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揭示了关于人性的新的观念: 人具有不同于动物或他物的特殊性,这就是道德性。 孟子并不否认人有自然欲望之性,但他所强调的是,只有道德本性才是人最根本的、最重要的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尺,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差异。 因此他提出了“性善”说,人性是善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孟子认为,性善是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心理活动来加以验证的。 人之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来自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因此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共同的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可以说是同情之心。 他举例说,人突然看到小孩要掉到井里去,都会有惊惧和同情的心理。 这种同情心,并不是为了讨好这小孩子的父母,也不是要在乡亲朋友中获得好名声,也不是讨厌小孩子的哭叫声, 而完全是从人天生的本性中发出来的,这就是“不忍人之心”。 此外还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他认为人的最基本的四种道德品质都是从这些心发端的,这些心,这些道德品质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人生来就具备的。 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很微小,仅仅在于人有这些“心”。 如果没有这些“心”,就不能看做是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为善的,所以也可以说就是善的,如果说为人而不善,那绝对不是他本性的问题, 而是他失去了这些本性没有很好地保护住它,绝对不能说天生就不具备这些“善”的本性。 所谓“圣人”就是能把“四端”发展到最完全的程度。 人人都有“四端”,如果能把“四端”扩而充之那都可以成为“圣人”。 所以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因此,人如果有了不善的思想和行为,就应闭门思过, 检查自己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 “心”, 努力把这些“心”找回来,以恢复人的本性 。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 “求其放心”,后世称为“复性”。 如果反省自己,没有恶的念头一切都合乎天赋的道德观念,那就是最大的快乐,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正因为人有“不忍人之心”,才能行“不忍人之政”。 他提出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推恩原则。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他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主张以德服人的王道,他认为统治者应该爱护老百姓, 只有不爱杀人的人才能统治天下。
“仁政”学说的目的是为民,“仁政”学说的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民生问题。 孟子提出了“制民之产”,认为老百姓只有在丰衣足食的情况下才不会胡作非为,并接受教化。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给老百姓以“恒产”,即老百姓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有了“恒产”,才有“恒心”,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此外统治者还应该轻徭薄赋,省俭刑罚,不随意侵夺农时,保证人民安定的生活,在此基础上统治者对老百姓施以教化,使其“上养父母,下和兄弟,修其孝悌忠信”,最后达到天下大治。
然而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了与孟子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提出了“性恶论”。 他首先明确了“善”“恶”的含义,他认为所谓“善”,就是指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 服从封建礼仪制度;所谓“恶”就是用心险恶,行为不正,犯上作乱,破坏封建统治秩序。 因此,他认为善的含义在人的本性中是没有的,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自然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和政治制度。 相反,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如果不加克制发展下去就会产生争夺、犯上,而辞让、忠信、礼义这些道德也就没有了。 所以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 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有“善”,那是人为的结果。 他认为人之命在天,“无天地,恶生” 。 天地者,“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既然人是由天而生的,人情也就出于天情、同于天情。 出于天情、同于天情的人情就叫做“性”。 所以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的自然属性,不是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
在人性论问题上,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的人性理论是“性善论”。 荀子主张人性“恶”。 不管人性本来是什么样子,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人性属于慢慢生成的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通过内省、学习和实践,克服人性的弱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地走向善的一面,是道德教育的目标所在。 孟子的性善论对传统思想影响很大,宋代以后流传的《三字经》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性善论也成为后来儒家的正统观念。 包括人性论在内的儒家思想在国外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人性“四德”为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人之所以能被教化的理论基础,为人“向善”与“行善”提供“动机”,阐释了人心向善的意义;也告诫后人,人的善性虽然是与生俱来,但却很容易失去。 如果没有后天环境对善良本性的教育和引导,不好好地保护自己的天赋本性,人的善良本性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缺乏关照而丧失殆尽。 因此,道德完善重在建设与培养,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来鼓舞人、激励人、塑造人、引导人,学习和领悟我们的传统文化,使每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的善性,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自我价值,达到“人皆为尧舜”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北 大 哲 学 系.中 国 哲 学 史[M].北 京 :北京大学 出 版 社 ,2003
[2]梁宗华.孟子与中国传统文化[J].哲学动态,19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