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斯尼登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20 共424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斯尼登社会效率职业教育思想探究 
【前言】基于社会效率的职业教育观念研究前言 
【1.1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等教育的困境与改革 
【1.3】斯尼登的个人生平与理论兴趣   
【第二章】斯尼登职业教育观与杜威职业教育观的差异 
【第三章】斯尼登社会效率职业教育观的影响 
【第四章】对于中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斯尼登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斯尼登社会效率职业教育观的形成有他特定的时代背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及移民浪潮都为斯尼登的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此外,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罗斯的社会控制论、泰勒的科学原理、桑代克心里学实验等相关理论都深深浸染了斯尼登,我们也可以从社会效率职业教育观的内容中寻觅到这些理论的影子。

  斯尼登的社会效率职业教育观影响了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他在与约翰·杜威的正面交锋中胜出,更是印证了职业教育存在的合理性。普洛瑟继承和发扬了斯尼登的社会效率职业教育观思想并且作为职业教育国家补助委员会委员参与了 1917 年《史密斯-休斯法案》的制定,使得双轨制成为学校教育业教育制度的主导。

  当前,我们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才刚刚起步,而且我们现在的国情与 20 世纪初的美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还需要继续关注社会效率职业教育观,在提升职的效率方面再下功夫。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专着

  [1] [美]爱德华·李·桑代克。教育心理学[M].周冠英,王学成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2] [美]奥恩斯坦。美国教育学基础[M].刘付忱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

  [3] [美] J·布卢姆。美国的历程(下)[M].戴瑞辉,吕永祯,吴聿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 [美]S·鲍尔斯,H·金蒂斯。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王佩雄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5] 邓蜀生。美国与移民 历史·现实·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6] [美]戴卫·秦亚克。一种最佳体制--美国城市教育史[M].赵立玮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 [美]戴卫德·斯尼登。公民教育[M].陶履恭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8] [美]范斯科德等着。美国教育基础一社会展望[M].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9] [美]菲特·里斯。美国经济史[M].司徒淳等译。沈阳:辽宁出版社,1981.

  [10]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1] [英]赫伯特·斯宾塞。 斯宾塞教育论着选[M]. 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12] 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3] 黄云龙。现代教育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14] 季苹。美国公立学校的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5] 纪晓林。美国公共教育的管理和政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6] 贺国庆,朱文富等着。外国职业教育通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17] 金瑜。心理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8] [英]琳达·克拉克,克里斯托弗·温奇。职业教育:国际策略、发展与机制[M].翟海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9] [美]劳伦斯·A 克雷明着。美国教育史[M].朱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0] [美]林克·卡顿。 1900 年以来的美国史[M].刘绪贻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1] [美] E.A 罗斯。社会控制论[M].纳雪沙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2] 林玉体。美国教育思想史[M].台湾:九州出版社,2006.

  [23] [美]雷蒙德 E.卡拉汉。教育与效率崇拜[M].马焕灵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4] 梁忠义,金含芬。七国职业技术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2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6] 人民教育出版社外国教育丛书编辑组编。中等职业技术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7] [日]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编。六国技术教育史[M].李永连,赵秀琴,李秀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8] [美]桑代克。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9] 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0] [美]沙伊贝着。近百年美国经济史[M].彭松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1] 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2]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33] 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4] [美]F W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胡隆昶,冼子恩,曹丽顺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5] 台湾光复书局编辑部。大美百科全书(第 9 卷)[M].台湾:台湾光复书局,1990.

  [36] 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7] [美]韦恩·厄本,杰宁斯·瓦格纳。美国教育:一部历史档案[M].周晟,谢爱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8] 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9.

  [39]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40]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1]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2]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3] 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二)学位论文

    [1] 段素菊。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美国公共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

  [2] 路宝利。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职业主义与民主主义之争:“普杜之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3] 李梅香。1890-1920 年美国中等教育变革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4] 徐嵘。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1.

  [5] 荣艳红。美国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研究(1917-2007)[D].河北大学,2008.

  [6] 王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D].河南大学,2010.

  [7] 王辉。美国中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D].西南大学,2012.

  [8] 王海珊。斯尼登与杜威的职业教育之争及其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9.

  [9] 张斌贤。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一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5.

  [10] 赵颖。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4.

  (三)期刊文章

    [1] 丁永为。杜威与斯尼登关于职业教育的争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

  [2] 付雪凌。20 世纪美国职业教育思想沿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1)。

  [3] 关晶。普洛瑟职业教育思想回顾[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4)。

  [4] 胡永萍。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思想[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7(10)。

  [5] 蒋春洋,刘海民。 “史密斯-休斯法案”与美国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及启示[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12(5)。

  [6] 蒋莉。职业教育主要思潮简述[J].成人教育,2006(3)。

  [7] 梁童心。社会达尔文主义[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2(8)。

  [8] 莫勇波。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中的“人”[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9] 彭永渭。美国 80 年代基础教育改革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7(2)。

  [10] 荣艳红。19 世纪末美国公立学校手工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型[J].职业技术教育,2007(8)。

  [11] 宗桂春。美国综合中学历史透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2(6)。

  [12] 田佑中,陈国红。罗斯的社会控制理论评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12)。

  [13] 武中哲。罗斯的社会控制观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学刊,2006(6)。

  [14] 武少娟。斯宾塞实证主义与早期中国社会学[J].文史哲,2006(3)。

  [15] 徐国庆,石伟平。杜威论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的整合[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6)。

  [16] 徐国庆。美国职业教育范式的转换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8(7)。

  [17] 续润华。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进程及其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7(5)。

  [18] 鄞益奋。浅析泰勒的分工思想[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1(2)。

  [19] 杨亚平,刘安。社会达尔文主义与企业管理[J].企业管理,2011(9)。

  [20] 张斌贤,高玲。英雄与时势:普洛瑟和美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奠基[J].西北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21] 张斌贤,高玲,李曙光。利益博弈与学校变革:1906-1917 年美国工业教育运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

  [22] 翟海魂。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论争[J].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

  [23] 赵志刚,黄小葵。泰勒的科学原理评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


    致 谢

  时光荏苒,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算上本科在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求学的四年时间,河北大学已陪伴我走过了七年的时光,心中充满了太多的留恋和不舍,我也深以作为一名“河大人”而荣耀和自豪。回首这三年的求学历程,对那些引导我、帮助我、激励我的人,我心中充满了感激。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荣艳红副教授,论文从选题到定稿,都倾注了荣老师的大量心血。荣老师如今还在美国访学,我的论文都是荣老师通过电子邮件逐字逐句批改的,字里行间都流动着荣老师孜孜不倦的关怀。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我深深受益于荣老师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导。她作为老师,点拨迷津,让人如沐春风;作为长辈,她如母亲般关怀备至,让人感念至深。能师从荣老师,我为自己感到庆幸。在此谨向荣老师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同时,我要感谢所有教导过我、关心过我的老师。特别是朱文富老师、何振海老师、王喜旺老师、吴洪成老师、秦玉清老师、卜然然老师,你们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这是够我一生受用的人格魅力。

  感谢 2012 届教育史专业的同班同学们,王玉环、许娟、刘瑾、李晶、李慧、王学璐、黄丽、张莉、孙宇雁、王彤、戴宇龙、张金鹏、姜柏强,正是因为你们课上的积极讨论,才让我知道知识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方法;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陪伴,才让我感觉到了集体的温暖。祝愿你们以后的人生平平安安、一帆风顺,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感谢我的室友戴宇龙、贾伟、王浩,是你们让我有了家了温暖和感觉,谢谢你们三年来对我的爱护、包容和帮助,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感谢父母在我求学生涯中给与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鼓励我。你们的付出是巨大的,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我,愿父母健健康康,开心快乐每一天。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