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生态能源及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最终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渐凸显、愈演愈烈。事实上,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已经日益严重,迫切需要解决。对环境污染的了解与认识也显得至关重要,是控制、掌握及治理环境污染的必要前提。
2.1 概念界定。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环境受到破坏,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人类健康,破坏生态平衡,破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行为。环境污染作为当代的一种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它与我国长期粗放型经济增长有很大关系。我国一直以来的发展方式偏向粗放型,这使得环境污染情况日益严重,而又缺乏足够的关注。最终导致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逐渐失去平衡,污染问题日渐严峻。
我国在宏观经济层面中,把环境污染分做了两大类,也就是面源、点源这两大类。在微观上分析,根据当前的农村污染状况,通常会将其分为三类。其一,面源污染,也就是因为种种农业活动所造成的污染,涵盖化肥、农药、地膜等污染因素。其二,点源污染,也就是因为种种工业活动所造成的污染,因为部分地区片面强调经济的发展,对于污染企业的审核和布局处理不当所造成的污染。其三,生活污染,也就是因为日常生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主要是因为基础建设缺乏以及垃圾管理方面的缺陷。现针对这三种污染类型,进行简单的概念介绍。
2.1.1 农业面源污染。
面 源 污 染 ( Diffused Pollution) , 也称非点源污染 ( Non- point SourcePollution),是指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通过各种降水、积雪融化等水流冲入收纳水体(涵盖江河、湖泊、水库乃至海洋等等),并且因为这些污染物的存在导致了有机污染的出现,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其他污染损害。
农业面源污染 (R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指的是在种种农业活动中,出现溶解现象的各种污染物,包括田地中的肥料、农药、粪便、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包括各种有机物或无机物。在各种地域中,通过水流的活动从而到达收纳水体中。例如通过降水的流动,经过农田表面带起污染物,顺着排水系统或土地渗漏,从而进入附近的河流。它具有分散性和隐蔽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不易监测和空间异质性等特点。主要有五方面的污染来源:其一,是生活污染,包括水资源的浪费,流水的冲刷和土地的渗漏等等。其二,固体垃圾,日常垃圾的随处遗弃、养殖所遗留的粪便等垃圾以及建筑物所产生的种种垃圾等等。其三,是农村土地施用肥料所带来的污染,存在这部分污染的原因,就是部分化肥、农药的不合格,以及使用方法不当等等。其四,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当地土地质量损害,例如氮、磷的遗失。其五,暴雨导致的污染转移,使得当地的环境无法承担污染。
2.1.2 农村点源污染。
所谓点源污染(Point Source Pollution),指的是排放源的位置是确定的。在数学模型里面,通常用一点来作为简化计算,比如各种大量排放的污染,其污染源都是确定的位置。工业排放以及生活垃圾,都可以属于这一类污染。作为一个由固定的污染源所导致的污染,能够涵盖气、水等多方面。因为具体的排放点能够被识别,因此和其他污染源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之所以命名为点源,是因为通过数学模型能够在一点之内进行计算。在美国环保署的有关解释里面,将其解释为所有能够被发现的污染源所造成的污染。
所谓农村点源污染(Rural Point Source Pollution),通常来说是因为地方企业的环保处理不当,或者是大规模养殖选址、设计和管理上存在缺陷,以及地方环保部门管理不当所带来的污染问题,通常会被称作工业型污染。
2.1.3 农村生活污染。
所谓生活污染(Life Source Pollution),通常来说,指的是人类在日常活动中所制造的各种污染。包括煤炭、废水、垃圾、噪音等方面的污染,这方面的污染问题主要是因为城市化所造成的人口聚集效应而产生的。
所谓农村生活污染(Rural Life Source Pollution),通常来说指的是农民在日常生活中所制造的污染,一般涵盖污水、垃圾以及其他废弃物等方面。同样是因为城镇化的不断拓展,使得更多的居民集中起来,而配套的垃圾处理设备以及制度存在滞后所导致的污染问题。
2.2 理论基础。
一项问题的研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必要的理论概述是进行问题研究的基本支撑和科学依据。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也必然要以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现将相关理论依据进行简单概述。
2.2.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通常来说指的是在满足当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同时不危害后代人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最早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出现,这是由世界权威机构在 1987年所发布的公告。具体而言,主要涵盖下列三方面: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生态可持续发展;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可持续发展,代表着需要更加谨慎的利用自然资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同时还需要在决定发展政策的时候,兼顾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总的来说,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经济发展、资源保护以及生态协调等多方面的共同进步,从而使得后人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源以及更良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求,还能够在发展的同时兼顾周边环境,为后人的生存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经济、生态上强调合理问题,对于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经济活动,政府应当进行充分的支持,淘汰部分不合理经济活动。
1994 年,国家制定了专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在这个战略计划中,首次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到国家战略规划里面,并将其作为现代化所必须完成的任务。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来充当进一步完善小康社会的核心目的。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环保工作,来激励社会上的环保活动发展,同时将优化人类生活质量作为未来的发展策略以及规划。在十七大里面,更是将科学发展观记入党章,进而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具体而言,需要在贯彻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促进社会各个层面的全面发展,其核心问题在于强调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通常来说可持续发展需要按照下列几个原则来开展:
其一,公平性原则。一般来说是在同代之间实现一定的公平,同时在代际之间以及资源分配上达成一定的公平。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追求公共利益的发展,同时需要注意同代和代际之间的公平性。换而言之,就是同时顾忌多个地区之间的发展利益,在发展一个地区的时候不准以伤害其他地区利益为前提。而对于经济建设而言,还需要顾忌下一代人的利益。
其二,持续性原则。因为地球承载的环境有自身的极限,在进行发展的时候需要顾忌环境的极限。在满足自身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自然的极限涵盖资源和环保两个方面,因此持续性原则也就是将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的承受能力相互关联起来,从将人类的未来利益和自然环境的整体利益整合起来。
其三,共同性原则。因为不同国家之间的发展方式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是核心的原则是共通的。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是全体人类都需要的,这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整体的问题。因此,对于可持续发展而言,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个国家都调整自身的环保政策。通过全世界的努力,从而完成人类的整体可持续发展规划,更好的为人类谋福祉。
其四,需求性原则,指人类的基本要求,在人类满足了正常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后,还会对其生存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希望能使自身生活更健康、更和谐,最后还会有更高一个层次对发展的需求。
从这里能够看出,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核心环节,关键是解决好人与自然以及发展之间的联系,在确保人类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更好的完成环保目标,从而为农村带来富庶的经济和健康的环境。通过改善农村的经济环境,不仅可以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力度,还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构建真正的现代化友好型社会。
2.2.2 生态效益理论。
1.生态效益的概念 所谓生态效益,指的是生态环境中的基本物质因素。而生态效益追求的就是足够的平衡性以及让自然界完成自身的循环。而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所追求的生态效益就是使投入的资源和产出的收益之间构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从而使得自然和发展能够互相适应,共通发展。在合理开发农业的前提下,更好的开展农村经济的环保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完善。
2.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联系 生态效益通常来说,会从平衡的侧重点来进行衡量。对于生态平衡而言,更好的进行平衡效益对比,显然是一种能够互相制约并产生因果的一种联系。但当前较为普遍的一种情形是,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而造成相当程度的环境破坏。此时经济效益是正值,而生态效益却是负值。而生态效益的波动,将会对经济活动产生连带反应。对于人类整体而言,如果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使得生态效益都遭受侵害,显然不利于长远利益的发展,所收获的经济效益难以保障。若是在生活、生产的过程中都不断的加强环境保护,显然能够让环境效益更加出色,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而这两种效益之间,将会构成一种新的生态经济效益。在人类不断的改变环境的这个流程里面,需要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性,也就是追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就构成了生态经济学这一全新的学科。一直以来,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通常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漠视客观的规律。在无视环境效益的背景下,必然会导致人类的经济效益遭受损失。诸如种种资源的枯竭,环境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等等。这些不仅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的灾难,还给人类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多妨碍。
3.生态效益的特征 关于生态效益的特性,主要来说有三个类别。
其一,社会性。通常来说,指的是从微观方面入手进行规范的宏观调控。
对于经济的发展而言,需要每个人加强对于生态保护的关注,也就是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这有两点要求,不仅要求每一个人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来加强环境保护,需要全体群众共同努力;还需要国家开展宏观方面的调控,将每个人的利益和环境效益之间产生关联。通过多种手段的共同努力,从而使得利益群体能够更好的为自己谋福祉,避免少部分人的破坏生态的举动。
其二,历史性。在经济的发展里程中,需要充分借鉴先人的发展经验,在进行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同时,吸取有关研究者的研究经验,从而为经济和环境的协调提供保障。但这个过程中,会不断遭遇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不断的开展对应的创新行为,通过多次创新来加强人类的经济生态效益的共同提升。
其三,科学性。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充分利用专业的科学知识作为引导,根据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自然环境的基本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导。在进行发展的时候,同时注重经济效益和自然效益。从而确保收获足够的生态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生态作为经济效益的前提。在开展农村环保工作的时候,必须将其作为理论指导。在人类和自然之间的沟通中,需要通过种种手段来开展调控活动,从而在自然环境的循环调控范围之内,获取到足够的生态经济效益。
达到这一目标,是当前世界上各个国家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2.2.3 农村公共物品理论。
1.农村公共物品的概念 对于农村公共产品来说,通常将其理解为能够提供农村的公共消费需求的一种产品或者活动,通常会具备普通的公共产品的特性。
换而言之,就是具备着非排他、非竞争以及不可分割等特性。通常能够将其分为两类,也就是纯公共和准公共。而其中的纯公共,通常是由政府所提供的,并不存在竞争和排他的一种公共产品。具体而言,涵盖农村的基本管理、基本服务、基本教育、发展策划、信息体系、科技提供、环境保护等等。而准公共产品,属于一种仅次于纯公共产品,而高于个人产品的一种具备着一定公共产品特性的产品。
根据有关理论研究,能够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和私人两个类别。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可以参照萨缪尔森的着作,在其《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书中,将纯粹的公共产品以及劳务,定义为每一个人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其他人使用这一产品。而且公共产品还具备着自身独特的特性,其一,是效用上的不可分割;其二,是消费中的非竞争;其三,是受益上的非排他。与之相对的,能够被少数消费者所彻底占用的产品,这一产品具备着竞争、排他以及可分的特性,就属于私人产品。而在前述两者之间的产品,可以被称作准公共产品。
2.农村公共物品的特征 根据前文的叙述,农村公共物品主要有三项特性:
其一,受益上的非排他。换而言之,就是所有人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都不会排除他人对于这一产品的消费权利。
其二,消费上的非竞争。换而言之,就是在当前的生产力条件之下,对于多个消费者提供服务并不会增加过多的边际成本。
其三,效用上的不可分割。因为公共产品是针对整个社会所提供的,而社会上的所有成员都对于这一产品拥有使用的权利,不能将其分为对应每一个人的产品,换而言之,就是不能由部分个人或团体所专属。或根据付款情况来进行分割,将其针对特殊的个人或群体。
综上所述,公共物品理论作为开展农村环保工作的核心理论指导。在明确这一概念的基本状况之后,能够明确了解环境资源作为标准的公共产品。环境资源是一种所有人都可以无偿使用,无限制使用的一种公共资源。人们没有意识到环境资源的重要性,滥用环境资源,造成环境资源的严重恶化,导致环境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不仅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影响社会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