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生态伦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11 共3694字
论文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将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而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念引起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从而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从生态伦理角度寻找缓解生态危机、保护自然环境的道德依据和有效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一、生态伦理产生于人类生态文明新时代

  "文明若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这是马克思在 100 多年前对人类突飞猛进的工业文明发出的忠告.18 世纪从英国发起的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但同时,这一时期对自然资源的大肆开采和使用、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也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埋下了隐患.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 20 世纪的后 50 年,全球环境遭到空前的破坏和污染.先后出现"温室效应"、酸雨污染、人口爆炸、森林面积锐减、土壤侵蚀、大气臭氧层破坏、陆地荒漠化扩大、有毒化学物质扩散、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爆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有生态学家指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已经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持续发展,正残酷地撕毁着人类关于未来的每一个美好愿望和梦想,这一影响不仅会殃及一代、两代人,而且将影响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生存和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生态危机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去工业革命时代人们所信奉的"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要征服和主宰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错误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最终结果是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生态危机背后隐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自此,以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的威胁为标志,工业文明的社会开始走下坡路,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成为上升中的文明,人类社会逐渐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便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价值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生态伦理旨在缓解生态危机,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状态,从人统治自然、奴役自然过渡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就是说,生态伦理是在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人与人社会关系全面失调的形势下,为适应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严重挑战而提出的,它是新时代---人类生态文明时代的全新伦理观念,引导人类向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迈进.

  二、生态伦理倡导生态文明新理念

  生态伦理是调节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伦理学视角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它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着眼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倡导实现生态公正,生态和谐,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生态和谐.生态伦理观点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然界的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可以说,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社会.因此,人类应该正确认识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摈弃过去"人类是自然的主人"的错误思想,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总之,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人类与其他物种同生共荣,人类必须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新型的和谐关系.

  第二,生态公正.生态伦理观点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实现生态公正.生态公正就是要使不同区域的人、当代人以及后代人都获得其"应得的东西".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其一,代内公正.是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己利益的过程中要体现机会平等、责任共担、合理补偿,即强调公平地享有地球,并且共同承担起保护它的责任和义务.其二,代际公正.是指人类在世代更替的过程中对利益的满足要保持公正或合乎正义,即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正如席拉德. 弗雷切特所主张的那样,既然每个下代人都从上一代处获得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利益,那么当代人从过去一代人处得到的恩惠应该返还给未来的人们,也就是说,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存在"互酬"的关系.因此,为了人类永续发展,当代人要有自律精神,确保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实现代际的生态公正.

  第三、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观点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永久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持续发展,它要求人们确立人类永久发展的观念,为后代人的顺利发展、文明的世代传递创造条件.当代人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后代的发展需求和可能,从而实现人类文明的顺利延续.其二,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全面发展就是不仅要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而且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自然和社会也得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精神文化需要,提升发展层次,扩展发展领域,从而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三,共同发展.发展是全人类的发展,是所有国家、民族和地区共同的发展.现如今,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危机已经具有全球性质.因此,在个人、民族、国家的行为中,应当把全人类的利益看成一个整体,着眼于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共同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

  由此可见,生态伦理所倡导的生态和谐、生态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应该充分发挥生态伦理的指导作用,使生态伦理观念渗透到社会的全方面和各领域,从而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三、生态伦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

  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和遵循生态伦理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生态伦理促进生态意识的形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从从传统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确立绿色文明的思维模式.生态伦理宣扬人和自然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认为万物是平等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这些观念都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

  其一,生态伦理有助于培养人们敬畏生命的意识.敬畏,即小心翼翼地尊重规律,趋利避害,取之有道,取之有度,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敬畏生命是尊重生命的基础,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也应是人类应有的道德品质.其二,生态伦理有助于培养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单就我国古代来看,热爱大自然自古就是圣贤们强调的道德准则.如孔子就有"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自觉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味大自然化生万物的无限魅力,正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在与自然的接触中修炼自我,提升思想境界,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三,生态伦理有助于人们形成生态资源节约的意识.尽管从总量来看地球上的物种繁多,资源丰富,但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而且绝大部分不可再生.如果不养成生态资源节用观,破坏了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会造成资源枯竭,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生态伦理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在生产方式方面,工业文明社会依据"只有人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的观点,在生产过程中无偿使用环境和自然资源,采用最简便、最"经济"的生产工艺,导致资源高投入、产品低产出、环境高污染.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也是造成当代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而生态伦理观念依据"生命和自然界有价值"的观点,主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物质生产对资源的利用付费并计入成本,从而实现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生态伦理促进消费方式的转变.人们不合理的消费方式所带来的后果并不是直接作用于自然,而是通过加大生产力度加强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掠夺,从而造成自然负荷过重.生态专家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而生态伦理在促进消费方式的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生态伦理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消费和绿色消费.它提倡把消费当作手段而非目的,既克服了过量消费的不正当性,又能保证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它以维护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观点为出发点,坚持消费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以过简朴和健康的生活为目标,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并进.总之,生态伦理所倡导的消费方式是一种新的、更高级的消费模式,它不仅符合生态的要求,也更符合人的本性和需要.

  综上所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任重而道远的,是关涉整个社会的全员工程.合理发挥生态伦理的指导作用,自觉控制自己的生态道德行为,有助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尚玉昌. 生态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92- 212

  2 岩佐茂. 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M]. 韩立新,张桂权,刘荣华,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76 - 93

  3 余谋昌. 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 年第二期

  4 陈静.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伦理对策研究[J].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5 李锋春.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与生态文明建设[J].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