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连市农民工子女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5.1 存在问题
5.1.1 心理教育中的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是一个连接孩子与父母的纽带,情感的缺失会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陷入学习和和生活的误区,情感中一个重要的关系就是依恋关系,孩子依恋父母,但是如果在孩子成长中依恋父母的阶段的时候没有得到相应的反馈,则会让孩子关闭打开心扉的大门,有什么事情也不跟父母说,特别是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在青春时期的孩子们特别需要父母的关怀,需要一个可以谈心的什么话都可以喝他说的“好朋友”.所以说一个良好的依恋关系或者说情感关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对社会、对他人产生正确认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堡垒,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最首要的也是最基础的环节,所以我们国家一直把家庭教育摆在孩子教育的首位,正如一句电视台广告台词说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同样,在心理教育中,家庭教育也同样是摆在首位的。但是,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中,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以大连市安居小学为例,该校 60%以上农民工家长仅为高中以下文化水平,有的甚至不识字,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也不是很懂,就如一位家长说,孩子问他问题,他也回答不上来,后来孩子有什么问题也干脆就不问他了,另外,工作的劳累使父母没有时间去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烦恼,甚至有些农民工子女还面临着着父母家暴的问题。因此,一些农民工子女在学习方面也不是很理想,成绩排名在班级靠后,学习动力不足;在思想品德方面,农民工子女也存在一定的道德缺失,打架斗殴,迟到早退、抽烟说谎、欺负同学等行为时有发生,也有沉迷网络、桌球、游戏厅的,也有自暴自弃,厌学逃学的,在他们身上感恩、乐观积极、宽容尊重等健康品质也存在缺失。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烦恼与冲突需要倾诉的对象,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而父母忙于上班,根本无暇顾及子女,很少与子女交流,所以这些问题很难得到解决,而在集体生活当中,大多数农民工子女与城里孩子相比觉得悬殊太大,低人一等,往往表现沉默、自卑、怯懦、不合群。
5.1.2 决策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政府相关部门如教育部门对农民工子女这一个群体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目前国家逐步取消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并逐步消除城乡差距,但笔者认为隐性的城乡差距仍然存在,如教育公平问题,政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显然不够。虽然大连市已经为农民工子女取消了高昂的借读费及其他一切歧视性的收费,但这一过程本身就存在教育歧视,教育资源和机会的不公平使得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并不像城市子女那么容易,这也是早期的城乡二元体制留下的“后遗症”.同样的,虽然政府为农民工子弟进入城市学习打开了便利之门,但是农民工本身是一群经济水平比较低下的社会群体,他们负担不起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支出,而且国家法律规定,学生要在原籍参加中考和高考。这就使得农民工子女在继续接受教育这个问题上面临两难选择,要么回原籍参加中考或者高考,要么辍学跟随父母打工,这样一种政策使得很多农民工子女选择辍学,而留下来继续学习的那部分农民工子女则回原籍参加中考,就面临教育不接轨的问题或父母迫于生计不能回原籍的问题,使他们成为留守少年,这也可能加剧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对学习没有动力,也缺乏正确的指导,势必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5.1.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大多数学校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很多农民工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又找不到合理有效的排解情绪的出口。很多学校也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这一门课程,因为不在高考范围之内,也没有提供一个很好的心理辅导中心,即使有,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比如,安居小学,在一些农民工子女身上出现了偷盗、打架等反社会的行为,学校对此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措施,并没有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解,也没有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还缺乏一些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设施。当然,学校作为教育的第一重要基地,在对随迁子女心理辅导进行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从另一方面说,心理辅导要注意方法,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接受情况,尽量避免触及这些敏感孩子们的脆弱心灵,否则不但得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给他们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考虑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机地融入教学之中,通过二者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此外,现在各学校基本都设有心理辅导中心,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实际心理状况和知识背景结构,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进行小范围的心理辅导,这样才能保障辅导更针对性更具实效性。
5.1.4 社会关注不够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社会关注度不高,往往关注的是眼前的利益问题,如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社会治安问题,政治问题,在教育方面的关注度还不够,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国家也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但是从这些年教育发展的状况来看,教育的弊病仍然存在,社会对教育的诟病也日益增多,曾经有网友调侃当今中国三大被人诟病的职业,教师这个职业排在其中。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是也从侧面反应了当前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在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上更是关注甚少,甚至有的人不知道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史是什么概念。安居小学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少的到社会的关注,基本上有什么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也都是班主任解决,班主任成为了学习和生活以及心理上的“全能手”,但是班主任的作用还是毕竟有限,这个社会目前对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还是不够。
5.2 成因分析
5.2.1 制度方面
5.2.1.2 现行户籍制度的束缚现行的户籍制度将公民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升学、就业、社会保障、居住等都与户口挂钩,户籍制度也是政府很多歧视性政策得以实施的依据。比如,在教育方面,不同城市户籍的学生,面临的竞争是不平等的。在城市生活的农民工子女未必拥有城市户口,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工几乎不可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机会及社会地位,甚至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虽然国家在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学教育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政策制度,例如取消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择校费等等。但具体实施起来就很困难,这种政策还是受到流入地政府和和公立学校的影响,除部分城市能够给随迁子女提供公办学校的入学机会外,许多城市仍然对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学习设置了入学门槛,规定了各种不同名目的限制条件。
5.2.1.3 现行医疗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平等当前的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城乡差别仍然存在,很多,特别是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绝大部农民工群体没有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无法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城市医疗和社会保障权利,使得农民工群体身在城市,却只是城市的边缘角色,城市医疗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平等使得农民工子女无法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城市的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支出,使得原本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工在子女教育问题上负担更重,经济上的拮据使得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条件相对差,父母忙于挣钱也很少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也往往受到社会排斥,来到陌生的环境中,缺少伙伴、缺乏沟通和归属感,逐渐使他们变得无助、孤独也使得他们内心有一种巨大的落差感,常常感到自卑,沉默寡言。
5.2.2 家庭方面
5.2.2.1 家庭构成因素进城农民工家庭往往是三口之家或者四口之家,父母在外面务工的时候就很少有空照顾好子女,使得农民工子女缺乏有效的家庭监督和心理健康教育。生活的极不稳定性致使孩子的学习出现断层,导致学习跟不上,影响其学习兴趣。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在大城市深切体会到生活的不容易,所以望子成龙的愿望比城市人更加迫切,他们对子女成绩的重视远远高于对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视,这对其子女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5.2.2.2 家庭经济因素大多数农民工家庭经济贫困,孩子起初并不觉得,或在原生地的社会环境中显示不出,但在与城市孩子的比较中,逐渐注意到别人家的优越条件,开始感觉自己家里的寒碜,因父母没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家境相对贫困一些,尤其是与出身于大城市、或是干部、高知家庭的同学做一番比较之后,自感在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方面比别人“矮了一头”,在社会生活适应过程中容易产生“先天不足”之感。在这种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中,很难表现出开朗乐观、大度潇洒、无忧无虑和充满自信,经常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自觉不自觉地减少了与老师、同学间的交往。由于正常的交往需求受到人为的压抑,越发强化了不健康心理,以致陷入“恶性循环”的误区而不能自拔。
5.2.2.3 家长认知与教育水平因素家长对孩子重视程度也不够,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够关心,而且现在在农民工群体中盛行一种“读书无用论”,有些家长根本不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认为只要孩子初中毕业了就可以让他出去打工赚钱了,读不读书都无所谓,还不是和他们一样去打工,这一种观点的存在时很多农民工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出了问题要么体罚学生,要么不和学校联系,也不关心学生上课情况,老师情况,甚至家长会也不会积极参加,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年级、哪个班,开家长会时往往找不着地方,对孩子的情况漠不关心。父母对孩子的情况不重视,也一定程度上让孩子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失去了依靠和倾诉的对象,当孩子想找父母的时候找不到或者得不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帮助和关心,使得许多农民工孩子在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的时候不知所措无能为力,或者盲目应对。而且特别容易产生性格孤僻,自卑怯懦的心理状态。另外一方面,农民工父母也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大多数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有的甚至不识字,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也不是很懂,就如一位家长说,孩子问他问题,他也回答不上来,后来孩子有什么问题也干脆就不问他了,使得这些孩子们虽有很强的求知欲、上进心,却无力也无法改变现状,容易使一些孩子产生自暴自弃和破罐破摔的心理,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对社会也会构成新的危害。
5.2.3 学校方面
5.2.3.1 教育不平等待遇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和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迅速,使得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明显高于农村,教育资源向城市倾斜,许多有经验、有学历的教师都向城市流动或应聘到条件好、各项待遇高的学校,造成城乡师资水平严重失衡,相对来说,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子女相比较还是很大的差距,虽然国家强调了要使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子女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歧视,城市子女进入条件更好的学校,而农民工子女则进入条件更差的学校,师资力量不强,教学质量也比较差,因而农民工子女容易产生一种边缘化的感觉;另一方面,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队伍年龄老化,比如安居小学东居小学教师 60 人,教师老龄化偏多,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都赶不上时代的潮流,而年轻教师和中青年骨干大量集聚在条件更好的学校,造成教师区域分布的不合理。
5.2.3.2 文化教育与心理教育的不平衡大多数学校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文化教育和心理教育发展不平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单纯以成绩高低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而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这也就导致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心理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比较低,学生因为忍受不了高考的压力而轻生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情况都反应了我们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对于农民工子女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之前的学习基础和教育资源不如城市子女,因而在学习方面的竞争显然和城市子女有一定差距,在这种学习至上的学习环境中,就会使得很多农民工子女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心理压力特别大,但在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又找不到合理有效的排解情绪的出口。很多学校也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这一门课程,因为不在高考范围之内,也没有提供一个很好的心理辅导中心,即使有,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5.2.3.3 沟通机制不健全农民工子女和老师在沟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双方的沟通机制不健全,首先,在农民工子女这方面,他们很少与老师交流,或者由于胆怯心理不敢与老师交流,有什么心理问题都憋在心理不敢向老师打开心扉;在教师这方面,学校没有一个合理健全的心理健康中心,去帮助学生疏解心理健康问题,老师也没有很好的尽到老师的责任,对学生的关注不够,不能及时与学生沟通,发现学生在学习和心理方面的问题,以致学生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很多学校发生的“学生跳楼事件”,老师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而良好的关沟通机制,才会教学相长,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化和情绪调整有明显的影响,沟通机制不健全,使得思想既敏感又脆弱的农民工子女,很容易受外界不良评价的影响,甚至有的农民工子女在课堂上会关注老师爱心的走向和多少(是否偏心),假如忽视了这一点,加以白眼、歧视与训斥,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和挫败感,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也不利于农民工子女社会价值的获得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农民工子女的学业的顺利完成,也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认知和培养良好的人格。
5.2.4 社会方面
在当今社会中,社会的排斥和有色眼镜的歧视影响着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在人际交往方面,农民工子女要比城市的孩子面临更多的成长烦恼:
他们跟随父母流动,教育的连续性较差,来到陌生的环境中,缺少伙伴、缺乏沟通,缺乏归属感,逐渐使他们变得无助、孤独。他们还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因此上课不愿意发言,长此以往变得比较沉默寡言;而且流动人口通常集中居住,人员复杂,管理不规范,社会风气差。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得他们与城市居民交往的可能性和能动性都十分小。他们城市居民格格不入,就像另一个群体,他们也很少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进城农民工子女由于思想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