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真理何以表征、界定、可能及检验

时间:2014-07-28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9256字
论文摘要

  哲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求真的发展史。无数学者孜孜以求,力图探索“真之奥秘”,未有稍懈。梅勒( D. H. Mellor) 正是其中的一员,经过不懈地努力,他获得了一些有关“真”的知见: 事实可以分为A - 事实和 B - 事实,真理就是在时空依赖的 A - 事实中探寻确定无疑的 B - 事实的过程。这一真理观在调和真理实在论和真理反实在论的矛盾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 真理何以表征

  梅勒的哲学研究基底是“对时空( spacetime) 的探索”,其众多学说都是基于时空观念而来的,真理观也不例外。梅勒认为,真理( truth) 的基本构成体是事实 ( facts) ,要为其辩解还要还原回事实中去。
  在梅勒的观念里,事实是一种比正确更强烈的感觉,它是可判定为真的事件,而事件又是由事物组成的,事实、事件和事物三者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因此,要透彻地了解事实,首先就需要对其时空关联物———事物( things) 和事件( events) 有所认识。
  首先,事件由事物组成。事物是时空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单独的事物并不能被判断真伪; 只有在时空中的事件才是能够被判定( 真假) 的主体。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解释,梅勒是从时空角度出发来对其加以剖析的: 事物不像事件,即使也具有空间和时间部分,但它没有时间上的延伸,而能被判定真伪的东西一定是具有时间延展性的。
  其次,能判定为真的事件才是事实。二者虽然都强调时间的重要性,但是事实更重视人的主观认识,它是依赖人的认识来确定真事件的。梅勒的这一观点与斯特劳森的看法较为相近。
  据上可知,事物由于缺乏时间延展性因此不能被判定真伪,事件则有真有假,只有事实才是三者中唯一可判定为真的,因为当我们要谈论某一事件是否为事实时,其实已经是在运用自己的思维对其进行“真假”判定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事件成其为事实呢? 哲学家们通常认为,真理缔造者能够使事件成为事实,阿姆斯特朗称这种缔造者为“事物状态( states ofaffairs) ”,而梅勒称其为“法克塔( facta) ”: 如果 P使得 P 事件为真是一个事实,那么 P 就是真理缔造者法克塔。它具有原子性,即非连续性、可分离性和消极性。
  而梅勒对事实的定义也是通过法克塔确定的: 只要具有连接性、可分离性和消极性的法克塔就都是真理缔造者,只要使用适当的法克塔就能够避免混乱,就可以获得“事实”。比如,假设法克塔 P 和 Q 产生的 P 和 Q 为真,那么我们再不需要其他的法克塔来使得 P 和 Q 为真,或者,对于任何的R( 事实) ,都有 P∨R 或 Q∨R,P 和 Q 雷同。类似地,P 为假,则使 P 为真的 P 是不存在的。这样,法克塔成为了确保事实为事实的重要元素。
  但是由法克塔构成的事实是存在质的差别的。譬如“2 +2 =4”是一种事实,而“休谟逝世了”也是一种事实,但是这两种事实是不同的: 前者无需证明,也与时间和空间无关; 而后者只有在确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才成立。因此,以事实的判定是否与时空相关为依据,梅勒将事实分为了 A - 事实( A -facts) 和 B - 事实( B - facts)。
  A - 事实: 它是指一种偶然事实,以现在和这里为参照系,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才会成立。譬如“休谟去世了”这一事件就现在而言是正确的,是一个事实; 但如果“‘现在’是 1775 年”,而事实上“休谟是 1776 年去世”的,那么“休谟去世了”这个事实相对于“1775 年( 现在) ”而言就不能成其为事实,或者说是一个虚假的事实了。
  B - 事实: 是指一种没有蕴涵 A - 事实的事实,它与时空无关,不以任何事物为参照,是一种确定无疑的事实。比如“2 + 2 = 4”这样的事实,无论是1775 年还是 2012 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它都不会有所改变。
  那么,究竟是 A - 事实还是 B - 事实赋予了我们真理呢? 我们日常认为的真理应该是 B - 事实,也就是一种无异议的事实。然而,在梅勒看来,真理( truth) 不单单是 B - 事实,而是在 A - 事实中寻找B - 事实的过程。这是因为梅勒十分看重 A -事实在真理获取中所扮演的角色: A - 事实是一种真信念,是经验的再现,是真理形成的最基本构成单位。然而,我们如何能够给予变化的 A - 事实以真值,也就是说,如何能从 A - 事实中获得确定的B - 事实呢? 答案是: 需要尽可能多的 A - 事实。因此,梅勒的真理观就是要在大量偶然性的 A - 事实中寻求一种不惧时空变化的、确定的 B- 事实,这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重视“追求”更甚于“结果”的求真过程。

  二 真理何以界定

  从 A - 事实中获得 B - 事实是梅勒在时空观念之上提炼、衍生的一种真理观,它不仅是对时间和空间的重视,也是对真知探索的一种新进路。作为一种获取真理、认识世界的方式,梅勒的真理观有着不同于其他真理方案的独有特质,也正是这些特质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和界定梅勒的真理观。
  梅勒的真理观虽有新意,但也是基于其他真理观发展而来的,因而,它延续了真理观的一般特征:方法论性、确定性、实践性和可检验性。具体表现在: 人类追求真理,是因为真理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引导人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就是真理方法论性的体现,也是真理最重要的特性; 而真理既然作为一种引导人们行为的知识,它必须是确定的,一种游离的知识是无法指引人们的行为的; 实践性是真理最实用的特性,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获取真理,也可以更清晰地明了这些认知( 真理) 对现实的影响作用; 真理都应当经得起推敲和考验,所以可检验性是确定真理的一种标准,也是真理的一个最本质特性,不能通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真理不能称其为真理。
  而在此基础上,梅勒的真理观又具有一些不同于一般真理观的新特质:
  1. 动态性。大多数学者认为真理是一个名词,就是一种确定无疑的事实。而在梅勒的理论中,真理是一个探寻的过程,是我们在无数琐碎小事实中探寻确定大事实的动态过程; 真理也是一个检验过程,是我们用确定的 B - 事实检验 A - 事实和一般事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追求”和“检验”成为了比“结果”更重要的东西,所以,动态性成为了梅勒真理观的一个最突出特性。
  2. 渐进性。真理不是一蹴而就的,梅勒的真理观尤其如此,它的渐进性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朝向真理的发展性,二是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梅勒求真的具体过程是: a. 事物( 时空基本单位)→b. 事件( 事实的基础)→c. A - 事实( 偶然事实)→d. B - 事实( 必然事实) ,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从a 到 d 具有一种前进性,而 abcd 都是这一前进性中所必经的阶段。
  3. 历史性。伽达默尔将“历史性”看做构成我们全部体验力的最初直接性,这种历史性也是梅勒探寻真理的一种必备环境。在梅勒看来,历史与事实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包含各种属性的全面测试。这种测试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历史是事物、事件、A - 事实和 B - 事实的存在基底,它们都在历史中; 另一方面,历史是单向的,它的不可逆转性也决定了事物、事件、A - 事实和 B- 事实的不可还原性,事情发生了就不会被磨灭,这也是真理确定性存在的根源所在。
  4. 语境性。 弗利特 ( Follette W. C. ) 和哈茨( Houts A. C. ) 认为,没有任何真理能同它的语境行为经验有片刻的分离,也就是说,真理依赖于语境。这一点在梅勒的真理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首先,事物和由它组成的事件都是实存于时空语境中的。其次,A - 事实就是大量可判定为真的事件,它是对经验的一种强调,经验也是在语境中的。最后,B - 事实虽然是确定的,但它是通过尽可能多的 A- 事实提炼出来的,所以它也是植根于语境的。
  5. 综合性。在有关“真”的看法上,大多数学者都将其划分为“真”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两种基本观点: 前者认为,事件的真假只依世界而非我们的思想而定; 在后者看来,真并不是实存的,而是由我们的经验或概念图式中的认识论状况组成的。梅勒的真理观是“从 A - 事实中探寻 B- 事实”: B - 事实是确定的真理,具有真之实在性;而 A - 事实是依赖语境和人类认识的,又兼具真之认知性。由此可知,梅勒的真理观是真之实在论和真之反实在论的统一,也就是说,它具有综合性。
  真理力图探寻自然规律、对自然界进行事实陈述,而要达到这一目的,这种真理观念就必须是一种拥有多重属性的理念。这是因为,真理求解的单一化、片面化会使得它越来越远离世界的本质; 只有尽可能多地解释世界中的现象,才能逐渐逼近对世界为真的描述。梅勒的真理观正是这样一种综合性的观念,所以它拥有一般真理观所不具备的多重特性。通过对这些特性的认知,我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梅勒的真理观念,获得一种有关真的新诠释。

  三 真理何以可能

  虽然我们对真理何以界定有了一些认知,但是真理究竟何以可能呢? 梅勒对这一问题的初步回答是: 真理是由尽可能多的事实演化而来的,而事实又是由法克塔缔造的。然而,我们是通过何种途径获得这些法克塔的呢? 梅勒的进一步回应是,它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被获取: 被显示和被告知,前者是当事人获取真理的直接语境,后者则是获取真理的间接语境。
  从梅勒的相关回应中我们发现,梅勒对这类问题的研究更倾向于一个语境论者,真理的两种取得途径本身就是语境的: “被显示”这种直接语境需要通过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必须在实践语境和时间语境中进行; 而“被告知”这种间接语境则需要语言这一重要的交流方式,因此要在语言语境中完成。

  ( 一) 真理获取的实践语境

  梅勒将真理看做是各个法克塔之间的一种因果联系( Causation),时空依赖的因果联系是 A - 事实,而时空独立的因果联系则成为了 B - 事实,B -事实也是由尽可能多的 A - 事实提炼而来的。因此,无论是 A - 事实还是 B - 事实,只有浸润于实践语境之中并通过实践的检验,才有可能成为真理。
  从我们日常经验出发,获取 A - 事实( 即对某事件的正确认知) 的实践语境主要包括两种: 社会语境和情境语境。前者是事实获取的大背景,社会语境的实质就是实践语境,它是主体与客体,感性物质活动与理性精神活动的统一。而后者则是事实获取的当下、即时情境,指主体事物( 事件) 的处境,它强调一种现实性,海斯甚至宣称“语境的根本隐喻就是一种情景化的行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基于社会语境和情境语境出发来看待同一事件,我们并不总是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这一事件是真还是假。这是因为,在外部世界的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存在着无数可能和潜在的差异和联系,而这种关系有时是以人类理念世界中的“有效性”为判定依据的。
  所以,在不同的语境下,人们对同一事件“有效性”的判定标准也会有所差异,在事实判定上的表现就是: 针对同一事件,在社会语境下是真的( A - 事实) ,但在情境语境下可能是假的( 非 A - 事实) ; 反之亦然。但是,社会语境和情境语境对同一事件的判定作用并不会因为其所得结果不同而有所减弱,反而会使我们获取到有关这一事件更全面、更清晰的认知,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获得有关这一事件的真相。因此,对“有效性”的实践认知会让我们厘清事件的真伪,获得有关它的大量 A - 事实。同时,基于对这些 A - 事实的提炼,我们也就能够更好地把握其一般规律,得到确定的 B - 事实。

  ( 二) 真理获取的时间语境

  “被显示”这种获取真理的途径还需在时间语境中才能实现。贝尔纳曾说过,要全面地考察一个事件,就要将其置于尽可能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来进行。而要判定一个事件的真值情况,也需将其置于时间长河中加以考察。时间语境在梅勒获取真理的过程中扮演着两种角色: 背景性和继承性。
  背景性是指事实域于时间之中。当我们谈论一种时间语境时,一定是包含了事件的时间语境; 而当我们说一个主体事件时,也一定是存在于时间中的事件。梅勒同意塞尔斯的观点,即使形而上学的砖块也需要一些稻草来支撑。在梅勒看来,充斥于“时空”砖块中的稻草就是事件,它是时空中的实体。既然事件实存于时间语境之中,那么作为可判定为真的事件———A - 事实和 B - 事实也一定是存于时间语境之中的,只不过二者在时间语境中的存续时间不同: A - 事实的时间背景是一个确定的时间点或时间段,而 B - 事实的存续时间是永恒的时间段。继承性则包含了两重涵义: 变化性和延续性。
  怀特海曾说过,时间不是一个点,不是一连串趋同物的极限,而正是这一连串本身。从这里可以看出,时间与存于其间的事件是统一的,事件本就是构成时间的一种方式。而时间的特性首先是变化的,其次,这种变化是不间断的延续关系。相应地,与其统一的事件也兼具变化和延续这两种性质,这两种性质主要体现在真理的两个基本构成体 A - 事实和B - 事实上。从 A - 事实的定义来看,它是时空依赖的偶然事件,也就是会随着时间的演化而发生变化; 然而,这种变化是具有继承性的,我们可以从无数个变化中的 A - 事实中探寻其变化规律和延续法则,最终获取确定的真知———B - 事实。

  ( 三) 真理获取的语言语境

  真理本身就域于时空之中,所以时间语境和实践语境成为了真理获取的直接语境。而在梅勒看来,我们的很多信念都是被间接告知的,可能是我们不愿意去直接观察,也可能是我们做不到直接观察,而在间接获得中,语言交流成为了其中最主要的途径。
  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是理解本身得以实现的普遍媒介……一切理解都是解释,一切解释都通过语言媒介发生作用,同时这种语言又会成为解释自己的平台”。
  因此,语言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一直为学者们所推崇,而梅勒更是将其作为了人们获取真理的途径之一。
  首先,人们是通过语言将客观事实及其作用规律表征出来的。戴维森曾说过,“我们能够把真理看做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是语句的特性,而是话语( utterance) 的特性,或言语行为的特性,或关于语句、时间和人的有序三元组的特性,而恰恰把真理看做语句、人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了。”
  据此,语言被看做是人类获取真理的一种媒介,而 A - 事实和 B - 事实都可以经由语言获得。
  其次,既然是“被告知”的,那么被告知的内容本身就可能有真假之分。除了告知者说谎外,命题的相对性也有可能使得被告知内容为假。这是因为,一个命题是相对的,它只有在一定的语境关联下才能是确定的。
  所以,作为真理获取途径之一的语言语境不可能单独存在,需要与实践语境和时间语境共同作用才能判定一个事件的真伪,并最终获得确定的 B - 事实。这也是语言语境在获取真理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特征。
  梅勒信奉“听其言、观其行”,“观行”要依据实践语境和时间语境而定,“听言”要依据语言语境而定,所以,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梅勒获取真理的语境模型。结合这些语境,再运用恰当的思维,当事人就能够从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事件中获得真相———A - 事实和 B - 事实。

  四 真理何以检验

  在梅勒的观念中,真理就是从无数个 A - 事实中获得确定无疑 B - 事实的过程,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通过许多案例的阐释和归纳,梅勒总结出“有关真的两个向度”,在他看来,这两个真向度是有关“真”的 B - 事实。也就是说,只有秉持这“两个真向度”,才能判断一个事件的真伪。
  第一,有关真的第一个向度: 是其所是
  真理判定的源头必然会追溯至亚里士多德,这位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这样概括“真”的: “分开的东西分开,结合的东西结合,就是表真,所持的意见与事物相反就是作假。……并不是由于我们真的认为你是白的,你便白,而是由于你是白的,我们这样说了,从而得真。”
  基于这一真理观,梅勒发展出了“有关真的第一个向度”,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
  ( 1) 亚里士多德所言的“真陈述”: 说是者不是,或者说不是者是,就是假的,而说是者是,或者说不是者不是,就是真的。在梅勒看来,这一“真陈述”有两重属性: 一种表现为语境 - 独立的,另一种是语境 - 依赖的。前者是指“真陈述”的核心概念,也就是语句的表面意义; 而后者是语句的编码变异性,也就是话语的使用意义。而如果将这一“真陈述”作为判定事件真假的标准,那么它所表现出来的一定是语句的使用意义,也就是说,它是语境依赖的。语境作为一种具有本体论性的实在,是检验有关真的问题和成真条件的一种依托基底。
  ( 2) 由亚里士多德的“真陈述”引出的“真信念”: 如果你信以为真,相信某物是其所是,或相信某物不是其所不是,那么这就是真的。
  梅勒的这一“真信念”是以人类“信以为真”为标准来制定的真理判定向度。它是对亚里士多德符合真理论及其反对者观点的一种综合: 一方面,他赞同真理的实存性,强调 B - 事实的确定实在性; 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事实是会随着人们的认识、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比如 A - 事实就会随着时空和人类经验的认识而变化。他的这种真理观更倾向于语义建构主义,即命题是社会建构的,但客观事实确实存在。
  在这里,我们需要为梅勒的“真信念”提供一个依托———语境,也就是说,这种“真信念”不是天马行空式的,而是语境依赖式的。这是因为,感觉经验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经验一定是受到意向作用影响的,而意向是各种“构成性”的复合体,这些构成性包括的范围很广,比如人物、时间、地点等,而它们共同构成了认识为真的概念框架,虽然这个框架本身无所谓对错,只是为我们描述现象所设定的一个范畴,但是这一框架本身就是感觉经验形成的一个语境。
  综合亚里士多德的“真陈述”和由此引申的“真信念”,梅勒“有关真的第一个向度”形成了: 无论说真话还是信以为真,都是说某物是其所是,或相信某物是其所是; 说某物不是其所不是,或相信某物不是其所不是。
  第二,有关真的第二个向度: 得其所是
  梅勒“有关真的第二个向度”是基于“第一个真向度”涵义的一种延伸,在他看来,真是“我的信念”的这样一种特质,它可以确保我们由以采取的行为取得成功,即依据我们信以为真的“是”信念而采取行动并有所“得”。从这一观念中可以看出,这里的真向度更倾向于一种实用主义的真向度,是用真信念来指导行为并使得行为获得成功的一种真理判定方式。这个真向度有两方面的表现:
  ( 1) 行动要取得成功。换句话说,一个陈述或信念的真就在于该陈述或信念与世界之间的某种符合。
  ( 2) 即使行动是成功的,但是这种成功只有在“‘我相信’这一成功行为一定会出现”信念的支配下出现了,这种成功和信念才是真的。
  中国古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是梅勒“第二个真向度”的反向诠释,二者都不符合梅勒的“第二个真向度”: 前者有信念但这种信念却得不到成功的结果,后者虽有成功的结果但是却无此信念。
  梅勒“有关真的第二个向度”也就是在我们感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真实的外部世界”,要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关注各种原始概念,即与感觉经验直接相关的一些概念,它是以语境为基底的; 第二步是从这些概念中抽取那些不再与感觉经验直接相关的概念作为一般感念; 第三步是用这些概念来指导实践,并最终达到逻辑和现实的统一。可以看出,这个过程也就是从事件到A - 事实再到 B - 事实的一个过程,而第二个真向度就是对这一过程结果———逻辑和现实是否统一的判定和检验。
  据上可知,梅勒“有关真的两个向度”是一种 B- 事实,至少是他自己信以为真的信念。也就是说,即使时空变换,它们依旧存在,我们依然可以依据这两个真向度来判定一句话、一件事是否为真,这就是梅勒的真理检验方式。
  然而,梅勒的这种 B - 事实并不是一种空中楼阁式的真,而是一种从言到行的递进真: 陈述真 - 信念真 - 行动真,其中的每一种真都是需要与实际的语境相结合才能判断的,脱离了语境,这些真理的检验方式就不能奏效了。因此,没有 A - 事实,我们就总结不出 B - 事实; 而没有 B - 事实,真就没有标准,我们就无法判断一个事件是真还是假。

  结束语

  在各种真理论中,梅勒的真理观有其独有的特质和魅力。首先,它是对时空观和真理观的一种完美融合。没有时空的真理是无本之木,没有真理的时空也无法彰显其意义。其次,它也是真理符合论和反实在论的一种适度综合。梅勒的真理观不仅强调真理( B - 事实) 的实存性,而且看重人类认识在获取真理中的重要作用,即从 A - 事实中获取 B -事实是离不开人类的认知和经验的。最后,它是过程论和结果论的一种理性统一。梅勒的真理观是一种重视过程更甚于结果的理念,它让我们领略到另一种求真: 不仅仅是为了“真”,更是在于“求”。这是探寻真理的人们一直在进行的事情,却被梅勒一语道破: 从琐碎中探寻唯一,从短暂中寻求永恒。

  【参 考 文 献】
  [1]Mellor D H. Real Time II[M]. London: Routledge,1998.
  [2]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选集: 形而上学卷[M]. 苗力田,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Strawson P F. Individuals: an Essay in Descriptive Metaphys-ics[M]. London: Methuen,1959: 2 - 12.
    [4]Armstrong D M. A World of States of Affairs[M].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
  [5]Mellor D H. The Facts of Causation[M]. London: Rout-ledge,1995: 134.
  [6]Mellor D H. MacBeath’s Soluble Aspirin[J]. Ratio,1983( 25) :89 -92.
  [7]Gadamer H G. Truth and method[M]. NY: Crossroad,1982.
  [8]Mellor D H. Properties and Predicates[C]/ /Mellor D H,Ol-iver A. Propertie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254 - 267.
  [9]Follette W C,Houts A. C. Philosiphical and Theoreticalproblems for Behavior Therapy[J]. Behavior Therapy,1992( 23) :251 -261.
  [10]Lynch M P. Truth in Context: An Essay on Pluralism andObjectivity[M]. London: The MIT Press,1998.
    [11]Mellor D H. Telling the Truth[C]/ /Mellor D H. Ways ofCommunicating: the Darwin College lecture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2]Mellor D H. On Things an Causes in Spacetime[J]. British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1980 ( 31 ) : 282 -288.
  [13]魏屹东. 广义语境中的科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100.
  [14]Hayes S C,Hayes L J. Some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Cont-extualism: the Example of Cognition[J]. Behavior Therapy,1992( 23) : 225 - 249.
  [15]Dilley R M. The Problem of Context[M]. NY: BerghahnBooks,1999: 192.
  [16]贝尔纳. 科学的社会功能[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542.
  [17]Sellars W. Time and the World Order[C]/ /Herbert F,Grover M.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Minneapolis: Minneapolis,1962: 593 - 595.
  [18]Whitehead A N. The Concept of Nature[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20: 85 - 86.
  [19]Davidson D. Truth and Meaning[C]/ /Martinich A P. ThePhilosophy of Languag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122.
  [20]Barsalou L W. Context - independent and Context - de-pendent Information in Concepts[J]. Memory & Cogni-tion,1982( 10) : 82 - 93.
  [21]郭贵春. 语境与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1.
    [22]Kukla A. Social Constructiv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M]. London: Routledge,2000: 1 - 18.
  [23]胡塞尔. 纯粹现象学通论[M]. 李幼蒸,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5:317.
  [24]戴维特. 真之形而上学[J]. 王 路,译. 世界哲学,2006( 2) :37.
  [25]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M]. 方在庆,等译. 海口: 海南出版社,2000:63.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