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 农业国工业化思想的形成过程
2.1.1 思想萌芽阶段
1913 年 7 月 10 日,张培刚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八里湾镇下陈家田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自幼务农,深切感受到农业劳动的艰辛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因此,他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要为改善农民生活、改进农业耕作寻觅一条出路。而在 20 世纪初叶和中叶,也就是张培刚本人成长的青少年时期,正值国内军阀连年混战,外辱日亟,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亡我之心益炽,“五七”、“五九”、“五卅”国耻接连不断。张培刚常常自问:“我们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何在近百余年来屡受欺凌,任人宰割?”张培刚在这种民不聊生、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下,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日俱增。他开始发奋读书,积极探索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出路。可以说,这是张培刚先生日后形成的人生观、治学情怀和学术观点的最早根源。
1929 年春,张培刚先生考入武汉大学,并于 1934 年 6 月毕业。在此期间,他收获了相当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三门外语,还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依据先生本人的看法,这些都成为他今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研究问题的直接和重要溯源。
另外,在大学毕业前,张培刚就开始阅读关于经济发展方面或者产业革命方面的英文书籍,如《19 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史》(伦敦,1927 年版)。这些书籍给与他很大的启发,渐渐地,他的农业国工业化思想开始萌芽,他开始认识到两点:第一,像中国这样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落后农业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唯一振兴国家经济的途径;第二,在城市大工业兴起过程中,却引起乡村工业纷纷破产,加上土地兼并之风接踵而来,又使得广大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流落城市街头,景象十分悲惨。1为此,他不断思考,终于又得出一条崭新的思想:
在实行城市工业化的同时,也必须实行农村工业化。这一思想表现在两年后他发表的《第三条路走得通吗?》一文中。这篇长文发表时,正值中国各界对于“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问题众说纷纭,各有千秋。张培刚先生在文中强调:“中国要振兴经济,变落后国为先进国,也必须实现工业化,‘工业化’一词涵义甚广,我们所要做到工业化,仅仅是城市实现工业化是不行的,农村也要伴随着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1由此可见,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思想的酝酿应追溯到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和中期,他青少年的求学经历,奠定其学术思想基础。
2.1.2 思想发展阶段
1934 年,张培刚大学毕业后,即被选送到当时由陶孟和主持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他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农业经济调查工作。这一工作时达 6年之久。在该所工作的 6 年时间当中,张培刚对河北、浙江、广西、湖北等数个省份的乡镇和农村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和调查,相继撰写了多本着作,如《清苑的农村经济》、《广西食粮问题》、《浙江省食粮之运销》、《中国粮食经济》等,发并表了 40 多篇论文。
从对中国农家经济和粮食问题的系统调查研究中,张培刚先生已经获得了有助于尔后学术研究的几个重要认识和观点:第一,所谓“南人食米,北人食麦”的说法过于笼统;第二,不能由于有些年份米粮进口甚多,就认为我国粮食不能自给;第三,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市场,无论是农民的买方市场,还是他们的卖方市场,都不存在“完全竞争”,这一重要而又新颖的观点最终写入《农业与工业化》文稿里;第四,食粮与经济活动的区位化关系,包括粮食生产的地域分布和人口定居方式的区位化关系、粮食生产的地域分布与粮食加工工业及有关手工业和作坊的区位化关系等。这一重要认识也被写入《农业与工业化》文稿;第五,我国农民家庭每年的辛勤劳动所得,一般抵不上缴纳地租和缴纳政府捐税的负担数额。
由上述可知,张培刚先生在大学毕业后的这 6 年期间,主要从事中国农业经济调查和研究工作,他的关注点也在于此,但是通过对中国农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取得的一些重要认识和学术观点为他日后进一步研究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提供了直接的的理论支撑。张培刚的学术思想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1.3 思想成熟和升华阶段
1941 年,张培刚参加清华庚子赔款考试并成功获得了留学美国哈佛的宝贵机会。当时哈佛是世界的顶级学府之一,学术底蕴丰厚,多位经济学大师也都汇聚在此。如:熊彼特(JosephA. Sohumpeter)(以“创新理论”蜚声国际经济学界)、张伯仑(Edward H.Chamberlin)(以“垄断竞争理论”而闻名)、汉森(A.H.Hansen)(被称为“美国凯恩斯”)、布莱克(John D. Black) (被誉为“美国农业经济学家之父”)、厄谢尔(A.P.Usher)(以研究技术革命为中心线索的经济史学家)、哈伯勒(Gottfried Haberler) (以《繁荣与萧条》一书而享名的国际贸易专家)和里昂惕夫(WassilyW. Leontief) (后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等大师。在这批大师们的指导和熏陶下,张培刚视野开阔,受益深厚。
1943 年,张培刚硕士毕业,并获得撰写博士论文资格。那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两三年,中国国内还处于动荡时期。作为一名中国人,他深深地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担忧,想到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十分落后,要摆脱这种贫困和落后,那么如何实现工业化就必然成为中国未来必将面临的主要任务。他认为以中国工业化为立足点和中心目标,去探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落后的农业国进行工业化的问题,尤其是农业与工业的相互联系、调整及变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当时在他所阅读的书刊中,还没有一本专着是专门全面、系统地研究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因此,他毅然决定将“农业与工业化”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决定对此进行一番深入的研究。
1945 年 10 月,张培刚终完成《农业与工业化》的英文稿。两年后,该论文被宣称荣获哈佛大学威尔士奖金和 1946-1947 年度经济专业最佳论文奖,同时,被列为《哈佛经济丛书》第 85 卷,并于 1949 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农业与工业化》的写作运用了“创新理论”、“垄断竞争理论”及“投入- 产出”理论等一系列在当时的国际学术界最前沿的经济理论,也因为如此,该着作的理论色彩更加鲜明了。
由上述张培刚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分析出,他在早期中国“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大讨论时,就对“工业化”有了自己的认识,大学毕业后对中国农业经济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又形成了一些重要的观点,也就是说,当时张培刚就开始思考落后的农业国家进行工业化的问题,但还比较零散化。而进入哈佛大学后,这个问题逐渐地明朗化、系统化。因此,哈佛岁月带给他的不仅是丰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促使他的农业国工业化思想不断地成熟和升华,开始系统地研究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正式涉足发展经济学领域。
2.1.4 思想变革和完善阶段
张培刚哈佛毕业后,选择毅然回国。当时正值国内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学术氛围不佳,虽然在武汉大学任职,但学术研究几乎没有很大的进展。1966 年,国内爆发“文化大革命”,像他这样的知识分子更没有了一席之地,随即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遭受了大肆批斗、抄家以及书籍文献的销毁,从此,他的学术研究基本上中断,理论思想也被湮没了。直到改革开放后,国内学术氛围逐渐恢复,张培刚才复归学术舞台,当时他已年近古稀。也就是说,张培刚远离学术研究30 多年,成为经济史上的“失踪者”,而这 30 年恰恰是他正值壮年、做学问最富创造力的时光之一。
张培刚重返学术舞台后,学术青春焕发,总是以严谨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去参加诸多国际国内的学术活动,乐此不疲。当时,他赶上西方发展经济学正处于由兴盛向衰落转变的时期,而国内又刚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面临很多新的重大问题。在此种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张培刚潜心研究了发展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优点及理论缺陷,并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终于 1992 年完成着作《新发展经济学》,提出全面的新型发展经济学思想,将发展经济学推向新的阶段,这是对他四十多年前形成的农业国工业化思想的一次变革,也是一次完善。
在此之后,张培刚继续研究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如 2006 年,93 岁高龄的张培刚率弟子们申请到一项题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业化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的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直至 2011 年,张老先生与世长辞。
就以上对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思想的形成过程的描述,我们可以分析出,这一思想的形成及完善是他长期关注、调查和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实践经验、渊博的学识和开阔的视野相结合的结果,他早期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丰硕成果不可忽视,后期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他长期关注中国农村经济,对农民、农业和农村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对先进工业的发展对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重大意义有了全新的感悟。因此,是他的这种认识和感悟促使他选定“农业国工业化”作为他研究的核心,甚至是他毕生追寻的命题。其次,他深入调查中国农村经济现状,除了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始资料外,还对农村经济情况及其运作的规律有所熟悉和掌握,当时,他就在一定程度上意识了到要改变农村经济的落后状况,必须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改良农业技术。这为他后来进一步对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统计数据和实践经验,从而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也使他自己能正确地评判其他经济学者的学术观点,进而提出切合实际而又独树一帜的经济理论。因此,是他的经历和经验影响了他的研究主题和方向。再次,他在大学期间的刻苦学习以及留学哈佛受到的学术熏陶,收获的渊博的学识并练就了规范的经济学思维。他的学识和思维影响了他的研究成就和高度。最后,他任职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和研究员的工作经历以及长期关注国际的经济学动态和发展前沿,对很多经济问题可以在国际视野下去思考和研究。他的国际视野影响了他的研究宽度。总之,他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具有国际性引领作用的农业国工业化思想。
2.2 农业国工业化思想的发展--“两次飞跃”
从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思想形成及发展的脉络来看,主要经历了两次飞跃,也构成其重要的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到 40 年代末期)是他学术的辉煌时期。在张培刚先生的青年时期,他潜心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及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以他 1945 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达到顶点。该论文奠定了他在发展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历史地位,这也成为他的农业国工业化思想的首次重大飞跃。第二个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到 2011 年)是他学术青春重新焕发的时期。由于历史原因,他的学术研究中断 30 余年后,他继续研究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并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提出了建立新发展经济学的宏伟构想,从而引领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关于张培刚第一个阶段的农业国工业化思想,集中体现在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农业与工业化》一书中。学界把张培刚第一个阶段的农业国工业化思想归纳为六个方面,即:一是最早完整阐述了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学说;二是提出简练、深刻而又全面、独到的“工业化”定义;三是总结出影响工业化过程的最重要的因素,分为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并论证了基础设施建设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先行官”作用;四是科学地论述了工业化起步的方式、工业化进程遵循的程序、工业化发展的阶段以及工业化的速度;五是辩证地分析了工业发展和农业改革的相互影响;六是提出工业化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生国际贸易往来,国际资本流动加速。
关于张培刚第二个阶段的农业国工业化思想,起源于二十世纪 80 年代他的一些学术观点,终以力作《新发展经济学》体现出来。这是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思想的一次完善、深化和拓展,也可以说是一场变革。他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改进研究方法,继续研究了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只是这一次他将发展中大国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了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特殊难题、特殊轨迹等,试图为像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大国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工业化道路。
由此可知,两个阶段时隔近半个世纪,后者是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这构成了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思想的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