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重要日程,摆在突出位置,构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充分说明我们党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道路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报告对社会发展的构想再一次实现了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该转变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遵循的已有范式也发生了变化.美国着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mal Kuhn)首先提出了"范式"这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在库恩看来,"范式"是指某一科学家共同体围绕自身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奠基于他们共享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随之,提供的是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形成一种共同的科学传统,规定的是共同的发展方向,同时也限制了共同的研究范围.
一
"范式"这一哲学范畴最初是为了解决科学发展问题,阐明科学进步而提出的.但在今天,范式则指人们在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用的某种被固定化的思维方式.换句话说,人们在研究问题时,总是在一定的研究领域和既定的条件下,利用已有的研究工具,运用公认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的认识世界的活动,即在一定的"范式"制约下进行的认识活动,通过已有范式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处理人与自然、环境打交道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当已有范式不能有效处理现有问题与困境时,尤其是经过修改也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时,先前的范式就成为一种阻碍科学进步、社会发展的思维方式,人们应解放思想,抛弃旧范式,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新范式.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提出的一种新的思维范式,该范式的提出是因为生态危机的出现.出现生态危机之前,人们的思维出发点也是好的,是一种进步,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定为一种"新范式".生态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中心主义实施的一种无意的"扭曲"."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给生态系统造成了超出其自修复能力的伤害,使之濒临崩溃或瓦解,并进而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状况."[1]
就像以澳大利亚哲学家帕斯莫尔等人为代表的"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生态危机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正是人类的某些不理智的活动使社会财富的成倍增长和积累的同时也造成了经济的盲目发展.正是由于人们功利主义价值观念的设定和生产方式发生偏差,只顾眼前的生产效益和具体的、局部的或个体的利益满足,而不顾人类长远的、整体的基本利益才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
哲学人类学的代表舍勒指出,人类活动导致生态危机,这一观点与人类作为世界的主体和探究的中心密切相关.现在整个社会的存在之根本是以人为中心来探讨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考虑人在宇宙中的发展,更好地为人来服务,使得人在整个和谐的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实质上,人是世界的中心和最终目的,这是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特点.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最终使人们把落脚点放在了人是研究的中心和目的.舍勒说过:"从我的哲学意识第一次觉醒的时候起,'人是什么以及他在宇宙中占有什么地位'这个问题,就比其他任何哲学问题,在我心中占有更深的、更为中心的位置."[2]
实际上,生态危机并不是因为人成了中心而导致的,而是在这个以人为中心的思路中因为现实的困难与人的操作不当出现扭曲,产生了一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生态危机.人类在自己生活的圈子里生存,始终把人类的需求和利益作为一种最高的价值取向,只是单纯的考虑了人是目的和中心这个重点,而往往忽视了自然界中其他生命体的存在以及对人生存的重要意义,不断地向自然界任意宰割和索取,不顾后果进行无限度的开发和利用,砍伐树木森林、无所顾忌地向空中排放污气等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出现,正是人类中心主义(一定意义上与理性主义、本质主义也相关联)思维范式导致的.此时,人们所认为的发展是一种以经济高速增长为核心的片面发展观,是一种只是看中物质财富增长的一维发展观.这样一种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导致的是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动植物资源的不断减少,生物物种的灭绝,水土流失的侵蚀,土地荒漠化的加剧等一系列全球性的共同问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好像在一夜之间突然发现自己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大量危机: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原料危机 这场全球性危机程度之深、克服之难,对迄今为止指引人类社会进步的若干基本观念提出了挑战."[3]
这是自然界生态向陶醉于工业文明辉煌成果的我们的一种警告和报复.生态危机的不断加剧表明我们不得不对以往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实现生态哲学思维转向,必须要抛弃过去的旧范式,解放思想,致力于去开拓一种新的范式,即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倡导.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由最初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中注重资源消耗到今天提升为整个战略要点,这一进程说明生态文明已成为一种思维范式,而非仅仅解决个别问题的对策.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着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4]
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的讲话"要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重大战略任务";2012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每一阶段对此前生态文明认识的不断深化,正是一种新范式思想的不断形成.
一种新范式的产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取代旧范式,换言之,单个事实通常是不能推翻一种具有韧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范式的,而只有当出现更好的范式替代它并且被科学家共同体或该领域的权威所认同,在这里就是大部分人都意识到走出生态危机的紧迫性并将该意识外化为生活中的具体行为时,才会出现新范式替换旧范式的局面,实质上也是"范式"的不断完善和更迭.库恩认为,检验范式总是在解决难题不断失败而引起危机以后才产生的.正是对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导致了不能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作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典型形态,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人的生存面临严峻挑战,致使旧范式产生危机,最终出现上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与新范式.而"一切危机都随着新范式的出现及其被接受而宣告结束".[6]
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社会文明观,是一种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具有同等地位的"五位一体"下的新范式的思维体现,其基本内涵主要是围绕以人为中心,人与自然关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在维持好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仍然来保证人类生存的质量,这是一种"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体现,而不是背离.
我国学术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致力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国内诸多学者对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拓展认识的过程.刘宗超开创性地提出和论证了"生态文明与生态产业"的理论,提出了"生态文明工程"的概念;刘湘溶在其《生态文明论》中指出,所谓生态文明是一种继工业文明之后的高级文明形态,它不仅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进步,追求人类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物圈的协同进化;陈家刚认为,生态文明相对于以往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而言,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具体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全部努力和成果.[7]
总之,生态文明是指科学的生态发展意识、规范有序的生态发展制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行为.它所强调的是社会、生态、经济必须协同发展的以人类和自然相互依存为中心的一种新的生态文明,是一种新范式的思维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意识、制度和行为三个方面.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们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正确的观念或态度,它不是一种单纯以人为中心、仅限于满足人类个体需求的、向大自然肆无忌惮索取的错误想法.生态制度文明是指,人们解决生态问题需要一种正确的制度形态,其中包含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它是在合理范围内约束人们的行为,其目的仍是为人类谋求更多的正当利益.生态行为文明是指在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制度下,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合理合法的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
二
通过对生态文明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旨趣,以实现人的正当利益与人生幸福为立足点,这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科学发展观这一新范式代替片面的一维发展观的旧范式就是很好的体现,是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途径.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措施也应从三个层面着手进行.
首先,应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正如库恩所言,范式是一种信念,由旧范式到新范式的转变正是信念的转变.新范式的创立者和倡导者在一定意义上要有笛卡儿所倡导的"怀疑一切"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意识到一种粗放型的旧范式是社会发展的阻碍力量.因此要打破旧框框,树立一种正确的生态观,寻求一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强国"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关键是在环境保护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保护取得的任何成效,都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这样一种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有助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合理消费的经济和生态并重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使得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扭转.真正的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可以根据年龄差异和经济发展程度等特殊情况的分析,通过媒体等现代化大众传播形式搭建平台进行加强生态意识文明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认知程度和关注度,增强全民节约环保的生态意识,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不断探索新道路的实践中、在不损害自然利益的前提下为人类谋取正当利益.这可以说是新范式中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意识作为指导,那么制度和行为文明建设的工作将会很难展开.因为在这个新旧范式转变过程中,也会有一部分"老黑格尔"派别或者是"保皇派",因为受旧范式的熏陶时间长,思想很保守,难以抛弃旧范式去接受新范式,仍然把自身的经济效益作为根本,如很多企业仍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公众、执法者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视而不见,这个意识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正确的意识有时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这个旧范式的错误指导,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范式的正确指导落实到实践中.
其次,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谈到生态文明的制度文明建设,可以说从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到"十八大"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并作为党的纲领和国家发展战略,这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问题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和层次.而要落实和实施这些战略目标,主要着力点应该放在国家、政府身上,即国家和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为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和落实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政府应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这种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作为政府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考核项目,以此建立一个健全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的监督制约和奖惩机制.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建立保护制度,实施最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以及水资源管理制度;在资源性、能源产品方面,政府应给与优惠政策,建立反映市场供应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税费改革制度;在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其投资,最终形成生态技术创新投资的动力机制并建立其资金支持体系,实现"绿色"信贷,引导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在环境保护方面,要加强环境监管,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由此形成一种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公民积极参与的科学有效的生态管理和发展的文明体制.尤其是十八大报告首次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有根本性、战略性意义,从而进一步凸显了生态环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顶层设计的基础性、前提性地位,这也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职能提供了契机.为生态文明立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需要,只有在这样一个合理的制度保障下,才能使新范式真正落实到位,以一种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的形式展现出来,否则只有口头上的倡导是有气无力的一种病态的呻吟,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已.只有制度的保证,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激发甚至是强制性的服从,抛弃旧范式,才能使得生态环境责任成为普遍践行的责任,把责任意识和经济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种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能够顺利落实到每个单位、家庭和每个个人,公民的生态保护行为正是由于有了制度保障才能成为自觉的行动.
第三,生态文明行为建设.生态意识和制度文明的建设,最终是为行为文明进行领航的,而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有效可见的证实则是行为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范式是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实施的,而这个标准就是行为文明是否落实.发展节约循环经济,坚决抵制资源浪费,彻底改变那种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生态文明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旧范式,推动资源集中利用和回收,大力加强全过程的节约管理,降低能源等消耗强度,使利用效率和效益都得到提高,以使集中型经济增长发展模式的这样一种新范式得到贯彻实施.这个行为大到国际间的资源合作利用,进行全球性气候问题,小到像"我光盘我光荣"、"向舌尖上的浪费说No!"的公益活动.同时,加强生态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加快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充分利用好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小到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企业要采用生态技术,加大对生态技术创新投入,生产绿色产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态技术,提高企业生态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除了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外,采取强化目标责任、调整产业结构和政策上的激励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形成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相协调.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等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而这样的必需品的生存环境仍然是由人类自己产生和创造的,人类生存在这个环境中,同时环境又联系着人类的生存,两者不可分离.人类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行为其实也正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这个新范式最终战胜旧范式,还是在这个行为的实践检验中完成的.
原料和能源的低投入和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流动的生态和经济并存的文明发展方式实质是一种新范式的落实.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不仅是当代世界的主流观念,也越来越受我们党的重视.
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和落实正是对生态危机问题的解决,是范式的交替过渡,一种新范式代替一种旧范式.这种新范式主要体现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上:"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生态文明中国梦,就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美丽中国成为中国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乐土和世界人民期待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实现生态文明中国梦,就是要保证我国人口的适度合理增长,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生态文明中国梦,就是要形成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社会风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些要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是对过去只重视经济忽视生态问题的片面发展观这种旧范式的整理和抛弃,迎接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共存的科学发展观的新范式的体现.
这个新范式的正常运行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和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程,我们每个公民也应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到位,真正的为人类自身的利益考虑.
参考文献:
[1]肖德武,姜正冬,孙波.简明自然辩证法教程[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27.
[2]王维达.哲学人类学视野中的"人"--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精粹[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31.
[3]M.梅萨罗维克(刘长毅等译).人类处在转折点上[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36.
[4]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2007-10-24.
[5]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EB/OL].
[6]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64.
[7]陈家刚.生态文明与协商民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