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绿色建筑产业链构建与运行机制理论研究基础
3.1 主要概念内涵界定
3.1.1 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
随着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的袭来,建筑的发展得到全方位的关注,绿色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也即为生态建筑、环保建筑、可持续建筑,而其具体定义国际和国内还没有达成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中术语定义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37]。在评价一个建筑属不属于绿色建筑以及是几星级绿色建筑时,通过考察绿色建筑的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以及运营管理等标准来评价绿色建筑的等级。
同时绿色建筑不仅仅只对新建建筑,还包括对既有建筑的绿化改造。鉴于历史和人口原因,我国存在大量的既有建筑,这些建筑基本不属于绿色建筑,能耗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尤其北方的既有建筑,大部分采取集体供暖方式,严重浪费能源,污染环境。
目前我国对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激励力度不够大,导致我国绿色建筑出现新城“绿色全面”,旧城“无绿装点”的不和谐发展局面。绿色建筑既包括对新建建筑实施各项措施,又包括既有建筑的绿色化,因此要齐头并进,和谐发展。
(2)绿色建筑的认识误区
1) 高绿化建筑即为绿色建筑现实中,很多人把高绿化建筑混淆为绿色建筑,两者差别很大,绿色建筑追求的是相当质量和足够数量的绿化,而不是刻意提高绿化率降低容积率和道路面积,这样做在人口爆炸、资源有限的当今是受到排挤和反对的。绿色建筑与绿化的联系纽带是环境保护,绿色建筑定义中明确提出绿色建筑是环保建筑,合理的绿化率,保障了空气的净化和人们的生活的舒适度,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目标。
2) 绿色建筑意味着高成本、高价格绿色建筑开发商借用广告炒作效应,以绿色建筑为噱头,夸大绿色建筑的本质,误导购买者,以此提高房价。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设部部长仇保兴指出:绿色建筑不是高成本、高价格的代名词,一些技术水平不高,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建筑也可以评价为绿色建筑,如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冬暖夏凉,这就属于绿色建筑,再比如新疆地区的乡村绿色建筑,墙壁采用透气秸秆和石膏材料,保温透气性极好,造价也很合理。我国还未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一些实现小康社会的地域,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状况,因此我国引进绿色建筑时已经考虑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一些技术和设施的引进都要充分考虑成本的因素。绿色建筑的成本比普通建筑稍微高一些,但后期的运营经测算会节省一大批开支,长远来讲受益颇丰。
3) 绿色建筑意味着高科技、贵族化绿色建筑所走的并不是高端化、贵族化的路线,而是朴实无华的平民路线。绿色建筑定位于高端化、贵族化道路不会取得成功。发展绿色建筑要多为普通人民着想,立足点应该是广大老百姓的一般住宅和普通建筑,这样符合人民的经济承载能力,推广起来也会取得可喜的效果。我国在进行智能建筑实践时得到了不少经验教训,原因是造价太高,根本不适合应用于普通人民的建筑,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决不能走高端化、贵族化的路线,而应全面利用信息时代的信息价值,减少能源消耗。
(3)本文中对绿色建筑的概念界定
本文要进行绿色建筑产业链构建和运行机制研究,我国对绿色建筑产业链,本文结合研究课题——绿色建筑产业链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搜集关于绿色建筑内涵的文章,最终参考学者专家比较认可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中的定义即: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3.1.2 产业链
大自然中的万物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交替更新等都是基于大自然固有的生态链维系,社会上的不同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发展,必定要以产业链为依托。
产业链的概念起源于赫希曼 1958 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他以产业的前向联系、后向联系为出发点给予定义。但随着价值链、供应链的运用,国外开始逐渐淡化了产业链的研究,所以产业链这一名词逐步中国化。我国关于产业链概念根据不同的行业定义有所不同,比较认可的集中定义如下:一,产业链是一种从原材料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全过程,此过程中涉及不同行业、部门、供货商、代理商,反映了不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二,产业链是价值增值的过程,有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通过某种产品、材料等联系在一起,构成的一种价值增值的的空间结构。三,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的具体体现和最终发展,产业链包含价值链、供应链、信息链等链条,反映了价值链的增值过程,供应链上下游关系和信息链的彼此环节信息传递等内涵。本文在上述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定义产业链:产业链是在形式上,不再局限于直链条形式,而是出现了部分环节的搭接,具体的描述是,产业链是不同或相同产业的企业,以获取最大利润为出发点,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标,通过产品这一对象,根据一定的生产交易活动形成的企业上下游相互关联的动态的、增值的链条或链环。
3.1.3 绿色建筑产业链
本文基于上述对绿色建筑和产业链的定义,在搜集和阅读大量文献情况下定义绿色建筑产业链如下:绿色建筑产业链就是围绕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涉及绿色建筑科技研发、咨询设计、材料、施工、销售、运营管理、报废拆除、建筑物回收利用等环节,各环节彼此联系,形成上、下、中游企业间内在的技术经济联系的链条。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会涉及不同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某种产品交易等经济关系相互发生联系,于是形成了一条上游是绿色建筑技术研发,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材料,中游是绿色建筑施工,绿色建筑销售,下游是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和绿色建筑报废回收的产业链条。在绿色建筑产业链上上游涉及产业如材料生产,咨询设计等,中游涉及施工管理,施工技术监理等行业,下游涵盖监测,物业管理等第三产业和废弃物处理回收等环保产业。该产业链上每个不同的产业除了与上下游产业进行对接,其自身内部又会产生针对本产业的产业链,如绿色建筑材料除了上游与地产厂商,下游与施工单位对接,其自身产业内部形成绿色建筑材料技术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售后服务等等行业的产业链。
3.1.4 产业链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
刘福贵博士在《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2006)中指出了产业链的五大运行机制分别是产业链信任契约机制,产业链协调机制,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产业链竞争谈判机制,产业链监督激励机制并构建了产业链运行机制模型,对产业链的运行机制系统地进行分析研究。王秀丽博士在《生态产业链运作机制研究》(2007)中基于自组织理论对生态产业链的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生态产业链合作伙伴、委托代理、共生能量分配机制联合构成的生态产业链合作机制进行了理论深入分析,文章最后又对生态产业链的信息共享机制进行了详细结构设计。吴彦艳博士在《产业链的构建整合及升级研究》(2009)着重从沟通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竞争合作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产业链沟通协调机制是基础,利益分配机制是核心,竞争合作机制是关键的观点,并且从利益分配、竞争、沟通协调三大机制方面构建了产业链运行机制动态模型,并用Shapley 值法对利益分配机制的利益分配问题做了详细深入研究。王小君在《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与稳定性研究》中以丹麦卡伦生态产业链,鲁北化工厂生态产业链,南海国家生态示范园区生态产业链为例抽象出了单向依存型生态产业链运作模式和互利共生型生态产业链运作模式。
本文定义的产业链运行机制是影响产业链中各环节功能、关系及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规范限制及运作方式。本文的绿色建筑产业链运行机制包括了绿色建筑产业链合作机制、绿色建筑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和绿色建筑产业链竞争机制三板块,三板块相互作用保证了绿色建筑产业链的良好稳定运行。
3.2 相关理论基础
3.2.1 循环经济理论
(1)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略有雏形。1966 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将地球比喻为一个宇宙飞船,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飞船(地球)承载力是有限的,人口的不断增加加快了资源的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造成资源的浪费,长此以往,地球资源会枯竭,人类会像恐龙那样消失。所以肯尼斯·鲍尔丁提出,为了我们的地球资源不被消耗殆尽,为了我们和后代生活更加美好,我们必须将传统的直线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先进思想之后被称为循环经济理论的起源。
直到 1989 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David W Pearce)和凯利·特纳(R KerryTurner)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书中才正式提出了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他们在该书中建立了“循环经济”分析模型。该模型分为产业循环模型和自然循环模型,产业模型是注重减少资源投入,注重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自然循环模型目的是减少资源、环境压力,它以大自然系统中分解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为可利用资源为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循环经济才被引入我国,之后我国学者对循环经济的概念进行了不断深入的认识,从物质流动性角度出发,简单认为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性的简单循环程序,到从生态角度定义,认为循环经济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遵循生态原则和发展规律,仿照生态系统进行循环,达到一种资源合理充分利用,整个经济系统和谐地友好地融入生态循环,再到从资源利用角度出发,认为循环经济是资源大部分的可利用,可循环,可再生,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资源、科学技术的链条上在进行生产时资源的高效利用,将传统的粗放型开环式生产转变为资源集约利用的闭环生产。
在经过了学者对循环经济层层深入地认识基础上,2007 年 8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其中阐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是一种非线性经济活动,是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一种闭环经济模式。使资源在最大限度,合理,充分的循环利用中达到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由此种种可见,循环经济是按生态经济原则和知识经济规律组合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和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经济;它通过纵向、横向和区域耦合,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建设融为一体,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铲除,自然资产和生态服务功能正向积累、持续利用,使污染负效益变为经济正效益的经济模式[41]。
(2)循环经济的原则
国际上循环经济的三大基本原则是“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其着眼点在于经济系统物质代谢模式的输出端,旨在解决发达国家生产和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问题[42]。我国 2008 年 8 月 29 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依据我国的发展特点重新界定了 3R 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
减量化(Reduce)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目的是在源头上就规范资源的输入,注意节约材料的利用。在生产时,引进节约利用资源的先进技术,争取从源头上减少物质流,能量流的输入。
再利用(Reuse)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中国中药的熬制时就采用这种原则,一般药一天服用三次,早、中、晚。中药早晨熬制完后,病人服用药液,之后可以将药渣留置于熬药锅中,用于中午甚至晚上的熬制。此过程就很好地解释了再利用的实施方法,即尽量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使用时间,考虑多方式、多角度、多作用对一种产品进行使用,从而达到资源的充分集约利用。
资源化(Recycle)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此阶段是循环经济理论关键环节,是将报废的产品资源化,变垃圾为宝。对于生产环节,尽量用再生资源代替自然资源;对于消费环节,倡导消费者购买产品报废后,报废品可充当资源再利用的商品,从而使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实现闭合。但资源化不是绝对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产品的报废品全部资源化,这样有可能造成成本过高而且不实际,大自然的分解者仍会去分解一些废品垃圾,如分解者对于可降解塑料袋的分解,从而也能实现资源的闭合回路。
3.2.2 产业链理论
产业链的思想源于西方国家,但得到进一步地发展是在我国。我国最早的产业链研究是关于农业产业链的研究,发展至今涉及动漫、电子、电信、建筑等各个方面。产业链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对产业链的研究往往会涉及到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等学科、产业关联、产业集群理论、价值链理论、供应链理论等等理论研究领域,需要运用系统的思想,辩证法的观点进行研究与应用。
产业链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与产业关联、产业集群、价值链、供应链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1)产业链与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是产业经济学领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用领域包括微观、中观、宏观经济领域,其基础理论实现了产业之间量和质的结合分析。产业关联理论的实质是产业间经济活动的联系,产业链的深入研究离不开产业关联理论的支撑。产业关联理论起源于威廉·佩蒂古典经济学家,之后该理论又称之为投入产出理论。威廉·佩蒂指出工厂进行生产时,各部门之间会产生关系,这种关系会形成一种产业循环流。此后,赫希曼首次提出了前向关联、后向关联、环向关联的产业关联方式。产业关联理论的正式问世是美国经济学家昂惕夫的着作《美国的经济结构 1919—1929》的出版。在此基础上,投入产出模型由彼得·卡尔门巴克(Peter Kalmbach)和亨兹·D·库尔茨(Heinz D.
Kurz)等联合提出。日本专家主井甚吉,在充分研究了线性规划和产业关联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线性规划与产业链相结合的应用实践模型。实现了产业关联理论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飞越。当前产业关联理论的发展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渡边经彦和钱纳里对美国、意大利、日本和挪威四个国家的 29 个产业进行分类和关联系数的测算。国内学者专家周振华研究了关于产业关联的一般基础性的变化,成为了产业关联理论的中国传递人。
(2)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与经济现实中大量涌现的经济现象密切相关,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尤为密切。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之间的相关性,决定了产业链理论的深入研究需要产业集群理论的指导。哈佛教授迈克尔·波特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在一个以主导产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内,在空间上积聚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组织,形成具有持续优势和强大竞争力的现象。产业集群会给企业带来很好的外部效果。我国研究者王辑慈研究分析,产业集群是各产业进行经济活动的垂直化或专业化分工而产生的环节、部门。由此可见,产业集群强调空间性的积聚,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明显,是研究产业链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指导。
(3)产业链与价值链
绿色建筑产业链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离不开价值链的分析。在产业链中价值链是产业链价值增值的研究基础,各节点企业通过生产不同的产品与服务等经济活动创造价值,反映生产商、供应商、中间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价值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产业链本质是在研究上下游产业之间相互关联又相互不同的经济活动,以及由此经济活动产生的产业链价值增值的的原因和机理。通过研究产业链中的价值链,明确价值增值和价值创造过程,确保了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在产业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伴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和重新组建,从整体增强相关产业的盈利水平,而这一过程价值链理论的指导尤为关键。
(4)产业链与供应链
供应链理论追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全球化经济发展视角为出发点,将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精心打造核心业务,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供应链在既合作又竞争的环境下运行,给产业链带来协同和整合效应。在供应链中,各加盟企业,以原料供应为开始,经过上下游不同加工、组装、销售等工序然后到达客户。供应链管理强调“横向一体化”,将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为联盟之间的竞争,从而凝聚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产业链包含众多产业,一个产业往往又包含很多企业,当一个企业的原料来自于上一个企业的产品时,企业之间发生了一系列联系,从而构成了供应链,产业链是通过众多企业相联系构成,这样就建立了产业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紧密联系,产业链的内涵、构建及运行机制的研究就必然以供应链为基础进行深化分析。
3.2.3 博弈论
(1)博弈论的发展
博弈论思想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春秋时期,《孙子兵法》中有 13篇文章论述和探讨战略治国及战略军事策略问题,有名的田忌赛马是最早的博弈论案例。之后两千多年,博弈论在国内几乎没有什么发展。
1944 年《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问世,它是国外学者将博弈论引入到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该书由冯·诺依曼(Von Neumann)和摩根斯坦恩(Morgenstern)合作编写,书中列出了博弈论的概念术语,基本框架和表达方式方法。1959 年由 M·书比克(MartinShubik)出版的《策略与市场结构:竞争、垄断与博弈论》一书,是博弈论在经济学得到应用的标志。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纳什(Nash)提出“讨价还价”模型,夏普理(Shapley)和吉利斯(Gillies)首次提出合作博弈中“核”的概念,这些都是合作博弈鼎盛时期的标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合作博弈的发展进入顶峰时期,非合作博弈的萌芽开始显露。
纳什(Nash)在 1950 年和 1951 年发表了两篇讲述非合作博弈的论文,将博弈论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有效论证,并利用其名字命名了“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同年,塔克(Tucker)创建了“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模型。他们共同奠定了非合作博弈论的坚实基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学者专家逐渐认识到博弈静态模型的局限性,泽尔腾(Selten)首次将“纳什均衡”引入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层层深入,提出了“精炼纳什均衡”(Perfect Nash Equilibrium)和多阶段博弈的概念,进一步拓展了倒推归纳法等分析方法。此阶段,贝叶斯纳什均衡的概念被提出来,不完全信息博弈开始发展,随机分析法也被用来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问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博弈论发展研究进入全盛时期。这一时期,“顺序归纳法”(Forward Induction),“序贯均衡”(Sequential Equilibrium),“完美贝叶斯均衡”(PerfectBayesian Equilibrium)等等相继被国外学者提出。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及信誉问题研究取得丰富成果。
199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纳什、塞尔顿、海萨尼三位,他们正是由于将博弈论应用到经济学领域,并作出了突出贡献而获得此殊荣。199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次授予了在博弈论研究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莫里斯(Morils)和威力克(Wekery)。博弈论逐渐成为了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基础和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弈论也把经济及与经济相关联的学科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高度。
(2)博弈论的构成要素分析
一个标准完整的博弈包括七个要素,分别是,参与人、策略、信息、次序、收益、结果、均衡。
参与人(Player)又称为局中人或者博弈方,是在博弈中以自身利益最大化做为目标,独立地进行决策、独立地承担博弈结果的决策主体,这个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如厂商、政府、国家等。在博弈过程中参与人平等地按照规则进行决策,此期间,有两个很重要的条件:一是,要求参与人是“理性的”(Rational),即,参与人在进行博弈时前后决策一致,不会出现前后矛盾的行为决策而导致收益减少;二是,要求参与人是“智能的”(Intelligent),即,参与人能够准确掌握博弈对方所知道的一切,而且能够做出博弈对方对该局势做出的所有决策的推断,那么断定此博弈模型中的参与人是智能的。满足上述两个前提条件的博弈参与人才能是具有行为能力的决策主体,才可以进行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策略(Strategies),别名战略,是参与人在博弈中的全部行为(Actions)或策略的集合,该集合可以是离散的也可以是连续的,也指参与人在不同的条件下选择的不同的行动,在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驱动下,每个决策人可以选择的方式、方法和经济活动的水平、量值等。随着博弈模型的不同可供博弈参与人选择的策略或行为的数量不同,即使在同一个博弈中,不同的参与人可选的策略和行为的数量也长常不相同。
信息(Information),是指博弈过程中的情报和有关知识,尤其是博弈局中人(对手)在博弈过程中掌握的博弈对方的对策略的选择取向的情报和知识,针对性的讲就是博弈局中人掌握的其对手对其本身决策有影响的所有情报知识。
次序(Order),是指博弈参与人做出策略选择的先后顺序。博弈参与人做出的策略先后顺序不同会造成不同的收益结果。当一个博弈模型中,存在多个决策人进行决策时,为了保证公平合理需要多个参与方同时做出决策,但是在很多时候决策的做出是有先后之分的,甚至博弈参与人在一个博弈模型中要多次做出决策,这样次序就在博弈中显得尤为重要。
收益(Payoff),又叫支付,是指博弈双方根据对方的决策做出选择决策后的得与失,是博弈中决策人最终关心的东西,是所有局中人策略或行为的函数,如绿色地产开发商所获得利润,购买绿色建筑客户所获得效用。我们平时研究的博弈一般用收入、利润、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表示数量关系的结果,有的可以直接量化为数量的结果,是构成博弈模型的基础和标准。
结果(Outcome),是指局中人感兴趣的均衡效用组合,均衡行动组合,均衡战略组合等,是博弈参与人追求的根本目标。
均衡(Equilibrium),是指博弈局中人的最优策略和行动的组合。此处“均衡”特指博弈模型中的“均衡”,一般称为“纳什均衡”。
(3)进化博弈理论
上文中提出,传统的博弈论是以参与人完全理性为假设前提的,在传统博弈中,参与人都采取是自己得到最大回报的无差异曲线或者最大效用的行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完全理性的前提假设是不存在的且不合乎常理的。1972 年约翰·斯密(JohnMaynard Smith)首次提出进化博弈理论,从而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这个博弈论中“漏洞”。
进化博弈论以生态学研究为基础,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和拉马克的基因遗传理论为参考,将博弈论和万物动态演进过程相互结合的理论。此理论遵循生物学上的“优胜劣汰”进化规律,即在生物体演化过程中,群体之间进行竞争时处于赢者地位的物种存活下来,而处于败者地位物种遭到淘汰,并依此规律为出发点研究生物群体行为的变化调整过程。
进化博弈理论中个体的决策是通过不断地模仿、学习、变异等动态过程学来从而影响群体的决策走势。在进化博弈中,对参与群体的理性要求较少,群体中的参与人只要知道什么决策是有利于盈利和什么决策是不利于盈利即可,不必深究理解此决策产生盈利的原因。由此可以总结出进化博弈能更客观地预测人类群体行为,与现实也较接近。
1)进化稳定策略(ESS)
进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ESS)此概念于 1974 年由梅娜德·史密斯(Maynard Smith)提出,其直观表达是:在一个群体(原群体)中,其决策行为不受小的突变群体的影响,则该决策行为模式必定获得比小突变群体更多的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突变群体逐渐从原群体消失,那么原群体的决策策略即为进化稳定策略,并且任何选择突变策略的个体都无法侵入该群体。基于优胜略汰的生物生存基本法则,突变策略个体面临两种结果:其一,推出原群体;其二,改进进化稳定策略与原群体策略一致。其数学方式定义如下:【1】
3.3 本章小结
本章是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部分和基础理论的详细总结。第一节分析文章涉及的主要概念内涵界定,首先以绿色建筑为切入点介绍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内涵和容易引起误解之处;其次,阐述了产业链的概念定义和本质属性,并对绿色建筑的产业链进行了定义;最后,对产业链运行机制进行了介绍。第二节重点介绍论文依据的相关理论,首先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进行分析;其次,深究了产业链与产业关联、产业集群,价值链,供应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再次分析了博弈论的发展和构成要素,并对进化博弈相关理论中的进化稳定策略及复制动态方程进行了分析。为论文下面章节的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