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否定之否定”原理下人-技关系理论分析
【第一章】伊德的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绪论
【第二章】伊德技术哲学理论体系概要
【3.1 - 3.3】具身关系、 诠释关系及它异关系
【3.4 - 3.6】四种关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章】基于人—技关系理论的社会发展考量
【结论/参考文献】人—技关系理论的哲学思考结论与参考文献
3.4 背景关系
3.4.1 释义。
背景关系是指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技术,而很多技术产品也已经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已经不再认为那是属于科技的产物,这部分技术产品逐渐退居幕后,世界重新回到了焦点位置。背景关系的最高目标是将技术完全内化,技术完全转化为背景,"我"最终直接去面对世界,去实现人类最原初的天人合一的目标,这时的人与世界的状态和技术产生之前是一样的。有些"庇护技术"将人和外界环境隔离开,最典型的就是核潜艇,核潜艇是一个纯技术化空间,无论是动力的来源还是空气的置换都是技术产物,技术处在场域中。
3.4.2 表达式。
背景关系伊德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意向性表达式,而我希望将它表达为:
我-(-技术)→世界在这个关系式中,技术是背景,"我"在技术这个大的背景下认识世界。空间技术是最显著的一个背景关系,它就是一种"技术蚕茧".空间技术又被称为航天技术,卫星、航天器、载人飞船、空间站都是空间技术的重要体现。另外背景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可以说我们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觉,这一天中随处可见技术的存在,也离不开技术。睁开眼睛,我们见到闹钟,接着会用到牙刷、电饭锅,上班乘坐的公交车,工作中的电脑,下班后的电视,这些都是技术的产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技术的世界里。即使如此,现在依然没有达到所有的技术都成为背景的状态,依旧有很多高端技术为人们所研究,在达到完全的背景关系,也即所有的技术都成为背景之前,技术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属性,一种是承担着客体功能的技术,是我们所研究、追求的技术;一种是成为背景的技术,这部分技术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再对它们有兴趣,它们的存在已经成为了一种"理所应当",成为了生活的背景。其实这就将技术划归了类,对于人们来说有了主次之分。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成为背景的技术也会越来越多,这种进步也为科学创新提供了源动力。所以说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背景关系的技术应该是一个最终的状态。同时,我们会发现,很多社会问题是由于它异关系而产生的,但是在背景关系这里就不存在了,应该说背景关系是对它异关系的一种克服。衣服也是技术的产物,原始衣物的作用是用来保暖御寒的,树叶、兽皮都是原材料,在那时衣服并没有更多的附加价值。而现在,衣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衣服不仅仅关注于设计、颜色、质量,甚至有了品牌的出现。品牌的附加价值大大提升了衣服的身价,但这些却是社会强加给技术的,而不是技术自身发展出来的,所以对于技术来说这种强加的价值是畸形的。等到衣服再次回归到只是御寒作用的时候就是衣服这种技术成为背景的时候了,背景关系中的技术才是技术自身发展实现质变的成果。
3.4.3 矛盾性。
当下有很多科技异化引发的问题,比如说环境污染问题,比如说互联网造成的人与社会相异化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人们希望找到解决的良方。而背景关系恰恰提供了这样的一条进路,所以人们会认为背景关系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能否为人们带来益处往往需要时间的检验,有例为证,DDT 的发明者被授予诺贝尔奖,DDT 抑制了疟疾的扩散,一度救治了很多生命。可是紧接着到来的是"寂静的春天",造成食物链终端动物的大量灭绝,最终结果只能是 DDT 的停用,可是影响已经造成,消失的生命不会再回来。而背景关系中的技术会不会造成又一个"寂静的春天"呢?只凭想象我们是不得而知的。过去人们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用自己的身体来感受自然是最美妙的,现在汽车带领我们出游,我们所能看到的仅仅是玻璃窗大小的那样一方天地,这样的体验是否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汽车的使用是否会退化人类腿的功能?曾有人预言未来人的发展形态,头越来越大,四肢越来越退化。因为人的大脑越来越发达,而四肢则由于缺少锻炼以及技术产品的替代而逐渐萎缩甚至消失。其实这种预言完全符合生物进化理论,就如同长颈鹿一样,自然选择使得人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应该就是背景关系的一个弊端。另外,"科技发展的动力源于人的懒惰。"当我们完全地享受科技内化带来的便捷时,我们也失去了科技发展的目标,所以背景关系的优劣只能让我们用时间来检验了。但是至少在现阶段,技术的内化依旧是我们的一个终极目标。
简而言之,在这四种关系中,具身关系是一种最初人认识世界的关系;诠释关系与它异关系是我们现在社会,技术的两种主要呈现方式;背景关系则是最终我们追求的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
3.5 四种关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从上述四种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体都是"我",都是主体认识客体的一个过程。从意向性表达式上,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哪种关系,它都是"人-技术-世界"的一个变式,彼此之间关联性极强,所以澄清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我们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3.5.1 四种关系之间的联系。
第一,具身关系和诠释关系,它们二者都是通过技术来实现"我"对世界的感知、了解。通过它们所认识到的世界都是天然自然,是未经过我们"后期加工"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真实的,技术为人所用,是人的使用对象,只不过技术在"我"与世界之间和谁更"亲近"而已,技术是更多地体现出"我"知觉的延伸还是语言的延伸而已。在这两种关系中"我"是主体,世界是客体,技术只不过是主体认识客体的一个方式,通过技术这种手段,来达到人类更丰富、更全面地认识世界的目的。具身关系和诠释关系都是"使用者和世界之间的基本生存关系"[23]99.
第二,它异关系和背景关系。从它异关系到背景关系,技术发生了质变,技术从它异关系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前景变为了背景,这种背景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存在。在达到背景关系之前必然要经历它异关系。而能否使得技术全部成为背景,这不得而知,但最起码在全部成为背景关系之前,必然是一个背景关系与它异关系共存的阶段。在这两种关系中世界不再是天然自然,它是经过技术改造过的,不真实的,它是人工自然。在这里技术无处不在,技术具有自主性,成为独立的"准它者",技术创造的世界才是我们的研究对象。
第三,具身关系和背景关系。"我"认识的终点都是世界,具身关系是将技术划归"我"身,背景关系是将技术内化于"我"之中。实际上,具身关系的最理想状态就是背景关系,背景关系中的技术内化正是具身关系所追求的技术完全的"透明化".技术从产生开始就不可能为人类所抛弃,即使因为技术引发了种种社会问题,人们也只是会有意识的去改进。既然摆脱不了技术的限制,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使得改进更加理想化,所以说背景关系就是技术发展的追求。
第四,诠释关系和它异关系。"我"认识的直接对象都是技术,只不过诠释关系中"我"认识的是技术呈现的世界,技术还没有上升到一个"准它者"这样的地位。
这两种关系都是发明创造的一个主要源泉,诠释关系让人们有更多的兴趣去探索未知领域,而它异关系更是让"我"直接面对技术,进行创新。而且二者都是异化产生的主要根源,它异关系中技术的主体性地位很明显,异化的可能产生显而易见。
在诠释关系中,技术不能真实地反映世界也会造成异化。试想一下,仪表盘如果错误地给出数据,而人们又对这个错误的数据进行解读时,就是异化的产生。很明显,"我"直接面对技术,很容易走入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忘记世界这个大的目标。
最后,具身关系-诠释关系-它异关系可以构成一个"连续统",其中,技术是一个在场的存在,处于实践的中心位置,在这个"连续统"的两端是具身关系和它异关系。到了背景关系中,技术融入到社会之中,甚至是一个"透明"的存在,这种技术不是可以忽略,而是不可或缺。这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以说实现了技术的一个飞跃。
3.5.2 四种关系之间的区别。
第一,具身关系与诠释关系。具身关系是一种知觉同构,"我"通过技术来经验世界,技术延伸了"我"的知觉,"我"认识的终点在于世界;而在诠释关系中,则是一种文本同构,文本与所呈现的事物同构,"我"认识的终点在于文本这种人工物上。诠释关系实际上是用解读来取代具身关系中的知觉。另外伊德指出的"谜的位置"也在不同的地方,也即技术难点在不同的位置。在具身关系中,"谜的位置"存在于"我"和技术之间,技术是代表"我"的,"透明"的技术是能够让"我"感觉不到技术的存在,所以人的知觉感受是其关键,也可以说人的体验是其关键;在诠释关系中,"谜的位置"存在于技术和世界之间,技术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所以准确呈现是其关键。当然人们在创造技术的时候肯定是以"我"这个主体的感受为前提的,但是它更强调准确性,比如说地图的绘制,就要求精确表示出地图的每一个角落,可能最后做出来的地图会很大,不方便阅读,可是这个时候准确性是第一位的。
所以说在具身关系和诠释关系中,它们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
第二,它异关系与背景关系。它异关系中,世界就是一种"去场"的存在,在背景关系中,技术成为了一种"去场"的存在。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的不同仅在于世界与技术何者作为背景,"我"的研究对象是技术还是世界,它是有焦技术和无焦技术的区别。也即它异关系中技术是它者,世界是背景;背景关系中世界是它者,技术是背景。因为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对于身边的技术产物已经不能够引起足够的兴趣,当我们在看电视,玩电脑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把它们看作是高科技产品了。它们参与了我们日常的生活,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技术在这二者之间只是一种认识上的不同,同一件技术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可能发生认识地位上的转变。比如手机,在十年前是先进的科技产品,可是现在,手机已经普及成为了人们必备的电子产品。再比如说人类基因组计划,现在就是我们所努力研究攻克的难关,也就是所谓的它异关系中的客体,可是再过上几十年,人类终究是会彻底认识并且为己所用,那时候它就是背景关系中的技术了。
第三,它异关系与诠释关系。两种关系的区别在于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由内因决定还是由外因决定。它异关系是说技术具有自主发展方向,它可以循着自己的规律进化。但在诠释关系中,因为"我"认识的终点在于文本,所以"我"可以有目的的来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实验室中,很多得出的数据结论都是人为筛选出来的,比如说孟德尔豌豆实验,英国统计学家费歇就曾经对于实验结果提出质疑,认为数据过于"完美",但是这种筛选的结果只是将一些误差修正,最终发现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遗传定律。这种有选择的取舍有些只是由于误差带来的实验结果,而人对这种结果予以总结,最终得出的结论使得技术得以进步。这种技术的优胜劣汰是人选择的结果,人会尽可能的按照自己的需要对技术进行有意识的改造,更多的发展自己所需要的。但是对于技术本身来说这种发展是一种扭曲,是人为干扰的结果。法国教授布朗洛就曾因为他的主观意识发现了"N 射线",最终被证明 N 射线根本不存在,所以这种带有目的性的选择结果并不一定都是好的。
第四,具身关系与它异关系。具身关系中技术依旧是一个知觉延伸性的存在。
它不像在它异关系中,已经具有了一个"准它者"的地位。这个可以用农田耕种作为例子,在古时候,农田就是自然的一个还原,人们通过播种、收割等程序来体会一年四季的变化。人们更多的是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决定自己的生活,"靠天吃饭",这就是一种具身关系;可是现在,农田就成为了一个充满了技术的世界,播种机、收割机随处可见,还有更多更为精细的工具,这些工具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快捷、方便的达到效果。如果遇到大旱,那么就会用喷灌机进行灌溉,甚至还可以用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人们可以人为地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让大自然为"我"所用,这就是一种它异关系。从农田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具身关系中"我"的力量显然要弱于自然,"我"只能去被动地适应它,而在它异关系中"我"的力量得到加强,而这种加强正是通过技术得来的,"我"有能力去改变世界。
最后,在这四种关系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具身关系、诠释关系和它异关系中技术都是处于一种前景位置,但是具身关系和诠释关系中,"技术还缺少完全的对象性或它者性","技术还是使事物呈现的手段".
[23]99而在它异关系中,技术则拥有了这种它者性。到了背景关系中,技术甚至不再处于焦点的位置了。
通过对这四种关系的澄清,我们了解到了其中呈现的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逻辑关系。
3.6 本章小结。
本章着重论述了人-技关系理论的四种类型,具身关系、诠释关系、它异关系和背景关系。具身关系是利用技术扩大人的感觉,诠释关系是人类解读技术所反映的世界,它异关系是技术成为人的认识对象,而背景关系则是技术进化为人认识世界的大的背景。通过深入辨析人、技术、世界三者的关系,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期对四种关系有一个更加明朗的认识,也为人-技关系的社会思考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