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篇关于循证护理论文范文,供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
循证护理论文范文第一篇:循证护理在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黄莎娇 陈剑兰 苏碧玲
作者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放疗科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收的宫颈癌放疗结束6个月后出现放射性直肠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里急后重症状改善时间、血便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里急后重症状改善时间、血便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各项症状,利于疾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循证护理;宫颈癌;放疗;放射性直肠炎;治疗效果;症状改善;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 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radiation proctitis. Methods To select 90 patients with radiation proctitis who received cervical cancer from October 2018 to October 2020 and developed radiation proctitis 6 months after the end of radiotherapy.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atching baseline data between the group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o compare and observe the treatment ef fect, nursing satisfaction, time to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tenesmus, and time to improve bloody stool symptoms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acute and severe sympto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bloody stool symptoms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applied to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radiation proctitis can ef fectively enhance the treatment ef fect,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help the recovery of the disease,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Evidence-based care; Cervical cancer; Radiotherapy; Radiation proctitis; Treatment effect; Symptoms improved;
宫颈癌是妇科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该病发病率不仅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正向着年轻化趋势发展。宫颈癌发病早期症状及体征并不明显,病情进展后出现阴道出血症状,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宫颈细胞学筛查可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病死率。目前,临床可采用的治疗方式较多,放疗是其中一种,放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可得到有效改善,但易发生放射性直肠炎,有研究指出[2],在肿瘤科中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约为22.5%,而宫颈癌放疗患者中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可达80%.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后患者不仅承受身体的巨大痛苦,且会影响其对放疗效果的认可程度,降低生存质量及生存期。因此,临床中宫颈癌患者放疗时应采取适当的护理,缓解其放射性直肠炎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基于此,本研究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收的宫颈癌放疗结束6个月后发生放射性直肠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50~70岁,平均60.3±3.2岁;宫颈鳞癌75例,宫颈腺癌15例;放射性直肠炎分级:Ⅰ级42例,Ⅱ级45例,Ⅲ级3例。纳入条件:与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相应的诊断标准[3,4]相符;宫颈癌经病理检查确诊;预计生存期5年以上;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条件:无法耐受放疗;合并精神疾病或存在精神病家族史;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直肠病变因非放疗因素导致。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含讲解病情、疏导不良心理、用药指导、饮食干预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提出循证问题:放疗过程中,因放射源接近直肠,且直肠组织对放射线非常敏感,极易发生放射性直肠炎,增加患者治疗期间的痛苦程度,为了降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及痛苦程度,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病情及既往临床护理经验提出循证问题:①目前已经明确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机制,与常规护理相比,更具针对性、更优护理效果的护理措施是否存在;②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后如何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改善舒适度。
(2)查阅文献实证:根据循证问题,确定检索关键词为"循证护理""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放疗",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资源库中搜索相关资料。
(3)运用实证:参照文献资料,结合本院患者实际情况,确定循证护理方案并实施。①心理护理。主动关心、安慰患者,耐心解释放射性直肠炎属于放疗常见并发症,局部治疗效果不会受到影响,消除其焦虑、恐惧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②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机制、治疗知识,让其对自身病情有正确的认识,根据其个体情况确定宣教内容,如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时,介绍血压、血糖稳定控制的必要性,自身控制血压、血糖的方法等;患者存在盆腔手术史时,指导其开展收腹、缩肛运动。③营养支持。在患者饮食易消化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量,多食用含维生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禁食生冷或对肠道有刺激的食物。④灌肠护理。灌肠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主要方法,灌肠液适宜的温度为39~41℃,灌肠时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连接注射器后缓慢推入灌肠液,患者以左侧卧位接受灌肠治疗,并抬高臀部10 cm,以能顺利灌入灌肠液,导管插入15~20 cm为宜,此时处于乙状结肠中远端,利于药物保留时间延长,也可减轻肛门括约肌受到的刺激程度,灌肠治疗完成后,告知患者俯卧位,保持20 min,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症状表现,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治疗效果,治愈,大便恢复正常,消除其他临床症状;好转,明显减少大便次数,显著改善其他症状;无效,未改善大便情况及其他症状[5].治愈和好转均为有效。
(2)各症状改善时间:记录两组患者里急后重症状改善时间、血便症状改善时间(明显减少血便次数,并减少血便量视为改善)。
(3)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经检验该问卷信度0.93,效度0.82,内容包含护理操作、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心理干预4项,总分100分,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4分为基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均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校正χ2=4.444,P=0.035.
2.2 两组患者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血便、里急后重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宫颈癌可发生于超过20岁的任何年龄段女性,发病后女性健康及生活质量会受到极大影响。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放疗治疗宫颈癌,放疗后患者生存期可有效延长,但在解剖结构上,宫颈毗邻直肠,外照射联合腔内放射治疗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累及直肠,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最常见的是放射性直肠炎[6,7].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后,症状表现为腹泻、腹痛、肛门坠胀、血便或黏液便等。通常认为,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包含以下两方面原因[8,9]:①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看,放射线会损伤肠表面上皮的再生,毛细血管渗出,导致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影响正常的吸收功能,出现水样腹泻,放射线还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并引发泡沫样改变,此种改变使血管被阻塞,减少血流,形成血栓、出血等,导致患者便血,同时,沉积的胶原也会引发纤维化、瘢痕,再加上肠壁变形,肌肉不能正常的收缩及推进,造成功能性或机械性梗阻,使患者出现里急后重感。②从放射生物学氧效应机制来看,放射线损伤正常组织时,氧是最重要的因素,可固定此种损伤,同时,只有照射时或照射后数毫秒内才会发生氧效应。放射性直肠炎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溃疡穿孔或继发感染,使患者痛苦程度明显增加,这不仅不利于放疗的顺利开展,且会使肠道功能严重受损,影响生存质量。因此,临床应给予适当的护理,促进该并发症尽快康复,提高放疗效果,提升生活质量。
传统护理模式多为基础性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放射性直肠炎的干预措施,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新医学模式下,产生了诸多新型护理方法,循证护理即为其中之一,此种护理在护理活动中有机的融合了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愿望,有助于将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保障临床治疗顺利进行,并能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里急后重、血便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肠道反应等症状的改善时间,利于放射性直肠炎尽早康复,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分析原因[10,11]:①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助于患者增加对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相关知识的认知,让其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自身疾病及放疗产生的并发症,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②营养支持可保证患者机体营养充足,使各项机能维持在正常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促进各症状改善。③灌肠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主要方法,通常采用西药,灌肠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合理控制灌肠液温度、选择适当的灌肠器具、控制插管深度以及灌肠速度和压力,可有效提升灌肠治疗效果,尽快消除各种放射性直肠炎的症状。
综上所述,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放射性直肠炎症状尽快消除,改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职琳言颈癌并发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临床研究, 2020,2811):140-141.
[2]王薇,傅丽英,吴红娟中晚期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饮食管理[J]浙江医学,2014,36(16):1428-1429.
[3]张世仙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出现重度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危险因素调查与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8):30-32.
[4]林尤晏,梁英,郑惠银,等。68例高压氧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护理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2020,30(3):251-252.
[5]莫杏能,周淑芬,易书珍,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6):120,137.
[6]郭建民优质护理对宫颈癌调强放疗致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9(A2)-:345-347.
[7]蔺旭英放射性肠炎的预防及护理方法[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9,3(8)-:94-95.
[8]郭青言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6):68.
[9]刘丽琼。宫颈癌放疗致放射性直肠炎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139-142.
[10]李清娟,邱圣红,魏球娣,等整体护理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3):72-74.
[11]刘荣华优质护理在宫颈癌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2):85-87.
文献来源:黄莎娇,陈剑兰,苏碧玲。 循证护理在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4):3743-3746.
循证护理论文范文第二篇:循证护理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
作者:韦天凤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观察对其并发症的预防效果。结果证明,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循证护理;并发症,
冠心病在心内科较为常见,主要是因冠脉血管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患者常会突感心前区疼痛,且通常为发作性绞痛或者压榨痛,对其生命健康威胁极大[1].目前,介入治疗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可有效改善其症状,但治疗后很多患者易出现腹胀、腰痛、尿潴留及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2].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减少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对9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观察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90例。180例患者均满足《缺血性心脏病命名与临床诊断标准》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排除治疗依从性不佳者、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者、合并精神疾病者。研究组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64.74±4.56)岁;心功能等级:Ⅲ级47例,Ⅳ级43例;病程5~18年,平均病程(9.63±2.84)年。参照组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64.82±5.22)岁;心功能等级:Ⅲ级49例,Ⅳ级41例;病程4~16年,平均病程(9.40±2.6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等级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1.2.1 参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1)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对于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者,需持续监测其胸廓呼吸运动情况,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2)引流管管理:持续观察引流管的通畅性,同时监测引流液的颜色、量,注意引流管水封瓶上的水柱波动,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通知临床医师,积极预防心包填塞、活动性出血等并发症。
1.2.2 研究组
采用循证护理方案进行干预:(1)循证问题:责任护士需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实际需求,同时结合临床经验提出护理问题,这也是护理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提出问题如下:(1)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如何进行心理干预,从而让其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2)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采取何种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循证支持:将上述问题输入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从而获得相关实证;同时,责任护士也可将上述问题输入各个搜索引擎来查找相关文献。(3)循证观察:按照文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进行等级划分,等级越低代表文献科学性、可靠性越高。划分标准如下:在此领域内由部分专家提出的意见或总结的结论定为5级;非实验性质,同时均属于研究组定为4级;属于实验性质,且设计严谨可靠,但非随机性对照定为3级;有一定样本数量,属于随机对照,且设计合理定为2级;属于随机对照实验,实证、有力、严谨定为1级。(4)循证应用过程:(1)心理干预:对患者加强心理疏导、安抚工作,尽可能缓解其心理负担;对患者及其家属加强冠心病、介入治疗等知识的宣教,提高其认知;持续关注患者的实际需求,并满足其一切合理需求;术中和患者保持轻声交流,分散其对介入治疗的注意力。(2)并发症预防:腹胀:由于平卧是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出现腹胀的主要诱因,便秘、精神紧张、伤口加压包扎等均属于其次要诱因,所以责任护士需明确患者出现腹胀的诱因,进行针对性护理,主要措施包括腹部保暖、热敷以及按摩等。腰痛:由于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年龄偏大,常伴骨质增生、腰椎病变等,所以术后腰痛概率较高,所以术后责任护士需对患者加强体位护理干预,可在其腰部放置软垫并对其腰部进行适当按摩。尿潴留:虽冠心病介入治疗采取的局部浸润麻醉方式不会影响排尿反射中枢系统,但患者卧床、排尿姿势不合理及心理负担重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尿潴留,特别是男性患者,所以责任护士需于介入治疗前耐心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卧床、排尿练习,同时在介入治疗后鼓励患者每次排尿时尽量排尽尿液。若患者较为紧张,责任护士需先疏导其情绪,并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然后指导患者排尿。低心排综合征:对于心房缺损严重者,需嘱咐其充分休息,确保其大便畅通,并采取吸氧、合理调节静脉补液速度等措施改善其心功能,避免低心排综合征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情绪变化,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展开评估,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并发症包括腹胀、腰痛、尿潴留及低心排综合征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研究中计量资料(HAMA评分)、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给予处理,前者用表示,进行t检验,后者用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情绪比较
干预后,两组HAMA评分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HAMA评分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极大[3].现阶段,介入疗法成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大量临床研究指出[4,5],介入疗法因具有安全、高效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受到广大患者和临床医师的一致好评[6].临床发现,虽然介入治疗效果确切,但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预后。相关研究发现[7],给予介入治疗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1 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情绪
循证护理是指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个人情况相结合,获取相关证据,寻找一种科学、优质的解决策略[8].近年来,临床上有诸多研究指出[9],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更直接且高效地解决患者在治疗期间遇到的各类问题,干预效果较为理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HAMA评分均下降(P<0.05),相比而言研究组更低(P<0.05),提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情绪。分析原因可能为开展循证护理期间,责任护士通过临床经验及患者需求提出有关问题,积极查阅文献资料,可更快、更有效地搜集相关科研依据,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其专业知识结构,还可有效促进其专业知识更新与综合能力提升。同时,责任护士严格按照循证护理思维,将搜集到的科研依据作为指导思想,对患者加强心理干预,此举有助于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比如,责任护士积极与患者进行交谈、沟通,做好其心理安抚工作,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等知识的认知,进而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的配合度。
3.2 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发现,虽然介入疗法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冠心病患者普遍年龄较大,血管较为脆弱且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治疗期间并发症较多,这些并发症不仅增加治疗难度,还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有效减少冠心病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开展循证护理期间,责任护士通过参考相关文献中冠心病介入治疗常见的并发症预防措施,对90例患者加强并发症预防干预,有效降低了腹胀、腰痛、尿潴留以及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低(P<0.05),可见,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有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其对于患者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洁循证护理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20(8):4-7.
[2]张辉敏,代芬,张艺,等心病介入术围手术期专科护理的循证实践应用效果[J]中国循环杂志, 2017,32(1):225.
[3]李宇,崔莹。循证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鲁护理杂志, 2015,21(17):19-21.
[4]黄松霞,郭婉茹。循证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6,37(6):143- 146.
[5]张桂侠,张粉利,张博利,等。循证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效果观察[J]西部中医药, 2017,30(12):108-110.
[6]丛红芸,戚新玲,孙杏云循证护理对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以及负性效应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36(17):2323-2326.
[7]张宜生,陈兔红,金梅,等。循证护理方案指导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21(20):158-159.
[8]王海珠,黄婵娟,邢燕姬,等。循证护理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14(16):2450-2452.
[9]严琳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16(3)-:39-40.
文献来源:韦天凤。 循证护理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4):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