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广播电视论文

言语打断、言语反馈和插话现象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16 共4429字
  第 2 章 言语打断、言语反馈和插话现象分析
  
  本章中,将重点对“打断”现象进行分析,厘清定义和分类,同时区分言语“打断”和言语“反馈”等概念,为文后的定性、定量分析做足理论基础。
  
  2.1“打断”释义
  

  1974 年,美国知名社会学者 Sacks, Schegloff 和 Jefferson 提出话轮转换理论之后,着名社会学家日默曼(ZIlunennan)和伟斯特(West,1977)认为打断现象违背了话轮转换理论的规则,也打乱了当前说话人所构建的会话主题。
  
  李悦娥和申智奇在研究中认为“打断”是话语交际中的一个自然现象,是交际者围绕着发言权的获得而完成的一种争抢话轮的语言现象。“在当前说话人结束话轮前开始讲话,即说话人为了取得发言权而试图与当前说话人争抢话轮。”
  
  因此,所谓“打断”是指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争抢话轮、构建会话主题的过程,即当前说话人在会话过程中,自身所构建的会话主题被突然中止,交际者试图争抢话轮开始新的会话主题。
  
  以谈话体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访谈节目,在节目中进行的访谈的最终目的不是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而是借此方式获取信息,这是一个提出和获得信息的过程。
  
  因此,在访谈节目中,为了完成最初的议题设置,为了针对嘉宾获取到足够多的信息,“打断”现象时有发生。
  
  2.2 言语打断现象
  
  言语打断是日常会话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参与会话的各方为了获得话语权而展开的一场争抢话轮的“博弈”.对言语打断的分析经历了一个从形式到功能的发展过程。Saeks,Sehegloff和Jeeffosn(1974),West和Zimmemrna(1977)以及 Kolloek 等人(1985)从形式出发对概念进行了定义。
  
  Saeks,Sehegloff 和 Jeeffosn(1974)提出了话轮转换理论,此后日默曼和韦斯特认为言语打断是对正在说话人的话语内在结构的深层侵扰和对当前说话人句法界限的侵人。只要有另一说话人在当前说话人结束话轮前发出两个以上的音节,就被认为是言语打断。Kolloek 等人(1985)认为话轮是说话人完成自身交际目的或阻止他人完成交际目的的机会。发话人的话语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话轮,发话人利用话轮完成交际目的,而言语打断就是说话人在他人话轮结束前就开始讲话,阻止或至少暂时阻止他人完成交际目的。
  
  以上理论定义从形式内容出发,以自然会话为参考依据,对言语打断做了定义,这些模式概括了言语打断现象,但不能解释所有的会话现象。
  
  2003 年,李悦娥和申智奇回顾了前人的研究,也提出研究方向从形式向功能转变。他们认为“言语打断不仅仅是对话轮转换规则的违反,还是对语言和社会行为规范的违反”.
  
  日常交际目的、交际的方法策略、参与交际的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势都被拿来与言语打断联系起来,开始尝试从纵深方向研究这一现象的本质特征。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谈话被控制在一定时间下进行,并且带有特定的目的性。
  
  自然轻松的谈话氛围是节目追求的效果,但是电视中的访谈与日常对话存在着本质区别,因此电视节目中的言语打断与日常会话中的言语打断都呈现出自身的差异。主持人和嘉宾的打断都有自己的目的性,包含不同的功能。
  
  2.3 言语反馈现象
  
  在会话分析的理论中,言语打断和言语反馈比较容易混淆。“言语反馈是指交际者在讲话人的激发下发出的能够表明该交际者对当前的言语行为发生的位置及其所属的认识的言语行为。”
  
  言语反馈一般包含着某种功能和目的,促进或推动着言语交际活动。语气词、实词、短语和这三种的复合式都可以构成言语反馈的形式。以话轮转换理论为根据,言语反馈所出现的位置有如下两种。其一,话轮转换的关联位置 TRP 上,即当前说话人话语自然停顿处和当前说话人话语结束处;其二为非话轮转换的关联位置,即前一说话人话轮进行时、前一说话人话轮停顿时和语篇结构词之后。
  
  支持性言语反馈和非支持性言语反馈是言语反馈的两种不同类型。
  
  于国栋认为“支持性言语反馈指的是听话人在当前说话人的话语的激发下所做出的一种言语反馈,其目的是支持或帮助当前的说话人完成其言语行为和话轮,甚至表明自己对于当前说话人所讲内容和观点的支持性态度。”
  
  这种反馈方式不会索取讲话者的话轮,而是鼓励对方保持话语权,从而实现话轮的继续构建和完成。
  
  《看见》栏目做了一期“归去来兮”,讲述的是台湾律师高秉涵几十年送士兵骨灰回大陆给亲人的故事,主要都是律师高秉涵在讲述自己这几十年的奔波之路。柴静是一个倾听者,她鲜有的回应也是对高律师的一种支持性的回应。
  
  高秉涵:……信到的时候,我妈妈已经去世一年了,一年了,……(打断)柴静:真实的人生就是……高秉涵:就是……高秉涵:……弟弟告诉我,每到除夕妈妈旁边都摆一个晚摆一双筷子……(打断)柴静:留给你的?
  
  高秉涵:对,妈妈都说……柴静的两次打断都是一种回应,不是为了反驳也不是为了转换话题,只是对高的话表示一种支持,再追问细节。
  
  非支持性言语反馈是区别于支持性言语反馈的概念,它包含两种情况(1)索取话轮;(2)表达与当前说话人所述内容和观点相反的态度和意见。在第一种情况中,以索取话轮为目的的非支持性言语反馈即是言语打断。第二种情况则不能为言语打断现象。
  
  支持性言语反馈不涉及话轮的索取,因此不是言语打断。而非支持性言语反馈与言语打断有交叉,是否为言语打断现象,则需要具体分析。当听话人只是为了表达与说话者不同的意见和态度时则不构成言语打断现象,只有当听话人需要夺过话轮进行解释和辩驳时,才构成使用非支持性语言构成的言语打断现象。言语打断与话轮的转换相关,区分非支持性言语反馈和言语打断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如果非支持性言语反馈出现的位置在一个话轮的结束处,之后以相反的观点和态度而进行的会话,则不构成言语打断现象,这仅是一次正常的话轮转换。
  
  其二,如果非支持性言语反馈出现在话轮的进行中,但未试图抢夺话轮也没有让对话中断,同样不能构成言语打断现象。
  
  例如,在电视节目《杨澜访谈录》2015 年 2 月 10 日对崔永元的采访《我不当逃兵》中,崔永元在回应外界对他转基因事件、公益事件的质疑时,他和杨澜二人有如下对话:
  
  崔永元:当我开始进入新媒体时代,你忽然发现他们那么不理性,你尝试着跟他们理性,你发现他们那么不讲理……(此处,崔永元并未结束自己的话轮,还是试图继续讲述外界对他的一些不理性看法)(杨澜插话)杨澜:你可以不玩,你可以不理他们啊。
  
  崔永元:我想过很多次,真的,我想过很多次我不想玩了。我觉得影响我形象,是吧?我累了,可以不玩,但是你知道我做了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说我在做公益慈善,我在做口述历史收集,我有我正常的交往,我有我对历史事件的政治态度……此时,杨澜对于崔永元在网络上与网络民众的辩驳、撕战等事件处理方式是不赞同的,于是提出一个观点,她认为崔永元可以采取沉默的态度,而没有必要针尖对麦芒。这是对崔永元正在说的话的一种非支持性的言论,构成非支持性的言语反馈,但是整个对话并没有因为杨澜的插话而改变会话的主题,仍然是围绕着崔永元应对公众事件的处理方式来展开。因此,此段会话,只能是非支持性言语反馈,而不构成言语打断。
  
  其三,在表达非支持性的言语反馈时,如果试图抢夺话轮但没能成功,对话还是按照之前来进行,则不能构成言语打断现象。
  
  当然,所有的理论设置在电视访谈节目中,则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时候言语打断并非全部是为了表达非支持性的内容,主持人为了控制话题、控制访谈时间,也会打断话题。
  
  2.4 插话现象
  
  插话现象也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交际现象,与言语反馈和言语打断有同有异。1974 年 Sacks 等人提出话轮转换理论之后,对插话现象的研究日渐增多。但插话这一行为涉及语音、词汇等多个方面,在对它的定义上有不同的特点。
  
  在文献的检索阶段发现,有的文献甚至将插话现象与言语打断现象等同分析,比如《国内会话中的插话言语行为研究综述》(赵淑娟,王显志,2013)一文中,在概念界定部分将插话的定义直接参考了 Zimmemrna&West(1983)、李悦娥和申智奇(2003)以及匡小荣(2005)对言语打断现象的定义。
  
  但因为交际会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一种行为是否为插话现象则是见仁见智。对插话和打断的区分同样要依据话轮的转换,当听话者试图打断当前会话却未能成功时,只能被视作普通的插话行为,而不构成言语打断现象。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不管是主持人还是嘉宾的插话行为都有特定的目的,总结概括如下:
  
  (1)表达对当前交谈内容的赞同,插话作为强调或者进一步发问;(2)反驳当前的谈话内容,表达不一样的观点和态度,但会话仍然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进行;(3)扭转话题,讨论另一个话题内容。
  
  目的(1)构成支持性言语反馈的条件,目的(2)和(3)则是非支持性言语反馈,目的(3)构成言语打断现象。
  
  2015 年 2 月 3 日,收藏大家马未都在做客《杨澜访谈录》时,节目开篇就提到他的一件藏品“青玉卧羊”.
  
  马未都:……你看它的孔是方的,不是圆的……杨澜:(插话)那它是插在哪的?
  
  马未都:你看,你首先就想到它是插在哪的。游牧民族嘛,是佩戴的,插在皮条上。
  
  在对话中,马未都在讲解“青玉卧羊”的一些特点,他提到藏品有方孔而不是普遍的圆孔藏品。他本来打算继续讲解藏品的其它特点,但此时杨澜插话进来,提了一个更细致的问题,探究一下刚才马先生提到的方孔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因此此处构成插话,是对细节的一次发问。
  
  2.5 言语反馈、言语打断和插话现象的关系分析

        言语反馈、言语打断和插话现象是会话分析中常见的语言现象,电视访谈节目作为一种特殊的会话交际行为,有其特定性、设置性的特点。
  
  而日常交际会话是一种自然、随意发生的行为,其变化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电视访谈节目这个载体之下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会更容易一些。
  
  在上节的叙述中,插话现象可以构成言语反馈(支持性和非支持性言语反馈),但言语反馈与打断现象的关系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支持性言语反馈是对上一个话轮对话内容的赞同,与话轮的索取没有关系,因此不会构成言语打断现象。
  
  非支持性言语反馈是对之前对话发表不同的观点、看法,会涉及到话轮的争抢,只有当这一争夺成功之后,才会构成言语反馈现象。所以说,非支持性言语反馈里包含一部部分的言语打断现象,二者之间存在交叉关系。这要示具体的谈话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在下图中,将插话现象与言语反馈进行同比分析,也是有支持性与非支持性的区分。而与言语反馈的关系分析,也是需要涉及到话轮的转换。成功实现话轮抢夺的,就是言语打断现象。
  
  对这三个现象之间的相同相异关系,可以用下图来区分:
  
  小 结
  
  言语打断是日常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涉及到话轮的转换。围绕着言语打断现象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从打断的形式慢慢向打断的功能渗透。而在有时间限制的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都可以进行言语打断,但目的性和出发点会有所不同。所以说会话参与者不同的交际目的、方式方法、社会地位和权势都会对言语打断构成影响。
  
  言语反馈和插话现象是与言语打断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言语反馈可以分为支持性言语反馈和非支持性言语反馈两种。在电视访谈节目中,插话现象与言语反馈现象属于同一类型语言现象,而言语反馈与言语打断现象的关系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涉及到话题转换时才构成言语打断现象,否则只能作为其它语言现象来分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