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张培刚先生是一位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家。他曾经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花费大量时间、心血撰写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提出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使他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他中断了约30年的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后,他为适应时代要求,开始对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初步探索,在其潜心研究和深入分析下,终率众弟子完成学术着作《新发展经济学》,提出全面的、具有特色的“新型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这使他成为大国经济发展理论的开创者之一。他以这两个方面的学术成就,为发展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农业国工业化思想至今都对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
张培刚先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的学术成就,但是他的学术精神和治学情怀也是不可忽略的一方面。在张老先生跌宕起伏的一生中,他展现除了光明磊落、宽厚待人、提携后辈、淡泊名利的大师风范。张培刚先生始终充满爱国主义情怀,一生忧国忧民、心系祖国和发展经济学研究事业,同时,他拥有自律严谨、求真务实的学术品格和博大开朗的人格魅力,是人文精神和经济范式的完美结合。
张培刚先生的学术生涯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第一,要研究具有世界意义的问题。张培刚先生选择的研究领域,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领域; 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对于世界上所有发展中国家具有普遍意义,大国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世界上所有发展中大国具有普遍意义。第二,要重视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张培刚先生善于从宏观视野观察经济现象,分析揭示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规律,正是这些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成果,使他在国际学术界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第三,要努力构建新的学术话语体系。张培刚先生富有理论创新精神,善于在新的领域开拓和耕耘,提出新的范畴、原理和理论,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从而掌握学术话语权。
这三条重要经验,是研究经济发展问题的宝贵财富,值得后辈学者学习和借鉴。
致谢
光阴荏苒,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即将落下帷幕,毕业之际,心中思绪万千。
这三年是我迅速成长的三年,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在科研方面有了初步的尝试,还努力做了大量的学生工作,使得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我成长的路上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帮助和家人的关怀和支持。在论文完成之际,谨以此向每一位在我三年的求学路上给与我引导、帮助、激励和支持的人表示无限的感激。
感谢我的导师李侠老师。她随和、亲切、热情的为人风格,让我在入学之初感觉到很多关怀和温暖,很快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她认真、严谨的治学精神,让我懂得了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术研究。她积极、高效的做事习惯,让我克服了日常拖延的坏毛病。除此之外,李老师还经常介绍一些比较好的书给我阅读,让我受益匪浅。作为导师,她是长辈,也是朋友,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人感念至深。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从论文的选题到构思再到最终完成定稿,李老师都给与了很大的指导和帮助,并对论文的不足之处提出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她悉心的指导,让我一点一点打开了思路,能够以更扩散的思维方式去完成论文的写作。在论文完成之际,在此谨向我的导师李侠老师表示最真诚的敬意和感激!
感谢在这三年求学路上给予我教导和帮助的每一位教师。在学习专业知识方面,感谢马红梅、王元培、李锦宏、周雪梅、魏琴、陈长、蒙丹等老师们的传道解惑和谆谆教诲;在生活和社会工作方面,特别感谢郑修丽、马红梅等老师给予的引导、帮助和鼓励。他们为人师表,是我心中的榜样。
感谢在学习和生活中帮助我的每一位师兄、师姐以及师弟、师妹们。感谢杨智微、李佳成、徐琰玮、杨妙媛、吕正强、秦宇、向传学等师兄、师姐们,在我入学之初给予很大的帮助,让我体会到了家的温暖,在学习中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心得,在工作鼓励我并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指导。同时,也要感谢黄智、崔亚坤、明承毅、全思瑾、杨晨丹妮、邓成成、周楠楠、屈玉琳等师弟、师妹们在生活中的帮助,这一路走来,倍感温馨。
感谢一直陪伴在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们。感谢曹艳、陈爽、杨杏、谢文倩、傅汨源、刘小龙、杨奇松、李文一等同学在生活中的陪伴和关心,因为有了他们,我的研究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为我留下最美好的校园记忆。
特别需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和我的男朋友。他们是我人生道路上最坚强的后盾,无论是喜悦还是苦恼,他们都始终陪伴着我。与他们分享喜悦,是最幸福的时刻,对他们诉说烦恼,常常能得到最好的理解和关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男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我无以言表。在此,谨向我最亲爱的家人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最后,感谢参与我论文评审和答辩的各位老师们,您们辛苦了!
毕业在即,要表达的感激还有很多,总而言之,希望我们的校园越来越好,祝福每一个人都能够健康幸福,一生平安。
参考文献
[1] Bruce E Johnston.Criteria for the Desig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Strategies[J].Food Research Institute Studi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Trade,andDevelopment,1972.
[2] Pei-kang Chang. 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M].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 Press, 1949.
[3] 李天华。发展经济学之父[J].书屋,2012,04.
[4]李功耀。一生甘苦赤子情--记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张培刚教授[J].政策,2002.
[5] 何炼成。国际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张培刚教授[J].经济思想史评论,2008,03.
[6] 蒋自强。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1994,08(3)。
[7] 陈文科。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思想的两次飞跃[J].经济,2012,02.
[8] 张蓝水。学习张培刚的农业机械化理论[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
[9] 王传宝。发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及其发展经济学思想述评[J].社会科学战线,2008,07.
[10]于建国。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与发展经济学[J].世界经济文汇,1992.
[11]张建华。农业与工业化中的系统论思想[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01(02)。
[12]郭熙保。张培刚对发展经济学的开创性贡献[J].经济学动态,2011,12.
[13]徐长生。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思想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1995,04.
[14] 孙鸿敞 . 张培刚先生在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的贡献 [J]. 江汉论坛,1991,01.
[15]王俊,李佐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再读<农业与工业化>的启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5.
[16] 陈式龙。张培刚教授对中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3,04.
[17] 张佑林,李萌。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05(05)。
[18] 张霞。“三农”视野下的“农业与工业化”--张培刚“三农”经济思想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2009,31(05)。
[19]曹飞。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仿真与提升[J].财经学科,2014.12.
[20]胡坚。张培刚传[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21]胡奇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2]李乐刚。张培刚学术成就简介[J].中国学者,2008.
[23]李佐军。张培刚先生的人本思想[J].中国发展观察,2005 年创刊号。
[24]廖丹清,陈文科。关于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的几点思考[J].江汉论坛,2002.
[25]林荧权。陈岱孙经济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6]刘茂松。农业产业发展的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7]马桂芳。顾准经济思想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
[28]梅绍华。张培刚:从庚子赔款留美生到发展经济学创始人[J].经济日报,2004.
[29]彭明朗。发展经济学的里程碑。读张培刚教授“发展经济学通论”[J].经济评论,1992,01.
[30]谭慧。张培刚学术生涯及其经济思想[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
[31]万利。吴敬琏经济思想研究[D].海南大学,2012.
[32]项东。中国视点下的发展经济学工业化理论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0.
[33]张大权。张培刚学术与思想几个问题的探析[J].复旦学报,2005,01.
[34]张蓝水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中的系统论思想[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06.
[35]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发展经济学通论 6 第 1 卷[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36]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37]张培刚。张培刚选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
[38]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9]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40]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41]张培刚。工业化的理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8,(7)。
[42]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往何处去: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刍议[J].经济研究,1989.
[43] 张 培 刚 . 论 工 业 化 与 现 代 化 的 含 义 及 其 相 互 关 系 [ J ] . 经 济 学家。1992(4):53-61.
[44]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5]张晓东。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回顾与再发现[J].江汉论坛,1991 (2): 20 -24.
[46]赵琳琳。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之父[J].人民日报,2004,07(08)。
[47]朱圆满。梁启超产业经济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48]邹进文,李俊。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三次发展[J].经济学动态,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