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各区块内容详细设计
(一)序厅
一般来说,序厅起到的作用是全馆内容的一个提要作用,对迁安规划展示中心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场地条件,序厅的作用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人流导向和空间视觉分割的作用。
因此,我们根据视觉测算,采用半开式设计,在离入口处 14 米的位置设计了一面高 8 米的形象墙,由迁安的折纸文化得到的视觉元素,设计成向左的递进的折线面墙体,并且有意的将形象墙向右做收口处理,使得其左边人流进入的方向更为开拓,引导观众进入主题展区。
(二)魅力迁安展区-古城变迁展项
进入魅力迁安展区,首先展示的是迁安历朝历代的城垣变迁。在有限的空间条件限制下,通常的二维图片展示或是二维的影视视频将大面积的消耗展示立面空间使得其他的主题内容得不到展示,更重要的是对于历史文化类的展示内容来说,展示手段的利用方式将决定性的影响观众的感知程度。
Maria Economou 和 Laia Pujol Tost,针对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示过去专门做过调查研究,他们在 2005 年的“想象中的古罗马”的当代艺术展中通过现场观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了多媒体艺术展示方式对观众感知历史文化的影响。设计师们会在展示现场观察观众的反应,在视频展示空间记录下观众的停留时间,在互动界面展示项目中记录下观众的操作反应,在多组合的展示项目中记录下观众的参观路径。在观众参观展项前发放多选题式的调查问卷去统计观众的样本信息,并调查观众对展览的预想期望和观众对历史文化类型的多媒体展示的认知情况。在参观完后会再次发放调查问卷,收集观众对展览的观后感,其中包括哪些展示项目是最有沉浸感的,哪些互动是最有助于传递信息的,哪些展示技术是最有利于文化遗产类的展示的等等。
经过设计师们的观察和调查问卷得到的结果,以往通常经验当中互动参与的展示方式必然带来更多的观众参与时间和更强烈的体验感并没有在历史文化类的展示内容中得到体现。调查得到的结果是,参观者主要将时间花在了学习如何操控互动界面上,设计师们的观察得到的结果是,观众只有在熟悉了互动界面中展示的环境以后才会去专注于互动界面中的内容信息。①古城变迁这个展项放弃了互动操作的展示模式,我们把它设计为一个大型玲珑剔透的钢架结构,其布局为上下两部分各七个折面,每个折面上都贴有投影膜,在钢架里装载投影机,利用多通道投影技术,使得每个折面既可单独播放画面又可以一起联动播出画面。观众游于其周围,通过联动的画面,10 分钟就能“走”完“轩辕立都”、“令支古都”、“孤竹古国”等城市演进的足迹。无论在奇特的装置造型上,还是材质的多样化上,都提升了视觉上的新颖和冲击力。
故事开始时,观众听着战场上的号角声,仿佛置身于“逐鹿之战”的古战场,轩辕黄帝在建昌营指挥与蚩尤的作战,都城外,将士们整装待发,骑马的将军威风凛凛正向战士们喊话……当观众正在兴致盎然的观看出征的宏大场景时,投影突然改变了。上部分七个折面的画面进行了刷新,出现的是清澈的天空,“漆水之北夷齐里,滦水之东孤竹城”的民谣响彻天空,下部分的投影展现的是富庶的孤竹国城都,宫殿里“夷齐让国”的典故正在演绎。最后画面转换到明朝时戚继光主持修复迁安古长城的场景,戚老将军在长城上眺望远方,指点江山。观众在古城变迁这个多媒体艺术装置中亲自走过了迁安 5000 多年的历史变迁过程,在深深的沉浸感中了解了迁安的历史人文。
(三)滦河 VR
经过古城变迁展项,可以直接来到我们在桥下设计的“滦河 VR”展项区,我们巧妙的将回廊桥下的空间设计成一个投影幕布空间,搭配幕布前放置的操控船,形成一个虚拟漫游滦河的展项。
VR 是英文 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的缩写,由于虚拟现实是一种新的媒介形式,所以对于它的定义也是在不断的变化。Webster's New UniversalUnabridged Dictionary(1989)对虚拟的定义是“being in essence or effect,but not in fact”(在本质上或效果上存在,但在事实上却不存在),①对现实的定义则更为复杂,如果要完完整整的定义明白的话可能需要牵涉到复杂的哲学讨论,所以对于展示设计来说,我们把虚拟现实看做为一种传播媒介,能给观众创造一种存在的体验感。虚拟现实的体验有四个方面的要素很关键,虚拟场景,沉浸体验,感知反馈和交互体验。
在展示设计领域中,虚拟场景是通过电脑技术模拟现实的场景,让观众通过电脑设定的系统和操作有身临其境的,交流互动的场景体验。沉浸体验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威廉·舍曼和阿兰·格瑞戈对虚拟现实的定义是沉浸在替代的现实空间或现实空间的不同观察角度。
这样的定义给了我们理解虚拟现实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参与者可以意识感知的另外的替代空间,如小说里通过文字创造的场景等,又或者是对现实存在空间在不同角度的感知,如透过电影电视镜头拍摄的视频画面等。基于电脑模拟场景的虚拟现实可以说囊括了两种理解方式,因为它能使得人类的想象空间从意识中呈现到现实画面。
不同于传动媒介创造的沉浸体验,电脑模拟场景所创造的虚拟现实沉浸感能让参与者通过自身动作的参与得到感知上的反馈,从而给参与者更为真实可信的沉浸体验。感知反馈通过跟踪参与者的动作操作传递信号给中央系统,在中央系统集成信号后,反馈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给参与者,形成交互体验。
VR 具有其他的展示媒体所不具备的灵活性,例如,音乐在只能在一段时间内传播,平面展示只能在一定的空间里传递信息,影视视频虽然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做视觉和听觉传达,但是参与者却只能被动的接收导演者的解说。在虚拟现实展示技术中,参与者通常掌控者如何经历虚拟现实中的时间和空间,虚拟的场景里可能有一个活动中心区域,但是参与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在场景里行动,而不必像影视视频里只能按照已经设计好的叙事线路接收信息。
滦河是迁安地区生态核心、休闲旅游度假区和风貌展示区,滦河两岸区域也是迁安市规划发展的核心产业区,作为魅力迁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设计的VR 展示方式允许观众通过控制操作方向盘,以水陆空三个视角全方位的游览滦河区域,大屏幕尺寸的 VR 展示方式,通过互动操作比其他的展示方式更能增加参观者的现场体验感,加深对滦河区域的现行规划的了解,提供给参观者对未来滦河区域美好发展更宽广的想象空间。
(四)活力迁安展区-中心城区总规沙盘模型
迁安规划展示中心的中心城区总规沙盘模型不同于其他展馆内的声光电一体模型沙盘,它更像是结合了 LED 屏幕,异性定位投影等多媒介的沉浸式剧场。参观者登上 2 楼的观看平台,长 66 米,宽 44 米的长方形的声光电一体结合异形定位投影的沙盘模型尽收眼底,设置可以同步操控模型多媒体演示的触摸屏查询控制系统,解说词与 LED 屏幕,沙盘模型、投影机、舞台灯光系统紧密配合。
一条 蜿蜒的滦水贯穿整个模型,在观看完配合解说词的总规影片后,参观者还可以通过沙盘旁边的触摸屏,任意点击所要关注的地方,只要启动按钮,沙盘上的该位置就相应亮起内置 LED 灯光,顶部安放的投影设备也将投射于此,对局部的小区域进行数字化视频渲染,配合前方的大屏幕上将对应的投射出相关视频资料,可以让参观者清楚看到开发区的道路、园区发展规划和其他配套设施情况。优美的解说将引导参观者细细观赏这场盛宴。
(五)绿色迁安区-重点工程展项
互动多媒体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平面设计或空间设计,因为有人机或人人的互动,人们的操作与使用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设计形式的走向,通过研究参观者对互动界面的使用习惯,更重要的是结合展示内容所包含的信息,因为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决定了多媒体展示形式的组成方式。我们可以结合不同方法的展示形式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整体上说,实用性是评估展示方式是否合适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重点工程展项是迁安规划展示中心里的又一个创新的多媒体互动艺术装置展项,我们将迁安市的十个重点工程项目,结合在一个模型沙盘中,摒弃传统的以模型加展板的方式单独的介绍每个工程项目,为了能在十个平方米的沙盘面积中展示十个精美的建筑工程模型,同时满足多人参与互动的方式,并且对模型起到保护作用,我们在沙盘外围设计了一个热弯玻璃拼合成的“玻璃展窗”,观众可以通过在沙盘外围的热弯玻璃平面上的透明的全息投影膜和摄像动态跟踪动作装置形成的互动界面进行操作,详细了解每个建筑工程的设计创意来源和建设过程。
六、方法与总结
随着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各种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主题展馆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兴起。多媒体艺术在主题展馆中的应用也占据了前所未有的篇幅,多媒体艺术是对各类信息内容、各种视觉符号等的分析、筛取和组合的过程,在多媒体艺术的设计过程中,除了需要掌握各类媒介的应用技能和经验外,更重要的是应该利用这些媒介的组合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建立多媒体49艺术设计的语言规则。
多媒体艺术各种媒介的编排组合涵盖了一种隐性的媒介构成骨架,各种媒介的构成要素像散落的宝石一样,通过编排组合将它们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多媒体艺术设计也就是对于空间内各个构成要素如图像、文字、视频、音乐、符号等的整体规划,使其按照一定的秩序规律形成视听触觉的节奏与韵律。各要素的编排、构成和组合体现着设计师的审美理念和设计水准,媒介的编排设计应该给主题展馆的参与者带来独特而新奇的视听触觉艺术感受,创作出体验性强的信息传达形式,不仅可以感染参观者,还能使他们产生深刻的形象记忆,从而达到主题展馆应用多媒体艺术设计的目标。多媒体艺术的编排组合设计主要是对于空间中所利用的各种构成元素的编排。
展示空间中的图像、文字、视频等元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各种要素的编排既要符合视觉流程规律,又应该注意整体性、新颖性和形式美法则,对于空间各元素进行恰当的规律编排和整体的设计,可以使展示空间主次分明、形式感强、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在空间的元素编排过程中,可以借鉴已有的视觉设计规律,把图像、文字等所有的构成元素都理解为点、线、面来进行组合,通过合理的编排使各种元素成为整体、有秩序的、有节奏感的视觉形态。在多媒体艺术设计中,图像往往是画面中最具有感染力的因素,而触觉操作和声音等不仅是传递信息的方式和符号,还应该作为形态来进行设计与编排。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变化,触觉造作的体验性能起到调节和补充展示效果的作用,某些程度上,还能起到决定体验效果的作用,如很多装置艺术的操作过程就完全需要通过参与体验操作形成强烈的视听触觉体验感,如果只是一味的站在一旁观看恐怕连原本能体验到的视觉韵律感也会消减许多。在多媒体艺术表现的设计布局中,设计师应该利用视觉移动规律、声音语言的引导性、触觉操作的体验性、引导参与者的感官意识从主要的内容开始,对整个展示空间进行观赏,从而达到清楚明确有效率的信息浏览过程。这种感官意识在展示空间的移动,完全依靠了有形与无形的导向,各种媒介的组合边缘,各种图像和声音在参与者感官意识中形成的心理连接,这些都是有形与无形的线。在多媒体艺术设计中运用这些线,就可以把握空间展示布局的要素与表现特征,并且还可掌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然后进行安排和组织,形成符合规律的、创造性的感官意识形象。
本章节通过对河北迁安市规划展示中心设计方案的具体分析,研究当代主题展馆展示设计艺术的理论,重点以实际案例中设计原理与主题内容的整合运用,传达迁安古城的城市魅力,并联合主题展示设计的有关理论研究,关注当代展示设计方向的特征和发展的新趋势。迁安规划展示中心是迁安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是市民了解城市规划的重要渠道,相对比较此类型的当代主题类型的展馆,迁安规划展示中心有机的整合了科技技术、工艺成果和艺术性,创造出了一张只属于迁安的独特形象的城市展示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