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学理论论文

当前社会关爱的缺失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27 共660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当前我国非关爱现象探析
【第一章】社会关爱教育问题研究绪论
【第二章】社会关爱相关概念分析
【第三章】社会关爱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 当前社会关爱的缺失
【第五章】我国社会关爱的培育
【结语/参考文献】如何开展社会关爱教育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社会关爱缺失

  人们呼吁某种事物,往往是因为它的缺失。步入新的时代后,人与人的关系更近了,接触的更多了,也意味着人际间的摩擦更多了,欣慰的是,人们不断的调整自我来适应新的交往状态,来保持自我与他人之间和谐、预约的交往氛围,党和政府也不遗余力地开展一系列工作以维持社会的安定有序。然而,总体的一片祥和不代表处处完美。由于新的社会格局下社会关系随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传统社会流传下来的关爱思想必然不能完全与新的社会关系相适应。有些人在思想扬弃的过程中有失偏颇,导致应有的关爱理念缺失,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出了问题,进而导致了各种社会矛盾。

  分析当下的社会现象,找出关爱缺失的原因,重新树立新时期的社会关爱理念,是当下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一节 社会关爱缺失表现。

  一、公共空间冷漠。

  社会关爱缺失的表现之一是公共空间中的冷漠。"冷漠"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一种情感反映状态,具体表现为对他人、他事的"冷淡、不关心"状态。公共空间的冷漠正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不关心的状态。社会作为一个公共空间,人是构成它的最基本个体。每个个体之间需要相互联系,才能使这个空间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网状有机系统。这种联系不单单是利益联系,更需要有情感联系。纯粹利益联系会使人从自身利益出发,一切以经济原则为导向,自我第一、其它第二,往往以牺牲他人为代价,因此这种联系是最不牢靠的。如果都以这种原则来建立人际关系,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很快就会崩塌。然而不幸的是,目前这种社会现象屡见不鲜,一些道德冷漠的事件屡屡进入公众的视野。人民网网民方阵有一个《中国公民道德调查问卷》,每一个中国网民都可参与投票,其中第一题是"你认为现在中国社会的总体道德状况如何?"在投票网民中,49%认为总体很差,30%认为整体较差。

  其结果对于中国目前的社会道德现状相当具有说服力。更加可怕的是公众对于这些道德冷漠现象的反应,相当一部分人对这种冷漠态度持肯定意见,并非是良知的缺失,而是因为人都是依赖于社会生存的,现实的逼迫令人无从选择。

  社会的冷漠有着若干类型的区分。一种是道德文盲。道德感并非人与生俱来的,而是被后天教化的。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道德就进入了公共生活,但在不同的时代道德的历史地位也不尽相同。传统社会里,是"以德配天",道德具有神圣性,具有"绝对命令"的意味。有德是被赋予天命的前提,有德是被尊崇的理由,人人必知德、必守德。而在现代社会,科学成为了主导,传统道德的地位似乎被祛魅,神秘感被打破,道德虽被倡导却不如传统那般被绝对遵守,致使在一部分人的教育中,道德成了缺失的一块。道德仅仅是一些抽象符号,连认知都没有,更不必说内化为情感与意志了。另一种是道德麻木。明明知道应该去做,但基于一些现实顾虑未能行动,也就是应然与实然的矛盾。这种现象也是最常见的,道德情感没有道德意志的支撑,仅以一种自发的状态存在于人心中,面临道德问题就会处于一种无意识的麻木,无法对处在需求弱势中的人产生同情。无意识的道德麻木"是一种彻底的道德冷漠,道德之门已经结结实实地关闭,看不到哪怕一丝一毫的道德亮光".

  离开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人的道德意志也不坚定,很容易被自我优先的原则击溃。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并转型的发展阶段,在市场自由、盲目的环境里,利益为最终的价值导向,稍不留神就会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很多人为了自己名利双收,道德底线却一降再降,置他人与不顾。同时还有价值观的错位影响。经济水平的飞跃滋生了一些不合主流的商业文化,像奢华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将人传统的朴素消费心态搞的晕头转向,一不小心就跟错了风头,被错误的价值观牵着鼻子走。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能抛却社会精神文化与社会和谐的建设,一定要有分寸把握,紧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社会舆论的误导。社会舆论在宣传主流文化的同时,不知不觉也为道德堕落的消极舆论制造了机会;在社会弘扬美德的同时,质疑、嘲笑的声音也聒噪一时。近年来,很多热心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社会事件一经曝光,总是有一些质疑甚至否定的杂音,比如热心公益事业被解读为炒作,帮助孤寡老人被解读为另有所图等等。这些话语经过一些媒体聚焦放大后,起了不利于道德善良普及的消极作用,动摇了人们的道德意志,令人怕做好人、做好事。

  二、移情功能弱化。

  社会关爱缺失的表现之二是个体移情功能的弱化。移情是一种具有生理基础的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是个体在由特定情景中看到或想到他人遭遇及情绪后引起同他人一致感受的情绪体验。由于移情具有情绪替代的能力,可以设身处地体会它人的情感,对处于情感弱势的对象产生同情,然后激起关怀、保护的欲望和行为,所以它一旦被激发,就会具有道德能力。

  霍夫曼认为,移情具有引发助人行为、抑制攻击性行为等亲社会功能,正是这种特殊功能赋予了人道德动机,它是道德的源头。

  很多在社会帮助、抚慰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也表明,移情能力高的人比移情能力低的人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所以,可以说移情能力和关爱能力是相共生的。

  移情能力是一种同喜怒哀乐一样的先天能力,所以它不会根本性地从人的生物性中消失,人们在欣赏电视、电影或文章中时,时而展颜、时而落泪,这就是移情能力在发生作用。然而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却有另一番情景,人们的言行常常不顾及他人,随处可见像是为了一己私利的谩骂与斗殴,不文明驾驶,行政部门事难办,医患两争等现象。移情能力在社会关系中的道德功能大大减弱甚至失效。人与人不能相互理解,不能设身处地考虑对方感受,无法沟通,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利益损失可以弥补,情感伤害难以平复,生命伤害更是无法挽回。从这个意义上说,移情能力的弱化给社会和谐造成了威胁。

  为何在不同的情况下人表现出的移情能力完全不同,霍夫曼的研究成果给出了答案,即移情能力作为亲社会能力的局限性。

  首先是移情有可能受到自我利益的强烈冲击。当他人遭遇痛苦和不幸时, 主体会产生移情忧伤以及对侵害者的移情愤怒,从而促使其产生助人行为的动机。然而,当帮助代价较高时,主体会有二次考虑和价值计算,当主体自身既有的认知认为帮助行为会给自己带来损失,移情产生的动机便不再进一步转化为行动。其次,过度唤醒的移情会使人产生移情疲劳状态。比如在某个路口遇到乞讨的残疾人,心生怜悯,略施援手,但每个路口都有一个相似情况的乞讨者,怜悯之心反复被激发,便会一次次削弱,就会逐渐"见怪不怪".

  三、极端利己主义。

  社会关爱缺失的表现之三是极端利己主义。《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有述:

  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基本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

  利己主义被划分为合理利己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

  合理利己主义能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并且把个人和公共的利益相联系,在满足自身需求和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对于促进个人及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极端利己主义者与之正相反,仅仅看到自我的欲望需求,不择手段地追逐个人名利、地位和享受,丝毫不顾及他人与社会得失。这种价值取向与社会关爱所倡导的对他人、社会的关怀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社会关爱主体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不仅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还有为实现自身更高程度发展的利益诉求,所以人具有趋利性。霍尔巴赫说:"利益就是人的行动的唯一动力。"这也是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理性"假设。正如贝克尔所说,在现代经济学提供的框架内,各种人类行为都可以得到满意的说明。

  换句话说,一个人很多行为是在利益的指挥下完成的,对于最终获得回报的计算决定了他会不会行动。如果关爱主体判断关爱活动是完全付出式的,仅仅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成全他人,那么他完全有可能停止这次活动。

  在价值观多元化、改革发展高速化的社会背景下,极端利己主义已经不是个例。

  经济市场中,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资本逻辑的推动下,尽可能的挖掘资源和利益,过度的索取必然导致供需的不平衡,一方的超额获取必然伴随着另一方的透支。过度索取自然资源会造成大自然的资源透支,影响生态平衡、破坏环境;过度扩大利润会导致成本压缩,生产产品不合格,伤害消费者。官场中,官员为了自身利益,两幅面孔,一些人纵容违法行为伤害群众,一些人损公肥私向公家钱袋伸手。

  日常生活中的利己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家庭之争、邻里之争、办公室之争,几乎每一场争夺背后都有极端利己主义的心态作祟。在抢夺利益的同时,人际感情也随之撕扯破碎,交往难以为继。

  对于自然而言,它既强大又脆弱,一方面它源源不断地提供数不尽的资源供人类生存,另一方面又遭到无节制的攫取而日渐透支。它是一个生命整体,也需要被关爱和保护,更好地成长供应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过度索取自然等同于透支自身生命。对于社会而言,倘若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从关爱他人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的不触犯他人利益,尊重他人利益,也就不会伤害他人情感,双方关系便不会遭遇威胁。社会的运动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友好和谐的关系是交往的前提。所以说,极端利己主义短期看似乎对自身有利,但不利于长期发展,更不利于社会发展。

  第二节 社会关爱缺失原因分析。

  一、个体素质发育不够。

  社会关爱是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主体发育不完善,是导致社会关爱缺失的直接原因。主体缺陷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心理素质发育不足。素质是一个人的品格、 气质、 修养、风度的综合水平。心理学上对于素质的内涵有多种划分,不论哪一种分法,都包含有心理素质这一范畴。心理素质是认知、情感与意志的综合体,其中,认知指人的认知能力,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好恶倾向,意志则是人们克服障碍达到预期目标的心理过程。

  每个人的素质发展程度都是不同的,它不仅影响个体的生存、发展的方式与程度,也是民族、社会的发展条件。

  前面提到社会关爱的形成机理,是从认知到认同然后达到行动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素质水平的参与,可以说素质水平决定了社会关爱的形成程度。个体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人对于道德的认知程度和认知水平,情感决定了对于社会关爱价值认同与否,而意志则决定关爱的施行与坚持。哪一个环节的失败,都会阻碍关爱活动的发生。

  所以心理素质的发育不足是社会关爱缺失的最根本原因。

  其二,个体道德不成熟。所谓道德成熟的个人就是:"不光有按照规范行为的能力,而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的特征做出恰当的反应;不仅关注自身的合理权益,而且具有关心和关怀他人的能力;成功地将内在人格的塑造与外在规范的要求统一起来,能够聆听到来自其价值源泉的召唤,从而逐渐接近 '从心所欲不逾矩''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的状态".

  简言之,道德成熟就是指道德主体对于道德规范有清晰的认识,并能以此进行道德活动、进行道德评价。道德成熟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受到道德熏陶而逐渐习得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过程,社会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目前竞争激烈、价值多样的社会氛围中,人的价值判断很容易受到影响而走偏,而且个体也面对着生存发展的巨大压力,主客观双重因素导致道德成熟的道路曲折迂回,导致个体不仅缺乏系统的道德知识,也不愿自觉增强道德修养。道德欠缺的人性格中只有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心理,没有道德约束力估计别人的感受,更谈不上关爱。

  二、公民教育不足。

  人非生而知之者,后天的教育影响着人的素质、品格、道德等方面的发育和走向,主体发育不足只是关爱缺失的一方面,公民教育的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教育与现实疏离。自人类有了社会分工后,由于经验需要继承,于是就有了教育。教育来自于现实生活,自然还要回归生活中去。社会生活中的点滴都是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尊重现实,观察现实,分析现实,才能得到对现实问题的解答,将矛盾化解,保证社会有序。偏离现实,不顾现实,只能走上崎岖的弯路,就不能解决问题。教育作为知识传递的手段,脱离实际,只能成为空谈。近年来,社会的快速发展让教育有点跟不上节奏,公民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的接轨上存在裂隙,公民的道德结构中存在教育空白地带。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广阔的信息接收渠道与发送渠道,这是过去所没有的。如何在使用自我媒体工具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尊重与关爱别人也是传统教育未涉及的领域。网络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使人们容易在脱离公共舆论的监管的环境下发生一些有违道德、伤害他人的行为,比如网络造谣、人肉搜索等,不仅给他人造成精神伤害,也严重妨碍其正常生活。在这种虚拟空间不便于法制监管的情况下,如果教育者可以及时作出反应,根据现实特点有针对性的给予网络空间下的价值观引导,就会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避免一部分人受到伤害。

  其次,公民教育的重点不突出。长期以来,我国的公民教育基本可以与思想政治教育划上等号,服务和服从于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需要。但是公民教育的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公民教育,顾名思义应该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而不是培养精英公民的教育,也不是完全意识形态的教育。它应该旨在培养每一个公民的公民意识、社会参与意识,能让公民了解到自身对于社会社会和谐有序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自身的这种作用,自身对于他人、社会、自然是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如何扮演好这种角色。有了确定的目标,才能对教育对象有正确的引导。长期以来,由于公民教育中意识形态的教育比例偏重,抑制了公民教育中塑造个体优良品格与高尚道德的培养教育的应有之义,导致部分人对于公民教育的不认可甚至反感,从而在行为上反其道而行之,这也是导致社会关爱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社会发展中的经济主导逻辑。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社会环境对人品行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社会是人性塑造的外因,虽不是直接影响其发展变化,但也起到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社会环境通过影响人的道德认知作用于关爱的行为。荀子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也就是说,个体所处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德性到德行的转化。我国自建国以后,为了恢复落后的经济,消除贫困,增强综合国力,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事物中总是存在对立的矛盾,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为大众提供了充足且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另一方面,它也助长了人们追逐利益的利己心。

  经济对社会的影响,最具说服力的就是曾经流行的 GDP 崇拜。GDP 作为表征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标,在过去被简单地理解为幸福指数。国民一度认为,GDP 越高,生活就会越好,所以,国民对 GDP 崇拜一度到了狂热的地步。正是这种过度的狂热,掩盖了社会中原本应有的道德和谐,破坏了社会的生态稳定。第一,GDP 崇拜一味追求经济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造成了社会等级的分化和贫富差距的扩大,出现了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对立。在富人愈富、穷人愈穷的发展态势下,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必定滋生出对社会不公平的不满和愤懑。有了这种情绪的影响,弱势群体能保持住安稳的情绪生活和工作尚属不易,更不用说去关爱他人,他们本身尚且需要被关爱。第二,GDP崇拜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在它的诱使下,人们不停的追逐经济利益,忙碌着生产、消费,似乎人生的一切意义皆在于此,停下争夺的脚步就会落后于别人。因此,塞满了利益的头脑中是不会再有关爱的容身之处,在他们看来,关爱对于经济利益的获得毫无价值。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将市民社会看作"相互需要的体系"和"利益的战场". "个人主义的阴暗面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们的生活既平庸又狭窄,使我们的生活更缺乏意义,更缺少对于他者和社会的关注。"马克思更是鲜明地指出:"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第三,GDP 崇拜仅注重经济发展,只作为物质生产的衡量标准,却不统计教育产出,也不包括人才价值和人力资源的价值,因此忽视了对教育领域的关注与投入,忽视了对人道德品质的教育投入,忽视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

  个体不接受道德素质的培养,没有对道德、正义的认识,对于社会关爱他既无心也无力。

  好在那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已被深刻认识,而转向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目前***总书记提出的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这意味着在提高生产力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增长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对于经济工作认识的转变,将为社会关爱提供更多的生长空间和发展保障。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