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审计论文

我国民间审计报告优化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9-06 共6256字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 2006 年以来,因为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审计报告各方使用者的相关需求,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一直在酝酿、推动审计报告准则改革。近些年来,为了改进审计报告,IAASB 对审计实践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对审计报告改革方法和道路进行了积极、慎重的摸索,采取了专业性研究、公共调研、访问各方利益相关者等方法,取得了以下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1)2006 年,协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起针对报告使用者对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的理解的学术研究,并在 2009 年公布了研究报告;(2)立足于实际调查研究,通过不断地与全球利益相关方以及各国家准则制定机构进行交流和沟通,IAASB 在 2011 年 5 月发布了咨询文件《提高审计报告的价值:探索改变的方法》(征求意见稿),希望各方能够在审计报告改进的大致方向上达成普遍共识;(3)2012 年 6 月,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就改进审计报告的具体方案向公众征询相关意见,从而能够判断审计报告的改革方向;(4)2013 年 7 月,向社会公众公布了国际审计报告准则及相关审计准则的修订(制定)草案,草案中涉及一项全新制定的国际审计准则和修改后的若干项国际审计准则,凸显出此次审计报告改革成体系变化的特点,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5)2015 年 1 月 15 日,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发布了新制定(修订)的相关审计准则正式版。新制定(修订)的国际审计准则一般在发布后 12-15 个月生效,以便各个国家和地区翻译、培训、修改审计业务规程,做好实施准备工作。伴随着 2015 年初 IAASB 发布审计报告准则最终修订版,有关准则实施办法也一同出台。鉴于审计报告改革形势迫切,IAASB 决定将生效时间提前,准则实施办法明确指出新的审计报告准则将适用于会计期间截止日为2016 年 12 月 31 日及以后的财务报表审计。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中注协”)于 1992 年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后发布了《注册会计师查账验证报告规则(试行)》,这标志着我国审计报告准则的确立,我国民间审计报告随后经历了两次制度上变迁:一是中注协在 1996 年颁布《民间审计具体准则第 7 号一审计报告》;二是中注协于 2003 年颁布《民间审计具体准则第 7 号-审计报告(修订)》。经过两次变迁后,我国审计报告准则同原来 ISA700 号准则在审计思想和理论上,在审计报告的行文格式、披露内容、语言措辞方面,均高度协调,之间几乎没有差别。新 ISA700 发布后,我国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在 2005 年对我国审计报告准则进行修订,根据新 ISA700 和 ISA701 号准则的要求和精神,将原先的《民间审计具体准则第 7 号-审计报告(修订)》修订为《审计准则第 1501 号-审计报告》和《审计准则第 1502 号-非标准审计报告》,修订后的准则于 2006 年 2 月 15 日正式发布,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以保持我国民间审计准则审计报告部分的准则要求和所体现的审计思想与理念能够同 ISA 的一致。

  由此可见,此次最新一轮的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改革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对旨在保持同国际会计、审计准则保持趋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造成重大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现行审计报告的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弊端也敦促我们重视审计报告改革问题。现行的审计报告的作用不容置疑,它能够直接明了的表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是公允列报。但是,现行审计报告在披露与审计相关的重要信息方面存在不足,其仅提供高度概括后的信息,具体的审计信息无法从中获得。审计报告使用者需求的是更具效用的审计信息,诉求的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审计报告编报思想,他们希望能够从报告中简单明了地充分获取与审计相关的各种关键信息而不是仅仅只是一个审计结果。现阶段审计报告远远不能满足审计报告使用者的这些需要,这也导致了报告本身效用的局限性。

  因此,为了更好的应对此次变革对我国审计领域的影响和冲击,抓住行业潮流的脉搏,同时解决我国现阶段审计报告与审计报告使用者需求之间的落差,本文基于对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最新变化的研究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相关探讨,以期对我国民间审计报告改进起到积极作用。

  1.1.2 研究意义

  在我国现行的民间审计报告下,注册会计师向审计报告使用人报告所审计的财务报表范围,陈述审计业务的性质,并就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按照财务报告准则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发表意见,保证了审计机构、被审计单位、社会公众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及时有效沟通。作为向投资者和其他报告使用者通报财务报表审计情况的主要方式,审计报告的价值不言而喻。

  一直以来,审计报告通过高度标准化的固定格式和语言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公允性问题给出肯定或否定两种意见。然而,这样的审计报告只是一个样板,针对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工作中究竟发现了哪些问题和值得关注的事项,现行审计报告没有披露更详细的内容,在这点上不够透明。于此同时,审计报告包含了过多的晦涩的专业术语,在非财务方面上审计报告的作用微乎其微。

  新世纪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让审计行业迅速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即使审计行业和从业者能够始终遵守有关准则,但准则要求和标准方面与审计报告使用者期望之间仍有差距,使得人们对审计报告及相关被审计的财务报表缺乏信心。为了使审计报告具有真正的效用,其所包含的信息能让利益群体需求得到满足,审计报告准则和审计行业的改变迫在眉睫。

  基于国际上最新审计报告改革成果,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我国民间审计报告改进进行研究可以完善审计理论结构,丰富审计理论研究方法,推动我国审计融入国际主流,促进民间审计转型和发展。审计报告是审计思想、审计过程和审计成果的集中体现,对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最新变化的研究,借鉴其领先的审计理念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我国民间审计报告,更在于会推动我国整个审计理论框架和体系的进步,乃至于推动会计理论框架和体系的进步。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由于此次审计报告改革以国外研究组织和学者为主导,因此笔者对国外相关文献投入了较大关注。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在其官网上提供了每一阶段研究成果的相关资料,包括各个审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以及定稿、各个准则的相关解释细则、新审计报告准则下 IAASB 给出的示范审计报告文本、全球各地的相关组织对征求意见稿发表的意见、相关会议的文献记录及音频记录等。通过对这些资料和文献的查阅,我们可以把握整个改革的详细脉络和精神。

  莫茨、夏拉夫(1961),Seidile.L.J(1974)和 Epstein.M.J(1976)认为审计报告的具体内容和细节会被审计报告使用忽略,他们不能理解其中含义所以会选择不去阅读。

  针对这种情况,他们主张审计报告应仅包括“财务报表已审计过和发表的审计意见形式”的语言从而使审计报告发挥最大的作用。

  1974 年美国设立了审计人员责任委员会即科恩委员会。该委员会认为审计报告是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审计功能的仅有正式方式。由于报告使用者不熟悉审计功能的种种限制,因而审计报告若将相关财务信息和审计信息压缩为几个词或几段话会导致使用者无法进行有效决策。科恩委员会认为审计报告应包含更多的解释性内容从而让报告更清晰地表达信息。

  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审计报告观点皆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在随后的审计报告修订中主要遵循了后者的观点,审计报告的内容一直在充实和详细中从而提升报告使用者的满意度。

  W.Robert Knechel 和 Ann Vanstraelen(2007)在外刊《审计理论与实务》上发表《审计师任期和持续经营意见体现的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一文,该文从审计任期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提高审计质量。作者把审计师发布持续经营意见的可能性作为评判审计质量的标准,选取已破产公司和陷入严重经营问题的非破产公司作为样本,结果表明审计师的独立性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减少,同时他们也不会因为审计任期的增长而更有效的预测破产。综上,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审计任期能够对审计质量产生消极或积极影响。

  Bartley R. Danielsen, Robert A.Van 和 Richard S. Warr(2007)在期刊《商业财务和会计》上发表《审计费用,市场微结构,公司透明度》一文,说明了审计师是否会将他们对公司不透明性审计风险反映在审计费用的收取中,并最终得出肯定结论。这项研究成果给审计报告改进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那就是报告改进工作不能忽视审计费用可能随之的增长,要立足公司对费用的承受程度合理改进审计报告。

  1.2.2 国内文献综述

  自 2006 年 IAASB 正式启动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改革开始,国内相关媒体和学者便对之产生了关注和研究。虽然我国对此课题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总结性内容偏多,对我国实际运用的思考不足,研究成果总量上偏少等。但是,在近些年,我国还是产生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王布衣(2005)便围绕当年 3 月 IAASB 公布的国际审计报告准则 ISA705 号准则和 ISA706 号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内容进行研究。撰文介绍了当年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改革背景和主要内容,陈述其优缺点,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该次改革对我国审计行业的启示。

  丁月卉(2008)通过《从我国审计报告准则变迁看国际审计趋同》一文介绍了我国 1995 年第一份审计报告准则及 2003 年和 2006 年的两次修订内容,并介绍了国际审计准则的变革过程,通过国内国际审计准则的对比揭示我国审计准则不断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这一规律,并阐述了这一规律的重要性。

  张琼(2012)通过《IAASB 审计报告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启示》一文,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当时 IAASB 审计报告改革的相关背景,成果,并从审计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要进行审计报告改革。该文为是国内相对较早的一篇有关于此轮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改革的相关正式文献,此文对后来的此课题研究者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沈颖玲(2013)通过《定制长式审计报告:IAASB 审计报告新动向》一文,立足于当年 IAASB 的改革成果,详细介绍了改革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提炼出定制长式审计报告这一概念,是对此课题研究的一大进展。作者认为定制长式审计报告可以给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有利于决策的额外信息,减小期望差距,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从实际出发,提出新准则在推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2014)的研究成果-《加强和改进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的思考-基于境外审计报告研究的分析和思考》,阐述了境外审计报告的五大特征并由此延伸到境外审计思想的讨论,充分体现了审计报告在整个审计行为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该文还选取人民银行内审为切入点论述了我们该如何借鉴国外审计报告和审计思想的优点。

  南开大学商学院张继勋、韩冬梅(2014)的研究成果-《标准审计报告改进与投资者感知的相关性、有用性及投资决策-一项实验证据》,另辟蹊径,利用实验研究分析法论证了标准审计报告改进对审计报告内容相关性、有用性和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该文通过科学的学术模型充分论证了审计报告改革的必要性,极具学术深度。这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审计报告新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具有相当的深度,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而作为我国审计学科最为权威的期刊之一的《审计研究》连续刊发有关审计报告改革的相关文章也体现了这一课题的重要性和时效性。

  中注协标准部副主任张革(2014)通过《IAASB 审计报告改革及影响展望》一文,十分详细的介绍了此次审计报告改革的有关内容、国际上相关征求意见稿的结果、改革期望产生的效果以及对我国的启示。该文对此次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改革相关内容总结的详尽程度极深并将之体系化、逻辑化,对此后研究此次审计报告改革的学者有着莫大的帮助。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2013 年 7 月,IAASB 就国际审计报告准则及相关审计准则的修订草案公开征求各方意见,并收到来自全球各地各组织的 139 份意见反馈样本,通过对其进行统计,笔者发现仅有一份来自中国大陆,而在 139 份意见反馈中有 21 份来自美国,21 份来自英国,12 份来自加拿大,4 份来自香港,4 份来自德国,2 份来自日本,2 份来自法国,剩余部分来自其他国家的相关组织。从这一数据中我们可以直观的发现我国在国际会计、审计准则制定过程中话语权的微弱,这与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地位是不相符合的。这种话语权的式微有多种原因,笔者在这篇论文的相关资料准备过程中发现这种话语权式微受学术研究被动性的影响。有关审计报告改革这个课题我国国内相关文章将精力过多的放在了总结上,只思考了是什么,极少有思考怎么办。会计与审计学科的研究应当有一定前瞻性和指导性作用,所以基于对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最新变化的研究和分析,并寻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审计报告改革方法,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文将首先介绍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最新的国际审计准则变化趋势和我国民间审计报告改革的积极性。随后将本着从问题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的精神先重点说明我国现阶段民间审计报告的不足之处在于审计期望差距、信息差距及一些其他受国情所限而产生的问题并由浅入深的剖析这些不足产生的原因。发现问题后就要解决问题,在说明我国民间审计报告不足及原因后,本文将介绍此次最新一轮的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改革成果,试图通过对国外先进审计理念和审计机制的学习来寻找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审计报告改革之路。学习国外先进审计理念和机制并不能生搬硬套和简单模仿,而应该联系我国实情将之中国化,所以在分析概括完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改革成果后本文将会以国情为立足点从从审计报告的内容、形式、质量、作用、责任几个方面提出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办法和保障机制。最后总结全文并说明本文的不足之处1.3.2 研究方法

  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查阅国内外有关着作和文献,结合审计报告的有关理论,系统了解前人研究成果,梳理审计报告改革课题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积极借鉴精华。通过案例考查法,将相关的审计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不脱离本学科的时代内涵。与此同时,运用逻辑推理、归纳总结、比较分析以及图表分析等具体方法进行研究。

  在进行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改革成果介绍时主要运用归纳总结,比较分析和图表分析的方法,将相关理论成果系统化,直观化。在探讨我国民间审计报告具体改进措施的过程中,运用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的方法探索今后我国民间审计报告改进的方向与重点领域。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本文在研究内容上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不足。

  第二部分阐述我国民间审计报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剖析。从审计内部环境变化与审计外部环境变化两个角度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介绍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改革的相关成果并说明其可借鉴之处。

  第四部分提出我国民间审计报告的改进方法。从审计报告的内容、审计报告的形式、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报告的作用、审计风险与审计责任等方面,同时借鉴国际审计报告改进研究成果,提出改进措施。

  第五部分说明我国民间审计报告改进的保障机制,全盘考虑这一课题的最终实践。

  第六部分为结束语。对全文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展望,梳理本文观点。

  1.4.2 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点:

  (1)在文章内容上紧跟学科内课题潮流,学习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试图对我国民间审计报告的改进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前期调研,相关课题研究尚属相对空白阶段,具有可观的创新性。

  (2)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首先从探究我国民间审计报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出发,发现问题后再通过对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最新改革成果的研究尝试着从五个方面去解决问题并给出具体实例操作。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