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传统经济学一直把公司看作"经济人",认为公司只是为追求利润而存在。
财务会计依托于微观的委托代理理论,仅反映与股东利益息息相关的经济责任。
在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逐渐突出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社会责任"的定义最初由学者谢尔顿给出,他主张公司在履行经济责任同时,还应当关注社会责任。自此,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企业经营的负外部性。美国学者最早开始探索"以一种怎样的方式"监督与反映企业经营的负外部性。
Davial ·F· Linowes 首次谈及的"社会责任会计"为学者们指明了方面,推动了这一会计学新领域的发展[1].
纵观全球,美国对食品安全监管最严,并为其制定了完备的管理体制;同时,美国政府要求食品安全管理要坚持真实、透明和公开的原则以提高食品行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公信力[2].但由于美国食品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会计意识不高,在该领域信息披露不足,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仍层出不穷。如 2011 年的"李斯特菌感染事件"、2012 年"粉红肉渣"、2013 年"马肉丑闻"和 2014 年"赛百味事件"等。因此,基于国际视角,食品安全管理需进一步加强,该行业的履责行为需要进一步落实。
迈进 21 世纪后,中国国民经济进入迅猛上升期。但随之而来的经济、社会与环境问题令人堪忧。劳工问题、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皆是和谐社会当中不和谐的因素。为了改善现状,中国的专家们开始了这一新领域的探讨,并呼吁公司积极公布有关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信息。国家电网积极相应号召,成为我国该方面信息披露的实践先驱。中国政府为了切实推进社会责任会计建设,明确下文要求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企业践行公民义务,公布社会责任信息。据统计,2009 年我国总计 631 家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其发布数量超过历年合计数,其中工业企业占比 60%.《社会责任研究报告》表明,我国 100 强公司排行中食品行业上市公司仅九家,相比评分较低;且据近三年的数据显示,食品行业上市公司该方面指数并没有提升。相比社会整体责任意识上升的现状,食品上市公司倒是存在不升反降的事实。
食品行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影响重大。食品行业较其他行业而言,其引发的问题更具有伤害性和不可弥补性,接踵而至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国民恐慌。2009 年,为解决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专门整治食品安全问题的法律法规。但食品安全问题仍在蔓延,如 2012 年"双汇'蛀虫门'事件"、2013 年的"山东毒姜事件"、2014年"毒胶囊"和 2015 年"僵尸肉事件"等。接二连三的负面新闻报道让人毛骨悚然,即便是带有强制性的法律措施也没能使问题得以根除。究其根本,信息不对称是该类事件无法根除的源头[3].基于此,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无疑是安抚民众的一剂良方,以其来应对食品安全问题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1.1.2 研究目的。
通过对我国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出现状,通过对现状的剖析与整理总结出现存问题,为了得出现状与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文章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假设因子,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从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司可持续发展及广义利益者利益的角度出发,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推动该新领域的实务发展,解决民众食品恐慌问题。
1.1.3 研究意义。
食品安全重于天。2014 年,李克强总理要求对食品行业进行彻底的整治,努力让人们"无忧于食".而达到该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信息的公开化与透明化,信息披露正是实现上述两点的关键手段,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
社会责任会计作为"新兴之星",得到专家学者们的独家关注。海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较多,得到的成果相对而言较为丰硕。但尚未有专门用于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体系。我国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开展相对较晚,其现有研究成果不及国外成熟。国内学者侧重于研究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制造业,并以环境信息为核心,尝试制订出适用于该行业的信息披露体系。与制造业不同,食品行业有着自身的特色,其核心内容是食品质量安全。现有的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研究为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了方向,但直接套用却难以达到食品安全的初衷。
虽然,近些年有不少学者聚焦于食品行业,但其主要研究的是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且较为零散,缺乏针对该行业全面系统的研究。文章为全面分析,以该行业 A 股上市公司为全样本,在提取关键指标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现状并进一步指出现存问题,结合实证检验结果,给出实用性强的改善对策,为研究对象的信息披露行为提供方向,同时,为分行业研究提供参考。
2、实践意义。
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消费者信心极度受挫,人们对安全饮食的诉求愈发强烈。消费者需要公司公开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以消除逆向选择,保障自身利益。
首先,信息的公开化与透明化能提升国民的安全感,消除现存的民众恐慌问题。其次,便于规范行为。食品上市公司行为的规范不仅需要强制的法律条文,还需具有软约束力的信息披露体系。只有引导食品上市公司自愿履行社会责任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社会问题。当前,理论研究存在较多短板,在体系构建上不足尤为突出,这使得责任意识较高的公司也无法按照预定需求提供信息,同行业不同公司间信息不具有可比性。披露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公司披露行为的正规化,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最后,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健康、协调发展已被定为我国经济上升的主旋律,然现存的社会问题与经济发展要求背道而驰。食品行业上市公司应当同时关注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适用于该行业上市公司的信息体系能够使得信息披露正规化,能同时满足健康饮食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研究。
戴维·林诺维斯(1967)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综合性强,它以会计学为基础,融合了经济学、政治科学和社会学等社会科学[1].他在定义中指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本质,但未指明目标和职能。西里·莫布里教授提出,社会责任会计是通过整理、衡量等手段,反映核算主体行为带来的包含社会结果在内的科学[3].此观点相对而言较为全面,其将核算主体的范围扩大至政府,并指出了应当核算的主要内容。Ahmed Belkaou(1984)指出,公司的经营活动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相互影响,而财务会计仅反映公司自身运行的经济效率与效果,社会责任会计正是弥补这一空缺的有效手段[4].Ahmed Belkaou 的阐释使模糊的社会责任会计概念逐渐明朗。
2、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和披露模式的研究。
在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明晰后,学者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上,且在报告内容和披露模式上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
学术界对"公司应当履行哪些责任"或"公司应当披露哪些方面的责任信息"的探讨源于上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列举了 58 种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学术界较大强度地整合了披露内容,涉及的内容大类逐渐减少。Modic 在多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最终将披露内容归结为八个方面,具体涉及生产与销售流程、员工、环境与慈善四大类[5].20 世纪 90 年代初,Yamagami·T·认为社会责任信息有五大类,他在 Modic 提出的四大类的基础上融入了国际化的因素,即增加了国际活动类[6].21 世纪初期,Stephen Brammer 和Stephen Pavelin 研读了大量前人的文章与着作,在进一步分析与整合的基础上,最后将社会责任内容浓缩为三个方面,即员工、环境和社区责任[7].当下,各国专家学者对社会责任应包含的内容仍持不同见解。
在披露模式的选择上,学者们亦是各抒己见。1976 年,Epstein 主张应以社会责任报告形式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货币性报告、描述性报告或定量内容报告[8].Dierkes M.(1979)以社会责任会计发展阶段为切入点,指出该新兴领域尚在导入期,不可过急推进,可以继续沿用传统财务报表,并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增添信息[9].美国是社会责任会计运行最好的国家,美国公司主要采用独立社会责任报告的模式公布此方面的信息。英国学者 Beck 和Campbel(l2004)认为可视企业发展程度不同采用传统年报、单独报告等形式[10].
虽然各国主张的披露内容、披露模式迥异,但正是学者们不同观点的碰撞推动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
3、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
影响因素是学者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国外学者在该方面取得的成果较为丰硕。
Sandra A. Wad dock 和 Samuel 1B.Graves 在将成本划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不参与社会责任活动的企业比参与社会责任活动的企业要付出更多的隐性成本,随之而来的是企业整体价值的下降。Nelson and David(2006)探讨了公司责任与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通过单因素、回归测试等检验方法,发现社会责任实践较为领先的公司有更好的财务业绩,其意义在于证明企业的社会责任投资会导致更好的企业财务业绩[11].2009 年,Chin-Huang Lin 等研究了 1000 家台湾企业,确定了财务表现和社会责任之间积极的关系。
4、国外研究评述。
发达国家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历时已久,已形成了成熟的见解与观点,但分行业的研究实为罕见,而专以食品行业上市公司为对象的文献更是如数家珍。当然在整体氛围的带动下,食品上市公司的责任意识有所改善。据统计 20 世纪 80 年代末,美国食品行业前 500 强企业中有 400 多家披露了社会责任信息,是 70 年代初的 14 倍。法国政府则以立法形式强制要求食品企业公布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2005 年,大型食品公司将员工的福利待遇、公司对环境的投入等纳入了报告之中[12].2006 年,美国食品企业将与供应商关系纳入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同时强制要求食品企业披露消费者的投诉率、满意度。由上可知,西方诸国已经加强对食品行业的关注,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意识亦是不断攀升。
但正如 Monika Hartmann(2011)所述,食品行业作为最特殊的行业,对其社会责任的研究尤为重要,然而全球对食品行业的社会责任研究十分有限[13].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1、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研究。
我国学者宋献中是社会责任会计领域的扬帆人,最早定义了社会责任会计,国内专家学者在这之后开始了该领域的探寻之路。2004 年,黎精明指出社会责任会计脱离不了会计学的本质,它只是进一步充实了公司应当关注的对象,将社会契约理论融入公司管理之中。李正,向锐认为,社会责任会计必须反映除股东利益之外的社会福利。杨汉明和吴丹红(2015)将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定义为:
与传统财务会计处于并列地位,反映的是企业的广义受托责任,借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核算和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其目的是将企业的关注点从经济利益扩展至社会利益[14].
2、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和披露模式的研究。
究也在紧凑进行。2012 年学者阳秋林、黎勇平以"长株潭"地区和武汉市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发现社会贡献率与企业价值正相关,而社会公益贡献率对企业价值并无影响[20].朱卫东等(2014)抽出中国两大证券交易所 A 股上市公司作为客体,为准确衡量公司社会责任情况,采用增值率加以反映,用以证明其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最终结果表明,其二者具有同增同减的关系[21].
王小英、林莉(2014)以上市金融公司为样本,回归分析所选客体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产规模、偿债能力、销售收入增长率、所属产业及上市地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产规模、所属产业及上市地点三个因素与责任信息披露存在显着相关关系[22].连晓姝(2015)选取创业板的重污染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探寻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享有表决权的股份的聚集程度、独立董事的人数、资产规模与该方面信息披露有显着关系[23].
4、国内研究评述。
尽管,最近几年不断爆出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但学术界却少有基于责任信息披露视角,分析此类问题的文献。在此领域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一致认为质量安全责任是食品行业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的首要责任。受限于时间和文献数量,关于该行业已有的分析与探讨较为零散,暂未提出系统见解[24].
综上所述,文章从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披露内容、披露模式及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综合海内外已有的研究,可以发现专家学者们对公司社会责任会计的定义基本统一,即认为社会责任会计并未颠覆会计学的本质,其目的仍是提供有用信息。但在披露内容、披露模式及影响因素方面尚无定论,且以文章所选行业的分析较少,还有较多值得深入研究的点。
如同Cottrill所强调的,社会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最大的差别是,前者应当区分行业,即公司披露的责任信息应反映产业特征,社会更应关注特定的产业。然而,食品是"经济基础",是国家与民族得以存续的根基,食品行业应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行业[25].但现有文献对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十分有限,即便有,也只限于产品质量或影响因素单方面的研究,缺乏全面深入的分析。
1.3 研究内容。
文章以社会责任概念与社会责任会计概念为切入点,结合相关理论,选取52 家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指标的选取,从样本公司披露的资料中提取有关信息进行分析与整理,得出披露现状与问题;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探寻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改善研究对象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的对策建议。
第一章是绪论。指明了选题背景和进行该项研究的初衷,为顺利展开文章的后续部分,汇总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观点,并说明了采用的方法等。
第二章主要是文章涉及的相关理论。首先是概念的介绍,其次,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企业伦理理论指明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依据。
第三章主要是现状与问题的阐述。为了得到现状及问题,文章从所选对象入手,逐项提取指标并进行深入分析,并将现状进行汇总整理,得到现存问题。
第四章是实证研究。文章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设定假设因子,借用专门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一一检验,最终确定关键影响因子。
第五章在第四章实证检验的基础上,从法律、意识、披露体系和监管等方面给出实用性强的对策建议。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归纳与总结,深入了解最前沿的社会责任会计的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务现状。
(2)调查研究法。笔者抽选当前备受关注的食品上市公司为对象,以披露内容、模式和披露的连续性等为导向,总结现状,深入探讨其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3)实证研究法。文章借用该方法验证假设因子。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选取影响因素,通过模型检验,结合回归分析,检验和验证概念模型及相关假设,并基于研究结果为食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提供对策参考。
1.5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论文的研究重点是收集研究对象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数据信息,并按照笔者在披露体系中对该行业上市公司披露内容的分类,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另一重点是实证,这是文章的关键部分,其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论文的难点在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笔者需要搜集 52 家公司的报告信息,且须按照 7 大类进行划分,这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文章的另一难点表现在模型构建与对策建议两个方面。
1.6 创新点。
文章的创新点有二:创新点一体现在方法上,借用实证的手段进行深层原因分析;其二,文章结合食品上市公司特征,架构了适用性强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并主张应按要求披露资产权益表、增值表、利益相关者权益表与食品安全信息指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