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死亡焦虑的成因与结构调查结果

时间:2017-01-16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9580字

  第 4 章 研究二:死亡焦虑的成因与结构探析

  4.1 研究目的。

  (1)寻找当代中国人内心深处导致死亡焦虑的一些原因。

  (2)尝试探索死亡焦虑的结构模型。

  4.2 研究程序

  4.2.1 访谈对象。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它把人的体验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从整理的角度分析现象,注重对研究结果的解释性理解(陈向明,2003:362-363)。质性研究中的抽样遵循"非概率抽样"原则,不完全遵循量化研究的抽样规则和程序,使用最多的是"目的性抽样",即抽取那些能够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Patton,1990)。本研究采取强度抽样,即为寻找那些能够为本研究提供非常密集、丰富信息的个案(陈向明,2000)。有研究表明,用于访谈目的的样本数量应该大于 12 个,但实际上只要收集的访谈资料趋于理论饱和,即无法再从下一个访谈对象那里收集到新的访谈内容时,就可以认为基本趋于理论饱和,就不需要再进行访谈了。研究二中,预访谈和正式访谈抽取了各个年龄阶段的被试共 15 人,男性 6人,女性 9 人。收集的访谈资料已经达到理论饱和的状态,符合质性研究的要求。

  4.2.2 研究工具。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0:12)。由于研究工具是研究者本人,而且资料来源于研究者与被试的相互作用,依赖于访谈双方的关系,因而对研究者本人也有比较高的要求。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时常保持清醒的认识,并需要不断的反思研究过程中自己的价值导向是否会对受访者产生影响,这种自我反省的过程也是研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4.2.3 资料收集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根据受访者的具体情况,每次访谈的时间在 30-60 分钟不等,在征得受访者的同意后,对其访谈的对话进行录音。访谈提纲是根据研究问题而设计的,大都是开放式问题,目的是更多更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对该问题的所思所想,发现新的问题。为了更加有效的收集资料,先进行了预访谈。预访谈的目的是清理出有价值的信息,为进一步完善访谈内容形成正式访谈提纲而做好准备。根据预访谈的具体情况,对访谈提纲进行了修正,为正式访谈提供参考。由于关于死亡的相关探讨会引发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因而对访谈问题的设计多是一些间接性,投射性的问题,通过个体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认识,从而投射出个体的无意识倾向,也方便访谈的进一步深入。如: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想过死亡吗?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提起死亡,一般人会心生恐惧,比较害怕,您是怎么看的?这是为什么呢?您觉得死亡可怕吗?为什么呢?等。

  4.2.4 资料的分析。

  采用扎根理论的内容分析方法,将录音资料转录成文字,最终转录稿共约85212 字,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导入 Nvivo8.0 软件中,根据逐渐抽象的程度对文本进行三个不同层次的编码。在每一次访谈结束和下一次访谈开始之前,都需要把刚刚进行的访谈录音逐字逐句地整理出来,并且进行登录、编码和归档。随着访谈的进行,这一过程会重复若干次,码号也会根据原始资料而不断变化。首先,反复阅读原始资料,让自己沉浸在文字资料中,熟悉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把握受访者表达内容的重点,结合访谈时的情境与感受,做好备忘录,为下一步的分析提供参考;第一,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目的性抽样",抽取那些能够最有力地回答研究问题的资料,进行重点登录,以原始资料中的关键词为基础编码,采取完全开放式的态度;第二,从原始资料的编码中析出范畴,将编码归属于某范畴之中;第三,使用选择型分析法来确定原始资料的核心类别,以串起各种概念间的联系。

  4.3 研究中的伦理道德、信效度。

  伦理道德方面考虑到受访者的个人隐私,在本文中使用的相关资料都使用匿名的形式呈现,并尊重受访者的个人事实,不添加任何个人的主观成分。同时,由于访谈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死亡的,在访谈前会告知受访者访谈的主题,以征得受访者个人的同意,并同时使他们能有一个心理准备。而且在访谈过程中会尽量注意对受访者个人所造成的负面情绪,尽量在访谈中或访谈过后对受访者个人的情绪予以处理。

  信度是指研究的前后一致性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但由于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的,资料的获取受到访谈双方的相互作用的影响,每个研究者都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因而对于同一问题,同样的人群,不同的研究者所获得的研究资料也是不一样的。陈向明(2000)认为信度这一概念不符合质的研究的实际工作情况,对质的研究没有实际意义。

  效度是指研究的有效性,分为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是因果关系的真实程度,外在效度是研究结果的推广程度。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受到访谈的内容及访谈双方关系的影响,因而研究者对质的研究方法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自身的个人因素对研究的有利与不利因素都需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方面,结果的有效性受到访谈双方关系的影响,而本研究中受访者多是研究者所认识并有一定的了解,在征得他们个人同意并自愿的情况下才进行的访谈,这种固有的关系对访谈有效的进行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另一方面,研究者本人也是受过相关心理咨询的培训与督导,并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有一些咨询经验,能够做到有效的倾听,这些都有助于访谈的有效性。但对于质的研究方法的掌握不算熟练,而且大部分也是自学并初次使用,因而这可能对研究有一定的不利。同时由于访谈的内容是关于死亡的,这种敏感的话题容易引起受访者的防御,这种防御性的反应在访谈过程中需要时刻予以注意,需要研究者综合多个方面,比如受访者的表情、动作或语气等,同时也使用一些投射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掌握其真实性。

  涉及的另外一个效度问题是外在效度,即推广度问题。质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认识少数个案生活的本质而达到认识大多数人生活中深层次体验的目的(陈向明,2003,:369),因而,若本研究的结论能得到相同背景的人们的认同,就说明本研究具备推广度。因此我更关心的是揭示出来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能否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更加广泛的理论视角,更加真实的反应了有类似体验的人们的感受。

  4.4 结果。

  在本研究中,考虑到自己的研究目的与问题,经过多次尝试性的编码,并逐渐集中,初步产生了 172 个开放式编码和关联式编码 8 个:"生命态度、自我实现、自我意识、本能、健康状况、责任意识、人生意义感、死亡焦虑的结构".又反复查询了原始资料,探讨了已有类别之间的联系,寻找导向核心类别的线索,即死亡焦虑成因及其结构。

  4.4.1 死亡焦虑的成因。

  死亡焦虑的成因由生命态度、自我实现、自我意识、本能、健康状况、责任意识和人生意义感七个因素构成,这七个因素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决定了个体死亡焦虑的水平。

  4.4.1.1 生命态度。

  生命态度由"生命认知"、"死亡态度"、"经历"等本土的概念构成。"生命认知"就是对生命的认识、看法等,从表 4-2"生命认知"的资料来源和参考点看,有 10 位访谈对象共 28 次提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像这种就觉得天天很累,然后压力很大,就死了可能是解脱吧,但终归他们太小,对生命的认识还不够深"(DA03);"大多数人对死有恐惧都是正常的,这是从感性的层面来讲,但如果从理性思维,那么你就会知道生命的实质是怎么样的,那么你就能摆脱感性认识对你的束缚"(DA09);"这也是一种自然规律,因为年龄大了,他也知道人活到这个年龄也算是该结束了,他就想开了"(DA13)。

  "死亡态度"有 10 位访谈对象共 22 次提到,比如"那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可以更加的深刻,更加坦然的面对它"(DA09);"因为对我来说死亡还是很遥远的事情,如果每天想着死亡的话那岂不是很不快乐"(DA01);"但是他们也是会把死亡看作一种解脱的,他们也是不恐惧的,就像把死亡看成是非常黑暗的,阴森的感觉,特别害怕"(DA04)。

  "经历"会给人带来一种认知上的变化,不管是人生经历,还是死亡经历,这些都会导致个体对生命整体的认识发生变化。在访谈资料中,有 4 位访谈对象共 8次提到,比如"我觉得就是经历的太多了,什么事都不是事了,然后就是死亡真的来了的话,就只能坦然面对"(DA03);"还有那种经历过休克,什么都不知道,无意识状态的,过几天醒过来之后,可能那些人也就不觉得什么,因为他们知道那些无意识的时候也不痛苦,不会害怕"(DA04)。那些经历过死亡的人,对死亡有一种具体的认知,这种具体的认知产生死亡反省,使个体获得内在成长,因而能够坦然的接受死亡(韦庆旺,周雪梅,俞国良,2015)。

  态度指对某特定目标的评价倾向,每一种态度下又包含认识、情感与行为意向三种成分(蔡頠,2012)。因此,生命态度就是对生命的评价倾向,包含着对生命的认识、情感与行为意向。人们的死亡焦虑水平,部分取决于对生命的态度。

  4.4.1.2 自我实现。

  从表 4-2 的访谈资料来看,"自我实现"主要由"遗憾/后悔"和"未完成事件"等本土概念构成。"遗憾/后悔"主要是由于一些无法实现的目标理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有 3 位访谈对象共 4 次提到。比如"如果这一生没有枉过的话,死了就死了,如果枉过的话,就死了有点后悔"(DA02);"到我闭上眼睛的那一刹那,我没有后悔我在这个人世间做的每一件事就可以了"(DA07);"当你现在回首曾经经历的人生,如果你要是尽心尽力的去做了自己认为应该要做的事,有意义的事,你觉得没有愧对人生,你的人生没有留下什么遗憾"(DA11);"未完成事件"有 4 位访谈对象共 6 次提到,比如"然后自己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可以一点一点的去做,很多梦想一个一个去实现,但是如果死了的话,这些都没了"(DA03);"但是你拥有很多地位的话,会发现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那就麻烦了,因为等你死的时候,就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DA05);"比如说我有的时候会很珍惜生活,这个时候我怕死,就是我感觉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DA06);"就觉得到了那个年纪,没有太多的欲望,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多的抱负,然后就觉得她们很坦然"(DA03)。

  田间(2011)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死亡焦虑或死亡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害怕死亡使得自己不能再追求或完成某些生活目标,来不及完成人生的意义,来不及经验有价值的体验".这些因死亡而阻碍了实现自我的一些内容,既包括一些人生理想、潜能,也包括个体的社会角色所需要承担的责任,那些自我实现程度越高的人,死亡焦虑的水平就越低。已有大量证据支持自我实现和死亡焦虑之间的相反关系(Lennon,1997;Vargo&JR,1981)。

  4.4.1.3 自我意识。

  从表 4-2 的访谈资料来看,有 4 位访谈对象共 6 次提到。比如"而且我对自己死亡的想法特别强烈,对别人的没有那么强烈,因为我是自己特别害怕死,所以就觉得"(DA04);"就觉得人这思想啊,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你这个生命,太局限你这个生命会忽略很多东西,那样的话你会活的很紧张"(DA05);"如果你没有你自己,变成了一个很虚无的,能量的东西,那么你就不会恐惧,因为你还会在能量之间流转"(DA09)。

  人所面临的威胁,不是死时的痛苦和死亡以后的虚空状态,恰是死亡这件事本身,只有这种关于我们自己最终也将灭亡的意识,才使我们恐惧。每个具有正常思维的人都能意识到,对死亡的恐惧感正来自于"自我"(沈毅,2001)。因此正是自我意识导致了我们对死亡的恐惧,越关注自我的人,自我意识越强烈的人,就越恐惧死亡。人若极端的自私惜命,带来的只会是对死亡更加的焦虑,而把个体生命融入整体之中,才有可能超越死亡,达到个体生命的不朽(李晓玮,2010)。

  4.4.1.4 本能。

  本能有 5 位访谈对象共 5 次提到过。"我觉得正常死亡的话,人都有生的本能吧,还是会稍微怕一点"(DA07);"就是生对他来讲是喜悦的,死对他来讲是消亡,所以从生物本身来讲,恐惧是正常的"(DA09);"我感觉人畏惧死亡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DA13)。

  贝克尔认识到人类像所有动物一样 , 都是被生存动机驱使的(Abeyta,Juhl&Routledge,2014)。这种生存动机驱使人类生存繁衍,从而能够生活至今。生存动机在人类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地进入了潜意识,变成了遗传性的生物因素,对我们产生着影响。这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是不谋而合的。人生来就具有生本能与死本能,生的本能驱使人生存,而死亡无疑是对这种本能最大的威胁,所以死亡焦虑的产生是具有普遍性的。

  4.4.1.5 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有 4 位访谈对象共 8 次提到。比如"我想如果年龄没到,六十多岁突然得了疾病,谁告诉你得了不治之症,那肯定非常恐惧啊"(DA15);"然后就是得病的时候,不是那种被病痛折磨的很严重的时候,还想和它抗争的时候,其实是很怕死的,很怕它恶化"(DA04);"但是我感觉,他的心态或者心理不健康的人,像抑郁症啊,就有可能"(DA13)。

  "健康状况"既包括身体健康状况,也包括心理健康状况。这种健康程度会影响个体的死亡焦虑水平。身体健康状况是诱发死亡焦虑的关键刺激,受到疾病侵袭特别是不治之症时,个体往往会感受到死亡的威胁。Santos,Figueiredo,Gomes 和Sequeiros(2010)研究表明,有严重遗传性障碍的患者,其死亡焦虑水平更高,他们处于一种风险关系中,这威胁到了他们永恒意识以及心理幸福感。疾病对生命带来的威胁是挥之不去的。

  而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影响死亡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 Templer(1976)的二因素理论可以得到证明,即死亡焦虑的水平是由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和死亡相关事件的特殊经历决定的。一些存在心理疾病的人,如抑郁症,或者精神分裂症等患者,多数会选择自杀。其实质则是这些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对死亡的看法与我们普通人是不一样的,如有的会把死亡看作是一种解脱等。

  4.4.1.6 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主要由"责任感"和"愧疚感"构成。其中"责任感"有 7 位访谈对象共 16 次提到。"就那个自己拥有的资源和你应该创造的那些,付出的那些,没有成比例的话,应该会害怕死亡"(DA05);"就是你的责任没有完成,或者是以后我还想成立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我还想有很幸福的生活,然后我突然没了,那我肯定会很害怕"(DA06);"那当然说高尚一点,就是责任感,对在世的人不放心,牵挂"(DA08)。

  "愧疚感"有 4 位访谈对象共 6 次提到,比如"那么我觉得应该会对别人产生愧疚,人家给你这个权力了,结果你没有做到,我觉得那样的可能会怕死"(DA05);"我不需要什么名或利,或者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侵犯了谁,或者是欺骗了谁,或者是伤害了谁,这样的话会让我走的很不安详"(DA07);"他怕死的话有很多种,有那种人怕死是因为做了什么亏心事("DA01);"你没觉得对不起任何人就可以了,等你死的时候就躺在那儿闭眼就行了,不用担心怎么着"(DA02)。

  责任意识多是一种良心道德上的意义,指向的是他人。存在分析表明,个体的死亡焦虑多源于不能完全生活的本体论愧疚,因为只要人活在世上,就要促其去实现生命赋予他的各种可能性,但由于死亡的必然性,人人都会感到自己处于未竟之中,都会满怀愧疚和罪责(孙平,郭本禹,2011)。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责任意识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化特色。访谈对象多表达的,是对他人的愧疚感,是否对得起别人。这在非常注重集体文化,关系社会的背景下,表现出来我们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对他人的一种责任义务。

  4.4.1.7 人生意义感。

  "人生意义感"有 6 位访谈对象共 17 次提到。比如"然后做的时候感觉很有意义,就是感觉可以超越死亡带给你的感觉"(DA05);"我们不明白人生的意义和方向,和死之后的去处,所以我们对死亡就很恐惧"(DA10);"我从那里头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我觉得不管自己的人生走的长也好,走的短也好,那么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所以这样的心态下,就能够坦然的去面对死亡"(DA11)。

  对意义感的关注正好印证了 Wong(2002)提出的意义管理模型,意义感产生与一个人投身于生命拓展,生活充实和自我超越的追求,能帮助我们超脱生命固有的局限性--死亡。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死亡焦虑的成因主要由生命态度、自我实现、自我意识、本能、健康状况、责任意识和人生意义感共七个因素组成,死亡焦虑主要是由这七个因素决定的。使用 N8 软件作死亡焦虑成因构成图。

  4.4.2 死亡焦虑的结构。

  在访谈中发现,人们对死亡的焦虑,并不是单一地对死亡本身的焦虑,而是对由死亡诱发的其他一些因素的焦虑。Feifel(1990)认为,对死亡的恐惧并不是单一的变量,各种其他成份的存在是很明显的,如害怕下地狱,自我的丧失,孤独等。而本研究发现,人们对死亡的焦虑包括对存在感丧失、意外死亡、死亡的痛苦、人际关系、死后的事情和死亡的未知性的焦虑。

  4.4.2.1 存在感的丧失。

  人们对死亡的害怕,部分也是害怕存在感的丧失,害怕自身不复存在了。从表 4-3 的访谈资料可以看出,有 2 位访谈对象共 8 次提到。比如"然后就觉得,不管你有没有,也就是把你整个肉身毁灭了啊,什么都没了,这是一个让你从有到无的过程"(DA04);"但是一般人怕死亡的时候,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就是怕不在了"(DA08);"就是怕不在了,本来是生活在这个世上的人,突然不在了, 那当然是怕这个结果"(DA08)。

  死亡焦虑取自存在主义治疗理论中死亡焦虑的概念,意为一种由死亡导致的状态,更确切的说,是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正朝向死亡而产生的存在状态(梁潇云,2012)。因此,个体越接近死亡,其存在感就会越弱,这种不断减弱的存在感会使个体产生一定的焦虑反应。

  4.4.2.2 意外死亡。

  有 4 位访谈对象共 8 次提到。比如,"就是不到你真正该死的时候了,就是可能怕意外死亡的时候,怕身体不完整,死亡的方式什么的"(DA06);"还有一种是那种非常严重的坠楼什么的,我害怕意外,可以说,但不是死亡"(DA07);"但是要是真遇到天灾人祸了,那就让人打击太大了"(DA15)。

  人们害怕意外死亡,多是由于意外是无法预料到的,个体的生命不由自己掌控,这种对生命不可控制的感觉让人倍感焦虑。对生活事件控制能力的知觉在决定个体对自己或他人死亡的反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JR&Stewart-Bussey,1986)。刘娇(2005)自编的大学生死亡焦虑问卷的五个维度中,就包括对自控丧失的焦虑。

  4.4.2.3 死亡的痛苦。

  有 3 位访谈对象共 3 次提到。比如"因为那个刀砍在身上觉得特别疼,你让我突然死了,一下子死了也行,你要是让我慢慢的死,我受不了"(DA02);"我害怕的是突发的疼痛,或者是恐惧,就是血腥的一些东西,残忍的一些东西,我害怕的是这个"(DA07);"因为活着是很遭罪啊,像得癌症那些人,他得癌症是非常遭罪的"(DA15)。

  人们害怕死亡的痛苦,多是害怕导致死亡的生理上的痛苦,这种痛苦一般女性比较敏感,老年人也会比较在意。他们都比较害怕痛苦的死亡,这种痛苦的程度会改变他们对死亡的认知,就会觉得死亡是一种解脱了。毕淑敏(2015)也说过,人们怕死,很大的一部分是怕痛,再有就是怕比的,假如你活的苦不堪言,所有的感官都用来感受痛苦,在怕活和怕死之间,自然也两怕相权取其轻了。这两者实质上都是怕痛的,也许人们怕痛更甚于怕死。

  4.4.2.4 人际关系。

  有 2 位访谈对象共 8 次提到。"人也许是生命的本性是自私的,他当然不想走,比如还有的犯人,临走了还要带走一个,让他的死亡不再孤独"(DA08);"如果瘫痪在床上,拖累家人儿女,自己也遭罪,就担心这个"(DA15)。

  徐晟,闫灿灿,吴捷,周雪梅和吴梦瑄(2015)编制的老年人死亡恐惧量表的四个维度中,就有人际关系恐惧。这种人际关系的恐惧指死后人际关系的缺失以及死前因疾病等对人际关系的不良影响。人际关系的焦虑,多是长辈害怕成为晚辈的负担,拖累家人,对别人造成一定困扰,或者是害怕死亡使自己与他人的分离,孤单一人,这种分离会产生焦虑感,如果有人陪伴,或许能缓解一些。

  4.4.2.5 死后的事情。

  "死后的事情"有 3 位访谈对象共 6 次提到。比如"我不是特别害怕,但是我害怕死了之后一点点被火化的感觉,被烧的时候特别恐怖"(DA04);"一说地狱吧,还挺害怕的,都十八层地狱,十八层那么高,你想想该有多害怕"(DA05);"第三个呢,也是佛教的一个观念,就是坏人在死之后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会认为死之后还会受痛苦,死之后还会受煎熬,所以人对死亡有一种无形的恐惧"(DA10)。

  Ahmed(2004)对阿拉伯死亡焦虑量表(ASDA)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并证实了ASDA 的四个因子,其中就包括害怕死后的事情。这种对死后事情的害怕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差异,在中国本土文化下的访谈中,人们提到对死后事件的害怕多是与佛教的信仰有关,害怕死后会下地狱受折磨。而一些基督教的信徒,认为他们死后会上天堂,享受无尽的安宁与幸福,所以一般基督徒是不害怕死亡的。所以死后的事情多与个体生存的地域文化或信仰有关系。

  4.4.2.6 死亡的未知性。

  有 3 位访谈对象共 6 次提到。比如"他不知道死后到底还有什么东西,自己还怎么存在的,不知道啊,他压根不知道能不能存在啊,所以可能会有恐惧"(DA05);"所以普通人怕死,是因为他们对未知的世界不了解"(DA10);"因为他没有这个信仰,当他面对死亡的时候,他对前面的无知,不知道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不愿意去面对,他恐惧"(DA12)。

  徐晟,闫灿灿,吴捷,周雪梅和吴梦瑄(2015)编制的老年人死亡恐惧量表的四个维度中包含有对虚无未知的恐惧,即对死亡的虚无感和未知感而产生的恐惧。死亡的未知性是死亡本身的一个特性,由于现有科学的有限性,人们无法了解死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而对死之后世界的描述多是由一些神话传说或者宗教来阐述的,所以,人们多数会受到这种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综上所述,死亡焦虑的结构主要由存在感的丧失、意外死亡、死亡的痛苦、人际关系、死后的事情和死亡的未知性共六个维度构成。其中,死亡的痛苦有一定的性别特异性,即女性对死亡的痛苦比较敏感。而死后的事情与死亡的未知性则有地域文化的特异性,即不同的地域文化对死后的事情的解释是不一样的,对死亡的未知性也是有差别的,因而死亡焦虑也是存在着差异的。

  4.4.3 模型和研究结果的检验。

  在质性研究中,常用原始资料检验法、反馈法、专家评价法、归类一致性指数等来检验模型和研究结果的有效性(陈向明,2000)。在本研究中,由于研究的局限性,只采用了原始资料检验法、反馈法以及归类一致性指数。

  原始资料检验法。对模型中的概念和关系返回加以审查,概念必须来源于原始资料,立足于本土化概念。例如"对生命的认识"、"愧疚"、"自我价值的实现"、"意义"、"本能"、"自私自利"、"态度"、"责任"、"后悔"、"遗憾"······等均来自访谈对象的原话。而关系必须来源于研究对象的阐述或者研究者基于原始资料的层层归纳。如"生命认知"的归纳来自于"对生命的认识"、"生命观"、"态度"、"价值观"、"幸运感"等;"死亡态度"的归纳来自于"死亡认知"、"死亡价值"、"年龄";"责任感"的归纳来自于"责任"、"责任意识"、"职业"、"感情牵绊";"自我意识"的归纳来自于"自我关注度"、"自我消亡"、"自我中心";"人生意义感"的归纳来自于"意义感"、"自我价值的实现"、"满足感"、"绝望感"等······由此也确定了研究者的编码手册。

  反馈法。指研究者得出初步结论以后广泛的与自己的同行、同事、朋友和家人交换看法,听取他们的意见(陈向明,2000)。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主要把研究的初步结论与自己同专业的研究生交换了看法,并听取了他们的意见。从其他研究生那里得出的意见基本一致,只是在最后的关联式编码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有研究生认为最后的关联式编码可以将七个因素再精简一下。然而,研究者认为,七个因素有些存在部分的重合,但重合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是相互区别的,而且区分为七个因素可以更好的突出每一个因素的重要性,都是不容忽视的。

  归类一致性指数。即指对编码归类相同数占归类总数的百分比,即CA=2×S/(T1+T2),S 表示两名编码者归类一致数,T1、T2 表示每人的编码总数(徐建平,张厚粲,2005)。研究者先对死亡焦虑的成因进行了预编码,经过多次修改及整理后,逐渐把握并理解了全部的材料,正式的编码后,与其他的研究生进行了讨论并修改从而形成了正式的编码手册。本研究中,除了研究者本人之外,还邀请了一名做质性研究的研究生对 15 个文本中的 25%的文本进行编码,即 DA01、DA04、DA13、DA15 共四个文本,本研究中 T1、T2、分别为研究者本人、研究生对该四个文本各自的编码总数,即 T1=123,T2=85,CA=0.76.说明本研究对文本内容的归类一致性可接受。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