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阿德勒的家庭教育观的内容
第一节 重视儿童的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常常被认为是由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展现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它与人的先天性关联不大,它主要是靠后天的教育培养才形成的,它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惯养成和接受的教育紧密相关。因此,作为家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人格形成。因为人格的形成,正是孩子的心理发展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阿德勒曾在书上谈到这样一件事情:一次幼儿园组织班上小朋友去纪念馆参观。
在进去参观前,教师让小朋友们站成一列,并且规定每个孩子都必须看着前一个孩子的后脑勺。孩子们参观完回到家,家长问他们今天都参观了什么,孩子回答道:
“前面小朋友的后脑勺”.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种简单又模式化的东西已经习以为常了,忽视了它的危害性,从而扼杀了众多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些年,大家慢慢接受了一些国外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不难发现,与国外的孩子相比,虽然中国孩子的成绩明显优异很多,但在运动及动手能力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外国的孩子。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与中国家长重成绩、轻个性、轻创作性的培养方式脱不开干系。人格教育的薄弱和缺失不可避免地会使得孩子的独立性和主体意识溃乏。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常常用宠溺的方式来疼爱自己的孩子,然而,在孩子们犯错误时,家长又采取粗暴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从而对孩子的自卑造成深深的伤害。父母和老师总是习惯责备孩子的缺点,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父母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老师把孩子看成是必须服从的小绵羊,这些做法必然导致孩子从小就失去独立的人格和尊严。
在阿德勒的观点里,在孩子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有两点是可以重点开发的,分别是智力开发与行为塑造。然而,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只强调智力的开发,却忽视了行为的塑造;或者只是塑造了行为,却忽视了智力的开发。孩子人格的形成,往往是在孩子不自知的情况下,各种行为习惯趋于固定,此时孩子的意识已经可以主导其心理活动,并且拥有了独立的思想,也就拥有了独立的人格。谈到如何塑造孩子的独立人格,阿德勒提出了几点家长尤其需要注意的地方。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习惯,一种是无意识条件下养成的习惯,另一种是通过学习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有意识的习惯。无意识习惯往往在孩子七、八岁时已经基本定型,而有意识习惯的培养往往从少年时期才正式开始。
孩子的无意识习惯起始于孩童时期,且往往在他们没有察觉时已悄然形成。但不管孩子的习惯好坏与否,父母都不应该责备孩子。相反,父母应该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 孩子小时候形成的一些不良习惯,长到七八岁时往往已经基本定型很难纠正了,家长应当接受这个事实。 可是一部分家长,针对孩子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把责任全部推到孩子身上,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却从不专注于引导孩子纠正和战胜不良习惯。家长这样的做法不仅是对孩子不负责任,更是纵容自己的错误。
对于孩子在无意识状态下形成的习惯,家长要持宽容态度;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里养成的新习惯,家长也要保持尊重的态度。孩子在有意识地条件下努力学习技能与知识,这样养成的习惯是建立意识心理模式形成的新习惯。这种习惯不仅可以延续无意识的习惯,还可以把现阶段的新习惯进行集成整合。只要父母在孩子形成无意识习惯的这个年龄阶段里,着重注意开发儿童智力,引导儿童进行观察与思考,这将不仅能够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儿童勤于思考的好习惯。通过让孩子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方式来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能力,从而在孩子智力开发上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重视心理学知识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在阿德勒的理论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他们衣食无忧,更更重根据是要照顾好孩子的心理,尤其是对孩子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要更为重视。
从孩子出生的那刻起,很多家长往往都会在心中规划一下孩子的将来:我的孩子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把孩子培养得如何优秀。这种想法是无意识中产生的,却又一直存在。一些孩子在家里一直受到很多的关注与重视,可一旦进入学校后,因为这种关注和重视会减弱,孩子因为不习惯会形成自卑心理,希望超越现实,让自己在学校也能受到在家庭里一样多的关爱。于是,孩子的行为慢慢会发生一些改变。这种变化的形成更多的是因为孩子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在学校的认可度,包括优异的成绩、调皮捣蛋、恶作剧等。这时的家长不能一味地指责孩子捣蛋犯罪,而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留心孩子细微的变化,观察孩子在家的表现,以此来判断孩子的行为动机,不能只纠结于问题表面,不然,就不能对症下药地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了。与此同时,这也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产生的很多问题其根源来自于家庭,只是在学校这个环境里暴露出来而已。
阿德勒认为,家庭教育和心理学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家庭教育的对象是人,知识的教学是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学习过程是一种心理现象的某些心理特征或人格改变。在家庭教育当中的引导、培养、熏陶、教育等方面都是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或者塑造。人的学习和接受阶段其实都是一种心理的变化过程,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如果能够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就可以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得心应手、驾轻就熟。通过把两者相融合,使教育和指导趋于平等化和人性化,清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膜,有助于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互换。
家庭教育的成效由教育者的思想和水平来决定。一名合格的教育者,必须了解孩子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教育措施,才能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因此,教育者自身首先要去学习心理学,把心理学知识消化和吸收为自己的东西。如果一个教育者期望他的孩子有健康的情感、高尚的灵魂、顽强的意志、优异的人格、科学的学习方法、正确的自我意识,那么他首先也要具备这些品质。 否则,没有言传身教的引导,他的教育只会流于教条。
阿德勒指出,如果父母的教育不到位,学校的教育也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因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缺一不可、彼此互补的,尽管学校里有许多优秀的学生,但仍然充斥着许多问题学生,因此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环境。所以,如果孩子在家里没有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那么在他去了学校以后,也可能会感到孤单。很多家长会把孩子的性格缺陷怪罪到学校身上,其实,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家长自身。因此,作为教育者,只有首先认清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具备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的理念,具备心理教育的相关知识,那么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不然,素质教育就只能沦为夸夸其谈。
第三节 强调培养儿童的社会情感
体力的薄弱,并且与体力紧密相关。那么,为什么在孩童时期就要谈到社会情34感的问题?这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最无助而且成长缓慢,他们更需要来自家庭和外界的各种情感来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
阿德勒认为,孩子之所以要具备社会情感是因为社会情感和生活风格是紧密相连的。孩子的生活风格主要体现在三种关系的处理上: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处理自身职业中的问题、处理和异性之间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人具备的生活风格,是善解人意还是专横武断,是积极向上还是消极应付,是无私分享还是贪婪自私,是专注专一还是变化无常。这些风格有些仅仅是不同的应对策略,这些都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式,是培养孩子社会情感的过程。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里很霸道,但是在学校却很胆小,原因就在这里。现在很多家长因为自己的工作忙,孩子出生后都是交于爷爷奶奶,而通常情况下,爷爷奶奶都是比较溺爱自己的孙子或者孙女,不是很关注社会情感的培养,缺少父母陪伴的他们就在这个时期形成了成长缺失。一旦离开家人,胆子都变得很小,偶尔有的还会用哭声来寻求帮助。
语言也是孩子寻找社会情感的一种办法。人们往往相信,一些孩子比另一些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更好,完全取决于他们拥有更高的语言天赋。其实不是的,有语言障碍或交流障碍的孩子,往往缺乏强烈的社会情感。被宠溺长大的孩子更容易患有语言障碍。这类孩子常常还没有表达他们的意愿,母亲已经为他包办好了一切。孩子没有了说话的必要,从此也失去了和外界沟通的机会,失去了社会适应能力。被宠坏的孩子普通晚熟,只有得到了锻炼的孩子才能迅速地成长起来。
如何确定一个孩子的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呢?对于这样一个问题,阿德勒的回答是,需要通过他特定的行为表现来判断。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总是忽略他人,只想着如何表现自己,那么我们基本可以判断,与那些没有表现出类似行为的孩子相比,他更缺乏社会情感。如果碰到一个思维混乱,甚至有一定犯罪倾向的孩子,那么可以肯定,长篇大论般的道德说教对他不会有任何效果,相反,需要对这个孩子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将其有害的心理连根拨除。也就是说,父母不必从道德上评判他们,而是要与他们成为朋友。
在阿德勒的观点中,如果孩子具备良好的社会情感,他就能够与他人和谐地交流和相处,并懂得如何关心、体谅、爱护、尊重和同情他人。他还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与压力,在挫折与逆境中充满信心、积极进取。作为一个情商高的孩子,他应该做到,不管周围环境怎样改变,他都要依然保持开朗平和的心态以及强烈的责任感。作为家长,应该时刻给予孩子信任与关爱;教授孩子面对困难时的处理方法,并鼓励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同时,不要时刻把孩子放在自己生命的第一位,不要让孩子认为在这个家一切都以他为中心,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和不容易,体会到出去和周围的人交往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第四节 重视培养儿童的合作性
在阿德勒的理论里,有一个非常重要、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概念,那就是社会兴趣理论。阿德勒认为,奉献是生活的真正内涵所在,只有通过真诚地与他人合作,个体才能使自身得到发展。失败者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缺乏社会兴趣,不相信通过合作可以解决问题。我国家庭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往往宠溺娇惯,这样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自我中心,只知道一味索取,却不懂奉献。这种孩子认为,他们提出的要求必须得到满足,他理应是所有人的关注中心。如果他一旦进入一个不是以他为中心的环境里,而别人也不再专注于宠爱他时,他会变得怅然若失和觉得受到亏待。在这种情况下,被宠坏的孩子可能会对社会充满敌意,他会开始报复社会和周围的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优越性,这种孩子随着成长会慢慢背离合作的道路。但是,合作能力对人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孩子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阿德勒认为,母亲在儿童合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其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母亲的教育方法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孩子所有潜能的发展。母亲的技能指的是她与孩子的合作能力,以及她使孩子与她合作的能力。母亲首先要对孩子有合作兴趣,然后再引导孩子对自己产生兴趣,在她与孩子成功联系上之后,她的第二个任务是让孩子对自己的父亲也产生兴趣。 随着孩子的成长,她还需要引导孩子把兴趣转向社会和周围的人群。 阿德勒认为,母亲的合作技巧不包含任何神秘的力量,所有的技能都是通过长期训练获得的。 如果母亲只想把孩子的兴趣禁锢在自己身上,而不想让孩子对其他人感兴趣,将来这个孩子会厌恶任何想使他对别人发生兴趣的行为。 他只向母亲寻求支持,而对其他人则心怀敌意。这样的孩子当然无法发展合作能力。阿德勒提出的这个观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思考。合作是对社会友好亲善的一种行为,现在的理论研究强调在同伴间培养合作能力,却忽略了家庭对儿童合作能力发展的作用。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儿童四、五岁时形成的早期经验,对未来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模样,父母与彼此和社会的合作兴趣对儿童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只有学会了与父母合作,才能与同伴也进行合作。阿德勒也没有忽视学校教育的影响,他认为,学校是家庭教育的延展,在家庭里没有形成良好合作能力的儿童,如果在学校里得到老师的细心辅导,其合作能力也可以得到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