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3000字范文(5)

时间:2016-12-21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22776字
范文五:

《建设生态文明 实施可持续发展》

  贵州作为欠开发、欠发达省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特别是贵州一直是全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省份。当前,贵州贫困地区开发建设既面临着资源日益紧张、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严峻形势,又面临着加快脱贫攻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贵州贫困地区必须紧紧围绕贫困落后的主要矛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因地制宜地加快发展步伐。对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既是贵州贫困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更是实现推动跨越、后发赶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素和根本任务。

  一、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重要治国理念与国家战略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成为各国的行动纲领和发展战略。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前提。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从物质经济向生态经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它追求人类与自然互利共生和协同进化,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经济与环境双赢。

  对此,我国高度重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但总体上仍明显滞后,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已覆盖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关乎民族未来、关系人民福祉。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内容,已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上升为国家高度的生态环境保护政治意志,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保障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有力武器,它更是一种重要的治国理念和国家战略,为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更有力的观念和方法论的指导与推动。

  而贵州由于开发建设不断加快和经济快速增长,近年来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治国方略的层次和高度,深化认识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对贵州贫困地区而言,必须强力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治国理念和国家战略。这是贫困地区加快推进扶贫开发,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实现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推动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科学发展,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因此,深入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治国理念和国家战略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贵州贫困地区必须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着力保持经济、社会、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

  科学发展观是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根本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在环境可承受范围内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论设,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和过程;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积极利用自然的同时,切实保护好自然。建设生态文明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它要求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素,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纳入有机框架之下,通过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其根本着眼点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说明,建设生态文明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拓宽了理论新思路,展现了研究新领域,开辟了理论新境界,它对于新形势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要求既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又要保护自然环境,保障生态和谐,维持生存环境。这充分表明,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指明了方向和途径。对于贵州而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紧迫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彻底解决脱贫致富问题,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贫困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必需的。贵州贫困地区必须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价值,着力探索和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坚持保持生态平衡和经济理性增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地发展。

  三、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是贵州贫困地区面临的根本任务

  贵州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原因,长期以来都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和决战区,其突出表现在农村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返贫率高。2015年,贵州仍有贫困人口493万人,占全国比重达8.8% 。全省90% 以上的贫困人口、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寨都分布于深山区、石山区、高原区、革命老区和民族聚居区等集中连片的地区。这些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各种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人和自然矛盾尖锐;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日趋紧张,生产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很大;贫困问题与石漠化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相互交织,制约和影响发展的深层次困难和问题突出,扶贫开发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而今,贵州进入了加快发展、后发赶超、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阶段,加快脱贫攻坚进程事关2020年全省能否基本消除贫困,能否缩小发展差距,能否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对贵州来讲,发展是第一要务,扶贫开发是“第一民生工程”。

  经验表明,贫困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脆弱与贫困问题互为因果,贫困的存在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又导致贫困加剧。对贵州贫困地区而言,贫困落后依然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依然是根本任务。但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必须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其中以人口的严格控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重要前提。它要求不仅要大力减少贫困人口,而且必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贵州贫困地区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是良好的生态环境,面对消除贫困与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和重大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必须做到既要“赶”,也要“转”,还要“绿”。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动指南。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是贵州贫困地区面临的根本任务。要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用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引领脱贫攻坚,坚持扶贫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融合推进;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为解决威胁自身持久健康发展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根源的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与战略思想。贵州贫困地区一方面必须大力在扶贫开发方面攻坚克难,另一方面又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寻找和探索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可行的新路。要坚决摒弃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新路;走出一条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同步提升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发展新路。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