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项目管理硕士论文

国外电力市场结构模式设计原理分析与实证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13 共2513字

  第二章电力市场结构模式设计基础研究

  2.1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结构模式

  2.1.1 一般商品市场理论

  市场理论是建立在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上的。“价值规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市场机制实际上就是价值波动的规律在市场上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这样提到:“市场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市场上,随着物物交换,商品的价值逐步被体现出来,不断发展的市场使价格不断波动,商品的供应与需求被价值规律这双无形的手调节着,实现了社会总生产和总消费的相对平衡,同时也实现了社会上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合理分配。市场的调节作用,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资源合理调配、劳动力高效平衡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它主要表现在如下三点。

  (1)市场是提高生产效率、加速商品流通的引擎。大量的消费者、充足的购买力和贪婪的购买欲望组成了市场必备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同时出现在市场中,相互催化,产生了源源的购买力。马克思提出:“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人们欲望不断膨胀,需求不断增长成为推动生产的动力,同时,生产的扩大,物质的丰富,又使人们产生更多的需求。因此,市场是供需关系的镜子,是反映社会需求的晴雨表,通过加速生产的发展,扩大需求,加速市场流通,促进社会市场经济繁荣。

  (2)市场是有效配置资源,整合市场结构的手段。利用市场调节的功能,淘汰效率低,资源耗费量大的产品。市场上热销的商品,说明适销对路或性价比超高而深受用户青睐,市场滞销或积压货品,说明质量差,成本性能低或不适销对路。这促使生产者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完善功能,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市场既能够调节国民经济,也能够对国民经济做出综合反应。国民经济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商品结构之间是否协调合理均能在市场总的供求状况中反映出来。市场出现商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一般是由于积累率过高和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过大等原因引起的。市场出现商品供大于求、失业率增加、经济萧条的情况,除了社会、政治等因素以外,一般是由于持续多年地追求高经济增长率,对轻工业、房地产业的投资比率过大,重复建设多,而忽视了基础工业、重工业的发展,也就是所谓“泡沫经济”所造成的恶果。因此,只有遵循市场规律,合理安排分配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

  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有三点:买者、卖者、商品数量及特性。如果国民经济发展快,人们的实际收人水平提高得多,用于购买商品的支付能力增强,就会出现繁荣的市场。某种商品,购买者增加,需求量增大,竞争就变得激烈。卖者即生产者,其提供商品的数量除受商品市场价格影响外,还受生产要素价格、本身生产规模等条件的制约。卖者增多,商品数量增加,竞争则更加激烈。

  2.1.2电力市场的形成

  对于普通商品来说,同一商品有多个买主,或者是同样的商品有一个买主,就形成了竞争。然而电力商品无法保存,运输技术高,就给电力商品带来了极其特殊的性质,回顾电力百年发展史,许多国家,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都基本经历了由国家完全垄断到市场竞争化这一过程,究其原因:

  (1)电力商品具有天然的垄断性,主要表现在电力生产的同时,立即实现销售。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商品,能源难以储存,电网必须实施统一管理和调度。

  (2)电力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在生产力不很发达的阶段,政府对电力工业实行垄断,有利于统一规划,集中财力,避免重复投资。

  (3)以往电力的生产和电力的管理技术不能适应电力市场竞争环境。当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迅猛发展,生产力得到了解放。

  当今,电力市场化已经具备了理论的、技术的基础。这主要体现在:

  (1)理论——在原有的控制论、系统工程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将微观经济学市场理论与电力系统理论紧密相结合,形成了电力市场理论。

  (2)技术——主要包括:电力生产自动化、电力传输信息化;计量仪表的电子化、通讯化、精密化;信息传输和电力调度的自动化(EMS、AGO;计算机、服务器、云科技等现代化技术。

  (3)物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电力的供给与需求己基本达到了均衡,有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供给过剩。某些区域虽然还存在结构性缺电,但供需矛盾已大大缓和;电力市场必备的通信网络,如微波、载波、光纤等通道已经建立起来;电力网络结构己能承受市场交易多变的潮流冲击,安全稳定运行的可靠性大大提局。

  “电力市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刘振亚在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中提到。电力能够实现商品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能够有效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2.1.3电力市场结构模式的确定
  
  电力市场是普通商品生产者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产量,为了获取市场地位,垄断和竞争等市场行为并存。市场结构主要是由市场,买家,卖家和产品数量特性决定的。从电力行业国内的特征来看,市场中有企业和分销(零售)公司负责发电,输电及各个市场的电力相当规模的分布,数量企业并不多,它是不可能拥有一个控制市场力量。

  电力市场结构的确定没有固定模式,需要进行电力改革的具体国家除了需要遵循上述一般市场规律外,还需要根据国家性质、国家经济发展需求、原有电力工业发展水平以及现有法律规范等多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与设计符合自身特点的电力市场结构模式。

  2.2电力结构模式选择设计的原则

  2.2.1安全可靠性原则

  电力行业是基础行业,电力改革的成败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失误会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这就要求电力改革应该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监管部门在电力市场开放竞争后,仍然应该通过合理的各种监管措施,保证电力市场可靠安全的运行,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电力市场顺利运营的首要原则。

  2.2.2公平竞争性原则

  在电力市场中,任何一个参与者都是平等的,对待任何的市场参与者都必须用统一的标准,采用无歧视的对待。公平是电力市场最基本的原则。

  2.2.3公开性原则

  首先,电力监管有效必须实现电力市场的充分公开。电力市场监督部门必须向市场参与者、市场交易者以及使用者、社会公众公开电力市场信息。

  其次,电力监管部门、调度机构应当准确、及时和完整地披露电力交易的相关信息。在披露信息的同时,也要注意保密。电力市场主体、电力调度交易机构、电力监管机构严禁透露任何可能会影响公平竞争的商业机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