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精神文化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6-01 共2677字

  第 2 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精神文化生活概念
  
  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生活指的是人作为社会主体,在社会活动中从事的关于精神文化方面的社会生活。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一直在不断尝试着改变自然条件、征服恶劣的自然灾害并且没有忘记对于自我的认识,最终创造了许多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发挥着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的作用。从广泛的概念上来讲,文化指的是人类通过自身在社会的具体实践历练中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取得财富的加总。从更加具体的文化角度来讲,文化特指人类在精神领域方面取得的所有成果,其中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非意识形态领域方面(例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另一方面是意识形态领域方面。本篇文章中所阐述的文化,主要指的是具体文化层面。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文化,人在社会活动中处处能够体现出文化的影子,书籍中记载的人类活动就是人类文化不断发展和积累的一部分。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水平,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在社会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国际组织对精神文化的报告中显示: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综合素质的主要指标。

  2.1.2 精神文化生活功能
  
  精神文化活动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强化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它在人类生活中的精神价值和实际作用不容忽视。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知功能精神文化活动的认知功能主要表现在人类在精神文化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创造性意识。精神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自身价值的不断认识过程,随着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日益增速,涌现出了许多新鲜事物,需要人类认知能力的不断加强,这样才能反过来适应自然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由于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深入与人类在精神文化活动中不停探索,促进了人类精神文化的不断向前创新发展,追求进步已经成为人类追求精神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

  (2)凝聚功能精神文化活动的凝聚功能指的是在精神文化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大部分认可的文化理念,而且在此基础上铸就了民族的团结。民族文化的认可是精神文化活动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有了大部分群众的支持,经过长时间的历练,就会形成一种凝聚着民族力量的共同认知,在正能量的趋势下,带动了大部分人的道德价值观念。比如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统一理念、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民族互助互爱等一致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对于一个民族文化传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规范功能精神文化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提出之后,就变成了人类生活中的一个组成方面。这种和自然界不同的人类创造的财富,我们把他叫做精神文化生活环境。

  这种文化生活氛围一旦出现,就会形成一种反作用力,它会反过来约束人们的日常活动、激励人们奋发进取。这里提到的精神文化活动规范指的是,精神文化活动对人们活动的制约作用。通常意义上来讲,人们的社会行为受到精神文化概念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约束。简单的理解为,在实际活动中,根本找不到脱离精神文化制约的“非现实人”.

  (4)调控功能调控是一种人类主动能动性的体现,一种人类具有的自主参与行为模式。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过程中精神文化活动起着主导的调控作用;在人与自己民族的融合中需要自我调控;人与人的和平共处需要不断的调控自己来化解相互之间的矛盾;还有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共存空间上需要很好的调控自己来适应其他物种的存在。所以,它既是精神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中能够存活下来的综合素质考验。地球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物,人类作为其中的一个社会群体,为了能够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断在实践中探索,自然会遵循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约束一个群体的去留,形成一个有力的社会准则。社会在对立统一中寻求发展,精神文化活动的调控功能,使精神文化活动占据着重要地位。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供求理论
  
  需求是指“个人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欲望和能力”①,供给则是“厂商出售商品和劳务的意愿与能力。”②供给与需求是一对矛盾互动的概念,它们都由生产产生。有观点认为,需求创造供给,正因为消费者有消费的欲望,厂商才有生产的计划;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供给会创造需求,生产出的商品具有引导消费的功能。

  可见,换个角度看,供给就是需求,需求就是供给。马克思在谈到供给和需求的含义时说,“要给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概念下一般的定义,真正的困难在于,它们好像只是同义反复”,他认为,供给和需求都决定于生产:“供给和需求是由生产本身决定的”.

  ③供给与需求的辩证关系理论在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中仍然有效。

  文化需求是指人们在一定时期为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出现的对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渴求。文化供给是反映文化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文化的供给和需求都是价格的函数,但价格的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又是反方向的。”

  ④文化供求的良性发展是使供求处于一种良性均衡状态,这种文化供求的均稀依存于一定的文化商品的价格水平。尽管商品的价格因素是一种重要的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特别是文化商品的质量会为影响对其需求的第二个重要因素。为促进文化供求的均衡,可根据文化供求矛盾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可以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进行调节,也可以运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调节文化供求。

  2.2.2 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最具盛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和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之后,形成了心理学上的第三思潮。他在《动机与人格》等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人类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最低层次是生理上的需要,依次向上为安全的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地位和受人尊敬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五个层次。每一个层次的上升都是在前一个层次需求满足的基础上才能发生的。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一级的需要,是一个人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愿望与理想,不断地发挥创造力的自我满足。从实现的难度来看,等级越低者越容易获得满足,等级越高者则获得满足的比例较小。这五个层次的需求阶梯实质反映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从物质到精神的提升与进化的过程。人的文化需求属于精神的需求,他的实现不仅需要有物质需求的满足作为支撑,同时,又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上。人的精神需求包含丰富多彩的多层次内容,这是一个主体寻求自我认同与自我满足的过程。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但也离不开物质层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要在努力实现主体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实现上下功夫。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