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具身关系、 诠释关系及它异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04 共664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否定之否定”原理下人-技关系理论分析
【第一章】伊德的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绪论
【第二章】伊德技术哲学理论体系概要
【3.1 - 3.3】具身关系、 诠释关系及它异关系
【3.4 - 3.6】四种关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章】基于人—技关系理论的社会发展考量
【结论/参考文献】人—技关系理论的哲学思考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伊德人-技关系理论的思想内核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技术在其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它为人认识世界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甚至为人提供了改造世界的思考。但是其中技术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是由于变化决定了"人-技术-世界"之间存在着某些认识上的差异。

  伊德的人-技关系理论主要论述的就是技术在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起到的作用,包括人与技术的四种关系,分别是:具身关系(也即体现关系)、诠释关系(也即解释学关系)、它异关系(也即它者关系)以及背景关系。

  3.1 具身关系。

  3.1.1 释义。

  具身关系就是指技术具化为我身,扩大了"我"的知觉,使"我"的感觉得到延伸,"我"通过技术来经验世界。技术是人类身体的化身、具体体现。伊德以汽车和眼镜为例来说明这种关系,汽车就是使我们身体的感觉扩大化,从而与工具合二为一,通过驾驶我们来经验道路。汽车提高了人的行驶速度,汽车就是腿的一个延伸。除此而外,还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这种关系,如望远镜使得人类的视觉得到延伸,能够将远处的物体看得清楚,仿佛我们的眼睛到达了那个距离;收割机代替了人类的手,加快了劳动的速度,提高了效率;助听器扩大了人类的听觉,让老人们能够更好的享受生活。其实这些东西的发明都是有其古代思想原型的,古代神话中就有"千里眼"、"顺风耳"的出现,正是有了这种思想根源,才会有了科技的进步。

  具身关系是技术产生的一个最原初的形态,人类学会使用工具就是这种方式的一个表现。人们用石子、弓箭去打猎,这些工具就是人类手的延伸,用这些工具来替代手的作用。

  3.1.2 表达式。

  伊德用一个意向性表达式来为这种关系做出了概括:

  (我-技术)→世界这个关系式也可以表述为"我"和技术融为一体来感受世界。在这种关系中要求技术"透明化",完全为人们所掌握,技术可以高度符合人的知觉感受,达到"人-技"合一的状态。当然人越是充分了解这种技术,那么合二为一以后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就像眼镜,它为我们带来了清晰的世界,当我们完全适应了眼镜以后,它就"抽身而去",成为了"我"身体的一部分,使得我们忽略了眼镜的存在。我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视力很好,而完全意识不到这是眼镜的作用,这种应该说就是具身关系最理想的一种状态了。

  3.1.3 谜的位置。

  在这里就涉及到伊德提到的在"我-技术"之间的 "谜"的位置,这是决定技术能否与"我"融为一体的关键问题。

  (我-技术)→世界↑谜的位置例如说学习开车,有些人就能够很好的掌握技巧,坐在车里面就能够准确感受汽车的行驶状况,这样的人车感很好,学车往往是事半功倍;也有些人,他们坐在车里,对于车外的状况一无所知,即使通过后视镜,依旧不能很好地感觉出后车与自己的距离,这样的人不仅学车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在以后的驾驶过程中也是问题重重。所以说"谜"就存在于"我"对于技术的控制力上。"我"能否很好地掌握技术,技术能否很好地为"我"所用,这些就是"谜"的存在。

  除了这个"谜"的位置,实际上,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谜".即使有了技术,"我"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依旧困难重重。空间探测器的使用也有了数十年了,而且取得的成果颇丰,对于解蔽出来的固然欢欣,但要完成对于整个宇宙的探索,依旧需要漫长的岁月。所以说技术很大程度上是提高了效率,但对于一些难题的攻克则需要技术的一个质的飞跃。

  3.1.4 矛盾性。

  具身关系自身也存在着矛盾。人们一方面希望技术能够像不存在一样,完全成为"我"的化身,完全的"透明化",这就如"皇帝的新装"一样,也即没有;而另一方面,人们在借助于技术认识世界的时候,某一方面的放大往往伴随着其他方面的缩小。人们使用电话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同时忽略了感受对方动作、表情;后来人们发明了可视电话,可视电话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看到对方的表情,却忽略了人与人相处的温情。以前过年,家家户户拜年祝贺,何等的热闹!现在过年,电话拜年成了流行,再也不能感受到那种过年的氛围了。人们总是在电话里面说"多多联系",可是却不知道这种纯语言的表达远没有坐在一起聊聊天的那种亲切。

  短信的使用看似增加了人们对话的频率,实际上却是对于表达的一种限制,它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再比如说汽车的发明,它为人们提供了高速度,节约了时间,但是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出现"三高"的问题,就是由于不锻炼产生的恶果,而这种恰好是散步所能达到的效果。所以汽车增强了速度的效果,缩小了锻炼的效果,同时也减弱了我们散步时候欣赏鸟语花香的那种好心情。

  除此而外,人们还希望在运用技术的时候能够摆脱技术对人们的限制,因为技术毕竟为人所创造,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技术的局限性。我们再拿眼镜来做例子,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着口罩出门,过一会儿眼镜上面就会起雾,影响了人们的视线。这就是技术对于我们的限制,如果技术高度发达,能够使用其他材质的眼镜,避免这种水蒸气的附着,达到真正忽略眼镜存在的效果,这才是技术"透明化"的最理想状态。

  在具身关系提出之前,就有这种"技术是人类延伸"的理论。如卡普的"技术体外器官理论",以及麦克卢汉在《媒体通讯--人体的延伸》中提出的"媒体是人的延伸",但是具身关系不同于这些理论的地方在于具身关系强调的是关系,是一种主体间性,而在其他理论那里更多强调的是技术之于人的一种外化作用,技术是由人制造出来,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行为的一个外在物,这种就和具身关系中的那种"我"和技术融为一体是完全不同的。

  3.2 诠释关系。

  3.2.1 释义。

  诠释关系指的是"我"观察到的世界是技术所呈现的世界,因为世界是无穷大的,而我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能通过亲知每一样事物来得到经验,这就意味着需要技术给我们提供"模本",这个时候文本与世界是同构的,通过技术掌握世界,技术与世界成为一个整体,"我"来感知这个整体。这种关系中的解释是指文本解释,技术是人语言的延伸。知识的传承,就是通过描述来得到认知的。伊德以温度计作为例子来进行阐释。温度计给我们一个具体的数字来告诉我们室外的天气是热还是冷,实际上,我们可能正坐在火炉旁看着窗外的皑皑白雪,我们并没有亲身感知,是温度计替我们完成了体验,我们只是通过经验来对得到的数据给出一个反应,但是并不是直接对于外界温度的一个感受。除此而外,伊德还以三里岛作为例子来说明诠释关系。由于高辐射迫使人们只能通过仪表来对核电站内部进行了解,所以在这里对于仪表的解读成为了关键,三里岛事件正是由于对于数据的"误读",使得一个很小的故障扩大为一次五级核事故事件。温度计、仪表盘上的刻度都是一种文本的体现。

  3.2.2 表达式。

  它的意向性表达式为:

  我→(技术-世界)比如说人们最早创造出来文字就是为了传达信息,象形文字是以实体为主要依据形成的。象形,顾名思义,像其形,来源于图形。将看到的图形、事物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表达。文字和图画有明显的区别,文字以简单为主要发展方向,在不减少信息量的前提下,越简练越具有实用性,这就考验了人们"读"的能力,有效地读取才是关键;而图画则不追求简约,它更追求完整呈现,准确而且不失真。优美的画卷会令我们心旷神怡,我们并没有到过那个地方,却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但仅仅是手绘的图画,并不能满足人们,照相机的出现使得影像技术得以迅猛发展,随着相片分辨率的提高,技术提供给我们的数据也就越来越清晰准确,无论是文字、山水画或者相片,它都是世界的一个反映,对于世界的认识正是通过这种改进而一步一步完整起来的。除了图画,还有一种图更需要解读能力,那就是地图。人们在阅读地图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试图了解整个世界。地图上的每一个标示在现实中都对应着一个具体事物,一条河流、一座高山,地图与世界同构,在这里,世界被缩小了,或者说世界被模本化了。这种关系得到的关于世界的认识并不是世界本身,而是通过工具自身特征而展现出来的世界。

  除了我们看得见的世界,有些人类视力范围达不到的东西,也可以通过技术表达出来。电磁波谱中人们可以用肉眼看到的那部分光叫做可见光,还有些人们不能见到的光,这就可以通过仪器而测试出来。而这部分不可见的光并不是对我们的生活不发挥作用的,恰恰相反,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随处可见,紫外线用于验钞机中,红外功能则更多,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的手机很多都有红外功能,除了这些它们还可以用于医疗,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贡献。在医疗上,还有一种不可见光的应用更为广泛,那就是 X 射线,医院常用的 CT 就是利用 X 射线扫描,经过信号转换变成图像呈现出来的,医生只要对成像进行解读就可以了。

  3.2.3 谜的位置。

  这里也存在一个"谜"的位置,就是技术能否准确反映世界。

  我→(技术-世界)↑谜的位置所以,在这种关系中,技术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如上面所提到的地图,地图的精确程度可以说关系到军事的完善、社会的发展。在古代一场战争中,地图的精确度往往也是成败的关键,人们为了地图的描绘可以说付出了血的代价。从古至今,地图的细致化也是随着朝代更替而一步一步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这就说明了技术在于国家、社会、政治、军事中的重要地位。再如 X 射线的应用,医疗上的作用为人们带来了益处,可是它不能乱用,射线是致癌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这种技术,我们要完全将它规约在可控的范围内。

  在这种关系中,也不仅仅存在一个"谜"的位置,"我"对于技术的解读依旧存在"谜".CT 的结果,拿给医生看是能够为病人提供帮助的,可是如果给一个画家看呢?所以解读能力在其中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技术准确呈现的前提下,"我"是否掌握这种技术成为了关键。

  3.2.4 矛盾性。

  诠释关系固然为"我"探索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诠释关系中,"我"的直接认识对象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当"我"的认识停止于技术时,就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形。这也意味着诠释关系过分地依赖于技术,或者说过分地依赖于数据。技术本应是物质世界的反映,但一旦人们过分地依赖于技术,其结果就是人们会想当然的将技术等同于客观世界。图片中的风景再美妙也替代不了我们旅游时的心情,旅游追求的是身心的愉悦,去亲身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但是现在都市节奏快,人们开始寻找各种理由而疏于锻炼,远离大自然,所谓的没时间其实只是借口,没时间锻炼又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刷微博,聊 QQ 呢。

  诠释关系的矛盾性使得人们重仪器轻经验,重数据轻知觉,亲近虚拟世界远离现实世界。中国古代医生讲究望闻问切,先对病人的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通过医疗手段进行更深入的治疗,很多时候这些繁杂的程序也是和病人沟通的一个过程,让患者在心里对医生产生信服,治疗效果也会事半功倍。现在去医院看病,排队时间长可是看病时间却极短,医生常常会让病人去做种种化验,然后就是对着化验结果开处方,看病时间也就是十多分钟,医生没有耐心对病人解释病因,固然现在的医疗设施要远远优于古代,但是现在的医患关系却很差。

  亲近虚拟世界远离现实世界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上班族们过分沉浸于微信世界,而疏于亲朋间的走动;学生们过分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现在很多中小学都对学生的上网情况予以一定的控制,网游成瘾也已经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网络游戏所虚构出来的世界会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人们拥有一种感官上的刺激,心理上的满足,这正是网游的魅力所在,而这却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害处。

  其实在这种矛盾性中不难发现,技术的地位在逐步上升,当技术被完全等同于物质世界的时候,也就是技术有了相应的"它者性",这种关系也就是接下来要讨论的它异关系。

  3.3 它异关系。

  3.3.1 释义。

  它异关系是指技术成为认识对象,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伊德用"人工物人格化"一词来说明它异关系中的技术,本来"我"是通过技术来认识世界的,这个世界是我们所说的天然自然,可是在技术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被"我"所认识的客体以后,世界弱化为背景,这个时候我们所感受到的世界不过是经过技术"加工"的人工自然而已。我们研究技术更多是单纯的面对技术,而"我"所认识的这种技术已经能够成为一个"准它者"而独立存在。伊德用马和赛车的例子来说明这种关系,人骑马和驾驶赛车同样是延伸了腿的知觉,同样可以获得速度上的放大。可是技术一旦失效,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赛车坏了,只是不执行命令而已;马被激怒了,甚至会做出"反抗",对人造成伤害。这就是一个本质性的区别。相较于赛车来说,马是具有自主性的,是一个它者。

  3.3.2 表达式。

  它的意向性表达式为:

  我→技术-(-世界)在这种关系中,技术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运行。这就与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对科学的阐释是一样的,当它自身发展遇到反常,出现危机的时候,它就会发生革命,从而形成新的范式,特征就是新范式取代旧范式而存在。技术不需要人的规范,自身的进化就会使得它呈现焕然一新的面貌。它与人具有同等的地位,二者的发展就如同两条平行线,互不干涉。"人工物人格化"就是说技术也有它自身的特性,它自身的发展就可以完成革新。它异关系中,技术就是"我"研究的对象。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被技术所充斥着。现在很多的工作就是上班对着一台电脑,电脑就是这些工作者的研究对象。

  3.3.3 人工智能。

  它异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就是用机器来制造出一个具有人类思想、行为的,可以在某些方面,例如说速度上、智力上,优于人的存在,比如克隆人。克隆人的制造可以根据制造者的需要而进行属性上的不断调整,如果需要数学能力强,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克隆人的头脑部分制作的非常精细,用以提高运算速度。如果需要表达能力强,那么就将语言系统大量输入到克隆人身体里面。

  克隆人本身就存在着一些优于人的天然属性,比如说体格强健,比如说运算能力快。

  在 1997 年,电脑深蓝在国际象棋中战胜了一直占据着世界冠军地位的卡斯帕罗夫,深蓝凭借它强大的计算能力打败了人类,这是人工智能的又一次进步,但是在比赛结束后,人们也在思考着对于这场胜利我们应该是欢呼呢还是应该沮丧呢。同样是电脑与人的对弈,电脑围棋的水平就远没有那么高了,至今为止围棋的电脑程序还仅相当于业余一般水平,远不是大师们的对手,因为围棋的变化更加丰富,对于电脑来说不能灵活变通,所以说电脑的"聪明"仅仅是表现在既定的程序上,由于运算速度快而表现出来的优势。像围棋这种没有既定套路的比赛,电脑就缺乏了它自己的思考能力。而最终电脑围棋能否战胜人类,则还是未知之数。如果不能战胜,则说明科学技术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如果能够战胜,就如同深蓝一样,是人工智能的进步,但也为机器取代人类留下了隐患。所以在这种关系中也存在着矛盾性。

  3.3.4 矛盾性。

  人们一方面希望机器能够无所不能,帮人们买菜做饭、洗衣刷碗甚至于很多高度用脑的工作也希望机器来完成;可是另一方面因为人创造了机器,人类决不允许机器来取代人,使得人类自身退化、灭绝。这样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技术是否可以取代人类成为世界的主宰?其实这样的科幻电影屡见不鲜,克隆人因为人类赋予的智慧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级,依据优胜劣汰原则,最终克隆人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

  这也是很多技术决定论者讨论的问题,到底是技术制约了人的发展还是人决定着技术的进步呢?

  在医疗方面,关于克隆有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就是器官移植,从他人身上移植过来的器官往往存在着排斥反应,即使移植的手术费用不高,术后的排斥反应依旧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而且排斥反应的后果很可能是移植失败。这些问题在克隆器官上就不会存在,这为我们的医学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可是克隆合法吗?

  对此,国际上普遍持有的态度是抑制生殖性克隆,而对于治疗性克隆则基本认同,换句话说就是坚决不允许克隆人的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实际上是一个伦理层面的问题。"我"与克隆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父子还是兄弟?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自身的位置,就像身份证一样,代表着人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一旦用"我"来复制出另一个"我",他应该以什么身份出现呢?另外克隆人是不是应该有他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呢?克隆人到底是"我"的附属物还是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呢?这些问题的提出成为了禁止制造克隆人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技术并非越先进越好,如果说人和技术是属于一种它异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中客体地位的强化对于人类来说就是种种制约,所以对于这种制约的解除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这种人与技术的关系,也就形成了背景关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