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一九七三年,赛珍珠逝世于青山农场,葬在离她住宅不远处的一颗白蜡树下。
她自己设计的墓碑上并没有用英语记下她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在一个方框内用汉字镌刻的"赛珍珠"三个字。她选择了以她早年使用的名字和语言来代表自己。
纵观她的一生,中国和美国两个世界始终并存于她的心中,但她却并没有完全归属于其中的任何一个,而是终其一生的努力将这两个世界的大门敞开,使它们沟通和交流,而她也在这两个世界的融合中寻求到自己心灵和身份的归属。
由于她自己双重身份的特殊,使她具备了多元的文化视角,并使她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中西方文化,从多元融合的角度出发,赛珍珠试图在中西文化间寻找跨文化的共同规律。她尊崇中国的儒学文化,也肯定西方的文化价值,甚至用西方文化理念来阐发中国的文学文本与文化现象,以达到两种文化的相通。在她众多中国题材作品中,都力求真实表现中国人民形象,因为她希望美国读者能够通过她的小说了解到以前从未引起过他们关注的,世界另一端的同样鲜活生动、真诚善良的民族,同时,在描写中国人眼中的外国人时,她也同样求真,写外国人在中国人眼中的怪异,在他们心中引起的怀疑和恐惧。最重要的是,她希望她的小说能打破中西文化之间的隔膜,而达到中西相互的理解和尊重。赛珍珠"双焦透视"的能力,使她的小说、传记、演讲稿、信件等等之类的文本更具客观和公正性,她文本的重要性或许不在于文本的阐释,因为在这一点上,她可能难于和一些西方的文化大家相比,但可贵的是,她的文本都是集中于她亲身体验过的事情,这种亲历性使她的文本可以直接作为二十世纪中西方文化在碰撞过程中的珍贵历史记录,而这也是她文本的独特价值所在。
曾是一名默默无闻为生计发愁的家庭主妇,到如今的声名鹊起富裕成功的诺贝尔文学获奖女作家,赛珍珠无疑是经历了人生的多番坎坷。虽然,她的作家盛名被遭到质疑甚至是忽视。但这些都无法掩盖她曾为世界妇女、儿童平等和权力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在她的众多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最突出的是描写了处于传统与革新、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女性,这些女性承受了文化传统和政治的重负,她们内心的声音无人了解也无人愿意去听,而赛珍珠把她们内心的声音传达了出来,生动而令人信服。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赛珍珠表达了她理想女性的形象的愿望,而这些女性形象也是她自身勇于脱离家庭束缚,追求自我、确认自我的写照。
赛珍珠是一名活跃于尘世的女传教士,她从父亲那继承了一种使命感,坚韧不拔,为争取公平公正的人权而不知疲倦地写信、演讲、发表文章。她从母亲失败的人生经历中获得一种渴求妇女解放的愿望,从而抨击宗教对女性的不平等。
"四海之内皆兄弟"宽容的宗教态度,为芸芸众生谋取福利的愿望,都使她成为一名虔诚的尘世传教者。
赛珍珠的小说给予那些从来没被人听到过声音的人们以讲话的声音,而她一生热衷的社会活动,也是力争为那些沉默和被沉默的人赋予某种声音。后半生在美国定居的赛珍珠曾感觉到自己是一名放逐者,她寻找相似的灵魂以慰藉自己无家可归感。而在一切与中国有关的活动中,赛珍珠感觉到了自我身份的完整并寻求到了归属,前半生在中国的生活烙在了赛珍珠的生活里,只有与它保持着联系她才能拥有完整无缺的身份归属。
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类:
[1]王建香。焦虑、寻觅与重建:赛珍珠的文化身份[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顾均。赛珍珠与中国文化[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朱希祥。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的三个男主角解读[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4]张春蕾。文化际会中女性世界的裂变--对赛珍珠女性形象的一种解读[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5]叶旭军。赛珍珠中西文化和合思想探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6]姚君伟。赛珍珠在中国的接受[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7]仲鑫。"异乡人"身份和"边缘人"人格的赛珍珠[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8]姚君伟、张丹丽。从《东风·西风》看赛珍珠的中西文化合璧观[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9]刘海平。赛珍珠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资料小识[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10]郝素玲。赛珍珠现象:多元文化主义者的悲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11]方红。西方女权评论家为何排斥赛珍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
[12]高鸿。形象、身份、策略:异质文化语境下文学的文化传递[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13]刘海平、沈艳技。赛珍珠传记作品与西方在华基督教传教活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
[14]刘博宇、陈利。关于性别角色认同研究的深层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15]姚锡佩。赛珍珠的几个世界:文化冲突的悲剧[J].中国文化(创刊号),1989
[16]廖峻澜。知性女性的多面自塑--论性别认同危机与 20 世纪 80 年代女性[J].学术论坛,2008(4)
[17]孙宗广、陈凤云。双焦透视下的中国传统社会品格--试析赛珍珠前期中国题材作品[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18]杜林。寻根王虎--赛珍珠小说男性形象系列分析之一[J].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0
[19]刘丽霞。赛珍珠传记杰作中的清教思想[J].济南大学学报。2006
专着类:
[1][美]赛珍珠。王逢振等译。大地三部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0
[2][美]赛珍珠。刘海平、王守仁、张子清译。群芳亭[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3][美]赛珍珠。林三等译。东风·西风[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4][美]赛珍珠。万绮年原译,夏尚澄编译。母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5][美]保罗·多伊尔。张晓胜等译。赛珍珠[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11
[6][美]彼得·康。刘海平等译。赛珍珠传[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7][美]曼纽尔·卡斯特。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英]希拉里·斯波林。张秀旭、靳晓莲译。赛珍珠在中国[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
[9][英]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编着。庞璃译。文化身份问题研究[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10][英]阿兰·德波顿着,南治国、陈广兴译。身份焦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2][英]安东尼·史密斯。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3][法]西蒙娜·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14]刘龙主编。赛珍珠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22
[15]郭英剑。赛珍珠评论集[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
[16]姚君伟。文化相对主义:赛珍珠的中西文化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7]陈敬。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赛珍珠与中国[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18]许晓霞、余德高、赵珏主编。赛珍珠纪念文集[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3
[19]耿炜、丁亚明、裴伟。文化人桥:赛珍珠[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外文文献:
[1]Pearl S.Buck.China As I See It(Compiled and Edited by Theodore F.Harris)
[2]Pearl S.Buck .China:Past and Prensent.New York:The John Day Company,1972
[3]Pearl S.Buck .The Exile.New York :Reynal and Hitchcock ,1936
[4]Pearl S.Buck .Fighting Angel :Portrait of a Soul .England:Chivers Press,1933
[5]Xiongya Gao. Perl S. Buck's Chinese Women Characters. Lodon: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