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赛珍珠(Pearls Sydenstricker Buck ),美国着名女作家。生于一个传教士家庭,出生不久便随父母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童年在江苏镇江渡过,中国保姆让她接触并喜欢上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启蒙老师则教授她古汉语,而母亲则为她介绍了大量的英国小说并鼓励她写作。大学学业在美国完成,毕业后因母亲病重再次回到中国,并于一九一七年与第一任丈夫农学专家约翰·巴克结婚,居住于安徽宿县。这段时期与农民生活的广泛接触和对农民生活的深刻了解为她以后的成名作《大地》积累了素材。一九三四年回美国定居。
她的一生致力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播。
赛珍珠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尤以中国题材的作品居多,很多西方人是从她的书中开始了解中国。一九三一年,《大地》在美国出版,很快成为家户喻晓的畅销读物,后来赛珍珠又完成了《儿子们》《分家》两部作品,同《大地》一书合成《大地三部曲》。《大地三部曲》和她为自己的父母写的传记《战斗的天使》、《异邦客》一起获得了一九三八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由于她对中国农民史诗般的描述,这些描述真切丰富,以及她传记上的杰作。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女作家,赛珍珠还通过小说塑造了分别代表中国传统和西方文明的鲜明的女性形象。除了小说,赛珍珠还翻译了中国古典名着《水浒传》,她也成了这本小说的第一个英译者。此外,她还发表了大量评论、演讲、回忆录等。还撰写了剧本。
赛珍珠作品题材的广泛,涉及面的宽度,都为我们展现了多元的文化观。
赛珍珠一生致力于东西方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但她的文学成就并没有得到美国学术界的认可,而关于她的诺贝尔获奖也是备受争议。在她的"第二祖国"中国,她的文学作品也是经历了褒贬不一的时期。因此当下对于赛珍珠徘徊中西文化边缘的双重文化身份的研究和探索,更是备具意义和价值。
在美国,对赛珍珠研究的早期成果多为书评。专着中,传记居多,目前为止,最具权威性的传记作品是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于一九九七年出版的彼得·康的《赛珍珠传》,作者从历史的宏观角度对赛珍珠的一生作出了全面客观肯定的评价,对赛珍珠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其次,还有早期的保罗·多伊尔写的关于赛珍珠的传记《赛珍珠》以及最新的希拉里·斯伯林写的《埋骨:赛珍珠在中国》。
希拉里·斯伯林从赛珍珠在中国的"创伤记忆"这一角度去解读赛珍珠其人以及她和中国的关系,视角新颖,为赛珍珠研究注入了新活力。
除了这些传记,一九九二年,纪念赛珍珠百年诞辰的国际研讨会在赛珍珠的母校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参加了会议。哈弗大学教授汤姆森·詹姆士作了题为《赛珍珠及美国对中国的寻求》的发言,指出美国对中国的寻求实际上包含了美国对赛珍珠的寻求与发现。大会的论文被结集为《赛珍珠的几个世界》。
对赛珍珠生平的研究以及传记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这位女作家的直接材料,这对于从身份认同这角度探讨极有意义。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和心路历程,才能从中发掘作者的身份归属和身份确认。
在国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于赛珍珠的研究主要有:第一,赛珍珠生平研究,主要体现在国内外对赛珍珠生平的撰写,赛珍珠与中国友人的交往、中国文化对赛珍珠的影响等;第二,赛珍珠作品的研究,从形象、思想研究、女性/权主义、中西文化观、跨文化解读、情节论、生态学解读、社会学、主题学、宗教、后殖民理论、读者接受批评、原型论、人类学、伦理学、文化身份等多角度研究赛珍珠作品。
其中,关于赛珍珠身份问题的研究论文有五篇。仲鑫的《"异乡人"身份和"边缘人"人格的赛珍珠》从社会学概念"异乡人""边缘人"研究了赛珍珠的身份,认为赛珍珠虽生活于中国,但却是美国人,因此在中国她是"异乡人",人在中国,心却在美国。而正是这种"异乡人"身份催生了她的"边缘人"人格,处于两种文化的冲突中。而这种身份和人格不仅仅在中国生活时存在,在回到美国后,这种特征依然存在,这让赛珍珠的一生漂泊孤独。王建香的《焦虑、寻觅与重建:赛珍珠的文化身份》则更具体地探讨了赛珍珠的文化身份,认为赛珍珠由于不被两种不同的文化接受而产生焦虑感,从而在这种焦虑感中寻觅自己的身份归属,积极重构自己的文化身份,比如她当时在积极沟通中西方文化,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中西合璧的人物形象,并在社会实践中为中西方文化沟通创造条件等。这是赛珍珠对自己双重异质文化的补偿心理。这是国内较为明确详细地探讨赛珍珠身份问题的论文,对于赛珍珠的身份认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赛珍珠的作品,国内学者已从多方面给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本论文从身份认同这一角度研究赛珍珠的作品,不仅仅探讨其文化/身份认同,也探讨其女性意识、宗教观以及对其自身身份的重建。
身份认同早期研究是以哲学范式为主,在哲学上按其主体论的发展将身份认同分为三种研究模式:一是以主体为中心的启蒙身份认同,二是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认同,三是后现代去中心化身份认同。后现代身份认同的特征是一种去中心(de-centering),用霍尔的话说,"主体在不同的时间获得不同的身份,再也不以统一自我为中心了。我们包涵相互矛盾的身份认同,力量指向四面八方,因此我们的身份认同总是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1]
从心理学角度定义身份认同,即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归属群体的认知以及所伴随的情感体验和对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它具有几个特征:
第一、身份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在表层上是人们显而易见的行为模式,在中层上是个体对与同类群体的共同性的认知对自我身份的觉察,在深层上是有关身份所带来的情感体验。第二、身份认同是对自己所归属群体的共同性与其他群体的差异性的认知。第三、身份认同具有社会属性。身份认同是社会的产物,一方面社会赋予个体身份的意义,另一方面身份认同需在社会中逐渐建构、完善。
第四、身份认同具有交融性。同一时期,个体可以在不同场合产生不同的身份认同。
处于中西文化边缘的赛珍珠,在西方人的眼中她是一位"中国通",在中国人的眼中她是一位向西方介绍中国的外国人。中国题材的作品使她享誉世界,但也使她被排斥于西方文化主流外。她在中西文化的边缘中追求独立,也努力探寻自己的身份归属并积极参与身份的建构。
身份认同的内容,即个人经历由之建构的特质,会随着社会和文化的改变而改变。虽然它的内容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但认同并非是一种被动过程,而是认同主体主动干预的结果。作为中西文化边缘人的赛珍珠,以一名女性作家的身份,自觉思考身份认同问题并主动参与身份认同建构的过程,是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集中体现。在全球化的现代社会,研究赛珍珠的身份认同问题,极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