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会关爱培育
当下社会所面对的各种道德难题,往往令法律也束手无策,因为道德问题无法强制,也难以惩戒。要改善这种状况还需要依靠柔性的手段。社会关爱作为一种发自于情感的实践活动,如果被广泛实施,将会从根源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进行社会关爱理念的培育,对于个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有其现实意义。
第一节 社会关爱培育的必要性。
一、关爱是品格结构的重要内容。
关爱他人是一个人的优良品格的表现。品格,一般被解释为品性、人格。亚里士多德认为,品格是一种伦理,是对人与人之间进行关系交互时所持价值与原则的映现。
在他对于品格的定位中,道德是其不可不谈的核心。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没有道德的话,将会得到品格低下的评价。安娜斯将德性看作人的状态或品格,这种状态或品格能够保证人们基于正确理由以合适的方式做出正确行为。
社会关爱是一种益己益人的道德活动,这项行动必定有关爱意识的指导。上文已经说明,关爱意识的形成是以道德认知为根本结构,所以一个人具有关爱之心,意味着他必定有着相当程度的道德认知,而高水准的道德,正是其美好品格的说明。自古中国是一个德治社会,把有德性作为评价品格优劣的重要标准,其中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是体现最多的内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告诉世人于人于己都要怀有一颗关爱的心。说此话的孟子正是因为关爱天下、品格高洁,被后人奉为亚圣,立为道德典范。
品格和性情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的品格对其行为方式与生活轨迹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一些品格是个体自身独立成长发展所需要的,比如勇敢、乐观、耐心、认真等,这些品格往往都会在个体单独活动的时候发生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逐渐与社会密不可分,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社会性动物,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部分,而在交往过程中,不仅需要个体性品格,更需要社会性品格,如诚信、正义、体谅、尊重等,拥有这些品格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社会性品格决定人的交往方式,正是这些品格,给人以被关爱的感受。没有关爱意识的人,且不论对自身是否有足够的关照,不考虑他人感受,没有尊重他人与体谅他人的意识,这种人很难与他人和谐相处,也无法在社会立足。现代社会早已不像原始社会那般能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由于社会分工,每人都有各自的角色分配,独自一人显然无法生存。很难想象,当一个人成为碎片化的个体将会怎样。所以,不论如何,关爱都是一个人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爱意味着理解、体谅、尊重,一方面,社会生活中,从他人角度出发,不仅有益于他人的健康发展,同时关爱行为的发出者也会获得相同的愉悦,另一方面,对于自然,懂得珍惜与保护,自然才会馈赠更多的资源,供人类生息和发展。
二、社会关爱是有序社会的必备要素。
关爱不仅有益于个人,也有益于社会。在传统社会中,每个人扮演各自的社会角色、承担固定的社会职能,社会状态稳定而有序。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角色重组而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流动性。社会理论家乌尔里希·贝克将当下的社会阶段称之为风险社会。这种社会状态造就了原子化的个人,消解了温情的社会交往,加剧了社会内部的分裂。为应对这些社会性风险,修复人际感情,维持社会有序发展,就需要温情、仁慈、关怀等等作为社会关系的润滑剂。社会学将这些维系社会交往需要的情感、价值元素称之为社会资本,其作用在于将散乱的个人联接、聚合在一起,增进社会成员的团结与友谊。
这种社会资本完成了自我与他人在情感、价值等内在主观精神的统一,克服个体的"私人化症状".人人都需要培育在公共生活中必备的社会性品格,保证人们基于正确理由以合适的方式做出正确行为。这种社会性品格让人肩负社会责任感,在公共生活时保持友善、互敬互爱。
社会关爱是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入点。社会的和谐主要在人际关系中体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取决于个人的道德操守与精神境界,所以人的精神世界的健康与高度与现实社会秩序密切相关,和谐的社会秩序建立在人们内心精神心理的和谐基础上。当代社会是开放的公共空间,个体在其中活动就需要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与秩序要求。
这种开放式生活使得个人接触的文化多元化,因此每个人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念就会变得非常复杂,极其容易波动与变化。这种变动会使个体的思维与行为处于不稳定状态,难以被预测,因此就增加了与外界发生矛盾的可能性。如何使现代人的心灵与精神秩序和谐从而促进和谐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爱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它能够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实现主体观念价值引领,使个体在困难问题上有主心骨可抓,不至于左右摇摆,有助于形成当代多元化社会所要求的适合人们共处的宽容精神。其次,社会关爱提醒个人在建设和谐社会时应考虑社会制度安排与人的情感心理关系,使人们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为和谐社会精神氛围的形成创造条件,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因为"合理的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应当以互相含融的精神,作为礼法的基础。
缺少精神上的互相含融,而仅靠外在的礼、法、势等,做平面性的规定与安排,势必堕入于强制性的机括之中,使社会有秩序而没有谐和,没有自由".
三、社会关爱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关爱的作用。关爱活动其中有两个要素,关爱者与被关爱者。关爱活动完成的标准即被关爱者的需要被满足,并作出肯定的回应。在这一过程中,被关爱者得到的不仅是关爱,同时也有德性的教育。人往往会在心存感激的时刻产生感慨,对于时间本身作出一番思索。这时候,他会考量关爱者的动机,关爱活动的过程以及效果。这俨然是一场切身体验的教育课。这堂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入地了解文化、社会和道德,具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的能力去更好地生活以及与其他人合作。这便是社会关爱的潜能,它有机会、有能力去塑造一个全新的充满正能量的个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关爱也是一种生产活动,是具有公共性质的精神生产,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创造出具备德性的"新的个体".懂得关爱的人多了,就会减少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前进的反向力,从而加快社会发展进程。
第二节 社会关爱培育的主要支点。
关爱之于社会,如同血液之于躯体,它能使社会的每个细胞充满活力,相互团结,使整个社会有温度感。失去了血液,细胞就会丧失生命力,整个系统也会枯竭。关爱对于社会的作用可见一斑,所以对于血液的及时补充,对于社会关爱的培育,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大前提。关爱是一种活动,属于实践范畴,既然是实践,必需收到意识的指导,所以首先要进行关爱意识的培育。然而,关爱意识又不像生命意识、诚信意识那样易于理解,关爱有许多体现,很难一一细数,有人认为关爱是给予帮助,例如包括个体身心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三个层面的建设目标。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和谐因素,比如不敢扶倒地不起的老人,不愿帮助落魄流浪者等等,导致了许多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发生或是最终发生冲突。
其实许多矛盾冲突本质并非对抗性的,而往往是由于社会成员之间缺乏信任、产生误解造成的。社会信任是社会关系的"粘合剂",它的缺失使得人们只能独立于彼此,站在彼此的对立面思考,往往只能导致"双输"的结果,于自己于他人都没有好处,原本事半功倍最终只能事倍功半。不仅如此,不信任也是对他人心灵上的打击,不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成长,个体身心与人际关系都无法和谐的话,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更加无从谈起。所以说,社会信任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完成。
以信任为起点,人们更能卸下防备之心,更容易接纳他人,感应到他人的诉求并真诚回应;没有信任,他人的诉求就好像不同频率的信号,即使接收了也不能引起任何反应,关爱形成机制在过程中被斩断,自然也就无疾而终了。所以要开展以信任为支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帮助社会成员树立诚信意识,理性并明智地作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指导自己的行动。号召人们通过真诚沟通来化解矛盾分歧,接纳他人、帮助他人,用关爱的纽带连接大众、凝聚力量,加速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理解。
理解是关爱的重要条件。何谓理解?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人的本质,是人认识自己的主要途径。
哈贝马斯同样指出:"我把以达到理解为目的的活动看做是最根本的东西,其他形式的社会活动--冲突、竞争,通常意义上的战略活动统统是以达到理解为目标的活动的衍生物。"《人学词典》把"理解"释为:"主体通过信息把握客体的一种思维心理过程和状态。……是主体所达到的在一定层次上把握和再现客体的形式。"可见,理解即是主体在不断探求社会的活动中对客体不断深入体验,达到以己之身感受他人他物所感,并且认可这种所感的境界。
理解有多重内涵。每个人的性格、习惯、观念都有独特于其他人的地方,这些不同的方面指导着个体在行为方式中与他人表现不同,在共同的生活和劳动中不可能整齐划一、完全步调一致,可能会给整体目标带来一定影响,这时候,理解表现为认识这种独特之处并认可它,而不是打击或排斥。人非圣贤,皆有七情六欲,由于对事物的错误判断或是一时冲动,每个人的都会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时候,理解表现为宽容和接纳,而不是去过分苛责,因为即使错误的行动也包含有理性的思考,只不过没有把握事物的本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顺境和逆境,了解这种规律,当别人落魄时或处于生理弱势或心理弱势时,理解表现为对于别人逆境的感同身受,懂得别人的痛苦并能给予帮助。其他还有许多层次无法一一赘述,总而言之,理解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种"存异",是一种接纳与自身存在差异矛盾的能力。有理解作为基础,不同的声音才能有其发声之处,不同的风格才能有其表演的舞台,社会才能够和而不同,虽存在矛盾但也能维持稳定。缺乏理解的关系脆弱的,甚至是危险的,这意味着人们只有在具备共同特质的时候是和睦的,一旦有了不同的意见、不同的经历,只能分道扬镳,各走各路。这也表明理解是解决矛盾的基础,同时也是关爱的基础。
立足于理解的社会关爱教育是指运用科学的观念理解客体以关爱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它以理解理论为基础,从科学认识和情感习惯养成两方面结合培育,从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角度出发,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而接纳他人,进而达到顺利合作、和谐共处的目的。它首先要把人当做一种社会细胞的存在,了解到人本身必定会产生千丝万缕联系尔后才能正常生活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认识到这项教育的必要性。它力图让每一个体都能保留按自身意愿生活的权利并得到应得的尊重,实现自身的价值与幸福;让每一个体都能习惯在不同中找到平衡的方式,克服矛盾。其间,通过说服、示范、引导、服务的方式,教导人们融合理解人的自觉需要以及其在社会中内含的意蕴,正确处理二者相互关系,倡导人们换位思考、和睦相处,在外部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下,促进不同观念的融合,消除自身观念的排他性,保证个体间的畅通交往,利于发挥各自的创造才能。重视这些方面,能更有效地培养个体情感思维能力,建立关爱的基础支点,实现他们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三、尊重。
将尊重教育作为社会关爱教育的主要支撑之一,有其现实必要性。首先,尊重是个体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繁衍生息的必须。尊重不是实在物,不能满足人的生理需要,但作为一种意识存在有其重要意义。人是唯一具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体,能够对自我进行思考。个体要生存和发展,首先要具备对待自身的正确态度,而自我尊重正是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自我态度的第一步,所以尊重赋予了人的基本特征,也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正确导向。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尊重需要占据需要层级的第五位,足见其重要性。其次,尊重对于个体与其他个体、群体的交往同样重要。
对他人来说,尊重不仅是认可,也是一种被忠实的态度,让人们体会到自身的存在价值,会使人身心舒畅。同时,尊重向人们预设每个人思想、价值观念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事情,每个人对待事物都有不同的视角和阐释以及应对方法。尤其当代社会的开放性使得越来越多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他者进入到生活的视阈内,唯我独尊必定引起民族冲突,只有懂得尊重,认可并真诚接受文化和信仰的异质性,尊重社会的多元化,文化的生态才能继续保持,人类才能在地球上和谐发展、合作共赢,否则,冲突在所难免,甚至导致战争的爆发。再次,尊重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首要准则。自从生产力的发展将人与自在自然中分离出类来,就产生了人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自西方主体性哲学提出以来,人类一度认为自己是世间主宰,人类与自然界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故而为了自身的利益丝毫未曾考虑到自然的规律只一味向自然索取。结局人们今天已经看见,大自然已经实施了报复,环境的破坏给人类带来了近乎致命的灾害。"人类自工业文明以来的两百多年的发展,已经使人和自然的冲突关系走到了尽头。"在此之后,人类被噩梦惊醒,开始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渐渐认识到人的活动需要尊重自然的规律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客观性为依据,人与自然并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所以,人类应该尊重自然本真、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诚如中国古代道家哲学提出的"以自然本体为一切价值的原本原则,涤除异化的文明翳障,复归于补".尊重自然意味尊重自然的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受到规律制约,尊重人类各项活动对象的特征,按照他们的发展运行规律来采取行动,与自然和谐相处。
立足尊重的社会关爱教育是教人"懂得尊重、学会尊重",从理解自我与他人的差异性为基础来正确、及时认识到他人的需求。由于一些人没有接受过尊重教育的相关培养,无法满足他人对于尊重的需求,强加自我意愿于他人,导致了本应和谐的生活却并不和谐的结果。因此,生活中处处需要学会尊重,通过教育养成人们尊重的素养,懂得尊重自我、尊重他人与社会。
第三节 社会关爱培育的基本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首先,社会关爱培育必须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意识形态的高度规定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公共生活的价值规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人民理应遵守的行为准则。这个体系为当下中国人的生存和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普适性的,同时具有目标导向性、方向规定性、政治识别性和价值示范性的公共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人的现实的利益需求出发来阐述人,体现了最根本的社会关爱。其中,"富强"代表着党和全国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理想,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意味着公民能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道德品行的养成,也就是为社会关爱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与心理基础。"民主"是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价值理念。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巩固,主人翁意识得以树立,自然会产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不仅维护自身的小家庭,还要维护社会的大家庭,为社会关爱活动提供精神支持。"文明"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人们有了科技的帮助拜托了无知与野蛮,文明是在物质条件充裕的条件下进一步追求的精神境界,社会关爱这种不仅着眼自己更关注他人的道德活动,也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和谐"则体现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程度,适度处理矛盾,维持有序状态。将国家的富强、政治的民主、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对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的深刻认识,也是对人的利益需求的现实阐述,阐述需求继而满足需求,是实现关爱的最根本体现。
"平等"是人类向往的基本理想价值。社会应对每个公民一视同仁,确保每个社会成员都受到应有的尊重和照顾。"公正"意味着社会的各项制度安排总是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与目的,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即是社会关爱对现实意义的根本体现。
所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育社会关爱,不仅是因为社会关爱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关爱符合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规律,能够以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和物质需要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情感与道德自觉的推动柔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摩擦,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和谐氛围。社会关爱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手段之一,理应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
二、强化社会关爱教育。
由于社会空间的现代性转变,公民的角色从单一角色转变为多角色,活动的社交空间也变得复杂,人们在适应这些变化的过程中,忙于角色转变的努力往往忽视了道德层面也需要达到相适应的程度。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对人的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人们疲于追求利益、地位、名望以期获得社会的认可,一方面,人们在忙碌的过程中容易忽视他人的感受,另一方面,作为竞争对手,竞争中的伤害也是在所难免,所以,这种社会空间是具有伤害性的,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传统的道德教育、关爱教育虽然经典,但不能完全契合新的社会问题,甚至被一些人冠以"无用论".为此,依照新情况提出新理念、新方案,强化社会关爱教育,是应有的新课题。
社会关爱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性活动,因此实施关爱教育需要各方协同配合,不能依靠某一方面单独承担。要使社会关爱成为一项内化于个人德性的普遍性活动,就必须把关爱教育贯穿于个人成长始终,每个人的成长都经历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必须紧紧抓好社会关爱教育,依照各自特点采取不同策略,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活动。关爱教育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渗透性策略。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关爱的"仁爱"思想,可以挖掘出其中适应现代社会的伦理关爱,结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将其暗含于教育实践的每一个细节。除了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外,还可以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融入社会关爱的内容。在其他学科的教学案例中,习得实践中,都可以适当插入有关爱因素的巧妙设置,在不经意间让教育者获得有关社会关爱活动的感受。其次是生活性策略。人的各种弱势需要会不定期地产生于各个方面,所以社会关爱很大上程度上受到现实生活感受的影响。家庭不仅关注成员身体的健康成长,还要关注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发生情绪波动时的及时处理情况。学校要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提升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再次是仪式化策略。仪式是一种精心设计而固定下来的、体现某种道德精神的礼仪活动。这种本质规定性使得它对人的心灵起着深刻、持久、潜移默化的感染效应。关爱教育需要用关爱精神来构建系统的礼仪活动,如重大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的默哀悼念仪式,为关爱人与自然设立的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关爱艾滋病日等等纪念日,并且在这些日子里举行相应的仪式作为提醒与教育。 其四是随机性策略,即根据个体的生活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教育模式。当个体无意识地进入道德情境,处于一种道德需要状态时,准确地把握这一教育最佳点,找准突破口,因时因地开展适宜的关爱教育。
三、重视法治的促进作用。
仅依靠教育还不足以达到完成社会关爱的培育工作,还需要有法治的促进作用。
表面看来,社会关爱似乎是关乎道德层面的要求,还未上升到法律的强制要求,法律只规定了权利和义务,不可能强制人去理解、尊重。然而,法治是道德社会的保障,是衡量社会行为的基本价值尺度,是落实自由、平等、公正环境的条件。当下所强调的"法治"不是依靠条条框框的法律法规生硬执法,而是要灵活运用法的精神、法的方式实现对社会的治理。
法治的要义之一是加强立法,堵漏补缺。法律虽不能强制关爱行为,但可以加大对于违法无德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败德无德行为的成本代价,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健康发展。法治的要义之二是要求每个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实现个权利,明确义务与权力,尊重他人的义务与权力也是一种关爱,这就为社会关爱提出了法制层面的标准,即对关爱与非关爱的行为做了规定,也为社会关爱活动提供了法制保障。
法治的要义之三是重视法律规则本身公正性、正当性、合理性的价值判断,即审视法律的正义性,追求善法,实现善治。法律的合法性、正当性的根据不是宪法和法律的赋权,而是公众意愿和公共利益。满足公众的正当需求是实现善治的最终目的,也是社会关爱的目标所在,因此二者是合目的性的统一。从公众的需要层面看二者亦有价值上的一致,所以二者必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013 年,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外出工作子女有义务"常回家看看",以法律形式保证老年人应该享有被关爱的权利,这也是法律促进社会关爱活动的直观表现。另外,像《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体现了对弱势群体基本人权的尊重和保护;《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体现了对于自然规律的了解与尊重。法律追求的社会公平正义,也正是社会关爱的题中之义。法治是保证社会有序的前提,做好法治工作,既是保证了公共空间的有序性,为社会关爱营造良好坏境,同时守住了道德底线,惩治非关爱性的败德行为,成为了社会关爱活动的助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