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产业发展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7 共395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法库县发展树莓产业的问题研究
【第2部分】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规划探究绪论
【第3部分】 产业发展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4部分】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现状
【第5部分】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6部分】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7部分】树莓产业发展策略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概念

  产业就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也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即全部的生产部门和以自身的经营活动作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经济部门和行业的统称。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中,产业主要是指经济社会的全部物质生产的部门,一般来讲,每个部门都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独立的产品,进而形成不同的产业。

  2.1.2 产业的特点

  产业有三个显着的特点,一是规模性,二是专业化,三是社会功能性。产业要具有一定的规模,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经济和技术等优势,以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并促进和带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通过生产基地以及产业相关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才能增强产业的带动力、辐射力和竞争力,最终提高规模效益。另外,一个产业要在各个环节比如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方面不断走向专业化。就农业产业来讲,要想提高农业的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以及农产品商品率等,必须通过专业化才能实现。比如说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在生产环节要把小而分散的散户联合起来,通过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扩大农户种植规模,增加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农业产业在种植环节的专业化程度。最后产业具有社会功能性,比如说农业产业,要求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对一体化的各组成部分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资金、物资、经营、管理等的全程服务,促进各生产经营要素直接、紧密、有效的结合和运行。

  2.1.3 产业的分类

  上世纪 20 年代,产业最早由国际劳工局作了比较系统的划分,把一个国家的全部产业分别划分为初级生产部门、次级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随后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划分本国产业时都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国际劳工局的划分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劳工局的三次产业分类的方法,在我国,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等各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制造、蒸汽、自来水、电力、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等,第三产业分为流通和服务两大部分,共计四个层次:包括第一层次的流通部门,有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饮食、商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等。第二层次为生活服务以及生产的相关部门,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地质普查、公用事业、居民服务、旅游等行业。第三层次为提高文化、科学发展水平以及居民素质服务的相关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卫生、科学研究、体育和社会福利等行业。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提供服务的部门,其中包括国家和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警察和军队等。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18 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从各地域各国家的自然和地理条件相对具有差异的角度出发,将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比较,得出了各不同的地域都可以利用各地域不同的气候、土地等资源,生产出相对其他地域生产力更高、成本更低的产品。本地域本国家就生产适合自己的地域条件且成本最低的产品,这种产品有成本和经济优势,和不同的地域国家的不同产品进行交换,从而达到整体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就可以形成合理的不同地域间的分工,即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并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在生产上的相对成本不同,均可以利用各个地域各个国家生产成本较低的有利条件,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并与其他地域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各个地域各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使双方或者全地域各个国家都收益。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经济学家俄林和赫克歇尔以生产要素密度和生产要素比例为出发点,说明了比较优势的产生,并提出了要素禀赋学说。这个解释避免了李嘉图和斯密提出的贸易模型存在的局限性,认为生产要素与劳动力一起都在生产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影响生产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生产不同的商品就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而各个地域生产要素的资源禀赋以及储备比例和不一样,正是这种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别才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事实上,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田忌赛马故事也反映了这一比较优势原理,所以我们要利用好比较优势理论,要在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更要发挥好、运用好比较优势理论,更好地服务三农,为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利用好法库县特有的地理位置,种植条件,水文资源,市场前景、人力资源等地域特有的条件,因地制宜,突出法库县发展树莓产业的有利条件,整合农业生产和树莓产业发展的各个要素,构成和其他地域农业产业生产的成本优势,使法库树莓产业经营效益最大化,发挥法库县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树莓产业,加速现代化农业进程。

  2.2.2 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是指在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即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亚当·斯密最先研究此理论是规模经济理论的奠基人和创始人,其所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文中指出了劳动生产上最大的进步,和劳动效率的提高,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分工的结果。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1),张伯伦(EHChamberin),罗宾逊(JoanRobinson)和贝恩(JSBain)等是美国真正意义的规模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文中提到要想在工业上产生更大的利益,大规模生产时必经之路,.张伯伦以及罗宾逊对“马歇尔冲突”

  进行了完善,他们提出了垄断竞争这一新的主张,补充了传统的规模经济理论,马克思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补充和完善了传统的规模经济理论的,马克思在其着作《资本论》中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大规模的生产与协作是社会劳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前提,只有进行大规模生产才能快速提高劳动生产率,近代工业快速发展必须走大规模生产这条路,在此基础上才可以促使劳动分工以及结合,从而会节约大量的生产资料,才可以发挥出巨大的自然力量,从而为服务生产。

  马克思同时认为,扩大生产规模,有如下的几点优势:第一产、供、销的联合与资本的扩张;第二可以降低生产的成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是规模经济形成的两种途径,区别在于少数个别企业有效充分利用资源,和多个企业分工联合。通过学习规模经济理论我们可以知道,通过购并活动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必然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对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要更好地用到规模经济理论,尽量扩大树莓产业在法库地区的生产规模、经营规模、市场规模和树莓产业规模,一方面对于树莓产业各个环节要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企业、资金、及技术加入到产业链中来;另一方面,尽量扩大树莓产业整体规模,根据规模经济理论,扩大树莓产业整体规模可以有效降低平均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业各环节的利润水平,为法库树莓产业发展良性循环提供有力的保障。

  2.2.3 产业化理论

  产业化理论是麦克尔·波特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和创立的,麦克尔·波特是美国哈佛商学院究权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的学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就出现了产业集群理论,其定义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从而构建出了专业化的生产要素集聚地,其内部的区域公共设施企业可以共享、从而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流成本以及物流成本,形成了规模效应和区域集聚效应从而提高了区域竞争力。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ber)在其 1909 年的着作《工业区位论》一文中研究并讨论了产业集群之所以形成的原因是降低了成本。韦伯认为聚集可以使企业有效地降低成本。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可以给工厂带来更大的收益,从而降低了成本,而多个不同的企业聚集在同一个地点,这样也可以给各个企业都带来更大的收益并且降低各个企业的成本,研究和发展更加先进的技术设备、寻找生产要素等各个方面的成本降低都促进了企业的集聚。企业因为集聚而产生的好处可以看成企业收益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所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从而产生了企业集聚的现象。产业集群具有几点特征,在某一区域内部,如果过于分散,就不属于产业聚集。分工专业,就农业产业集群来讲,生产基地、农户、相关生产资料企业、产业龙头企业、科研培训机构、农业协会等中介组织都属于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一员。各个集群部门即相互独立,又在生产销售等方面呈现区域网状结构,集群部门之间,各个主体之间不断地进行产品、信息、资金等资料的交流,真正形成产业集群内部的网络结构。集群内部各个部门各个主体必须紧密配合,相互依存,并分工专业、详细,生产组织方式相联系,并有着广泛的交流。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力与与这种农业产业集群是密不可分的,打造特色的适合于本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必须将这种农业产业集群建立完善,并不断拓展发挥产业集群内部协调作用,建立一套高效地产业集群内部共生机制,利用可利用的外部因素,大力增强产业集群的能量。就法库县树莓产业而言,构建一个树莓产业的全产业链,将产业链上下游各个部门主体统统纳入到树莓产业集群中来,不断壮大产业集群,不断完善产业集群内部结构,让各个产业集群内部主体相互配合,互相依存,真正形成一个良性发展、健康发展、有序发展的法库县树莓产业集群。树莓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增大就是树莓产业竞争力的增大必要条件,要真正发挥树莓产业集群的聚集优势,真正打造一个强大的树莓产业集群,并让这个树莓产业集群根植于法库本地,为法库树莓产业做出巨大贡献。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