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创新性
3.1 农业与工业依存关系学说
3.1.1 静态视野下农业与工业之间的联系
在静态视野下考察农业与工业之间的联系,就是分析在生产技术一定的前提下,农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农业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以农业为基础是被相关研究证明了的正确处理农业与工业关系的一条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经济准则。张培刚先生指出,不论在何种经济社会中,农业与工业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人认为一个国家的某一时期是农业经济,而另一时期又是工业经济,无疑这种说法太简单粗略了。对于任何国家来说,不论工业化程度有多高,如果不能将工业与农业维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不能与它国的农业工业保持紧密的关联,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一定不能保持持续发展1.
同时,他还对假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农业对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进一步说明农业在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张培刚先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静态视野下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关系:
一是食粮。张培刚先生认为,农业始终是粮食供给的主要源泉。他分别阐述了粮食与人口变动、收入变化的关系、经济活动区位化问题等,进而论证农业与工业的紧密关联。他同时指出,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职业转移(农业转移至工业或其它生产部门)、收入增加等是影响粮食需求的增加或结构改变的主要因素。
而粮食供给主要受土地面积、劳动力数量和农业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鉴于土地属于非再生资源,想要增加耕地面积非常困难,因此,假定农业技术保持不变, 在耕地上增加劳动是粮食产量增加的唯一方法。而同一土地的劳动集约使用又遵循报酬递减的规律,因此,一旦一个国家的区耕种技术不能得到有效发展, 必然会导致粮食供应的缺乏。然而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工业化进程又是并行不悖的,因此,耕种技术与工业发展的速度差就是粮食问题解决的关键之所在。
二是原料。张培刚先生认为,原料供给的主要源泉是农业,原料需求的主要力量来自工业。他分别从农业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和农业与工业区位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关于农业与经济周期,不同历史时期二者的关系是不同的。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才产生经济周期这一现象,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而农业却日益成为“工商业脚下的足球”.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步阶段或者在产业革命以前, 农业却对经济周期引起和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支配作用。关于农业与工业区位, 张培刚先生指出,决定工业区位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原料来源,一个工业区位普遍建立与原料的来源地或者消费市场, 而不会定于其它任何中间位置。
三是劳动力。张培刚先生认为,劳动力是农业与工业联系的又一重要因素。他借鉴当时社会较为流行的“适当人口量”的概念,即当土地、生产技术、资本及组织等因素的数量一定时, 能生产“最多产品”的人口量。同时,他对人口的职业分配进行了分析, 尤其是针对农业与工业间的分配,因为农业不仅作为粮食、原料的主要源泉,还是填补劳动力的主要力量。劳动力可以在农业与工业间互相转移, 但随着工业化进程, 生产技术发生显着变化, 劳动力自发性地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另外,生产季节性和经济周期性两方面的因素也会对劳动力转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譬如:在经济萧条时期,很多来自乡村的农民工就会被迫回到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四是作为买者和卖者的农民。张培刚先生认为,对于城市制造业来说,农村家庭既是粮食、原料及劳动力的卖者,同时还是化学肥料及农场机器的消费者。他引用当时先进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分别对农民买者市场与农民卖者市场进行了论证与分析。通过分析得知,农民在在这两个垄断竞争市场中都处于不利地位,明显是弱势群体, 被迫接受“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他认为, 与在纯粹竞争的环境下相比, 垄断竞争环境下的商品价格更高, 但生产规模更小。作为购买者,农民主要购买以下三种货物或劳物: 用于生产的农具和肥料;用于日常使用的鞋靴、衣着和其它用具;用于农业运输的汽车等。以上这些商品除了衣着、靴鞋等家常用具外, 其余的都划入“垄断”市场。因此,对于同量货物,农民在工业品市场上支付的价格比在纯粹竞争的市场中要高。 同样,作为卖者,农民出售农产品和劳动力时,不完全竞争或“买方垄断”竞争同样也存在, 因此,对于同量的农产品和劳动力,农民在垄断竞争下出售的价格比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要低。
除此之外,农产品的出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发动工业化,这是农业与工业的又一种联系。张培刚先生将这几方面的农业与工业依存关系的论述于 1945年写入他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这与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茨涅兹于 1961 年提出的农业贡献理论(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不谋而合。由此,充分说明张培刚关于农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论断是具有开创性的、富有远见的。
3.1.2 动态视野下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关系
张培刚先生考察了静态视野下的农业在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分析了在动态视野下,工业生产技术发展与农业劳动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1)工业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张培刚先生阐述工业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技术和组织是两个不可忽略的方面,农业改良的必要条件是工业发展。同时,他还说明了另外一个事实,即工业化发展与农业化改革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但是,在不同的时期,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譬如: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化改革会明显促进工商业的发展,然而这种改革仅仅是组织上的变化,主要依靠农场合并的规模效应;在工业化发展至中后期,工业发展对农业改革的影响远远大于初始时期的农业对工业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动力机器和化学肥料不断在农业中得到应用,对农业生产的改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若没有工业为农业带来先进的机器及工具,则不可能真正地实现农业机械化;若没有冷藏、消毒技术的进步及交通运输系统的现代化,则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农产品的产出、加工与出口。张培刚先生的这个思想已在中国、韩国等多个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得以运用,都是按照“农支工为先,工促农为后”这个规律。
张培刚先生还论述了工业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必然带来农业结构的变化。他指出,在工业化进入到成熟阶段时,农作方式必然在市场规律作用下重新定向。这是因为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收入相对增加,在需求收入弹性作用下,人们的有效需求结构必然发生显着变化。这种变化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会有着明显的体现:就食物来说,人们会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对细粮、鱼、水果等有效需求逐渐增加,而对粗粮的需求日益减少,这种需求的变化会促进畜牧业和种植业的扩张和发展;就衣着来说,人们对于衣服的需求在不断改进与增强,从穿暖到对各种流行衣服的转变,这必然会促进植棉、养蚕等行业的兴旺和发展。随之农产品出口所需的种植业与加工业也会乘兴而起。
另外,通过考察可研究,张培刚先生得出另一个结论,即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农业生产增长速度趋于缓慢,农业的相对份额趋于下降,但农业生产总量和单位产量都是不断增加的。也就是说,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农业土地产出率(绝对产量)将不断增大,但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农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却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分析,得知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较低,从而严重地限制了农产品需求数量的增长,同时,农业生产绝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环境和土地质量,农产品具有生长规律,从而农产品供给数量的扩张受到很大的限制。相反,工业部门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工业生产是依赖与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因而在供需方面扩展更快。由此可见,张培刚先生在70 多年前对农业与工业相互关系的辩证分析就已经相当透彻和深入了。
(2)工业化对农业劳动的影响
张培刚先生论述了工业化对农业劳动的影响,即工业化的发展对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他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多种情形和先后顺序。他指出:“当工业化发展到特定阶段时,受到城市的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自发地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这种转移主要受城市工业或其它行业‘拉力’的作用和农村‘推力’的作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由于这两种力往往是同时一起发生作用的,因此,要区别哪些劳动力是被‘拉’到城市,哪些劳动力是被‘推’到城市,需要进行大量研究与论证,十分困难。依据西方国家发展经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劳动力发生转移,往往是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的:首先是城市手工业者或工场劳动者;乡村手工业者仅居其后, 排在最后的农业劳动者。就发展中国家来看,尤其是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相当大的比重,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势必是缓慢的和艰辛的。
另外,张培刚先生还关于工业化对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影响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一般说来,工业化的进程必然会带来农业的改进和农业机械化的发生,随之就会出现劳动力价格相对昂贵而资本价格相对低落的现象,以规模农场经营的美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但他认为,中国的现实情况不同于美国,由于受限于人口密度、耕作方式、农田地势和农场规模等,在短期内实现农业机械化,可能性不大。张先生曾经这样写道:“像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由于人口密度过大,农耕操作历来以人力、畜力为主,农村劳动力的价格远比机器低,因而即使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此种情况恐怕也难以改变。又因为农田面积零碎分散,一些土地位于山区,交通不便,这就导致农业机器的应用在技术上极为困难,当前阶段中国农业机器化实现的可能性不容乐观。但从改善农民劳动条件的愿望出发,我们可以使用并予以推广一些小型农业机械,如抽水机、脱粒机等。”1张培刚的这个论断无疑是十分贴切当时的中国现实情况的。
3.2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
3.2.1 工业化的定义
张培刚的学术思想在发展经济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历史地位,很关键的一个原因是他提出了最具独特性和创新性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其中他对“工业化”的定义更是全面而独创的。在这之前,很多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济学家及决策者,对工业化的认识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他们视工业化进程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攀升的过程,尤其是指重工业,因此产生了两个倾向性错误:其一是忽视传统农业,即农村经济的发展,只为集中资源投资制造业;其二是只注重引进先进技术与装备,从而忽视去变革社会经济结构。因此必然导致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举步维艰。
张培刚认为,把工业化的涵义仅仅界定为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理论上失之偏颇,而且在实践中贻害无穷。工业化的内容很广泛,涵盖整个国民经济,绝不应该仅局限于工业部门,而至少应该包括工业和农业(国民经济的两个基本产业部门)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张培刚先生从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的角度来定义“工业化”,认为“工业化”首先表现为“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的变化,然后引起和决定其他生产函数的变化,即被有诱导的生产函数的变化,进而通过一种支配的形态,使得生产过程、经济组织和社会结构发都生变化,甚至对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这些决定其他生产函数变化的基要生产函数的变化,应该用交通运输、动力工业、机械工业等部门来进行说明。
张培刚先生进一步指出,工业化的定义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解释:若从资本要素来看,则工业化可以定义为生产结构中资本化的过程,即资本广化和资本深化;若从技术因素来看,则工业化也可以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发展变动的过程;若从劳动因素来看,则工业化还可以定义为每人劳动生产率迅猛提高的过程。
总而言之,工业化的过程就是一国经济起步和飞跃的过程。1比较“张培刚的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定义,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前者突出工业化过程本身,更加着重于要素组合方式的变化或者技术的改进;而后者说明工业化产生的后果,更加强调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显而易见,前者概括了工业化的根本特征,揭示了工业化的本质,而后者只是停留在表面,描述了工业化的表象。其次,前者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和全面,而后者定义过于狭窄,即张培刚先生把工业发展和农业改革都包括在工业化过程中,而传统的定义只是包括制造业的发展。将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包含在工业化中是张培刚“工业化”
定义的独特之处,也是创新点所在。张培刚的经济思想中强调工业和农业的平衡发展,其意义非同小可。第三,张培刚先生不仅从生产与技术方面,还从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方面去更深刻地理解工业化。他认为,基要生产函数的变化和基要的创新更加着重于伴随现代化工厂制度、银行制度及市场结构而带来的‘组织上的’的变革与创新,这些变革与创新都对农业与工业的生产结构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且不能脱离的部分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制度变革,这是张培刚“工业化”定义的又一个独到创新之处。
从张培刚先生对工业化的定义中,我们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工业化不是以牺牲农业为前提的,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发展过程,而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必经过程,是牵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动力,是促进社会经济形态发生革命性转变的关键环节。
3.2.2 工业化的性质
关于工业化的性质,张培刚先生也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他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进步的利得主要是以报酬渐增的形式全部地或局部地不断创造出来。不仅如此,工业化的发展还可以使报酬渐增的边际提高。一般在人们看来,制造业的边际报酬是渐增的,而农业的边际报酬是递减的。然而,张培刚先生认为,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仅有越来越多的报酬渐增的制造业部门被创造出来,农业部门的生产率也会通过机械化和市场规模的扩大间接地得到提高。
把工业化与报酬递增联系起来的着名假说是“卡尔多定律”,也叫“维登法则”.1967 年,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从关于发达国家的一个实证研究中得出结论:经济增长与制造工业生产的增长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原因在于工业部门的报酬递增直接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增长,而工业的快速增长又直接带动了整体经济的增长。他认为,工业报酬递增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报酬递增的制造业的生产率与本行业的规模呈正比例函数关系,即制造工业的生产率随着本行业产出的增加而提高;二是报酬递减的农业的规模随着劳动力转出而不断减小,二者呈反比例函数关系。1这两个方面证实与张培刚先生于 1945 年在《农业与工业化》一书中所论述的情形不谋而合。卡多尔的观点比张培刚先生的理论要晚十几年,由此可见,张培刚先生关于工业化性质的这一论断仍具有开创性。
3.2.3 工业化的演进
从张培刚先生对“工业化”的定义中,可以理解工业化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二是一个演进的、动态的系统。工业化的演进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如工业化如何起步?工业化起步后,又如何推进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化各阶段在整个演进的全过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并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衡量工业化的速度?针对这些问题,张培刚先生逐一进行探讨和研究。
(1)关于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在工业化中的“先行官”作用
张培刚先生指出,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建设就是至关重要的,发挥着“先行官”作用,甚至可以说,工业化的起步首要表现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能源动力(基础工业)的发展。张培刚先生的这一观点在过去几十年来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印证,就二战后工业化战略实施成效非常有效的亚洲“四小龙”来说, 自上世纪 60 年代至今,其投入大量资本,着力改善海陆空交通运输与水电等基础设施,从而保证生产向前发展和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而我国自建国以来,虽然历届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实施力度不够,对能源、交通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不可避免地走了很多弯路,遇到许多 “瓶颈”问题,难以解决。但是,后来我国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认识的逐步提高,逐渐开始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和改善这种紧迫的局面。
(2)关于工业化演进的发动因素与限制因素
张培刚对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在工业化进程中,有发动因素,也有制约因素。他认为,工业化中最重要的发动因素是:企业家的创新管理才能和生产技术。企业家的创新管理才能可以理解为改变已有的生产函数或应用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改变已有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应用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而生产技术则着重于发明的应用;工业化中的限制因素是:人口和资源。人口的数量、分布是工业化进程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张培刚先生认为,人口剧增不利于工业化发展,但是对于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相比于人口过剩,人口减少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威胁,因为人口减少将会导致人口老龄化,有效需求的下降,劳动力的不足,进而导致工业的衰落。张先生 70 年前提出的这一观点极具前瞻性,对于当代中国出现的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另外,张培刚先生认为,社会制度--人的和物的要素所有权的分配,既可能是发动因素又可能是限制因素。至于如何判断,取决于时间、地点等。因此,在分析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时,他特地把社会制度看作是“给定的”因素,未作详细说明与论述。事实上,这既拓宽了农业国工业化思想的应用范围,又保持了其理论的持久解释力。
(3)关于工业化的类型
关于工业化的类型,张培刚先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分类原则进行了探讨,在相当程度上,这为工业化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及工业化的战略制定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模式。他认为,根据工业化发动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工业化分为三种类型,即政府先行发动的工业化、私人先行发动的工业化及政府与私人共同发动的工业化。一般而言,政府和私人的力量总是在一起发生作用,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是纯粹由政府发动的或者纯粹由私人发动的。但是,按照发动主体力量的主导地位,可以将英、法、美等国家的工业化划分为私人发动的一类,前苏联归入划分为政府发动的一类,而德、日划分为政府与私人共同发动的一类。通常,私人发动的工业化是依靠市场作用,是自动调节产业结构演进的结果,是自然演进的过程。而政府发动的工业化是依靠政府主导作用,是按照政府计划调节产业结构变动的结果,具有既定的和革命的性质。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前苏联的工业化是革命型的,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则是演进型的。而演进型的工业化是张培刚先生研究的主要内容。他认为,演进型的工业化遵循一定的发展程序和发展阶段。
(4)关于工业化发展的程序、速度和阶段
张培刚先生引用霍夫曼的研究结论去进一步论述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即消费品工业占优势阶段;资本品工业相对增加阶段;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平衡,而资本品工业渐占优势阶段。同时,张培刚先生认为在工业化开始的阶段,即消费品工业占优势阶段,纺织工业是最重要的行业之一。
此外,关于工业化的速度问题,他提出了衡量工业化速度的两项指标,即生产指数和工业生产增长率。通过这两项指标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速度的快慢,事实上,在工业化进程中,存在诸多因素影响工业化的速度,比如生产技术、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府政策、资本筹措方式等。具体来说,若一个国家进入显着工业化过程时,正值生产技术发展比较成熟,那么工业化的速度一定比较快,因为此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都为采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就是所谓的后起优势。另外,政府发动的工业化比私人发动的工业化速度更快,始于资本品工业的工业化速度快于始于消费品工业的工业化,利用外资有利于加速工业化进程。张培刚先生的这些认识,对于我们选择工业化战略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3 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国际视野看,农业国工业化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与其他工业国的关系,特别是国际资本移动和国际贸易关系。张培刚先生视外资引进和开展对外贸易为一个农业国家发展与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
3.3.1 关于外资利用问题
从全世界来看,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存在巨大差异,高度发达国家的资本丰裕,但是资本边际生产率较低,一般而言,在预期收益大于投资的风险和转移费用,则资本就有从单位投资收益较低的发达国家或区域向发展中国家移动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可以比较顺利地利用外资来发展本国经济,当然,这种对外资的利用和引进,必须保证其不扰乱政治稳定,并消除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障碍。
根据相关历史经验,农业国进行工业化对资本的需求是巨大的,工业化的速度与资本的多少密切相关,而往往发展中国家的国内资本是比较有限的,因此,利用和引进外资是发展中国家进行工业化的必要选择。就中国而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储蓄量较小,短期内无法集聚大量资本,因此,利用和引进外资是我国加速资本形成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而且,这将有利于借贷双方的利益。
3.3.2 关于对外贸易的开展问题
农业国与工业国进行贸易往来,但是贸易条件一般不利于农业国,原因在于农业国出口的产品一般为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都比较低的农产品或者初级产品。当然,在随着农业国的工业化不断发展,其出口的产品中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比重在上升,与别国进行贸易往来的性质和内容开始发生变化,贸易条件逐渐好转。而且,农业国实现工业化之后,国内工业制造品逐渐满足人们的需求,减少了其他发达国家工业制造品的输入,开始与仍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进行国际贸易并向其输出工业制造品,从而与老工业国变成竞争的双方。
为了更好地理解农业国与其他国家开展对外贸易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以下三个重要的因素进行思考:一是农业国家某一时期的经济结构,这对其贸易量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若该国对机器设备需求较大,则会引起进口贸易的大量扩张;二是农业国进行工业的方式,若该国的工业化是演进型的,则会引起贸易额的大量增加;三是老工业国的调整能力,若老工业国调整生产结构的能力比较强,则国家贸易会成为老工业国获利的重要途径,农业国处于不利地位。
综上所述,张培刚先生在 70 年前对“农业国工业化”探讨的基本问题、主要观点及工业化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及未来工业化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再一次证明了他的农业国工业化思想具有开创性与前瞻性,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普遍的适用性。
3.4 农业国工业化思想的创新性
根据以上对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的分析,我们发现其中包含的诸多观点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独创的,是富有远见的,是全面的,是科学的。
当然,在今天看来,其仍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那么,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思想的创新之处究竟体现在何处?我们将其归纳如下:
一是他对工业化的深刻理解,首次大胆地突破传统工业化定义,提出了更加简练、全面、经典的工业化定义,这个定义有力地揭示了工业化的本质。这是他整个农业过工业化思想很重要的一个创新之处。
二是他对农业与工业相互依存关系的论述非常系统而又深刻,具有开创性和引导性。通过食粮、原料、劳动力及市场四大因素解释了农业与工业之间联系,并深度概括了农业在工业化过程中地位和作用。后来库茨涅兹提出的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大贡献(产品、市场、要素、外汇),就是由此引申出来的。而且,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也是依据他对工农业联系因素之一的“劳动力”的论述。
三是他对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的论证非常全面而又独特,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就意识到企业家创新管理才能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其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这是极具前瞻性的。另外,他提出了资源和人口作为限制工业化的因素,而且对社会制度的影响作出灵活的判断,这是很有预见性的。
四是他对工业化类型有了更新的划分,在原先分类原则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工业化分为演进型和革命型,这也是具有突破性的。他认为,落后的农业国家在发动工业化或者工业化进行的初期,只能采取革命型工业化的道路,但在工业化的中后期,要适当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和地位。
从以上的归纳来看,张培刚先生的农业国工业化思想在整个发展经济学领域的确是开创性的,为发展经济学的创立作出不朽的贡献,而且其中的诸多观点已然成为经典,值得我们后辈学者研究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