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城市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22 共1610字

  第三章 城市少数民族社会适应状况

  一、城市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

  (一)兰州市少数民族概况。

  在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显示:兰州市常住人口为 3616163 人,与10 年前的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 473699 人,增长了 15.07%,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 159376 人,与 10 年前相比,增长了 27.25%.

  兰州市常住人口中各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 159376 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41%,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了 0.37 个百分点,其中,回族人口为 109515人,是兰州市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

  (二)基本现状。

  1.来兰州历史。

  兰州历史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一部分回族成员是在兰州土生土长的,但是从全国各地迁移而来并在兰州定居的回族人口也越来越多。

  90 年代之后来兰州的少数民族人员逐渐增多,在被调查者中有 69.8%的人都是 1996 年之后才来到兰州的。访谈中有一位回族老人回忆到:1949 年兰州解放的时候,各民族群众都在喜悦之中,一起参加了庆祝活动,后来维吾尔族、回族肯定还有别的民族都在在南关清真寺参加了欢迎大会,庆祝解放军胜利,后来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接触逐渐增多,本来挺好的民族关系因为当时社会情况又不太好了,"文化大革命"过后,才又恢复重建了兰州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

  另一位男性被访者说:我是从庆阳来的,以前在老家特别贫困,而且回族在那儿时常受到汉族的歧视,1998 年我就来兰州了,国家政策对少数民族也不错,而且兰州人民也挺友善的,后来我家人就也跟着来了。

  这些回族人员留在兰州定居原因的调查结果。有 40.7%是出于工作需求留在兰州的,有 34.9%的被调查者是出于家庭需要留在兰州的,出于本人志愿的比例比较少。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部分少数民族群体在兰州定居的行为有一些"被动性",这从下面的访谈也看以看出。

  其中一位小餐饮店的青年男性老板这样说:我以前就是个农民,家里穷,后来有些人来城里打工赚钱了,我就也想来城里看看,毕竟这里工作机会多,赚的钱多一些。

  还有一个被访者是这样说的:刚开始在老家过的也还不错,后来孩子长大要上学,村里的小学已经没了,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就干脆到兰州来工作定居了。

  另一位女性被访者说道:我丈夫早就来兰州工作了,后来孩子也来了,我为了照顾家人的生活也来跟他们一起住,而且一直分居两地也不是办法,就决定来了。

  从问卷和访谈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为了生存和工作的需要是他们大多数人来兰州的原因,而女性群体更多的是为了家庭的需要跟随家里人而来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不仅突出了女性群体来城市更明显的"被动性"特征,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以及他们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

  2.个人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的调查样本严格控制了其民族属性和定居时间,以保证样本符合本文所界定的概念范围。下面就将调查对象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基本情况做一个说明。

  这次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差别不太大,在兰州定居的回族人员绝大部分是已婚人士,其中男性有 84.6%己婚,8%未婚,女性有 94.1%已婚,这说明定居的少数民族群体中绝大多数是已婚的,但是男女也有一定的差异,男性未婚而在城市定居的也有少数,但是女性几乎没有,说明女性更多的是跟随家庭而决定居住地的。

  调查对象中 40 岁以上的人占多数,整体而言,中年人和老年人偏多。这可能与年轻人的经济能力和在兰州工作的时间,以及在兰州定居意愿的不确定有关。这种偏中年的年龄结构和大多数已婚的家庭结构会使他们在城市定居的动机相对多元化,除了想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外,还有对社会地位、工作机会、自身的发展和子女的教育等各种方面的愿望,这一点从深度访谈中也可以看出。

  调查样本中约 65%的个案只具有初中以下学历,但也有12.8%的个案接受了高中及以上教育,这显示了少数民族这个群体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和多元化的特征。他们文化水平低,知识和技能学习不足,受教育程度不仅限制了其职业的选择,更限制了他们社会地位的上升。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