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财政税收论文

新时期构建地方财政收入途径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04 共4020字
  6 结论
  
  1994 年分税制实施后,由于制度设计上存在一定不合理性使我国在构建完善的财税体系进程中步履维艰,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力的不匹配导致地方财政压力倍增,而“营改增”的实施更是进一步给地方政府税收体系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十二五”纲要指出要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要稳定中央与地方间现有财力格局,由此可见对于地方财力的构建已经被上升到了政治决策层面。如今正积极推行的增值税扩围改革一旦全方位实施后,科学构建地方财力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四川省财政数据为例,以“营改增”为时间轴,将 2001 年到 2014 年四川全省财政收支以及收入构成情况进行对比,并根据现有数据对还未纳入“营改增”的行业进行增值税税金的测算并据此探讨其对四川财力的影响,得出了“营改增”的全面推进,使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营业税逐步萎缩,使本已严峻的四川财政收入进一步缩减的结论,所以“营改增”的推行对地方政府来说,无疑是令其包袱加重。因此,重构现有地方财力,让地方财政收入得到优化的制度设计至关重要。本文根据我国国情以及党中央的政策,在借鉴国外经验和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后认为,在事权与财力匹配方面,应该加强中央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在地方税收体系构建方面,提出了要赋予地方更多的税权,同时开征零售环节的消费税作为省级政府主体税种,推进房产税改革作为市、县级政府主体税种;在转移支付上,扩大一般转移支付比例,增加横向转移支付模式来构建更科学的转移支付模式。以上三个部分的对策,是解决当下我国地方财力所存在问题的关键因素,如果能够进行科学合宜的制度设计并加以实施,那么在“营改增”的进程上,不管是对政府还是对国家来说,我国财税体制的完善这一目标一定能够更快更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白景明,贾康。关于中国分税分级财政体制安排的基本思路[J].北京:经济学动态,2005(02):76~83
  
  [2]马海涛。政府间事权与财力、财权的划分[J].北京:理论视野,2009(10):31~35
  
  [3]李齐云,马万里。 增长型激励、中国式财政分权与收入差距[J].南昌:当代财经,2013(07):33~46
  
  [4] 李思沛,马蔡琛。 “营改增”背景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变革[J].北京:税务研究,2013(07):16~21
  
  [5]王友梅,刘明。 “营改增”后中央与地方增值税分享比例问题[J]. 北京:税务研究,2013(12):18~20
  
  [6]经庭如。 “营改增”试点及推进:对地方政府的影响及对策展望[J].太原:会计之友,2014(06):4~8
  
  [7]薛菁。 刍议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J].陕西: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06):5~9
  
  [8]赵婷婷,张秀莲,刘鹏。税收的国际经验借鉴及路径选择[J]. 武汉:财会月刊,2014(05):72~79
  
  [9]许玉,田晓艳。完善地方主体税种[J].成都:商,2014(04):128~135
  
  [10]龚恩华。 基于构建地方税体系的房产税改革研究[J].哈尔滨:北方经贸,2014(12):72~79
  
  [11]赵云旗。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总体结构优化研究[J].北京:经济研究参考,2014(67):32~38
  
  [12]周波。政府间财力与事权匹配问题研究[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45~52
  
  [13]谭建立。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22~28
  
  [14]何逢阳。 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力事权关系类型研究[J].合肥:学术界,2010(05):17~26
  
  [15]周坚卫,罗辉。 从“事与权”双视角界定政府间事权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转移支付制度[J].北京:财政研究,2011(04):57~63
  
  [16]孙文基。财政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8~19
  
  [17]马静。 财政分权与中国财政体制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21~23
  
  [18]谢旭人。中国财政改革 30 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7~9
  
  [19]王华新。分税制理论与改革[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47~59
  
  [20]项怀诚。中国财政 50 年[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22~31
  
  [21]赵云旗。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63~66
  
  [22]陶勇。 分税制对地方财政运行的影响[J].北京:税务研究,2008(04):8~12
  
  [23]孙开,温馨。 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的空间结构探析[J].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01):48~51
  
  [24]汤蕴懿,闫强。 上海“营改增”试点的长期财政效应:必要性和实证检验[J].上海:上海经济研究,2014(05):113~120
  
  [25]游燕。增值税国际实践与启示[J].呼和浩特:北方金融,2014(11):100~103
  
  [26]陈瑶,任高飞。“营改增”后试点企业的税负变化。武汉:财会月刊,2013(03):15~18
  
  [27]刘耀彬,华磊,曾明。转移支付公共服务均等化效益分析-基于 31 个省级行政区面板[J]. 蚌埠:财贸研究,2014(03):82~91
  
  [28]四川省财政厅。五大关键词解读四川十年财政[J].北京:中国财政,2012(06):54~57
  
  [29]任太,胡清。 关于 2001 到 2005 年四川财政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成都:理论与改革,2006(01):70~72
  
  [30]王捷。 四川地方税收增长贡献分析[J].成都:四川省情,2009(06):67~73
  
  [31]梁瑜,刘平。工业增加值、物价与增值税长期联动分析[J].南宁:区域金融研究,2012(02):78~83
  
  [32]肖强,彭晓洁。 “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负的影响预测[J].武汉:财会月刊,2014(22):26~33
  
  [33]陈小芳,禹奎。 我国建筑业“营改增”的税率选择与征管[J].北京:税务研究,2014(12):31~35
  
  [34]李本贵。 实行简易计税办法 推进中国金融保险业“营改增”[J].北京:国际税收,2014(06):6~10
  
  [35]许闲。德国权力制衡模式下政府间财权关系[J].北京:经济社会体质比较,2011(05):28~37
  
  [36]财政部。意大利、巴西的财政考察[J].北京:中国财政,2004(03):37~45
  
  [37]童伟。 俄罗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改革和对我国的启示。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11):93~97
  
  [38]常彬斌, 王振宇,崔志坤。“营改增”背景下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思考[J].长春:经济纵横,2014(01): 87~91
  
  [39]林颖,欧阳升。零售消费税:我国现行地方主体税种的理性选择[J].北京:税务研究,2014(12): 51~53
  
  [40]李文。 我国房地产税收入数量测算及其充当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2014(09): 14~25
  
  [41]李松森,盛锐。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J].长春:经济纵横,2014(03): 88~95
  
  [42]Tiebout.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M]. Chicago: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9.131~145
  
  [43] Musgrave RA.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M].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59.181-183
  
  [44]Oates WE. Fiscal Federalism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eh,1972.83~145.
  
  [45]Wasylenko M.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 London:Budgeting and Finance,1987. 73~101.
  
  [46]Stigler GJ. Tenable Range of Functions of Local Government [M]. Washington:Federal Expenditure Policy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Stability,1957. 52~112
  
  [47]Qates WE. An Essay on Federalism [M]. New York: Journal of EconomicLiterature,1999. 67~102
  
  [48]Pauly. Model of Loc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Tax Capitalization [M].Chicago: Journal of PublicEconomies,1976.123~162
  
  [49]Brennan HG. The Power to Tax: Analytical Foundations of a Fiscal Constitution[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21~58
  
  [50] Qian Yingyi, Weingast BR. China's Transition to Markets-Market Preserving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J]. New York: Journal of Policy Reform,1996(l):149~157
  
  [51] Bird RM.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s: International Lessons for DevelopingCountries [J]. New York: Economic Development, 2002(30): 282~339
  
  [52] Blanchard O. 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 China versusRussia[C]. London: NBER Working Papers, 2000.7616.
  
  [53]Boadway.R. Public goods, self-selection, and optimal income taxation[M]. Janpan: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3: 126~175
  
  [54] ]Jin Ji, Zou H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Assignments,and Growthing China [J]. Amsterdam: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es,2005 (6): 212~233
  
  [55]Shome, Aguirre. The Mexican Value-Added Tax (VAT): Methodology for Calculating the Base [J]. Oxford:National Tax Journal,1988(04):121~138


  致谢
  
  至此,花费了较长时间和精力的硕士毕业论文基本完成,研究生的三年时光也随之即将过去。回顾近一年,在为就业奔波的过程中起起伏伏,经历了失落尝到了硕果,最终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回顾这三年,感觉弹指一挥却又让我成长不少。带着本科毕业生的身份踏入熟悉的校园开始研究生生涯,既熟悉又充满了未知,也正是老师,周围的同学还有家人对我的帮助和陪伴,让我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断收获温暖。
  
  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伍红教授,在教学工作如此忙碌的情况下给予我许多关心和帮助,鼓励我并培养了我的积极态度。研一的时候因为较少接触论文写作,老师专门对我进行了的辅导,针对我存在的问题指明改进的方向,这为我之后的学习生涯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了良好的铺垫。在这次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中,从最开始的论文开题到最后的定稿,伍老师用她渊博而且精湛的知识给我专业上的引导,不论是论文框架的确定还是内容的组成上,她一直耐心给我进行写作建议,提出修改方案,让我的论文一步步更加充实和完善。其次还要感谢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所有老师和工作人员,由于你们对我们学生的学科知识传递以及学习生活管理,让我的学习生涯能够顺利完成,自身知识能力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再次,要感谢我可爱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陪伴,我的课余生活才能如此丰富多彩,让我体会到友情的温暖。最后,感谢我的家人们,你们对我的支持和关心以及默默付出是我不断努力的最大动力,你们的爱给我莫大的勇气和信心去走好自己未来的每一步!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