作用。比如,古埃及的宗教将法老认定为神在尘世的代言人,服从法老就是服从神,国王有天赋的权力,可以对人间进行统治。19 世纪欧洲宗教为殖民主义提供合法性论证,在掠夺殖民地资源和人口的同时,强迫当地人皈依基督教,并将其价值标准强加给殖民地民族。
  
  在中国的宗教传统中,也将国家宗教视为“神道设教”,承担教化民众的作用。中国古代的天神崇拜、祖先崇拜将神权、国家的皇权、家庭的父权贯穿起来,对父辈的尊重就是对祖先崇拜的人间的形式,对皇权的服从就是对天神崇拜的人间的形式,社会的教化实现了对皇权统治的维护。
  
  第二,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指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①这里马克思提出了宗教对于被统治的下层民众的功能,那就是镇痛,为现实的苦难找寻灵魂的出口。因此,马克思在这里表达了宗教具有一种麻醉的作用,虽然将希望寄托到彼岸世界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对现实处境的痛苦,但通过第二章的分析已经得知,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解放不能借助这种麻醉的方式,因此,他要分析阻碍人类解放的政治、经济、劳动的根源。
  
  四、需要澄清的两个关键词:批判与鸦片
  
  在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时,有两个关键词在中文的语境下容易产生误解,需要作出澄清,即批判与鸦片。
  
  (一)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时常被学者界定为宗教批判,这种界定是有道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可以被视为一种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社会病理学分析,对于宗教的批判则是其政治经济批判的铺垫。但是,马克思所使用的“批判”二字,主要是一个哲学术语,它不能被片面的理解为批评或彻底的否定。哲学上的“批判”包含着反思,扬弃的涵义。批判某个对象是要分析其中的合理与不合理因素,而不是对某一个概念的全盘否定。所以说,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不能等于对宗教的全盘否定,而应理解为在一定阶段,对宗教的本质进行分析,对宗教的意义进行扬弃,才不至于否定宗教的同时,也将宗教对于人类社会正面作用彻底抛弃。
  
  (二)鸦片
  
  上文已经提及,“鸦片”主要代表着马克思对于宗教的社会功能的一种比喻。
  
  值得注意的是,“鸦片”一词,已经成为中国一个有象征意义的词。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近代史充满了苦难和屈辱,鸦片则成为了苦难和屈辱的代名词。当人们看到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时”,自然而然调动起历史的怨恨记忆,将宗教划入绝对负面的存在,可是马克思提出的鸦片一词应该被理解为中性词,被理解为容易令人麻痹,成瘾的镇痛物质。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结构
  
  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理论,并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其中,马克思是哲学理论的创造者,行动纲领的提出者,恩格斯是对马克思的思想诠释、传播者,使之更为体系化,列宁在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考察宗教观时首先要将其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来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总结认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是第一个给社会主义,因而也给现代整个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基础的人”,他认为,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有两点:“第一点就是他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①,这就是其历史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第二个重要发现,就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揭示了在现代社会内,在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夺是怎样进行的”.②马克思毕生的理论成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第二,政治经济学,即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阶级剥削实质;第三,科学社会主义,即人的解放和共产主义实践的理论和纲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共同建构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那么,恩格斯是如何评价对于宗教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基本定位呢?
  
  他首先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接着,他把宗教归类为受到经济基础影响的要素之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的相反。”
  
  学术界一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伴随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产生而产生,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批判的理论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本定位,应包括以下几种认知: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是与启蒙理性和科学精神一脉相承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以科学的理性精神来解读宗教。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延伸。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去说明宗教问题,宗教是社会意识的一个方面,应该用社会存在去说明社会意识,从物质层面和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去寻找宗教的根源。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成果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力图通过宗教批判,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占有,认清人在宗教认知上的错误。这其中不仅有天国的批判让位给尘世的批判问题,同时也还包括科学理性世界观战胜愚昧和迷信的世界观问题。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是马克思思想理论的一个中间环节。综观马克思一生的理论发展轨迹,主要路径是从法的领域,到政治领域,再到政治经济学领域。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在将“天国的批判转向人世的批判过程中”发挥了理论基础的作用。为了寻求人类解放,必须找到人类受到压迫的总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指出宗教的重要功能是实现现实世界的政治压迫,这个时候马克思将目光从宗教批判转向政治领域的批判。
  
  三、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作用:天国的批判转向人世的批判
  
  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的哲学上前进了一步,将“实践”引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
  
  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毕生思想理论的总结中,不难看出,马克思的理论与政治运动紧密相连,具有浓厚的行动指向。正如恩格斯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的要素”①。为了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向,以及当下工人阶级斗争的方式,马克思力图找到工人阶级受到压迫、同时受到麻痹束缚的原因,以此作为其行动纲领的切入点。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一部分,既是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也是从宗教的批判到政治批判的过渡。《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指出:“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不是人创造了宗教,而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者丧失了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马克思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就是社会”,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反对宗教的斗争就是间接地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②上文已经论述,马克思在对宗教批判的总结性发言有明确的现实目标指向,即批判包装在基督教外衣下的普鲁士专制政府,以及一切压迫人无法占有自己本质的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来支配社会经济基础,同时通过宗教来论证其经济运行方式的合法性,宗教被马克思归入政治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因此马克思通过宗教批判,进而找到了工人阶级受到压迫的原因,那就是不合理的物质生产方式,宗教作为上层建筑只是经济基础的一种表现,因而对天国的批判转向对人世的批判。马克思说“真理的彼岸消逝后,历史任务就是确立此岸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形象被揭穿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转为对政治的批判。
  
  所以,宗教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中的手段,其作用是将其思想理论的重心转向对现实世界政治批判。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发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中不合理的成分,为实现人的全面解放打下思想基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